然而,產品設計并不止步于我們看得見的部分,也有一些是在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說Taptic Engine 傳遞到掌心的細膩震動,少不了機身內部的線性馬達;而iPhone X 實現的四等邊寬圓角全面屏,常人也不會知道它所采用的更優秀的封裝工藝。
有時候,這些來自蘋果產品內部的設計改進,反倒會比肉眼可見的變化更為重要。畢竟,單純追求一種新的形態,不過是獲得一種視覺上的「好看」,但產品能否帶給人在體驗上的「舒適性」,很大程度需要對內部細節抱有多一分在意和考究。而這次我們想說的,就是一些被蘋果放置在iPhone、iPad 和MacBook 機身內部的小磁鐵。這些不起眼的原材料很少被人提及,可事實上,它們一直都是蘋果產品設計中不能忽視的存在。
iPad Pro 能當冰箱貼,是因為蘋果往里面塞了102 塊磁鐵2018 年11 月新iPad Pro 上市后,首發入手的網友們展示了一個另類的玩法,那就是將它當成冰箱貼來用。
也許是史上最貴的冰箱貼這當然是一個成本高昂的惡搞,但iPad 為什么能貼在冰箱上,卻成了網友們爭相討論的話題。顯而易見的是,和冰箱貼一樣,iPad 本身就是塊大磁鐵。
之后,包括iFixit 的拆解報告,以及播主Marques Brownlee 的磁極觀察片也發現,蘋果在新的iPad Pro 中塞入了大量的小磁塊,這些磁鐵整齊分布在機身的四個揚聲器的四周,還有一部分被放置在左右兩側,為的就是讓外置鍵盤保護套和Apple Pencil 能夠和iPad Pro 穩定地貼合在一起。
蘋果iPad Pro 視頻中專門介紹了這些磁鐵的用途蘋果在官方介紹視頻中也專門提到了這一點:「為了讓iPad 和其它配件盡可能保持緊密,我們使用了102 塊磁鐵,一切都能夠精準對齊,渾然一體。」從iPad Pro 的使用體驗來看,這些磁鐵主要會用于四個目的:一個是將保護套吸附在機身后背,其次則是在頂端用于固定Apple Pencil,同時也保留了原來的揭蓋喚醒,和Smart Connector 鍵盤連接這兩個特性。而你現在應該會發現,磁鐵的好處在于,哪怕是它提供的吸附強度十分有限,也能讓蘋果可以在不依靠卡扣或插捎等結構的情況下,將外置配件和產品吸附在一起,又保證了產品本身形態的足夠精致和不突兀。不過磁鐵為iPad 帶來的吸附性,僅僅只是蘋果對磁性材料的其中一個嘗試。要說運用得更早乃至是更為廣泛的功能,我們還得回到20 多年前的蘋果筆記本電腦時代。
喬布斯回歸蘋果后推出的第一臺筆記本,用磁鐵取代了卡扣1997 年,重回蘋果的喬布斯在黑板上的畫出了那張著名的四象限策略圖,將普通用戶、專業用戶、桌面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分列在X/Y 軸兩側,然后說:「我們會為這四個群體制造一款產品,其它不在這個范圍內的產品都可以砍掉?!苟醮鷌Book,也是MacBook 的前身之一,則成為了當時蘋果面向普通用戶的筆記本產品。
為了強調時尚和個性化,蘋果在第一代iBook 上使用了全新的聚碳酸酯外殼。這種彩色的半透明機體配合略微有些夸張的大圓弧外殼,讓這款設備在當時冷冰冰的個人筆記本電腦市場中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親和力,至今仍然是蘋果最經典的產品之一。但我們這次的關注點在于iBook 的閉合設計上。當時,主流的筆記本電腦都會在屏幕上方設計一個卡扣,也可以稱之為閂鎖,目的是為了讓筆記本在閉合時能更好地貼合在一起,也有為抗跌落和安全性考慮。
不過,蘋果卻在iBook 上取消了這一設計,這也讓它成為了當時第一款沒有采用閂鎖設計的個人筆記本電腦。一方面,這和它手柄式的鉸鏈有關,屏幕可以更緊密地合上;另一方面,蘋果還在屏幕頂部和掌托的部分加入了磁簧開關的設計,當屏幕即將閉合時,上下兩部分就會產生磁性感應,借此來實現自動休眠。但這種設計蘋果只使用了一代。在之后的iBook G3 Snow 中,蘋果重新轉向硬朗的設計風格,在保留磁簧開關的同時,也把閂鎖帶了回來。
