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亮點
諾基亞N1采用雙天線設計MIMO(雙收雙發)
兩根天線同時收發的信號要比上一根天線收發多一倍,舉一個形象的例子,就像高速路上雙車道和單車道,很顯然雙車道的通行效率和通過車輛數要更高。而Nokia N1平板電腦把兩根天線內置在機身上下兩端,考慮到平板電腦持握的使用習慣,上下天線不會出現“死亡握”情況,這樣可以的有效降低消費者在使用時遮蓋天線影響無線信號的可能性。
諾基亞N1采用雙天線設計MIMO
◆硬件亮點:
此外,在硬件配置諾基亞N1采用優質高速芯片WiFi 2x2 802.11ac(Broadcom BCM4354)
一:為了達到MIMO設計,更要選用優質的高速WiFi 2x2芯片才能真正的達到高速傳輸。
二:IEEE WiFi協議有802.11 a/b/g/n/ac,其中芯片規格WiFi ac是代表支持5G頻段最高傳輸速率(理論值433Mbps)。若搭配兩根天線雙收雙發,更可達到理論值433*2,約為867Mbps。
◆檢查家里路由器是否已經落伍
有一部分網友反饋家里WiFi有時斷時續的情況出現,試想一下家里如果買了一臺60英寸電視卻沒有高清電影,那它仍然只能看小屏幕電視節目。Nokia N1擁有雙天線與AC協議,但是家里的帶寬是否夠大,路由器是否也有一雙天線并且支持AC呢?
802.11協議 | 單天線 | 多天線 | ||||
路由器型號 | a | b | g | n | ac | |
Netgear網件 | WNDR4300 1750M | √ | √ | √ | √ | √ |
Netgear網件 | WNDR4300 750M | √ | √ | √ | √ | × |
Cisco思科 | CVR100W | × | √ | √ | √ | × |
TP-Link | WDR7500 | √ | √ | √ | √ | √ |
TP-link | WR204N | × | √ | √ | √ | × |
D-Link | DIR-806 | √ | √ | √ | √ | √ |
D-Link | DIR-629 | × | √ | √ | √ | × |
(市面上部分路由器支持的頻段對比)
Nokia N1會自動在使用者身邊從5G/2.4G頻段開始搜索最快速的連線環境,來帶給消費者最佳的體驗。而知名的原廠路從器也會對相應型號提供此服務來與周邊移動設備連接。
網絡上有部分消費者反映自己無法連上WiFi、連上后時不時掉線、網速很緩慢等現象;此時,請務必要從自己家中的路由器開始檢查,包括:申請開通的上網帶寬太小,路由器使用年限,路由器配置,路由器散熱,路由器周圍有沒有強磁或強熱設備干擾(微波爐、電吹風、電磁爐這些都要遠離路由器)等,因為這些看似小問題,恰好都會導致用戶使用平板電腦期間,WiFi上網的種種“不爽”。特別建議購買和使用大廠生產的品牌路由器。
◆專家點評──平板內部設計與Desense的對弈
接收靈敏度下降影響無線訊號傳輸,例如WiFi連接穩定性與品質,不僅僅受到環境的遮蔽干擾影響,產品做工、材質和內部設計也會影響到最終的接收效果。所以用心設計的產品在電路、元器件挑選布局的時候,都會盡量做到讓每個零件在運行時所產生的干擾降低至最小。
