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社沈陽1月9日電 題:老楊貓腰護學:20米走了33年
新華社記者李錚、蔡擁軍、包昱涵
一場車禍,讓一個25歲的交警下定決心:堅守在20米寬的馬路上,為學生站崗。這一站,就是33年。
2日清晨6點50分,2020年第一個上學日。58歲的楊傳峻準時出現在大連旅順口區迎春小學門口,這是他第33年的護學崗。
很多學校都有護學崗,但像楊傳峻這樣貓腰護學的不多。他一邊指揮車輛慢行、暫停避讓,一邊貓著腰領著陸續抵達的小學生過馬路。這一趟是兩個孩子,他一手一個拉著過;下一趟聚集了四五個孩子,他像老母雞一樣展開雙臂攏著過。
“站好護學崗,把腿動起來是關鍵。”楊傳峻說,孩子小,經常到馬路中間,想起什么事就往回跑,一把能拽住才能保證他們的安全。“這條馬路20米寬,一天得走800趟。”
駕車在迎春小學門前的迎春街走一遭,就能體會到楊傳峻為什么把安全的弦繃得這么緊。東西走向的迎春街到迎春小學的地方正好是個大斜坡,駕駛員視野差,如果沒有預判,車速很難降下來。
1987年,剛走上交警崗位的楊傳峻就在迎春小學門口目睹了一場車禍。一個小學生被疾馳的轎車刮倒,左腿骨折。“看到孩子的慘狀和家長的淚水,我就下了決心,給孩子們站崗,讓他們平安過馬路。”
從此,迎春小學門口多了一抹熒光綠。33年來,除了非出不可的公差,楊傳峻每天早上6點50分到8點、中午11點到12點、下午3點40分到5點,一天三次風雨無阻到迎春小學站護學崗。
田立新和老楊共事十年了。他說:“我們都管楊哥叫‘楊鐵人’。可哪有鐵人啊。老胃病犯了,他咽下幾片藥堅持站崗;幾次發燒打吊瓶,眼看到3點40了,他拔下針頭就往學校跑。”
手拉手拉著孩子過馬路,楊傳峻腦子里想得最多的是安全,但一批批孩子得到的遠遠不止平安。
2019年12月末,旅順下了一場中雪。雪后第二天中午,四個剛上初一的學生拿著鐵鍬回到了迎春小學。“每次雪一停,楊爺爺都會掃,我們來幫幫他。”
看著孩子們還顯瘦弱的臂膀,老楊落淚了。他說:“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
迎春小學黨支部書記于艷志說:“孩子們天天站在馬路邊把手伸給楊警官,日復一日就會懂得,這就是奉獻,這就是堅持不懈。”
如今,楊傳峻護學崗的知名度在旅順越來越高,旅順的駕駛員行駛到迎春小學時都會自覺地減速、停車。老楊只要手里沒拉著孩子,就會向停車避讓的駕駛員敬禮。駕駛員或揮手、或微笑回敬。“駕駛文明就在這一敬一回中逐漸養成、豐厚。這是從根上保障安全。”大連市交通警察局旅順大隊大隊長宋斌說。
楊傳峻33年為學生站崗感動了很多人,影響了很多人。75歲的高維珍就是一個。9年前,退休工人高維珍義務來到楊傳峻身邊當起了協警。從此,老楊身邊多了一位大嗓門的幫手。高維珍嘴里含著哨子、手里拿著旗子指揮車,楊傳峻手里拉著孩子,老哥倆配合得天衣無縫。
執勤間歇,記者看到高維珍左手食指的關節上有一個比黃豆粒還大的繭子。“一天開200多次車門,早就磨出繭子了。”為了讓送孩子的車輛即停即走避免擁堵,高維珍每次都迎上去開車門,抱孩子下車。
“開車門時,孩子們都說‘爺爺好’,心里熱乎。只要孩子們能高興上學、平安回家,我愿意幫傳峻干到干不動的那天。”
3日下午5點,當地氣溫已在零度以下,但楊傳峻忙得還是一腦門子汗。記者叮囑他注意身體,微駝著背的老楊說:“沒事兒,哪個交警不風里來雨里去,習慣了。只要想到迎春小學的孩子們,33年沒有一個因為事故受傷,我就覺得這大半輩子,值了。”
2月11日,58同城高級副總裁&安居客COO葉兵出席由中國消費者報舉辦的中國消費·維權高峰論壇,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司長梁艾福、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陶愛蓮、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監督司消費品監督處處長李麗慧等同臺對話。葉兵表示,58同城作為連接上千萬商戶和數億用戶的生活服務平臺,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和政府主管部門、消費者保護協會等緊密結合,共同推進各類生活服務機構數據平臺的建設,營造更美好的消費環境,服務好全國消費者。
