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近IT之家收到了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其屬于全新旗艦系列 Mini GT,而 X 代表這是一款十周年的誠意新品,在維持小巧體型的情況下,配置也升級到 R9-7940HS / R7-8845HS 處理器。我們收到的是 R7-8845HS+16GB+1TB 版本,其體驗以及性能如何?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外觀設計

    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包裝盒較為小巧,黑色的包裝盒印有機械師的英文 LOGO,在正中間的 LOGO 以及 MINI PC 的字樣,并輔網格金屬等裝飾元素,極具科技感。

    打開包裝后就能看到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本體,這款電腦機身為塑料材質,表面噴涂細膩的銀漆,有種鋁合金的觀感。

    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機身頂部的亞克力上蓋是拆卸更換的,配合自定義發光模塊,可以很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IT之家除了收到機械師 LOGO 的上蓋外,還收到了一款更為潮酷的玩偶形象上蓋。上蓋通過磁吸的形式固定,很容易拆卸。

    上蓋的燈光亮度以及顏色可以在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系統自帶的 Colour LED Ctrl 軟件中進行調整,如果覺得燈光太亮有些光污染可以手動降低亮度。

    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機身兩側均為大面積進風口,其采用斜紋設計,視覺上更具科技感。

    機身的右側還配備了帶肯辛通安全鎖孔,進一步拓寬了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使用場景。

    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機身接口和按鍵主要分布在正背兩個面。在機身的正面分別為兩個 USB-A 3.2 Gen1 接口、一個 USB-C 接口、一個 3.5mm 音頻二合一接口、電源鍵以及重啟鍵。

    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背部的接口則更為豐富,分別為 DC 電源接口、一個 USB-C 接口、一個 USB-A 3.2 Gen2 接口、一個 HDMI2.0 接口、一個 PD1.4 接口、兩個 USB-A 3.2 Gen1 接口以及兩個 2.5G 的 RJ45 網口。

    雖是一臺迷你主機,但機械師 Mini GTX 的接口配置甚至不輸一些全尺寸主機。特別是全功能 USB-C 接口以及 USB4 接口的加入,讓機械師 Mini GTX 不僅可以一根線直接搞定視頻輸出以及電腦供電(最高 54W 性能釋放),更是讓其有著同時輸出 4 塊顯示屏的能力。另外雙網口的加入也方便了軟路由愛好者的搭建。

    機械師 Mini GTX 的機身底部同樣布滿進氣口,利于結構散熱。機械師還在機身底部設計了一塊橡膠凸起便于拆卸后蓋。另外,機身底部還配備了兩個螺絲孔,可以安裝隨電腦附送的標準掛壁套件。

    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附送的電源適配器的最大輸出功率為 120W,體積小巧,便于攜帶。

    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三圍分別為 128 (W)×128 (D)×50 (H) mm,體積約為 0.82L。是名符其實的 mini,如果是沒有移動辦公需求,帶著它通勤要比筆記本更加輕巧。

    二、性能測試

    我們收到的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搭載 AMD 銳龍 7 8845HS 處理器,配備 16GB 內存以及 1TB 的固態硬盤。其性能表現如何呢?IT之家也進行了測試。

    首先,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所搭載的銳龍 7 8845HS 是 AMD 全新第二代 AI PC 處理器。采用先進的 4nm 制程工藝,擁有 8 核 16 線程,最高加速頻率可達 5.1GHz,16MB 三級緩存。

    顯卡方面則是備受好評的 Radeon 780M 全能核顯,RDNA 3 架構,內置 Ryzen AI 引擎,NPU AI 提升了 60%。接下來我們拆機來看看散熱、拓展性如何。

    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底蓋沒有卡扣,卸下底部的四顆螺絲即可打開。打開后能看到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對于 SSD 的散熱做了加強,不僅配備了均熱板,還有獨立風扇為其散熱。