雜訊也會導致無線接收靈敏度下降
因此Desense(Degradation of Sensitivity, Desense)接收靈敏度下降,這個名詞日趨重要。平板電腦主要由系統平臺(如CPU, 電池),連接器(傳輸方面像USB、HDMI),其它功能模組(如觸控屏幕、相機鏡頭模組)及無線晶片組(如Wi-Fi 藍牙、GPS)等四大種類的元件組成。而這些元件自身發出的訊號如果因設計不良,而造成相互干擾,因此后產生雜訊且無法被控制在一定限度之下時,便會產生接收靈敏度下降(Desense)。
諾基亞N1的WiFi天線直接連接到揚聲器金屬孔處
可以想像到,視頻會議時身處在吵雜的房間內如果沒做好隔音處理,對方除非提高音量,不然只能聽到一片吵雜聲,無法辨識講話人的聲音,當然也就無法良好的判讀對方想要講什么。
為了預防系統內部雜訊干擾,在設計上就需要綜合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而最顯而易見的是,將天線傳輸的內部數據線塑料外皮去掉,用導電布直接與機殼導通。在《做工再現王者風范 諾基亞N1全球首拆》文章中,我們就看到諾基亞N1的無線天線直接與揚聲器的金屬孔相連,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無線接收效果。
果將眼睛比作心靈交流的窗戶,那手機就是我們與世界交互的工具,隨著輕巧的指尖滑過,足不出戶就能洞察千里感知冷暖。一直以來不管是手機、平板還是電腦的屏幕都在努力往大的方向拓展,大無疑會帶來更沉浸的視覺感,直接提升效率和體驗愉悅度。
同樣,大也會帶來體積、功耗以及操控的問題,如果有一天手機也能隨時變身"大屏電腦"就好了。
可別說,還真有,今天蜘蛛為大家推薦我自用的一款便攜式顯示器,來自INNOCN聯合創新最新款產品— INNOCN N1U(以下簡稱N1U)。
便攜式顯示器是一種比較新穎的產品,比如這款N1U,它有著15.6英寸的4K觸控高分辨率大屏,支持UCB-C供電,但沒有傳統顯示器傻大笨粗的外形,而且顯示效果也不錯,非常適合外出辦公、辦公娛樂等需求。
如果有人對你說出差帶一臺顯示器,你肯定會笑他神經病,別的不說,光那個底座就死沉死沉怎么帶。這方面N1U的表現就很有看點了,創新性的采用了屏幕+底座的轉軸結構,可折疊的底座即是支架承托顯示器,也是接口和控制部分。
整機共配置有2個USB-C接口(分別用于供電和顯示輸入)、1個Mini HDMI顯示接口和1個3.5mm音頻輸出接口。從畫面到音頻全部配齊,基本上可以接駁市面幾乎常見的設備,比如筆記本、平板、手機、游戲主機和音箱等。隨機還貼心的附有USB-C電源線、USB-C專用信號線以及Mini HDMI的信號線,讓用戶到手就可用。
外殼為鋁制材質,表面經過細膩的磨砂處理,質感和手感出色,配合這種灰色,恍惚間有種iPad的感覺。
底座的另一側則是電源鍵和控制按鍵。值得一提的是底座可以呈180°折疊收納,折疊機構動作順滑阻尼感適中。小小的底座還暗藏乾坤,對稱式揚聲器就藏在中軸線上,不仔細看不會發現。
N1U支持20V 1.5A供電,同時也支持PD快充協議,外出時可用此規格的充電寶供電,方便在戶外等環境使用。
外觀上這款顯示器是讓人十分受用的,簡約的設計也比較有調性。不過畫面表現才是一款顯示器的根本,它的素質如何呢?