葉兵表示,58同城創立13年以來,已經發展成為覆蓋全國市場的生活服務平臺,覆蓋從就業、居住、出行到本地生活服務,從城市到鄉鎮等各類消費訴求,始終堅持“用戶第一”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站在今天的主題環境下理解58同城自始至終的企業價值觀,應該就是 “消費者至上”。對此,從58集團13年針對消費者體驗和服務的升級,做出的多角度探索創新,便可見一斑。
嚴把“安全”關卡 始終堅持用戶第一
58同城作為中國最大的全領域生活服務平臺之一,業務已覆蓋招聘、房產、汽車、金融、二手及本地生活服務等各個領域。不僅輻射廣泛,且處處求精,在多行業范疇的消費者服務方面均致力做出品質提升。
以招聘服務為例,58同城通過一系列求職保障,不僅為求職者構建了安全的“防火墻”,也為用人單位帶來了有效的品牌保護,促進行業營造陽光有序的環境。
葉兵介紹,在招聘業務上,58同城從多方面把關審核流程,保障用戶安全。在審核機制上,58同城從招聘信息的源頭上深入監管,通過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及手機號、人臉識別等綜合資質審核,以及系統+人工雙重審核等方式多層次地甄別、篩查招聘信息,建立嚴格的招聘審核機制。
為了給用戶提供求職過程中防欺詐、防意外等安全保障,58同城推出“求職者保障計劃”,通過“求職保真險”、“面試意外險”、“財產損失險”等求職者權益,為求職過程中的信息真實性、面試意外和財產損失提供保障。
創新與科技加持 不斷升級體驗全過程
在改善消費者居住信息服務全過程的使用體驗中,58同城也一直在努力。
葉兵強調,58同城和安居客作為一家提供房產信息服務的互聯網公司,始終關注用最新的科技力量和全面的保障體系,為消費者打造真實、無憂的使用體驗。
今年5月,58同城、安居客將“安選”產品升級為“安選PLUS”推出十大服務保障,覆蓋選房、看房、簽約、交易、過戶等買房全流程。而在科技創新層面,58同城、安居客率先推出領先行業的人工智能3.0時代產品臨感VR看房,利用3D拍照建模技術復刻房源實景,打破傳統看房與數據獲取方式的局限性,帶給用戶更具科技感、更真實的看房體驗。
葉兵指出,就數據而言,58同城、安居客積累和智能化處理了多年的大數據系統,給予了平臺服務更精細有效的指導。
例如,58同城的數據可以細節化呈現出,一二線城市的居民越來越傾向90平-120平米的大三居,關注點前三名是房屋質量、所處地段交通和環境地段。和租房的消費趨勢、租金相比,人們更關注的是交通和安全。甚至單身人群的選擇也能呈現——這部分人群租房首選傾向長租公寓的占比也已經超過了普通小區。
基于大數據的指導,58同城、安居客在提供房源推薦時能夠更精準和人性化,并且在此基礎上,探究如何用好政策規范支持和監督約束,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消費質量和安全的需求。
58同城還將技術優勢進一步拓展至智能客服領域,推出全新產品“智能客服幫幫”,作為一款真正的AI客服,“智能客服幫幫”運用深度學習、自然語言理解等前沿技術為用戶提供自動問答對話,提升服務精準度和高效率。目前,“智能客服幫幫”已接入58集團旗下58同城、安居客、趕集網等品牌的40余個業務場景,日均問答數已超10萬次,且保持著高達85%的準確率。
消費者最關注仍是品質 平臺多方式自我優化
與此同時,在保護用戶隱私、通過技術升級和引入第三方平臺,全面保障消費者權益這一層面,58同城也有多元建樹。
例如,58同城正通過全平臺推廣“微聊”和電話虛擬號功能,有效保護用戶線上交流的隱私和信息安全。
58同城、安居客首頁通過千人千面產品升級,不僅幫助用戶可以快速獲取招聘、房產、二手車、本地服務等生活信息,還有效地節省了用戶的時間,把用戶“想要什么”和商戶“提供什么”高效匹配、迅速落地,讓用戶需求得到更加精準的滿足。