    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有兩個 M.2 硬盤位,支持雙 PCIe4.0 的固態硬盤,本機自帶的是金士頓 NV2 1TB 的固態硬盤。內存方面同樣是雙插槽設計,但只插入一根 JUHOR 的 16GB DDR5 5600MHz 的內存,對于內存或存儲性能有更高需求的用戶可自行升級,主機拆卸還是很方便的。

    擰下固定主板的四顆螺絲,取下主板。可以看到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碩大的散熱鰭片與風扇。散熱鰭片材質為銅,拿在手里還是很有份量的。

    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擁有安靜、平衡、性能三種性能模式可選,分別對應 45W、54W、65W 三檔性能釋放,不用進入 BIOS 設置,只需按下鍵盤上的 ALT+K 即可快速切換。在測試時,IT之家默認用性能模式進行測試。

    首先用 CPU-Z 自帶的性能基準測試進行了跑分,可以看到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處理器單核 665.7 分,多核可達 6954 分,成績較為出色。

    接著IT之家使用 CineBench R23 進行了測試,單核 1754 pts,多核 16771 pts,成績同樣出色。

    在《3D Mark》中也有進行 CPU 性能測試的項目,CPU Profile 跑得單線程 975,最大線程 7400 分的表現。

    隨后,IT之家也對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進行了 FPU 單烤,來測試不同模式下其持續性能輸出的穩定性。首先是性能模式,15 分鐘后處理器依舊有著約 65W 的性能釋放,此時處理器主頻 4.4GHz,處理器核心溫度約 90°C 左右。

    在這種滿負載的情況下,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機身溫度最高 41.5°C,主要集中在散熱鰭片所在的位置。

    此時正常辦公距離下能聽見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風扇噪音,但不吵,IT之家實測約為 41 分貝。

    我們將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切換到平衡模式再次測試,15 分鐘 FPU 單烤后性能釋放約為 54W,此時核心溫度下降至 89°C,處理器主頻則為 4.2GHz。

    此時,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風扇噪音明顯較小,僅為 33 分貝左右。正常辦公距離下已經很難注意得到了。

    最后把我們將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設置為安靜模式進行 15 分鐘 FPU 單烤。此時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有著約 44W 的性能釋放,此時處理器主頻為 3.9GHz,而核心溫度則是上升至 95°C 。

    核心溫度上升的究其原因還是風扇的轉速下降了,此時正常辦公距離下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風扇噪音不足 22 分貝,比環境噪音還要低,已經完全聽不到風扇在運轉了。

    可以看到,作為一款迷你主機,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性能釋放以及噪音控制還是十分出色的,應對日常較重的工作負載也沒有問題,不過若是有較強的負載還是建議開啟均衡模式或性能模式,噪音不會有明顯增強,但整機的溫度控制以及性能釋放會更出色。

    GPU 方面,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雖然采用的是核顯,但 Radeon 780M 的整體性能應對日常辦公和輕度娛樂也是夠用的。小編首先用《3D Mark》進行了 TimeSpy 跑分,由于受單通道內存的影響,其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顯卡得分只有 1537 分,綜合得分 1751 分。

    隨后,我們為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增加了一根同規格的內存,組建了雙通道 32GB 內存再次測試。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顯卡得分來到了 2597 分,綜合得分接近 3000。

    隨后IT之家又測試了代表 DX11 游戲性能的 3DMark Fire Strike, 其顯卡得分來到了 7923,綜合得分為 7381 分。

    在內存方面,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搭載的 16GB 單通道 DDR5。IT之家測得內存讀取速度 27725 MB/s,寫入速度 37405 MB/s,拷貝速度 32605 MB/s,內存延遲 95.4 ns。符合單通道 DDR5 5600MHz 內存的性能表現。

    硬盤性能方面,IT之家使用 CrystalDisk Mark 測得 SEQ1M Q8T1 讀取速度 3638.78 MB/s,寫入速度 2586.70 MB/s。SEQ1M Q8T1 讀取速度 2914.08 MB/s,寫入速度 2534.95 MB/s,表現中規中矩。

    迷你主機的核心應用場景顯然就是日常處理辦公事務,因此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綜合辦公能力和體驗相信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對此IT之家也做了一系列測試。

