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制造了一款助醫生對抗埃博拉病毒的平板電腦(圖片來自網絡)
無國界醫生組織旗下的醫生需要用什么方法,去將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資料傳遞出隔離區之外?答案就是先在隔離區內以紙和筆記下,并在區內以大叫的方式告訴外面的人了,因為帶往區內的紙和筆都有機會沾染病毒,所以并不能帶離隔離區,更不要忘記他們是穿著密不透風的「太空衣」,異常困難。
Google為該組織開發了一款具有膠制透明外殼的Android平板電腦(圖片來自網絡)
新平板產品除了可以跟區外一個以電池推動的服務器無線溝通,以儲取病人的資料之外,更可以浸泡于氯內消毒。Google 目前正在把有關平板內的軟件和硬件技術變成開源,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取用,包括其他爆發疫癥的地區。
日中午,在寶山區城運中心大屏上,一處視頻監控的圖標變為了紅色閃爍。工作人員點開紅點后發現,原來該探頭在班溪路淞興路西南角抓拍到了亂設攤的行為。
城運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個亂設攤的行為在視頻監控的區域里停留超過了三分鐘,所以被自動抓拍。咱們的后臺算法會識別它是哪一類問題,并直接形成工單?!?/p>
城運中心馬上把任務派遣給就近的城運中心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在手機端接到派單任務后3分鐘到達現場,對設攤人員進行勸離。雖然時值午飯時間,但是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僅用了10分鐘,而以往這類亂設攤案件的正常處置流程有時需要1—2小時才能完成。
目前,聚焦高效處置一件事,寶山區已構建形成一個區級+14個街鎮級城運“一網統管”平臺,線上線下協同的精準治理能力不斷提升。2020年全年處置各類城市運行管理案件146.5萬件,全新的城市治理模式正在形成。
阿婆依賴平板電腦和醫生溝通
隨著寶山區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日益顯現,區內老年人對于醫療衛生服務、醫養結合服務的需求呈快速增長態勢。為此,寶山區在全市層面率先應用互聯網+醫療健康理念,建立家庭病床,將智慧養老納入“一網統管”之中。
家住寶山區淞南地區的李阿婆一直患有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病,與家庭醫生簽約后,她就成了醫生的關注對象,時不時要提醒一些注意事項。與以往通電話、短信溝通的方式不同,李阿婆與醫生的交流完全依賴一個平板電腦:即移動遠程訪視方式,這是一個為患者健康問診提供的新型渠道,有需要時,打開操作軟件呼叫醫生,醫生就會及時上線提供診療意見,構建了“規范服務”+“智能技術”+“閉環管理”的創新智慧家庭病床服務模式。原來家庭醫生兩個禮拜去上門查房1次,現在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每個禮拜不少于2-3次的視頻查房,甚至可以每天跟患者在視頻上見面,從而提高了家庭病床患者的滿意度。
與之配套的還有一體式生命體征量測儀器,患者可實時了解自身體征及病史信息,實現健康自我管理,也便于醫生更好地知曉病情,及時調整用藥。家庭病床作為醫院床位的補充形式,讓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與家庭醫生面對面交流病情,提供十余個種類服務項目,以老年病、慢性病、康復性疾病為服務重點,實現院內外全過程的協同診療服務方案,有效地提高衛生資源的使用效益,降低醫療費用成本。
除了家庭病床,寶山區的城運“一網統管”平臺也接入“長護險”管理系統,區域內4家規模較大、長護險護理老人及護理人員較多的機構,已探索運用實時定位和無感知簽到設備精準監管護理員的服務情況,并可通過大屏的視頻通話技術隨時抽查護理質量、服務回訪等問題,為3800余名長護險護理老人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
貼合寶山實際所開發的特色應用場景已接入26個
在寶山區城運中心,12345市民熱線、110報警、120急救三條民生熱線匯聚,20771路城市視頻監控、一批新型物聯網感知終端實時感知城市脈動,已接入民生服務、城市治理、城市安全等26個貼合寶山實際所開發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形成320多項城市運行體征數據。
一直以來,寶山作為道路貨物運輸大區,在沒有信息化手段支撐的情況下,寶山區交通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只能采取上戶檢查和憑經驗預判在危運車輛較多的地方設卡檢查的方式,往往覆蓋面小,執法缺少必要抓手,監管效率較低。