先看面板,N1U配置了一塊15.6英寸的4K分辨率IPS面板,刷新率為60Hz,PPI為282,顆粒感是不存在的,畫面精細度出彩,比一大票桌面顯示器和筆記本電腦都好。
N1U支持接駁原生4K輸出的設備,高分辨率所帶來的畫面細節表現力和細膩是肉眼可察覺的,尤其是播放4K高清電影那種感受特別明顯。官方數據,N1U的屏幕峰值亮度可達340尼特,靜態對比度1000:1,99%的sRGB廣色域并支持8bit色深。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在出廠前還統一校色,保證每一款屏幕的Delta E小于2,校色這種操作一般常見于專業顯示器,對于圖像工作者和視頻后期從業者來說,色準就是命根子,這也使得N1U能勝任監視器和修圖等對色準要求高的工作。
借助專用的USB-C信號線,手機畫面就能投射到N1U上,它支持十指觸控,觸摸反應速率可達120Hz,完美保留了端游的操作手感和習慣,用戶無需學習和適應,就能輕松享受大屏的游戲快感。
用15.6英寸的大屏玩游戲可比iPad之類的爽太多了,加上N1U還是三邊窄邊框的設計,視覺效果更為突出。除了游戲和觀影外,靈活可調的支架也讓N1U像是畫板,不知道后續廠商有沒有機會開發觸控筆。
熟悉華為手機的朋友應該知道,華為手機是支持"電腦模式"的。開啟的方式也很簡單,與N1U連接后選擇下拉菜單中的"電腦模式",轉眼間你的手機就秒變身電腦。
此模式下的系統界面和操作邏輯和普通筆記本無區別,N1U支持觸控讓操控變的尤為簡單,比如可以雙擊打開桌面應用,手指拖動窗口等,這個模式特別適合給客戶做展示圖片和文檔等。
又或是配合藍牙鍵盤進行PPT編輯、文檔批注,甚至是視頻和圖片處理等,顯然更大的屏幕比一般的平板更具有優勢,能大大提高效率和精確度。
對于專業的后期人員,為滿足對色彩的要求,N1U還內置了豐富的調節模式,除了常見的冷暖色溫,還有設計色溫和用戶模式,方便用戶快速調節。
由此可見,作為一款顯示器,N1U并沒有因為便攜式的設計忽略顯示素質,出眾的畫質讓人眼前一亮。靈活的擴展能力讓它能適應更多的場景,比如游戲,大屏的游戲快感自然無需多說,同時它還是網課和觀影利器。對于圖片和視頻工作者,甚至碼農們來說,它也是合格的副屏,配合筆記本電腦即便出差也能搭建雙屏協作。
N1U的應用場景還包括微電影拍攝,搭配圖傳系統甚至可以用于航拍控制,應用前景可謂廣闊,至于大家關心的便攜性,整機的重量只有1060g,十分輕盈出門攜帶甚至爬山都無壓力。
唯一小小的遺憾就是官方沒有開發攜行包,期待盡快上市,補齊最后一塊短板。
經的諾基亞手機堪稱“街機”,可惜如今手機業務已經屬于微軟;曾經的諾基亞也推出過“高大上”的筆記本,可惜短暫上市后就被淹沒在“機海”。正當我們感嘆諾基亞已經遠去的時候,2014年11月,諾基亞發布了完全自主研發的首款Android平板Nokia N1。諾基亞,你回來了嗎?諾基亞平板發展路,你真的知道嗎?
諾基亞操作系統簡史
要說諾基亞平板的發展,先來了解諾基亞操作系統的變遷。
早期的諾基亞手機都使用塞班系統,后因其“先天不足”,諾基亞便另起爐灶發布了Symbian OS的改進系統Maemo,而且該系統一口氣應用到了三款諾基亞的平板電腦上,不過無人喝彩,而平板的銷售量也很不理想。諾基亞也許是受到了“打擊”,“一氣之下”收購了塞班公司的所有股份,從此塞班系統成為了諾基亞的獨占系統。可好景不長,谷歌Android系統的出現徹底粉碎了諾基亞稱霸的野心,僅僅兩年就遠超塞班系統,躍居全球第一。
諾基亞便再次另辟蹊徑,與英特爾合作共同開發了Meego系統,但僅過了一年就宣告“死亡”。頑強的諾基亞找到了現在的“東家”微軟,與其合作開發Windows Phone 7系統。與此同時,諾基亞還收購了Smartphone公司,研發了Asha系統,齊頭并進,挽回頹勢,成效似乎還不錯,但始終沒有超過安卓系統的影響力。