    首先,我們用測試 PC 辦公生產能力的 CrossMark 進行了跑分,測得總體得分 1661 分,其中生產率得分 1635,創造性得分 1686 分,反應能力 1669 分,均遠超 CrossMark 校準的 1000 分的水平。

    接著,IT之家又使用 V Ray 進行跑分測試,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成績為 9402 分,可用于簡單的小模型、小場景渲染工作。

    隨后,IT之家使用 PC Mark 10 進行現代辦公測試,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得到 6925 分的綜合得分。其中常用基本功能與生產力成績均破萬分,數位內容創作也有 8372 分,這個成績表明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非常適合用于辦公生產和內容創作。

    除了常規的辦公生產,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所搭載的銳龍 7 8845HS 對于 AI 性能有著極大的提升,其 AI 算力達到了 16TOPS。IT之家也是體驗了支持 AI 創生式擴圖的 PhotoShop。首先我們使用選擇工具快速選擇天空,得益于銳龍 7 8845HS 的 AI 性能,識別選擇的過程還是挺快的。

    選擇天空之后我們使用生成式 AI 填充了個雨天場景,由于 PS 的創意填充是云端大模型,速度略微偏慢,但整體的體驗還算流暢。PS 會提供三種效果,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保存。

    三、游戲實測

    為了進一步測試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的性能,IT之家選擇《CS2》與《英雄聯盟》兩款游戲進行了實測。因為單通道內存對核顯性能影像極大,所以我們分別測試了單通道內存已經雙通道內存的游戲平均幀率。首先是 Steam 上最火爆的在線競技游戲《CS2》,在雙通道內存 1080P 低畫質下,其平均幀率可達 159FPS。

    隨后我們將分辨率提升至 2K,其依舊有著 130FPS 的幀率表現,1% Low 也有 67 幀,平均延遲 25ms,游戲還是很絲滑流暢的。

    接著小編選擇了另一款火全民網游《英雄聯盟》,雙通道內存 1080P 中畫質的情況下其平均幀率可以達到 179FPS。

    緊接著我們將分辨率調整為 2K,此時平均幀率幀率可提升至 149FPS,外接 2K / 144Hz 的電競顯示器也能滿幀率暢玩。

    四、總結

    總結一下,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小巧便攜,有著豐富的 IO 接口,而且在銳龍 7 8845HS 處理器的加持下,整體性能非常出色,日常處理文檔或者進行圖片設計、視頻剪輯、或是輕度游戲都是足夠使用的,再加上對本地 AI 運算能力的支持,機械師 MINI GTX 迷你主機可以說是加量不加價了,當然如果選擇 16GB 內存版本還是建議再自行升級一條內存,以免影響核顯性能。期間 R7 8845HS+16GB+1TB 固態版本到手價售價 2899 元,無內存無硬盤的準系統版本售價 2499 元,而 R9 7940HS+24GB+1TB 固態版本到手價售價 2999 元,準系統版本則是 2699 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喧囂的城市到寧靜的大自然,生活場景180度轉換,讓許多家庭對戶外露營“上癮”。

    日前,我們看了一位探陸(圖片|配置|詢價)車主分享了他對愛車的無損改裝的方案,僅用3萬元預算,做了改色和貼膜,更換輪胎輪轂,安裝車頂平臺,上面加裝儲水箱、側帳篷、儲物箱等,車內定制了扯疊床、露營箱等,加上移動空調、移動電源,輕松拿捏戶外露營。

    透過這套探陸改裝方案,我們覺得車主改裝訴求明確,動手能力很強,預算控制得當,基本上把握了露營車的核心要素,做到了有水、有電、有床,把探陸打造成移動的“家”,給想要改裝愛車的人打了樣,可以打90分。


    1、車身改色和玻璃貼膜

    這臺探陸選擇了銀色啞光車衣,配合高大的車身,內斂中透著大氣,貼好車衣后,再配上黑色的車身拉花,提升個性氣質。我們知道,一些年輕人非常喜歡更炫酷拉風的黑武士風格,而我們這位探陸車主選擇了銀色啞光車衣,這個車色很適合探陸這樣的中大型SUV,也比較符合車主的身份,改色后視覺效果非常不錯。而且,車衣還有很實用的功能,可以更好的保護原廠車漆,降低愛車在戶外露營時被刮花的機率。