如今,寶山區城運“一網統管”結合區域實際,建成危險品貨物運輸車輛監控系統,實時掌握整個區域的危險貨物運輸態勢,全面實現對區內危險品運輸企業車輛的實時監控。在地圖上展示車輛的實時位置及車輛信息,并可顯示車輛運行速度曲線。同時能查看選定車輛的歷史行駛軌跡。除此之外,該系統還能夠對禁行區域預警、速度預警等13類異常行為報警,實時動態監管危險品貨物運輸車輛。
寶山的一些工地上,也安裝起360度環繞高清可移動鷹眼探頭,扮演遠程“捕頭”的角色,幫助城運隊員對問題多發的施工區域、工地進出口、圍墻外道路等開展針對性線上巡查。發現的違法問題,第一時間進行遠程取證,通過后臺短信推送至工地負責人,實現問題治理閉環。僅寶山區大場鎮城運中心,2020年下半年已通過工地鷹眼主動發現問題并去現場核查75次,開具整改單34張,處罰12件,其中發現工地夜間施工并立案處罰5起,半年超過以前全年夜間施工案件總量,問題自主發現率不斷提高,實現“高效處置一件事”。
此外,河道保潔船視頻監控,直觀監控保潔河道漂浮物的多少,岸堤旁垃圾及企業排放等情況。污水井下液位監測預警,實現遠程監測井下液位高度,當水位越限時,立即發出告警信息給管理和維護人員及時采取措施,很大程度上預防了污水井液位冒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運行機制和數據應用雙向賦能
精細化管理的背后,是城市數字化轉型對于城市治理過程中運行機制和數據應用的雙向賦能。自推進“一網統管”工作以來,寶山區第一時間成立了區“一網統管”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區委書記和區長擔任,開展各類突發事件的指揮協調,確保穩妥、有序、高效處置。劃定190個城運網格,建立7×24小時聯勤聯動處置隊伍,通過政務微信、移動云視頻等實現線上線下協同工作,提高快速發現、快速反應、快速處置的能力與合力。
為了建立“高承載”的區、街鎮政務外網,寶山不斷夯實數字化基座,實現區政務外網核心帶寬從10G升級為100G,網絡承載能力提升10倍,建成“一網雙平面”(視頻面、數據面)政務網絡高速鏈路。
目前,寶山區大數據資源平臺已匯聚規劃資源、建設交通、生態環境、住房保障、水務、氣象、衛生健康、民政等各單位42個數據庫表100余個指標,累計共享數據約56.5萬次。與此同時,寶山區城運“一網統管”平臺在強化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礎上,為基層提供有效的視頻監控數據、物聯感知終端、服務熱線等各類民生民情的重要數據。
寶山社區通“人民信箱”版塊開通5個月以來,也依托與城運中心的實時對接和“一鍵派單”,將群眾反映的問題納入了城市一網統管的大平臺、進入了問題處置的快車道。截至目前,“人民信箱”版塊得到有效解決的1234個問題中,大部分都通過居村自治協商解決,另有超出居村解決范疇的128個問題,則通過區城運中心協調各職能部門聯動解決。
寶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網統管”是寶山城市治理模式轉型升級的“牛鼻子”。寶山將全面加大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力度,圍繞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加快推進城運“一網統管”的迭代升級,部署更多實戰管用的應用場景,實現城市治理更精細、更智慧。
來源:作者:周楠
國僑網4月2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日前,美國紐約布朗士雅可比醫院華裔醫生張吉寧表示,病人一旦確診新冠肺炎入院,家屬就無法探訪;為此,院方向各界募集平板電腦,不僅讓病危者可與家人告別,也希望讓治療中的患者能感受家人關愛。
張吉寧表示,許多新冠患者來自貧窮社區,很多人買不起智能手機,家中也沒有電話,也有患者入院時未帶手機或充電器,無法及時告知親屬自己住院的情形。
“尤其是病況危急者,院方聯系不上他們的家人時,只能讓病人獨自在醫院面對死亡。”張吉寧說,院方事后聯系上家屬告知死亡噩耗,彼此均承受極大心理壓力,因此希望社區團體和善心人士,向醫院伸出援手,提供平板電腦等設備。
張吉寧說,新冠肺炎當前沒有特效藥,而病人內心的求生欲非常重要?!叭粲锌赏ㄓ嵉钠桨咫娔X,患者聽到家人的慰藉和祈禱,遠比醫護人員更能讓病人心情穩定,激發求生意志。”
張吉寧表示,醫院曾收治一名療養院轉來、確診新冠肺炎的90多歲老人,她的血氧濃度低,狀況十分不樂觀。“當時患者的兒子在外等,我問了老太太有什么想要交代的,她欲言又止,最后拒絕讓人傳話。”最終,在醫療人員協助下,她的兒子寫了一封信帶進來給母親,讓病床上的老人淚流滿面。
受此觸動,張吉寧與同事、親友等合力四處搜尋資源,為醫院募集到近40部平板電腦,讓住院的患者能與親屬聯系、互訴思念,也期望借此鼓舞病人,為他們帶來戰勝病魔的信心。(賴蕙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