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隨著國產3A游戲大作「黑神話悟空」的發布也掀起了一波組裝電腦的新熱度,雖然可能PS5也可以玩黑猴。但是朋友還是更喜歡鍵盤鼠標操作的感覺,而且在PC端的優化以及畫質也都會比PS5 這類主機更好。所以就有了這次裝機了,看慣了各種海景房機箱。這次選擇了NZXT 之前發布的H7 FLOW,熟悉NZXT的玩家應該都知道他家機箱都是H開頭的,從之前三位數字,這次變成了字母加單數字的組合了。而且機箱內部再次優化,提供了更好的硬件兼容性以及更好的風道支持。
配置方面雖然目前intel有不少翻車案例,但是因為我手上剛好有華碩的Z790 AYW OC WIFi這張板子可以直接用,所以依舊選擇了intel陣營。好在14700K并沒有翻車,整體預算上考慮整體顏值,所以配置上沖著滿足2K畫質的方面選擇了索泰RTX 4070 歐泊白這張顯卡。i7+4070的組合玩一下黑猴也應該是足夠了,畢竟游戲打完之后有這樣一臺高顏值主機放在桌面上也是一種享受。
其他配置上,這次裝機的一個亮點可能就是機箱內的TRYX PANORAMA展域 360 ARGB 一體式水冷了,這是一款擁有6.5英寸超大曲面屏的水冷產品,可以在冷頭上實現裸眼3D的立體視覺體驗。顏值上甚至要比龍神都要好看,而且一樣是Asetek 8代水泵解決方案。其他配置方面可以具體參考配置單。
配置單:
CPU: intel i7 14700K
主板: ASUS Z790 AYW OC WIFi
顯卡: 索泰GeForce RTX 4070 X-GAMING歐泊白
內存: 金士頓 FURY 叛逆者 RGB 16GB x2 DDR5 6800MHz 白色
SSD: WD M.2 SN850X PCIe 4.0 1TB
機箱: NZXT H7 FLOW
散熱: TRYX PANORAMA 展域 360 ARGB
風扇:NZXT F360 RGB 白色36cmRGB一體式風扇
電源: 安鈦克 Antec NE1000白色金牌全模組 1000W
整體白色的風格為主,風扇方面NZXT 這款H7 FLOW 搭配F360 RGB CORE一體式風扇的燈光相比之前還是有不小的變化的,不知道各位是喜歡之前環狀燈帶設計的F120/140風扇燈光效果呢?
多角度展示,不知道這樣一款機箱,大家是放在桌下還是桌上使用?
不知道各位在看慣了海景房之余,這樣的全塔機箱各位是否還滿意。
機箱內部整體效果還是非常和諧的,TRYX的這款裸眼3D效果的 PANORAMA 360 ARGB 一體式水冷也是非常驚艷的效果。
6.5英寸的超級曲面屏設計,支持2K分辨率60Hz刷新率。可以實現裸眼3D立體視覺效果。
在今年帶有LCD屏幕的一體式水冷井噴之際,TRYX品牌這款水冷給了玩家更顛覆性的解決方案。
這個幾乎90°的超大曲面設計真的太經驗了,整體做工顏值在線。
屏幕整體的可玩性也比較強,在軟件端甚至可以直接錄屏制作自定義顯示畫面。也可以自定義顯示CPU、GPU運行狀態。
內置的是目前主流的Asetek 8代方案,在冷頭一側還做了出風口設計。
冷排風扇燈光效果。
內存是熟悉的金士頓叛逆者,燈光效果還不錯。
顯卡是白色的索泰GeForce RTX 4070 X-GAMING歐泊白顯卡,實際測試下來如果是1080P或者2K分辨率的話,4070就足夠滿足黑猴游戲了。