屏幕即將合上時,掛鉤就會自動彈出,原因是下方的磁性吸附作用但新的閂鎖也同樣引入了磁吸特性,使得內部的掛鉤會在即將扣合屏幕時才會彈出來,不用的時候則可以隱藏在凹槽之中。至于現在,鉸鏈技術愈發成熟,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設計閂鎖了;至于磁簧開關則由新的霍爾傳感器所取代,靠磁性感應來實現息屏的功能也從相對小眾的東西逐漸變成了主流。當然,這種磁性設計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問題。蘋果就曾在官網上發布過這樣一則公告,上面寫明,如果你將包含磁鐵的設備放在Mac 筆記本電腦或掌托下,可能會喚醒磁性感應,導致計算機自動進入睡眠狀態。不過有光線感應器的情況下,現代筆記本對于開合屏幕的判斷條件會更為全面,而不僅單純靠磁性感應。
一個可以讓回形針立起來的好設計如果你真的想知道自己的電腦里到底有沒有裝磁鐵,也可以拿一個Apple Watch 或是回形針這類能夠對磁性元件產生反應的物體,沿著筆記本掌托邊緣緩慢移動,也會感知到磁鐵的那股吸附力。
從MagSafe 到Smart Cover,磁鐵成了蘋果設備中的常客在看到磁鐵這一原材料的潛力后,蘋果開始將這種閉合與吸附效應運用到其它零部件中,其中就包括了廣為人知的MagSafe 充電接口。
2006 年,蘋果在MacWorld 大會上展示了這一全新的磁性吸附接口。正如之前我們在《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時代》一文中提及的,受益于磁吸作用,當MagSafe 接頭和MacBook 的電源口距離足夠近的時候,它就會自動「吸附」上去。你甚至都不用側著頭刻意去找準接口的位置,反而會產生一種是被接頭「牽引」著貼到上面的感覺。而當你不需要的時候,它也能很輕松地與機身分離,并「脫落」下來,讓不少人徹底擺脫了被電源線絆倒的日子。哪怕是現在,USB-C 已經成為了新的主流,也絲毫不妨礙MagSafe 是MacBook 產品史上為數不多的「用過了就離不開」的設計,體現的則是蘋果對那些微不足道細節的關注。
如今,還有像微軟Surface 平板電腦這樣的設備,也將磁吸特性引入到自家的電源接口和觸控筆中。保不準,以后我們還能看到帶磁性吸附功能的USB-C 接口的出現。
另一方面,隨著移動設備的興起,蘋果也越來越擅長將磁性吸附能力運用在除MacBook 之外產品線上。在2011 年3 月,蘋果發布iPad 2 時就為其量身定做了一個名為Smart Cover 的保護套。和MagSafe 一樣,你只要將這個蓋子往iPad 邊緣一「貼」,它的金屬鉸鏈就會自動吸附在平板側邊。
那些小黑塊就是隱藏在內部的磁鐵。
圖片來自:iFixit有意思的是,當時iFixit 拆解時也找來了一塊磁極觀察片,同樣能清晰看到Smart Cover 和iPad 2 內部的小磁鐵,兩部分加起來共有31 個。這看起來很簡單,但我們也不能忽視磁鐵天生對于其它電子元器件的影響。而蘋果只能尋找一個磁鐵數量和貼合力度之間的平衡點,讓設備和保護蓋不僅能精準貼合,還要不容易脫落。同時,由于Smart Cover 也內置了霍爾傳感器,所以當你揭開保護蓋一邊時,iPad 屏幕就會自動被點亮;而合上時,iPad 也會自動進入息屏狀態。這種磁性感應特性同樣可以在現在的iPhone 官方保護皮套中看到。
再之后,磁鐵漸漸變成了蘋果設備中的「??汀?,基本只要是有吸附和閉合功能的需求,你都能看到磁鐵的身影。比如Apple Watch 的磁力充電線,也不需要精確對準,只要讓接頭靠近表背就可以自動吸附到位。
還有兩代Apple Pencil,它們同樣也離不開磁鐵。區別在于,第一代Apple Pencil 只是將磁鐵運用在充電筆蓋的部分,而第二代則在筆身平坦的一面內置了三塊磁鐵,如此便可以吸附在iPad Pro 的側邊,還間接獲得了無線充電的能力,體驗上無疑比之前更好更優雅。
AirPods 充電盒頂部蓋子也藏了四個磁鐵。
圖片來自:iFixit至于AirPods 充電盒蓋子的開閉狀態,Apple Watch 的現代風扣和米蘭尼斯表帶設計,以及諸多的第三方配件,我們對其中的磁性連接特性似乎已經習以為常。毫不夸張的說,似乎只要有磁鐵的存在,蘋果就可以盡可能地不破壞產品外觀上的一體性,同時還能賦予它們擴展連接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對大部分正在使用蘋果設備的用戶來說,他們將產品與配件相互連接時,可能都不會留意到磁鐵的存在。這種隱性的維系,顯然才是磁鐵對于蘋果設備的最大價值,也是這種原材料的珍貴之處。題圖來源:iPad Pro