“服軟”的諾基亞開始生產搭載Android系統的手機,不過并不包含Google服務框架,而是采用微軟的OneDrive、Outlook等服務。事實證明,有了微軟的支持諾基亞在行業中的地位也稍見起色。看到甜頭的諾基亞再次與微軟合作,開發了目前的主流系統:Windows Phone 8,并于2013年推出了時隔多年后的首款Windows RT平板Lumia 2520,搭載的是微軟最新的Windows RT 8.1系統。可惜,Lumia 2520成為了諾基亞與微軟合作的最后一個平板產品。 今年11月18日,諾基亞在脫離了微軟之后,推出了首款自主研發的平板電腦Nokia N1,搭載Android系統。
開啟諾基亞平板的回顧之旅
最古老的平板電腦:NokiaM510
NokiaM510WebTablet誕生于2001年,比第一代iPad早九年。也許是理念過于超前,也許是人們的認同感不高,也許是價格過于昂貴,諾基亞第一代平板電腦就這樣被擱淺了。
諾基亞M510配備了一塊10英寸單色LCD觸控顯示屏,分辨率為800×600,帶有Wi-Fi模塊以及USB接口,搭配電池可續航4小時,前置一對揚聲器。并且預裝了早期的塞班系統,系統內置有電子郵件、日歷和Opera網頁應用。
也許當時的審美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超薄、超輕,所以NokiaM510被做成了一個“大家伙”,重約1.8kg,但其配置放在當時已經是“超神”的級別了。在那個還是撥號上網的年代來說,這種配置還是有些“嚇人”,同時價格也十分昂貴。也許是沒有多少人愿意為這么一個只能收發郵件的大家伙買單,所以在全球NokiaM510僅僅生產了1000臺。如果現在誰手里收藏了這么一臺平板,也許真的會價值連城。
率先發力的NokiaN770
2005年,諾基亞推出了第二代平板電腦:NokiaN770。在那時,諾基亞已經稱霸了手機業,因此推出一個平板電腦“玩一玩”也在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是,諾基亞N770算的上是第一個面向公眾發售的平板電腦。
NokiaN770在當時有一個很時髦的名字叫做“無線上網終端”。N770機身左側共有三個實體按鍵和一個導航鍵,配備了一塊分辨率為800×480的4.1英寸屏幕,像素密度達到了225ppi,就算放到現在也算很不錯的了。其他配置上,諾基亞N770搭載德州儀器OMAP處理器,64MB內存以及128MB儲存,支持WiFi、藍牙以及RS-MMC卡(SD卡的雛形)。預裝Maemo操作系統,上網和玩游戲完全不在話下。
N770平板在剛剛推出之際,賣的還是非常好,不過隨著手機屏幕的逐漸增大,在兩年的時間內它就從云端跌入了深淵,價格飛速下降,最后以失敗告終。
驚為天物的杰作:Nokia N800和Nokia N810
雖然N770以失敗告終,但是諾基亞看到了它最初的火爆,于是之后毅然決定發布N770的繼任機型——NokiaN800。
2007年推出的NokiaN800采用經典的直板造型,使用QWERTY全鍵盤設計。配置方面仍然使用了4.1英寸的TFT觸摸彩屏,分辨率為800×480。性能方面相對N770平板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采用了330MHz的OMAP2420處理器,機身內存為128MB和256MB存儲,容量也都翻倍,而且加入了兩個容量擴展卡槽和VGA圖形傳感器,有了這些升級的配置后,就可以使用Flash以及Skype等軟件。而此時,距iPad一代發布還有3年。
此外,N800還支持WiFi功能,內置30萬像素攝像頭,因此用戶就可以進行視頻聊天了。該平板采用Maemo系統,基于Linux平臺的開放性,該機在第三方軟件方面擁有豐富的資源。看的出,諾基亞是想用開放性的系統吸引到更多愛玩機的人,而效果也確實達到了,N800與N770一樣受到了很多極客的爭相刷機,可玩性提高的同時,銷量也隨之提高了。
NokiaN800相對N770的九大提升:
1、采用了基于LINUX內核的最新版2007TabletEdition操作系統;