    除了車身改色,隱私玻璃貼膜也一并安排上了。5%透光率的玻璃貼膜,可以有效隔絕紫外線和可見光,打造隱私空間,同時視覺效果也有所提升。


    有了隱私玻璃貼膜,即便車主把車停在空曠的戶外,人在車里休息時,也不用擔心隱泄露。同時,玻璃貼膜相當于給玻璃加了一層保護,可以防止玻璃意外破碎對人員的傷害。對于喜歡自駕游的用戶來說,玻璃貼膜和車身改色都是必要的改裝項目。

    費用:3000元

    推薦指數:????????


    2、AT輪胎和熏黑輪轂

    為了走得更遠,看更多的風景,車主為探陸更換了四條20英寸全地形AT輪胎和四只熏黑輪轂。

    全地形輪胎擁有更深的輪胎花紋,應對戶外輕度越野時常見的一些非鋪裝路況時,通過性能、脫困能力能比原廠輪胎更強,讓人信心更足。


    20英寸的熏黑輪轂,比原車的鋁合金輪轂更霸氣,提升整車的越野范兒,也是車輛改裝的常規項目。當然,如果想省下這筆改裝費,也可以繼續使用原車輪轂。


    費用:8500元

    推薦指數:?????

    3、車頂行李架和儲水箱、側帳篷

    結合原車行李架的孔位,定制了新的車頂行李架,打造車頂平臺,上面安裝2個310L的大容量儲物箱,這項改裝大大提高了車輛的裝載能力,讓車內空間變得更加寬裕,實用性很高。


    車頂平臺一側安裝了動力魔方26L電動加壓儲水箱,容積差不多是飲水機上18.9L水桶的1.5倍,可以用來洗漱、做飯,或者簡單清洗車輛,非常方便。安裝車頂加壓水箱,不僅很專業,而且也很實用,自駕去露營時,就不用在后備廂中攜帶大水桶了,大大節約車內的空間。



    同時,車主在車頂平臺的另一側安裝了WAGON TRIBE側帳篷,采用全遮光牛津布,防雨防風防曬,輕巧耐用,輕輕一拉,就能撐起一個超過5平方米的天幕。從改裝的角度來看,有了這個收放自如的側帳篷,露營時就無需再攜帶又大又重、搭建和拆卸都費時費力的帳篷,非常的方便。


    從改裝設計來看,車主通過定制車頂平臺,并充分利用其高擴展性優勢,搭載外置儲物箱、加壓水箱和側帳篷等裝置,這部分的改裝實用性拉滿,手動點贊。

    費用:9900元

    推薦指數:??????

    4、折疊床、露營集成箱及附件

    探陸軸距2.9米,車內空間寬敞,放倒后面兩排座椅,能夠騰出大約2米長、1.5米寬的空間,相當于一個雙人床的尺寸。車主就是利用了這點,直接量身定制了折疊床,采用輕量化復合板,床板展開后是純平狀態,放上軟彈的充氣床墊,就是舒適的露營床。床板折疊后可以放在定制的露營集成箱體上,放在后備廂位置,不占用車內坐席空間。



    這個折疊床的改裝費用不高,但是效果很不錯,與折疊床配套的是一個延長床板,折疊收納不占空間,打開后作為床頭進一步增加床的長度,上面的收納袋可以放手機、眼鏡等物品,能夠防止從車內的空隙掉落。



    后備廂位置定制了露營集成箱,擁有“廚房”各項功能,操作臺、水盆、灶具、餐具等一應俱全,炒菜、火鍋、燒烤、煮咖啡,樣樣都行,完美解決露營用餐的問題。


    除了上述好物,車主還選購了兩個戰術掛包,掛在前排座椅后方,收納各種常用藥品和小件物品,做到井井有條。同時,第三排車窗處定制了鋁合金材質的戰術掛板,通過橫桿連接后,也可以懸掛各種工具和物品,有效提高空間利用率。



    費用:2098元

    推薦指數:?????