NZXT的F360 RGB 白色36cmRGB一體式風扇讓機箱風扇安裝上省事不少,目前有24/28cm兩個尺寸的雙扇葉版本和這個36cm的三扇葉版本選擇。NZXT H7 FLOW RGB版本默認會自帶一個F360 RGB風扇。
整機燈光變換為NZXT經典的紫色效果。
H7 FLOW這款機箱與F360 RGB CORE風扇的聯動,當然期待后續可以有反葉版本可選。
Z790 AYW OC WIFI 主板采用黑色PCB搭配銀色散熱馬甲設計,顏值上還是不錯的。雙內存接口設計,也更符合當下玩家對于內存超頻的需要。畢竟雙槽的穩定性是一定比四槽更好,華碩經典的APEX旗艦主板就是其中代表。不過相比APEX主板這款AYW OC只要不到其一半的價格還是非常香的。
主板正面采用銀色的散熱馬甲設計,IO盔甲上還做了開窗設計,銀色的金屬裝甲上還有AYW字樣。
IO接口部分,從左至右依次是HDMI接口、bios FlashBack一鍵升級按鍵、四個USB 2.0接口、兩個5Gbps USB 3.0接口、2.5G RJ45 有線網口、兩個10Gbps USB 3.2接口一個Type-C接口以及一組WIFI 6無線網卡天線、三個音頻接口。
供電方面是12+1+1相 60A供電模組可以輕松駕馭147/149KF處理器供電需求。
8+4Pin供電設計。
僅有兩條內存插槽并不是因為這款主板「丐」,而是可以優化主板PCB走線來提升內存超頻能力。
內存一側還有旗艦級主板才有的Debug等、開關機鍵、Reset開關等按鍵。幾乎與APEX大佬一樣的規格設計,可以幫助超頻玩家裸機測試。
前置接口方面,主板24Pin接口一側是前置USB 3.0和前置Type-C接口。
其他方面,提供了三個PCIe 4.0 M.2接口,每個接口都有散熱盔甲。 兩組22110尺寸M.2 SSD,一組2280 長度M.2 SSD接口。
此外底部還有一個USB 3.0前置接口,以及一個雷電4擴展接口。
顯卡考慮白色這里搭配的還是索泰的RTX 4070 X-Gaming 歐泊白,索泰這款X-Gaming 系列除了這張歐泊白之外還有一個藍色版本可選。都是三風扇設計,外觀較為方正。另外索泰白色系的月白也非常好看。
正面采用三風扇設計,風扇支持智能啟停技術。白色的外殼上是灰色的POP 字體涂鴉。這張4070 歐泊白擁有5888 CUDA流處理器,Boost 頻率:2520Mhz,12GB GDDR6X 顯存容量,顯存位寬192bit,顯卡功耗200W。
顯卡內是冰芯散熱系統,大面積冰鏡導熱底座+冰脈2.0熱管貫穿高密度鍍鎳鰭片設計。
顯卡背面還有X-Gaming 的POP 字體裝飾,這樣設計的顯卡也是別具一格。合金背板設計上還有對流貫穿的開孔設計,可以使風扇風流垂直傳統鰭片,增強散熱。
顯卡側面的索泰 ZOTAC LOGO 支持信仰燈光設計,配合FireStorm 軟件可以實現燈光控制。這張4070顯卡厚度為標準的雙槽設計,也為兼容性提供了不錯的支持。
供電方面,這張RTX4070 X-Gaming 12GB 歐泊白顯卡采用單8Pin 供電設計。后續更新的RTX 4070 SUPER 都強制為新的16Pin接口。
接口方面提供三個DP以及一個HDMI 2.1 顯示輸出接口設計。
最近也看到索泰也推出了與黑神話悟空的聯名顯卡,如果你最近考慮裝一臺黑神話悟空風格的主機的話,我這索泰的RTX 4070 SUPER-12GB 悟空 主題定制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顯卡整體在表面做了一些浮雕的感覺,配合UV打印的方式突出了黑神話悟空的細節。