隨著二手車行業規模持續擴大,58同城多舉措升維二手車業務的消費者全流程服務品質,從售前嚴格的資質審查,到透明化的誠信銷售體系建設,再到全方位的售后保障,為消費者打造了一條安全交易生態鏈,58同城將帶動良幣驅除劣幣的連鎖效應,促進二手車行業實現良性健康發展。
同時,58同城還在不停拓展垂直領域服務范圍及品質。從2014年起,58同城圍繞消費者在生活服務領域專業化、高品質服務的需求,孵化出了58到家、轉轉等專注服務上門家政服務、二手物品交易的子品牌,在各自的細分領域做到品質最好、服務最專業。
葉兵在活動上表示,58同城、安居客作為創新型的服務平臺,希望發揮互聯網公司的優勢,以產品創新與技術進步推動線下到線上消費方式的轉變,提高用戶黏性的同時改善服務質量。未來,58同城、安居客仍將圍繞科技與服務兩個維度持續升級產品,推動消費者體驗與行業健康生態發展之間的良性循環。
場車禍,讓一個25歲的交警下定決心:堅守在20米寬的馬路上,為學生站崗。這一站,就是33年。
2日清晨6點50分,2020年第一個上學日。58歲的楊傳峻準時出現在大連旅順口區迎春小學門口,這是他第33年的護學崗。
很多學校都有護學崗,但像楊傳峻這樣貓腰護學的不多。他一邊指揮車輛慢行、暫停避讓,一邊貓著腰領著陸續抵達的小學生過馬路。這一趟是兩個孩子,他一手一個拉著過;下一趟聚集了四五個孩子,他像老母雞一樣展開雙臂攏著過。
“站好護學崗,把腿動起來是關鍵。”楊傳峻說,孩子小,經常到馬路中間,想起什么事就往回跑,一把能拽住才能保證他們的安全。“這條馬路20米寬,一天得走800趟。”
駕車在迎春小學門前的迎春街走一遭,就能體會到楊傳峻為什么把安全的弦繃得這么緊。東西走向的迎春街到迎春小學的地方正好是個大斜坡,駕駛員視野差,如果沒有預判,車速很難降下來。
1987年,剛走上交警崗位的楊傳峻就在迎春小學門口目睹了一場車禍。一個小學生被疾馳的轎車刮倒,左腿骨折。“看到孩子的慘狀和家長的淚水,我就下了決心,給孩子們站崗,讓他們平安過馬路。”
從此,迎春小學門口多了一抹熒光綠。33年來,除了非出不可的公差,楊傳峻每天早上6點50分到8點、中午11點到12點、下午3點40分到5點,一天三次風雨無阻到迎春小學站護學崗。
田立新和老楊共事十年了。他說:“我們都管楊哥叫‘楊鐵人’。可哪有鐵人啊。老胃病犯了,他咽下幾片藥堅持站崗;幾次發燒打吊瓶,眼看到3點40了,他拔下針頭就往學校跑。”
手拉手拉著孩子過馬路,楊傳峻腦子里想得最多的是安全,但一批批孩子得到的遠遠不止平安。
2019年12月末,旅順下了一場中雪。雪后第二天中午,四個剛上初一的學生拿著鐵鍬回到了迎春小學。“每次雪一停,楊爺爺都會掃,我們來幫幫他。”
看著孩子們還顯瘦弱的臂膀,老楊落淚了。他說:“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
迎春小學黨支部書記于艷志說:“孩子們天天站在馬路邊把手伸給楊警官,日復一日就會懂得,這就是奉獻,這就是堅持不懈。”
圖片來自大連晚報 如今,楊傳峻護學崗的知名度在旅順越來越高,旅順的駕駛員行駛到迎春小學時都會自覺地減速、停車。老楊只要手里沒拉著孩子,就會向停車避讓的駕駛員敬禮。駕駛員或揮手、或微笑回敬。“駕駛文明就在這一敬一回中逐漸養成、豐厚。這是從根上保障安全。”大連市交通警察局旅順大隊大隊長宋斌說。
楊傳峻33年為學生站崗感動了很多人,影響了很多人。75歲的高維珍就是一個。9年前,退休工人高維珍義務來到楊傳峻身邊當起了協警。從此,老楊身邊多了一位大嗓門的幫手。高維珍嘴里含著哨子、手里拿著旗子指揮車,楊傳峻手里拉著孩子,老哥倆配合得天衣無縫。
執勤間歇,記者看到高維珍左手食指的關節上有一個比黃豆粒還大的繭子。“一天開200多次車門,早就磨出繭子了。”為了讓送孩子的車輛即停即走避免擁堵,高維珍每次都迎上去開車門,抱孩子下車。
“開車門時,孩子們都說‘爺爺好’,心里熱乎。只要孩子們能高興上學、平安回家,我愿意幫傳峻干到干不動的那天。”
3日下午5點,當地氣溫已在0℃以下,但楊傳峻忙得還是一腦門子汗。記者叮囑他注意身體,微駝著背的老楊說:“沒事兒,哪個交警不風里來雨里去,習慣了。只要想到迎春小學的孩子們,33年沒有一個因為事故受傷,我就覺得這大半輩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