2、增加了一顆30萬像素的攝像頭;
3、藍牙規范由v1.2提升為v2.0;
4、無線上網功能支持速率更高的IEEE802.11e協議;
5、采用標準3.5毫米耳機接口;
6、配備了MMC及SD雙存儲卡插槽;
7、采用了諾基亞N93一樣的TI公司的OMAP2420型中央處理器,有效工作頻率為330MHz;
8、采用了128MB可運行和256MB可存儲內存空間的搭配組合;
9、機身厚度大為縮減。
看到了N800的成功,諾基亞僅在十個月后便迅速推出了第四代平板電腦NokiaN810。與其說它是N800的升級品,倒不如說它是借著N800的火熱程度而打造的一代“新型產物”。
2GB超大存儲空間、前置攝像頭、光線感應器、GPS定位模塊以及半透式顯示屏的加入一度讓很多用戶“驚為天物”,而這些配置和技術已經達到了現在的水準。竟然還有人懷疑N810的設計師是不是從未來穿越到過去的,才能創造如此超前的產物。
除了強大的性能,N810的外觀依舊惹眼。滑蓋式設計,搭載背光全鍵盤,半透視顯示屏和金屬質感的邊框,令無數購買者眼前一亮。
N810和N800兩者之間的顯著區別:
1、側滑,帶背光的鍵盤;
2、放置在屏幕左側的前置攝像頭(替代了N800機身左側可伸縮和旋轉的前置攝像頭);
3、搭載環境光感應器;
4、集成GPS;
5、原有的一內置一外置SDHC存儲卡插槽被內置的2GB存儲和外置的MiniSDHC插槽替代;
6、陽光下也可清晰閱讀的半透半反射顯示屏;
7、MicroUSB插槽,替代了MiniUSB;
8、去掉了FM調諧器。
“胎死腹中”的NokiaZ500
提及“諾基亞”這個名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生產的眾多產品都曾輝煌過,但這款NokiaZ500是個例外,它是諾基亞歷史上最不出名的一款平板電腦,僅僅生產了100臺就宣布失敗。
NokiaZ500平板電腦是由大名鼎鼎的富士康代工,在外觀上效仿的是蘋果iPad,但是Z500最致命的缺陷是搭載MeeGo操作系統,所以Z500平板電腦最終的命運就是胎死腹中。
有體驗過Z500的人士表示:“諾基亞該平板電腦是目前為止見過最好的平板電腦。”但,諾基亞最終也沒有讓我們體驗到Z500到底有多出色。在放出消息幾個月后,諾基亞就放棄了該款平板的發行,胎死腹中。
真正意義上的平板:Lumia2520
在被微軟收購手機業務部的一個月后,2013年10月22日諾基亞發布了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平板電腦:Lumia2520。
Lumia2520配備高通驍龍800四核處理器,10.1英寸1080P屏幕采用康寧第二代大猩猩玻璃,支持CLearBlack技術,增加亮度的同時減少了屏幕反光。該平板搭載WindowRT8.1操作系統,裝配了2G內存和32G存儲空間,且支持4GLTE、聯通3G(WCDMA)、802.11a/b/g/n無線協議。前置200萬像素,后置670萬像素卡爾·蔡司認證的鏡頭。
毫無疑問,諾基亞Lumia2520的做工非常好,而且也是市場上唯一一款配備卡爾·蔡司鏡頭的平板電腦。
此外,Lumia2520還支持高通的快速充電技術,僅需花費40分鐘時間,就能將電量充到50%。
雖然集眾多高端技術于一身,但“生不逢時”的諾基亞Lumia2520還是遇到了很多競爭對手。在它發布的前一個月,亞馬遜發布了第二代的KindleFireHD系列的兩款新平板:KindleFireHDX8.9和HDX7;而在Lumia2520發布的第二天,蘋果就接連發布了iPadAir和iPadmini2。這讓諾基亞想翻身都難。
完全自主的平板電腦NokiaN1
2014年11月18日,或許成為了諾基亞歷史上又一重要轉折點。一掃被微軟收購的陰霾,諾基亞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平板電腦:NokiaN1。