顯卡背面一體化的散熱背板上也是黑神話悟空主角的彩繪UV,細節質感方面還是非常不錯的。也作了更大面積的對流貫穿的開孔設計,可以進一步幫助顯卡散熱。
內存考慮配色的選擇的是白色的金士頓叛逆者系列6800MHz 16GBx2的RGB燈條版本,支持XMP 3.0以及AMD的EXPO認證。而且最高頻率更是只有8000MHz的版本可選,主打一個只要愿意「加錢」金士頓從來不含糊,不過這里我搭配華碩的AYW 自然是不想加錢也想在8000MHz下使用了。
顏值上白色的叛逆者 RGB版本還是蠻不錯的,另外也有黑色版本可選。
白色鋁制散熱片炫酷還有具有不錯的導熱性可以進一步幫助散熱,片內則是ECC和板載PMIC搭配黑色的PCB充分保證系統穩定運行。
安裝效果還是蠻好看的。
內存頂部區域內嵌了12顆獨立LED燈珠設計,支持18種預設燈光效果。日常可以與主流板廠實現一鍵燈光同步,也可以通過FURY CTRL軟件進行燈光控制。
水冷方面是最近給我留下了震撼視覺表現的TRYX 創氪星系的 PANORAMA 360 ARGB一體式水冷,這款水冷有黑白兩色可選,又分為ARGB風扇版本和無光風扇兩個版本可選。
整體包裝配色就非常大膽,白色的外盒打開里面是極具張力的檸檬黃的內核。通過一個小的開窗設計,可以看到內部超大曲面設計的冷頭。
打開包裝可以看到附件還是相對簡單的,采用預裝風扇設計,所以安裝會更省事很多。
提供了全平臺扣具,可以方便不同配置平臺玩家安裝。就是細節方面,如果白色版本提供的風扇轉接線也是白色的會讓一體性更好。
預裝風扇設計,三把ROTA ARGB光效風扇可以相互串聯,理線還是比較方便的。
風扇采用FDB軸承,壽命長噪音低。最大風速可達1850±RPM。風扇內是8顆ARGB GEN2燈珠設計,支持主板燈光同步。
風扇采用一體式接口設計,可以通過附件中轉接線連接主板使用。
冷排方面,采用高密度鰭片設計,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強散熱表現。
冷排側面還有TRYX logo,冷排厚度30mm,冷排尺寸399.5*120*30mm。
擁有6.5英寸超大AMOLED曲面屏設計,也是這款一體式水冷最大的亮點了。可以在冷頭上實現裸眼3D的立體視覺體驗。2K的分辨率,支持60Hz刷新率。日常可以從兩面欣賞冷頭光效。
冷頭內采用了Asetek 8代水泵解決方案,而且與龍神一樣還有風扇在內部輔助散熱。冷頭一側更是做了大面積的圓形Mesh開孔來幫助散熱。
取下冷頭可以看到部分的散熱風扇,風扇一側與冷頭LCD連接部分也有留個觸點。
冷頭出水口位置細節。
冷頭細節:
冷頭背部PCB板上是各種控制器,冷頭屏幕與水泵底座通過磁吸連接。
電源選擇的是安鈦克的NE1000 全模組金牌電源,支持ATX 3.0 標準,原生PCIe 5.0 。而且1000W 的電源長度只有14CM,在提供穩定大功率輸出的同時良好的尺寸又為兼容性提供保障。用料方面NE1000W電源采用了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架構,內置全日系電解電容。黑白兩色可選,我這里是白色的版本。
搭配的原裝線材也都是白色的扁平線,不知道后續是否會升級成時下流行的壓紋線呢?