    5、便攜空調和移動電源

    考慮到燃油車駐車時空調油耗過高,并且不能兼顧戶外使用的問題,車主選購了第四空間S1PRO便攜空調,車內或者帳篷內都能使用,一晚只需一度電,并且噪音超低,讓人可以安然入睡。便攜空調體積和小型手提箱相近,可以放在探陸二排座椅過道中間,也可以放到后備廂,存取都很方便。


    戶外露營時,除了移動空調外,還有電磁爐、電水壺、電腦、無人機、露營燈等用電設備,移動電源必須安排上。車主選擇的是正浩睿RIVER 2Pro戶外電源,容量768Wh,支持市電閃充,放電時可以同時外接多個設備,解決了露營時的用電焦慮。在一些不允許使用明火的地方,還能用來煮飯、炒菜,安全又環保。


    與純電動車自帶大電池,可以外放電相比,燃油車改裝時便攜空調和移動電源也是必選項,這樣才能保障戶外露營的品質感。


    費用:5499元

    推薦指數:??????

    綜合評價

    從這位探陸車主的改裝方案來看,改裝后車輛顏值和氣質更高,裝載能力、戶外屬性、越野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強化。而車內針對空間的定制化設計,以及便攜空調和移動電源等配置,全面提升了舒適性、功能性、便利性,足以應對戶外露營所需,實用性很高。

    而且,此次改裝總費用不到3萬元,車主過足了改裝癮,錢包和心情都滿意,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如果你也是喜愛自駕旅行、戶外露營的探陸車主,這套低成本高價值的無損改裝方案,值得參考一二。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懂車帝客戶端查看)

    自從我換了電車之后,我就開始瘋狂給車上加改裝數碼產品,包括但不限于我用CPE給車里改裝了車載WiFi,后備箱掛了一臺空氣凈化器給車里做空氣凈化等等,但是我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車載NAS改裝件,因為大部分NAS都是針對固定使用場所設計的,所以我車載WiFi空有強悍的WiFi6內網環境,但是沒有NAS撐起來它的使用。

    去年極空間開了一場發布會,新品里面最吸引我的就是極空間T2,一個跟移動硬盤一樣大小,但是有全功能的NAS,比如影視墻,比如docker,比如2.5G的有線網口配置,支持SD卡接入,還有HDMI視頻輸出,以及最重要的,它是全固態NAS。

    車載和移動環境下用隨身NAS的話,只能選擇全固態NAS,目前傳統的全固態NAS產品線里面都是往大體積做的產品,適合隨身場景和車載場景的產品,有且僅有極空間T2這么一款。

    使用體驗

    極空間T2是雙盤位M.2接口設計,所有的固定都是螺絲設計,需要有螺絲刀輔助拆裝。

    雙盤位設計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自己買固態硬盤裝上去。

    今年開年之后固態硬盤價格瘋漲,去年599買2T的價格一去不復返了,今年599只能買到1T。所以同樣是1000的預算,今年我給極空間T2搭配的是兩條512G的固態硬盤,總共做到1T的容量,后面我看看固態價格再打下來的話,就直接上兩條4T的固態組一個8T的容量。

    雖然市場上的固態價格瘋漲,但是極空間T2自帶硬盤的套裝價格倒是沒變,真的是良心企業啊。

    極空間T2雖然體積小,但是還是設計了散熱風扇,畢竟小體積的NAS發熱量都很集中,加上固態硬盤的讀寫也會產生大量的熱量。

    極空間T2隨身數據魔盒的網線接口給的是2.5Gbps速率的電口,可以接有線網絡。當然,如果沒有有線網絡的話,它也可以連WiFi。

    Type-C供電接口,也就意味著它可以用車載供電,也可以用充電寶供電,所以在出野外需要及時備份攝影數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個能充電寶供電的全功能NAS,支持多人訪問這一點是多么重要了。

    Type-C的供電部分要求是PD 30W的功率,12V 2.5A的標準,現在的新能源電車上的Type-C口的輸出功率基本都能滿足。而如果用充電寶供電的話,就需要注意一下充電寶的輸出電壓和電流范圍.

