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公司里,這樣的場景并不稀奇:創業狗、設計獅、產品狗和程序猿為了一個產品你一言我一語廝打成作一團。
——“你懂不懂技術?!”
——“你懂不懂審美?!”
——“你需求改夠了沒有?!”
——“你們的工資都還要不要了?!”
……
一陣暴風驟雨后,大家彼此撕得對方衣衫襤褸歪鼻子斜眼兒,然后一人抱住一只桌腳都委屈得不得了:
為什么!別人家的網站越改版越“時尚時尚最時尚”,我們改來改去又發現還不如不改!
為什么!別人家的M端比網頁還好玩,我們絞盡腦汁把功能好不容易全搬到移動端上來了,然后真的把產品擠成了一坨……
為什么!別人家做的H5可以刮刮擦擦炫酷閃瞎讓用戶玩不夠,我們做的卻讓用戶大罵:“浪費我流量!這點破玩意兒你單寫篇文章不就行了么!”
不如來看看騰訊是怎么做的。《騰訊網UED體驗設計之旅》這本近400頁的書里,囊括了騰訊網UED團隊在過去的十年里用戶體驗設計的一手經驗,比如:
騰訊網首頁的布局、排版相比其他門戶有何玄機?資訊內容的段落長度以幾行為宜?段落區隔多大才能讓讀者不感到疲勞?這些經驗在騰訊網10年來的數次迭代中又是如何體現的?
在“移動優先”的設計原則下,騰訊設計團隊如何將網頁功能適配到移動端,并保持了產品間一致的用戶體驗?
當H5頁面成為了現在移動媒體產品最重要的形態之一,騰訊UED設計團隊是如何設計H5專題,并將其與騰訊的其他產品結合實現“病毒式”傳播的?例如,鋒菲復合后,騰訊UED設計團隊曾根據騰訊娛樂的需求迅速反應,以“關系樹”邏輯設計出的“來翻天后牌子”的明星關系網H5專題曾在微信朋友圈瘋傳。
在書中,這些案例以設計師的實際輸出過程的角度,配以大量工作圖片的方式得以還原,包括了用戶研究、交互設計、視覺設計、前端技術以及跨屏設計、迭代設計、信息設計、設計管理等設計的各個環節。
如果你覺得文字加圖片的還原還不夠生動,或者你還有更多更細節的問題想要直接問騰訊的設計團隊,那么別猶豫,下周四(6月11日)下班后直接來這一期的虎嗅聽書會,面見騰訊網UED團隊。
騰訊網UED團隊負責人、設計總監任婕和其他三位設計師將帶著他們的案例給大家詳解:
主題一:你真的了解用戶嗎?
主講人:何瑀,騰訊網高級交互設計師。2012年加入騰訊,負責騰訊網首頁等重量級產品的交互設計并參與用戶研究。
演講內容:
一、 用戶研究對設計的指導
1、眼動測試
2、可用性測試
案例:資訊用戶的閱讀行為
二 、媒體產品的交互設計
1、李某某案中的視差滾動設計
2、H5專題的動效設計
主題二:HTML5視頻在網絡媒體報道中的應用
主講人:王兆龍,騰訊網高級視覺設計師,在騰訊主要負責騰訊新聞與網媒大項目的設計與體驗工作。
演講內容:
1、到底什么是html5視頻
2、html5在媒體報道中的設計應用案例
3、html5視頻讓媒體報道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4、html5視頻的兼容性
主題三:Web產品設計中的創新與思考
主講人:呂沛東,騰訊網高級視覺設計師,負責騰訊體育、財經類項目設計及Web產品設計與研究
一、從球技引發的設計思考
1.色彩定位簡單且實用
2.多角度嘗試前的視覺構成分析
3.別小看那一腳突破,細節等于全部
二、解構思維與再設計
1.解構的含義
2.“騰訊書院”產品設計中的解構思維
演講結束后,騰訊網UED團隊負責人、設計總監任婕將和以上三位高級設計師還將一起回答你提出的、關于產品設計的任何問題。
如果你是用戶體驗設計的從業者,如果你想知道好的設計是怎樣發起、完善并被合理執行的,依照下面的信息找到我們,和騰訊網UED團隊一起度過一個干貨滿滿的產品設計之夜。
活動信息:
時間:6月11日(周四)19:30(18:50開始簽到)
地點: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亞杰匯俱樂部(海淀區中關村創業大街昊海樓北側辦公區二樓亞杰匯俱樂部)
適合聽眾:互聯網從業者,創業者,對產品及用戶體驗設計有興趣的產品狗和設計獅,以及對文化產業創新有興趣的人士。
費用:
門票 100元/人
套票 150元/人(包含門票一張及《騰訊網UED體驗設計之旅》一本,該書亞馬遜價67.50元,現場領?。?/p>
點擊此處進入搶票通道,僅限100張票,先到先得。(看清楚票價下單哦,我們的準則是——不退票!)
起主流門戶網站,大家首先就會想到新浪、騰訊、網易、搜狐這“四巨頭”。這是目前中國網民最經常訪問的內容網站。因此,如果能夠在這些互聯網大門戶上面發布文章,無論是宣傳企業、團體還是活動,效果肯定都是最好的。
目前雖然百度取消了“新聞源”的說法,但是事實上,一旦你的軟文發布到了這些網站,就會很快被各大網站競相轉載。很多用程序維護的網站,更是實時監控著以新浪為首的各大門戶網站,新內容被“秒轉載”已是司空見慣。
然而,新浪等門戶網站并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發文章的。不信你看看,網頁上面找不到發布文章的入口(不要和我說新浪博客和微博,我說的是資訊、新聞類欄目文章),你嘗試聯系網站的大大小小負責人一般也是泥牛入海,他們根本不理會你。
可行的辦法之一,是你現在一些非主流的網站上面,如中華網、Tom網上面,撰寫出非常有深度、有價值又具有新聞焦點的文章。當新浪網的編輯看到你的文章后,可能(是的,可能)會轉載你的文章到新浪網。不過這種方法難度較大,一是好的文章難寫,而是如果讓編輯在浩如煙海的文章中看到你的文章,這點也很難。
所以重點來了,軟文發布平臺就會在中間牽線搭橋,幫你實現自己的愿望。這些軟文發布平臺實力雄厚,他們通過投放廣告、簽署協議等方式,和新浪、騰訊、搜狐、網易,乃至鳳凰、中華、tom、央視網、人民網等達成了綠色發布通道協議。只要是他們推送的文章,這些網站都會優先發布。
因此,如果你肯付出少則幾十多則幾百的發布費用,這些軟文發布平臺就會幫你搞定你的心愿。
百度(baidu.com):覆蓋量 91.5% 4.84億
騰訊網(qq.com):覆蓋量 89.2% 4.73億
淘寶網(taobao.com):覆蓋量 65.6% 3.47億
360搜索(so.com):覆蓋量 65.5% 3.47億
新浪網(sina.com.cn):覆蓋量 62.3% 3.30億
搜狐(sohu.com):覆蓋量 59.2% 3.13億
搜狗搜索(sogou.com):覆蓋量 53.1% 2.81億
鳳凰網(ifeng.com):覆蓋量 52.4% 2.77億
360官網(360.cn):覆蓋量 51.5% 2.73億
網易(163.com):覆蓋量 47.0% 2.49億
毫無懸念,bat繼續占據榜首,搜索,社交,電商是互聯網線上的最大入口。
值得關注的是,搜狗赴美上市IPO,對于他2018年在市場上的定位有何影響!
(數據來源于iUserUracker 2018.1)
喜歡的話收藏下吧,動動手指就能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