原生12VHPWR 16Pin 線材設計,接頭上還標明了其支持最大600W供電需要。
電源正面可以看到這款電源的各種認證信息,單路12V 最大可輸出83A,額定輸出功率最高可達996W,+3.3V與+5V電路的最大電流均為20A,兩路的額定輸出功率為120W,整體額定功率則為1000W。雖然是一款80 Plus 金牌認證的電源,但是其在50% 負載時轉化率表現堪比白金電源的轉換率 。
接口方面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最新加入的原生12VHPWR 16Pin接口,可以更好地支持40系顯卡供電。此外還提供了四個6Pin SATA供電接口、6個8Pin 供電接口,滿足各類用戶擴展需求。
電源風扇支持智能啟停功能,通過電源尾部的HYBRID MODE按鍵,電源就會進入EOC溫控模式,可以做到低于50%負載時風扇停轉,實現零噪音。
機箱前面提到比較多了,是NZXT的H7 FLOW。看多了海景房這樣的全塔機箱是不是會有另一種感覺,此外H7 FLOW還有一個Elite版本,自帶了一把F360 RGB CORE一體式風扇。我這個就是H7 FLOW 版本,機箱正面自帶了三把12CM風扇。
機箱正面、頂部以及背后都有大面積的開孔設計,可以幫助散熱。
從機箱背后IO位置看可以看到機箱后部也一樣設計了大面積的Mesh開孔,而且底部電源位置也做了側移,為底部進氣位置留下了更大的進氣空間。
底部區域是一個較大的改變,底部因為電源側放所以空出了一個可以安裝3把12cm風扇的空間,正好可以兼顧NZXT最新的F360 RGB CORE一體式風扇。
因為底部做了新的設計,整體機箱內部空間感覺被拔高了一樣。機箱內部結構空間也非常適合風冷或者水冷的安裝,機箱頂部支持安裝360mm一體式冷排,機箱前部支持最大安裝420mm冷排。另外NZXT標志性的腰線依舊保留,這也是NZXT機箱一直的一個傳統。
拆下前面板就可以看到正面預裝的三把無光風扇,因為是定制風扇所以風扇供電線長度也為理線預留好了。
機箱背后也預留了很多理線空間與魔術貼扎帶,理線部分不用花過多心思。
側裝電源位置預留了較大空間,基本沒有對于電源長度的兼容性問題。另外機箱背后也提供了四個2.5寸硬盤安裝位置。
機箱的IO接口都在機箱頂部,預留了兩個USB 3.0以及一個Type-C和一個音頻接口。
這次與H7 FLOW機箱一起更新的這款F360 RGB CORE一體式風扇設計得還是很不錯的,另外也有240mm和280mm尺寸可滿足玩家多樣化的風扇安裝需求。
一體式的框架設計,讓安裝更加方便。內置三顆120mm RGB CORE風扇,最大轉速可達2400± RPM,每顆上還有8個獨立的燈珠可以自定義視覺效果支持主板燈光同步,或者可以通過NZXT CAM軟件進行燈光設置。
風扇側面邊框還設計的燈帶,風扇邊框厚度為26mm整體可以兼顧各品牌機箱以及水冷冷排的安裝需求。當然搭配NZXT 自家的機箱安裝效果更佳。
另外如果你之前就有NZXT的控制器的話,也可以搭配控制器實現多風扇的控制。
F360 RGB CORE風扇在H7 FLOW機箱底部的安裝效果,可以說非常的嚴絲合縫。推薦選擇這款機箱的小伙伴一起入手搭配看看,當然未來有反葉版本的話就更好了。
配置部分可以參考一下TRYX軟件的系統信息,這款KANALI軟件的配色真的非常清爽,檸檬黃+黑色的設計漂亮。
TRYX 創氪星系 PANORAMA 展域 360 ARGB 白色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設置頁面初次點進去是英文的可以自定義設置,默認提供多種動畫效果可供選擇,也可以自定義顯示硬件運行信息。