    底部則為SD卡槽、Type-A(USB3.2 Gen1)和Type-C(USB3.2 Gen1)口。

    SD卡接口幾乎是攝影師的剛需。

    攝影師人在郊外拍了視頻和照片之后是需要快速進行備份的,這樣的話,就可以騰出來更多的空間去拍更多的內容。

    野外場景下,能用充電寶供電的極空間T2備份數據的操作就是把SD卡插上去,然后手機上按一下備份按鍵就行。如果是用筆記本的話,還得先開機,然后打開文件管理器之后再去復制粘貼。這時候肯定是極空間T2的復制備份操作更簡單直接。

    USB接口也是一個很實用的,因為很多相機都是支持外掛移動硬盤拍攝的,拍完的素材直接就存在移動硬盤上了。拍完素材的移動硬盤直接掛在極空間T2上備份,也是一個相當簡單直接的操作。

    對于攝影師來說,極空間T2的這些設計都擊中了每一個痛點。

    iPhone15系列發布之后,有一個很驚艷的功能就是我們用iPhone15的Type-C接口外掛固態硬盤拍視頻。

    極空間T2作為一個全功能NAS,針對于移動場景設計了U盤模式,可以把極空間內部的一部分空間劃拉出來當U盤用。這時候它的U盤模式搭配iPhone15系列的外掛固態硬盤直接拍攝視頻直接存在NAS里面,就更加方便了。

    其實這個U盤外掛模式也支持相機外掛拍攝。

    這又是一個針對于視頻創作者的痛點功能解決點。

    這個模式在NAS里面可謂是十分新穎,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點:

    1、 U盤模式需要同時接通電源,無法單獨使用數據線連接使用。

    2、 U盤模式劃定的容量,在極空間的個人空間中會被當成一個普通的外接U盤展示并使用。

    3、U盤一旦插入電腦,個人空間中就無法使用該U盤。電腦端安全彈出并拔掉數據線之后,個人空間將自動恢復U盤使用。

    4、頻繁插拔數據線,可能會導致電腦無法識別U盤。此時可以在數據線插上電腦之后重啟極空間

    5、支持exfat、ntfs。exFAT格式對WINDOWS電腦和蘋果Mac電腦兼容性較好,但exFAT不能無損擴大U盤的容量。NTFS可以再創建完U盤之后,無損擴大U盤容量。但NTFS在蘋果電腦上只讀。

    極空間T2作為一個全功能NAS,搭配了HDMI接口,因而是可以直接掛在視頻輸出源上直接看內部的視頻文件的。比如回去之后直接掛在電視機上用大屏幕看視頻輸出。

    因為主打的是移動場景,所以極空間T2也給了膠套保護,不會影響散熱與正常使用,但是也提供了充足的保護性,不小心摔到了也沒關系,全固態硬盤的設計帶來了相當的穩定性。

    RK 3568處理器,配備4GB DDR4 3200MHz內存與32GB eMMC閃存,支持10bit的4K視頻文件預覽毫無壓力,隨便拖進度條的那種。

    瑞芯微RK3568性能十分不錯,該處理器與極空間Q2C保持一致,它是一款定位中高端的通用型SOC,采用22nm制程工藝,集成4核arm架構A55處理器和Mali G52 2EE圖形處理器,支持4K解碼和1080P編碼。RK3568支持SATA/PCIE/USB3.0等各類型外圍接口,內置獨立的NPU,可用于輕量級AI應用。RK3568支持安卓11和linux系統。拿它和之前NAS方案最常見的Realtek RTD1296處理器相比,CPU性能提升50%、GPU性能提升 90%。