作為華為平板十年耕耘的扛鼎之作—HUAWEI MatePad Pro,首發“星閃”技術,對平板電腦的交互體驗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優化。HarmonyOS 4針對這款平板帶來的全新自由多窗,用戶可以在這塊13.2英寸大屏上獲得如PC版的交互體驗。加上WPS Office、億圖圖示、CAJViewer等專業PC級應用的加入,生產力可以說是大幅提升。
然而, 想要Mate Pad Pro發揮出完整的生產力,鍵盤可以說是必備的配件之一,舒適的打字輸入以及觸控板讓MatePad Pro搖身一變成為筆記本電腦,隨時隨地輕松處理一些簡單的工作。
下面就介紹四款支持華為新款MatePad Pro 13.2英寸的鍵盤,排名不分先后,按首字母排序。
得益于全新TPU結構的支持,鍵盤保護殼在防摔性能、防彎性能、及面料舒適度都有不小的提升。鍵盤采用進口5.2藍牙芯片,連接更快、功耗更低,帶來更絲滑的觸控手感。提供雪白和酷黑兩色可選。
智能磁吸分體設計,可以提供橫豎屏模式、繪畫模式、分屏模式以及單鍵盤模式;自動軸鎖加持下,可以實現多角度使用。在兼容性方面,最多可同時連接控制三臺設備聯動使用,無須頻繁連接,省心省事更省錢。弱光環境也能辦公,提供七種顏色背光自由選擇,打造出不一樣的氛圍。
鍵盤與Mate Pad Pro后殼底部采用了創新的魔吸連接設計,一靠近就可以完成吸附和無線充電。提供經典的黑色雙色,簡約百搭。提供筆記本形態、分分體形態和創作形態,滿足不同生活、工作、娛樂等不同場景的使用需求。
智能磁吸鍵盤擁有更大面積的觸控板,實現全域壓力感知覆蓋。除了能完成點擊滑動等基礎操作,更支持多種手勢操作,使用更靈活,操作更便捷。鍵盤頂部。智能磁吸鍵盤模擬PC鍵盤布局,深度還原熟悉的筆記本打字體驗;打字舒適回彈,輸入更暢快,辦公更高效。在擁有超過40種組合快捷鍵的基礎上,新增HarmonyOS智慧鍵,實現更多系統級別的功能操作。
鍵盤保護殼采用,全包TPU+PU皮革+保護板材+PU皮革的4層結構,背部被意外撞擊,或者跌落,保護全面更放心。保護套內置強力磁鐵,可以將鍵盤穩穩吸附在保護套上,打字不移位,也可以拆卸單獨使用,方便又實用。
鍵盤擁有多功能快捷鍵,能夠方便的進行復制粘貼、音量加減、鎖屏喚醒等十幾種快捷鍵,工作效率大幅提升。1.5mm鍵程的剪刀腳式按鍵,敲擊有回彈,長時間輸入手感也舒適。鍵盤為可拆分結構,滿足了更多種使用場景。
鍵盤采用全新可拆分全包底殼設計,鍵盤模式下可以還原筆記本辦公體驗,隨時隨地高效輸出;平板模式下作為保護殼,全方位保護平板,適用多種場景使用。輕約500克,隨身攜帶,時時待命。
支持藍牙5.0連接,延遲低。鍵盤按鍵采用剪刀腳式結構,帶來安靜又靈敏的輸入體驗。擁有多種快捷按鍵功能,貼合不同使用場景,一鍵直達。觸控板操作絲滑,讓人愛不釋手。阻尼自鎖結構270°無級調節。保護殼還專門為預留了M-Pencil區域,方便吸附收納以及磁吸充電。支持七種顏色背光自由選擇,打造出不一樣的辦公氛圍。
從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推出到現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出現了不少完全適配這一款鍵盤的產品,可見華為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當然,這幾款鍵盤在品牌、設計、功能等方面還是還是有不少值得深究的地方。
毫無疑問,官方的智能磁吸鍵盤無論是質感、做工還是功能性方面都是要優于其他的第三方的藍牙鍵盤,信號增強、智慧鍵、大面積的觸控板及手機操作都是其他第三方鍵盤不具有的,但相應的價格也會更會,預算足夠的話自然是首選原裝智能磁吸鍵盤。
而如果預算有限,上述的三款平替同樣也能滿足日常使用需求。剪刀腳式鍵盤、功能鍵區域、七種顏色背光、大面積觸控板、藍牙5.2低延遲、可拆卸設計等等功能配置應有盡有。
莫哥斯在對鍵盤和平板的保護性方面多下了不少功夫,各方面功能都是平均以上的水準,缺點是能調節的角度不如其他兩款且沒有鍵盤背光;愛思克、智思慧在各方面都比較均衡,沒什么明顯的短板。
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蘋果公司再次掀起了平板電腦革命的狂潮。作為這一領域的先驅,蘋果多年來一直在不斷推陳出新,力求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而今年,他們將推出全新的iPad Pro系列,堪稱平板電腦新紀元的開啟。