屏幕也支持個性化定制設置,可以自己制作素材上傳,或者可以開啟屏幕錄制自己錄一段動畫視頻資源。另外也可以對屏幕設置分屏顯示。需要注意的就是分屏顯示的話要注意一下分辨率大小。畢竟日常21:9的視頻資源并不多見。
簡單性能測試,目前還沒遇到14代處理器縮肛,不過實測看成績也略低于之前測試結果。
CINEBENCH 2024測試CPU多核分為 1869pts,單核129pts。
3D Mark 測試CPU Profile 最大線程 14848,1線程 1187;Time Spy Extreme 分數8499,顯卡 8106,CPU 11719;Fire Strike Ultra 分數10085,顯卡分數9784,物理分數 46932,綜合分數 5181;
顯卡測試方面3D Mark的Steel Nomad測試,Steel Nomad顯卡分數3670; Port Poyal 分數:10829;Speed Way分數:4318 NVIDA DLSS測試中DLSS 關閉時22.63 FPS,DLSS 開啟:82.94 FPS。
另外也做了游戲測試,在2K分辨率下進入游戲默認DLSS就開啟了。所以對比了在超級采樣清晰度為50的情況下,畫質等級影視級。未開啟光追的情況下游戲平均幀率為78幀,在開啟全景光線追蹤:超級后游戲平均幀率為73幀。
同樣對比了在「2077」游戲中2K畫質下,開啟DLSS超級性能后,開啟光追的情況下平均FPS:135幀,關閉光追的情況下平均幀:212幀。
內存方面即便是隨手比較容易買到的金士頓 FURY 叛逆者 RGB 16GB x2 DDR5 6800MHz在華碩Z790 AYW OC WIFi 這張板子上都可以實現8000MHz的頻率,開啟XMP在6800MHz下測試AIDA 64讀寫:102.2GB/s、100.72GB/s、99.79GB/s,延遲67.9ns。
手動超頻至8000MHz后,AIDA 64讀寫:118.79GB/s、116.19GB/s、115.22GB/s.
AIDA 64 FPU處理器單烤測試下14700K頻率5.0GHz,溫度92℃,TDP 252.73W。
以上就是這樣,不知道各位是否對這臺白色的全塔主機裝機方案滿意呢?另外也想問各位目前「黑神話悟空」打到第幾階段了?
ello,大家好!我是沈少!今天帶來的是一套MATX的裝機案例,其中采用的機箱就是九州風神前不久剛發布的CH360數顯版。具體我們結合開箱和安裝體驗,詳細聊聊。
先來看看這款機箱,在包裝方面還是九州風神熟悉的配方,足夠直觀。機箱目前有黑色和白色可選,我這臺是黑色。
可以看到機箱的大小屬于是比較適中的。作為一個MATX機箱也比較百搭,放在桌面或者地上使用都OK。
機箱的核心參數如下,供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參考。
這款機箱預裝了3把風扇,屬于到手即用的水準,對主流用戶來說很省心。其中,后置的是一把120mm的出風扇。
前置面板后面,還有2把140mm的大號進風扇。相對來說可以用更低的轉速和噪音,獲得足夠的進風。
同時,玻璃側板也是采用了和九州風神CH560數顯版類似的,大面積玻璃+一部分MESH網孔的設計。這樣的好處就是安裝上高端顯卡之后,顯卡的進風也很充足,突出一個百搭。
在側板上,還有一個雙實時數顯的屏幕,配合九州風神的驅動軟件,可以隨時查看CPU和GPU的工作情況。這樣也無需搭配AIDA64這種第三方軟件,配置簡單,占用的系統資源也非常小。
機箱的IO接口和按鈕在頂部,具體是一個LED控制按鈕,一個USB-A (USB 3.0)接口,一個音頻二合一3.5mm接口,一個USB-C接口,以及電源開關鍵。
電源這次選用的是九州風神的PN850M,這是一款金牌全模組電源,還原生支持ATX 3.1規范,以及PCIe 5.1原生供電。