    因為這個強悍的處理器,所以你拿它打開一些比較復雜的PPT做會場匯報的時候都可以直接用。

    比如我現在就是偶爾拿它直接當電腦用,打開PPT文件,在線給人做講解。

    而如果在野外有預覽的需求的話,也可以直接帶一個便攜屏接HDMI接口在便攜屏上看。這個方案比我相機接專用的外接屏幕要便宜很多。

    我能把它當在線PPT播放機,是因為它自帶了藍牙遙控器。極空間T2針對于這個HDMI視頻輸出的功能專門設計了遙控器,這樣預覽視頻和文件的時候連手機都不用拿出來了。

    現在新能源電車的好處之一就是停車用電自由,比如在車內看電影是一點用電負擔都沒有的。壞處就是遇到一些網絡環境不好的場景的時候,車內的音響和投影儀就成了擺設了。

    好消息是,我在車內搭建了全WiFi6E的內網環境,極空間T2直接掛在車載內網上當NAS用,這樣在車上的時候小朋友拿平板看動畫片,大人在車外拿投影儀看大片,兩者是互不影響的。

    極空間T2的功能匯總:

    1、全固態NAS——雙M.2插槽,運行靜音,機身小巧,攜帶方便。

    2、U盤模式——可直接插入電腦/手機,變身U盤,可靈活設置U盤區容量大小。

    3、4K藍光播放機——它自帶遙控器,小巧輕便,攜帶毫無壓力,插上酒店電視機就能看藍光高清電影,4K、藍光、HDR、字幕、音軌調節自由

    4、WiFi/AP——可WiFi6接入互聯網,擺脫網線束縛;即將推出AP模式,沒網也能高速訪問【尚在開發測試中,后續ota升級支持】

    5、SD/TF讀寫——支持SD/TF (自配卡套) 卡直接讀寫隨插隨讀,旅行拍攝再無壓力插卡,即可復制備份數據【目前SD卡可當U盤使用,自動備份后續ota升級支持】

    6、充電寶供電——普通充電寶,即可讓T2運行數小時,露營、旅行、戶外,超大容量數據,真正隨身帶。

    WiFi6無線網加2.5G有線網的配置讓極空間T2的應用有了相當豐富的擴展,比如在酒店里直接接有線網絡給極空間T2,然后打開極空間T2 的AP模式,所有的設備都接上極空間T2,這樣既保證了設備訪問網絡的安全性,也能有一個完整的內網NAS來使用。可以說是把隨身WiFi和隨身NAS二合一了。

    之所以我說極空間T2非常適合移動使用,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它APP的功能開發得實在是太完善了。

    離線賬戶訪問這類標準配置我就不說了,極空間跟百度網盤、天翼云盤、阿里云盤之類的網盤合作,可以直接把NAS上的數據遠程備份到這些網盤上,3-2-1備份法則讓數據備份有了相當的及時性與安全性。

    安卓+win+Mac OS+iOS這些主流系統全都支持,所以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還是電腦,都能第一時間把數據備份到極空間T2上,也都能無縫訪問極空間T2的數據。

    極影視這個功能直接相當于我在車上內建了流媒體服務器,一鍵實現海報墻。

    極相冊能自動分析我極空間T2上存的視頻和照片,按照地理位置查詢,按照AI自動分類查詢,拍完素材之后我簡單的匯總篩選什么的就不用拿電腦了。

    極閱讀和極漫畫這倆功能甚至相當于我在車上搞了一個圖書館,我想看的內容直接在車上就能打開。

    更厲害的是它居然支持Docker和自帶遠程控制,這相當于我放了一臺服務器放在車上用,有些我剛需的Docker腳本服務就能直接部署在車上了。

    你甚至都能把它當一個小型在線服務器直接做在線表格搜集服務。

    結語

    以我最近使用極空間T2的經驗來說,它的精準客戶群之一就是經常需要跑外面拍視頻的視頻工作者,也包含了一部分商務用戶。最適合加裝極空間T2的車就是MPV車型,尤其是那些需要大量開會和文件交互的商務用戶。

    兩千多買一個隨身攜帶的文件中心提升工作的效率,我覺得實在是太便宜了。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