在發布之初,諾基亞在其官方Twitter發布了一張預告圖,圖賞標注著“18.11.14We'reuptosomething”,并且畫面中是一個神秘的黑盒子。許多人猜測諾基亞是不是向電視盒子轉型了?還有人猜測這應該是智能手表的包裝盒。但誰也沒想到,打開盒子里面竟然是一臺平板電腦。
N1機身采用全鋁合金設計,有銀、灰兩色供選擇,屏幕和機身之間幾乎看不到縫隙,機身厚度僅為6.9mm,比iPadmini3的7.5mm還要薄,整機重量為381g,并裝備了全新的USBTypeC接口。
硬件配置方面,N1采用一塊7.9英寸2048×1536分辨率顯示屏,搭載四核2.3GHz的Intel64位Z3580處理器(GPU為PowerVRG6430),內置2GB內存和32GB機身存儲空間,配備了5300mAh的電池。后置攝像頭為800萬像素,前置則為500萬像素。此外,N1運行諾基亞獨家開發的ZLauncher系統,該系統基于Android5.0,且現在已上架GooglePlay商店為其他安卓產品提供下載。
無論是外觀、硬件,還是獨特的ZLauncher,諾基亞都讓我們眼前一亮。然而它似乎又遇到了“生不逢時”的尷尬,蘋果、三星、谷歌在前一陣子分別發布了一波旗艦產品,眾多大牌的云集讓這位“老大哥”著實不舒服。
未來的諾基亞何去何從?
諾基亞公司成立于1865年,總部位于芬蘭的埃斯波。經歷了百余年的轉變,諾基亞成功轉型為移動通訊設備商,成為了現在人盡皆知的手機生產商。不過,在采用iOS系統的蘋果iPhone和采用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強勢崛起后,“老大哥”諾基亞就有些力不從心了。最終未能頂住壓力,業績不斷下滑,手機業務也被微軟公司全部收購了。
2014年11月,諾基亞首席執行官拉吉夫·蘇瑞表示:諾基亞不會再制造手機。諾基亞手機品牌正式走入歷史。雖然諾基亞手機再也見不到了,但諾基亞平板來了。一路盤點下來,諾基亞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絕對能夠做好平板,而且也絕對有實力再次打造只專屬于諾基亞的產品。
古語有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絕處逢生”來形容現在的諾基亞再合適不過了。被“逼上絕路”的諾基亞發布了N1平板電腦,展示給我們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的新諾基亞公司。
產品設計一改往日的“死板”,配置也逐漸融入主流,就連系統都使用了谷歌的安卓系統。要知道,在以前諾基亞和谷歌可是總暗中較勁、水火不容的。
這次,諾基亞不但在Android5.0的基礎上開發了獨特的ZLauncher系統,還將其放入谷歌市場,提供給其他安卓設備下載使用,這些舉措都是破天荒的。正所謂:適者生存,此話說的一點也不錯。只有融入了大市場、大環境,這位“老大哥”才能再次煥發青春,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在看到樂觀一面的同時,我們也要發現隱藏的危機與不足。雖然NokiaN1平板的問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褒貶不一的評價仍值得關注。有人說N1平板是大號的iPhone6Plus,有人說這完全就是用iPadmini3模子做出來的,還有人說ZLauncher是不入流的操作界面,一定會和諾基亞Meego系統一個下場。
無論怎么說,NokiaN1是一個成功的作品。我們看到,諾基亞的核心技術仍舊握在手里,不過N1是否被用來試水,也未曾可知。
諾基亞也許用N1平板作為走進平板領域的敲門磚,也許這只是諾基亞多元化發展的一個開端,未來的諾基亞將要推出什么產品,我們不知道,但從目前其掌握的核心技術來分析,諾基亞開展多元化發展的可能性會很高。一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