加上日系主電容,三路PCI-E供電,以及80 Plus和Cybenetics雙金牌認證,突出一手穩定耐用。
內置風扇是九州風神原廠的120mm FDB軸承風扇,支持PWM溫控調節,也是電源風扇里比較優秀的。
采用全模組接口設計,裝機和理線都會比較容易。
自帶的線材是黑色壓紋線,比如柔軟,品質可以的。此外,這款電源還有10年質保,省心。
因為這次裝機用到的CPU是Intel i5-13600KF,也沒準備超頻,所以不需要選各種360水冷,用一個比較靠譜的大牌高端風冷就OK了。
加上機箱電源都是九州風神的,所以CPU散熱器我就選了九州風神的大霜塔ARGB數顯版,也是黑色,整體風格比較一致。
這款風冷標稱解熱能力有260W,應對Intel i5-13600KF確實很輕松。
散熱器高度為161mm,適配主流機箱,裝進CH360自然也是毫無壓力。采用雙塔+雙風扇的設計,并都做了黑化處理。
散熱器頂蓋上還有一個數顯模塊,可以顯示CPU的溫度。
采用USB 2.0接口和主板連接,也是用的九州風神自家的驅動軟件,幾乎不占系統資源,方便綜合來說,是一款功能和性能都比較靠譜的風冷散熱器。
CPU:Intel i5-13600KF
主板: 七彩虹CVN B760M FROZEN WIFI D5 V2
顯卡:耕升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踏雪OC
內存:十銓DELTA RGB DDR5 6600 內存套條 2x16GB
SSD:金士頓 NV1 1TB
機箱:九州風神CH360 數顯版 黑
電源:九州風神 PN850M
散熱器:九州風神 大霜塔ARGB數顯版
接下來簡單聊聊裝機過程,DIY老玩家們可以按需跳過。在裝完CPU和SSD后,就是裝CPU散熱器了。記得要撕膜,不少老司機都是在這一步翻車的。
接著拆下CPU散熱器的風扇,裝上塔體,然后根據內存的高端調整外側風扇的安裝位置。
我這里留了一些余量,所以風扇會高出一點點。
把主板部分的配件裝完之后,效果如下。
然后就是裝進機箱了,果然空間還是蠻富余的。
接下來就是裝入電源,顯卡,連接相關線材就OK了。不過我尷尬的發現這張七彩虹B760m主板只有一個前置USB 2.0插針,所以只能先連機箱的數顯模塊,CPU散熱器的就先空置了。
一次點亮,很順利。
進入Windows之后,再下載九州風神的數顯驅動軟件,就可以點亮數顯模塊了。
效果還不錯,CPU和GPU的運行溫度一目了然。
總體來說,九州風神的這款CH360數顯版機箱還是蠻均衡的,大小適中,自帶好玩又實用的數顯模塊,加上預裝了3把ARGB風扇到手即用不折騰。配合自家的電源和CPU散熱器,安裝起來也很輕松。近期準備裝一臺MATX PC主機的小伙伴們可以按需入手。
看春節也不遠了,各位朋友拿到年終獎是不是打算裝臺高性能電腦犒勞一下自己呢?正好Intel的新平臺也上了,AMD這邊的旗艦U也促銷不斷,配置方面不妨就上調一下。當然,如果選擇高端處理器和顯卡的配置,那么在散熱方面的要求就變得更高了,特別是像酷睿i9 12900K、銳龍9 5950X這樣的旗艦U,更是需要安裝360水冷才能HOLD住,所以歸根結底還得先選好一款完美支持360水冷的機箱才行。
主流360水冷機箱怎么選?兼容性好+安裝方便很重要
可能有朋友會認為,直接買又大又貴的機箱不就行了嗎?裝水冷肯定靠譜。這個說法當然沒什么太大問題,但是大多數玩家裝機的預算都是有限的,高端機箱上千元甚至幾千元也不是一般玩家可以接受的,特別大的機箱也未見得一定適合主流玩家的使用環境,而在合理的價格區間內選擇對水冷支持得比較好、整體造型比較時尚、體積大小也合適的機箱,才是我們的目標。