全新OLED顯示屏:視覺盛宴
這款新品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采用了OLED顯示技術。相較于傳統LCD面板,OLED每個像素都能自主發光,從根本上解決了背光漏光的問題,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對比度和純正的黑色表現。這意味著,無論是觀看電影還是瀏覽照片,都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細膩層次和絢麗色彩。
不僅如此,新款iPad Pro的OLED面板還將采用雙層tandem結構設計,將亮度提升一倍之多,同時也大幅延長了屏幕的使用壽命。配合業內領先的120Hz高刷新率和HDR10+認證,它將為用戶帶來電視級別的頂級視覺體驗,無論是觀賞影視作品還是游戲娛樂,都將身臨其境、沉浸其中。
蘋果M4芯片:AI戰力全開
硬件實力是決定體驗的關鍵因素,新一代M4芯片無疑將為iPad Pro注入新的動力。作為蘋果自主研發的芯片,M4不僅在運算能力上有了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對AI神經網絡的強力加持,實現了強大的人工智能計算能力。
憑借M4芯片的驅動,新款iPad Pro將可以輕松完成諸如文字識別、實時翻譯等復雜AI任務。更令人期待的是,它將為創作者帶來全新的可能性,比如自動上色、背景虛化等智能圖像編輯功能,無疑將極大提高工作效率。M4芯片強勁的多核心性能,也將使新品成為無可匹敵的移動辦公和游戲平臺。
薄型機身與MagSafe無線充電:無線世界
硬件實力固然重要,但一款出色的產品,更需要在設計理念上有所創新。新款iPad Pro正是如此,它將采用僅5.1mm的超薄機身設計,但體積卻小巧得出乎意料,重量也不過579克,單手就可以輕松操控。
更令人期待的是,新品將首次在iPad系列中引入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技術。憑借機身背部的玻璃材質,它將可以與iPhone15系列實現一體化的無線充電體驗,讓用戶徹底告別有線束縛,自由使用各種配件。
升級的配件生態:智能互聯
出色的硬件并非是新品獨有的亮點。蘋果也將全面升級iPad Pro的配件生態,讓用戶盡享智能互聯的無縫體驗。
其中最值得期待的,當屬與新品同期亮相的Apple Pencil Pro。這款全新的手寫筆將支持豐富的手勢操作,讓創作者在繪畫書寫時擁有更高的自由度。它還將提供觸覺反饋,使用體驗更加貼近傳統書寫工具。
與Apple Pencil Pro相呼應的,是一款由鋁制打造的巧控鍵盤。除了大尺寸觸控板帶來順滑的操作手感,它還將集成一排功能鍵,讓用戶能夠快速調用常用功能,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新品還將全面支持Wi-Fi 6E和藍牙5.3高速無線連接,無論是傳輸文件還是外接配件,都將擁有前所未有的暢快體驗。
iPadOS 18:AI賦能 效率升級
軟件生態的建設,同樣是蘋果這一次重點關注的領域。全新的iPadOS 18操作系統,將深度整合人工智能技術,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化體驗。
比如說,它將加入文字識別和功能,讓用戶可以快速瀏覽和理解長文檔的核心內容。iPadOS 18還將支持自動寫作等AI輔助功能,有望大幅提高創作者的工作效率。
除了AI,iPadOS 18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值得期待的亮點。它將首次支持ProRes RAW和AV1視頻格式,滿足專業人士對高質量視頻的需求。全新的"電池健康"菜單,也將讓用戶能夠更好地了解設備的使用狀況。
新款iPad Pro絕對是一款顛覆性的產品,它將重新定義平板電腦的體驗和使用方式。無論是出色的硬件實力,還是智能化的軟件生態,亦或是與配件的無縫連接,新品都將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全新體驗,開啟蘋果AI戰略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