因此,首先我們就要考慮機箱的體積。對于主流玩家來講,7槽中塔就比較合適了(過高過大的機箱會占用更多的使用空間,并不適合大多數主流玩家的使用環境),再加上220mm的寬體設計就非常不錯,一般這個寬度的中塔機箱除了可以兼容大尺寸風冷散熱器、有更寬裕的背線空間外還會加入豎裝顯卡的設計,配合側透展示顯卡燈效,同時將顯卡散熱氣流與機箱風道平行,避免熱氣直吹鋼化玻璃側面板增加熱脹冷縮玻璃爆裂的危險。
其次,要考慮機箱水冷位的設置。一般來講,靠譜的中塔360水冷機箱會提供兩個360水冷排安裝位,分別位于機箱頂部和前面板后方。玩家可以自行選擇一個位置安裝360水冷,而在另一個水冷位上選擇性安裝機箱風扇。機箱前面板的水冷位安裝一般比較方便,畢竟前面板基本上都很方便拆卸,而頂部的水冷位就要注意一下,最好是選擇有可拆卸頂蓋設計的機箱,這樣安裝水冷排更加便利。
最后,還有一些細節上的設計需要注意。主流7槽中塔機箱一般都采用了下置獨立電源倉的設計,但是電源倉里的硬盤架并不是所有機箱都提供了可調節的固定位,特別是遇到高端配置需要安裝20cm超長ATX電源時,就會顯得非常擁擠,甚至無法安裝。因此,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自己中意的機箱硬盤架位置是否可調。
說了這些選購的時候需要注意的點,可能不少新手朋友還是沒譜。不用慌,我們不妨來看看航嘉不久前推出的一款甜品級360水冷機箱GX780R魔戒,顏值和易用性都非常不錯。
GX780R魔戒:雙360水冷位加持,高端配置輕松HOLD住
規格參數
產品尺寸:452mm×220mm×490mm
主板兼容:E-ATX/ATX/Micro-ATX/mini-ITX
顯卡限長:378mm
CPU散熱限高:175mm
硬盤位:4
散熱系統:前置12cm×3
頂置12cm×3
后置12cm×1
水冷支持:前置/頂置360
參考售價:299元(黑色)/319元(白色)
支持頂置和前置安裝360水冷排
航嘉GX780R魔戒就是一款標準的7槽中塔側透機箱,它的寬度達到了220mm,內部的空間寬敞,可以支持高達175mm的CPU風冷散熱器。主板支持方面,GX780R魔戒可最大兼容E-ATX的尺寸,且走線孔位置比較靠前部,即便是安裝E-ATX主板也不會擋住走線孔,非常人性化。此外,GX780R魔戒還專門提供了一塊兼顧理線蓋與顯卡支架功能的擋板,可以讓內部走線更加清爽。
散熱設計部分,GX780R魔戒提供了7個120mm標準風扇位,頂部默認可以安裝360冷排,前部在拆卸電源倉擋板之后也可以安裝360冷排。如果使用水冷顯卡,例如帶240冷排的水神顯卡(顯卡長295mm,冷排帶風扇厚53mm),也可以把水冷排安裝在前置水冷位。
擴展部分,我們拆下機箱背板,可以看到全封閉電源倉里的兩個硬盤位和主板托盤背面的兩個硬盤位,玩家擴展兩個3.5英寸大容量機械硬盤外加兩個2.5英寸SATA固態硬盤也完全夠用。電源倉里的硬盤支架有兩擋位置可調,當使用諸如航嘉MVP K1000這樣的20cm全模組長電源時,就可以向前面板方向移動一擋,留出更多的空間放置線材。GX780R魔戒也預留了寬敞的背線空間和理線帶固定位,方便玩家走背線和理線,這也是220mm寬體設計帶來的另一個好處。
磁吸鋼化玻璃側透面板配備可收折拉環,操作更流暢
配備可拆卸頂蓋,方便安裝水冷排和清理防塵網
易用性設計部分,GX780R魔戒的鏤空頂蓋可以拆卸,一方面方便安裝水冷排和風扇,另一方面也方便清理防塵網。此外,機箱底部也加裝了可拆卸防塵網,有效阻擋從下方進入電源倉的灰塵。GX780R魔戒最搶眼的特色設計就是鋼化玻璃側透面板采用了鉸鏈連接和磁吸開合方式,避免了在玻璃上打孔導致的碎裂風險,側面板也可以取下方便玩家裝機。其實側面板上的可收折拉環就是“魔戒”這個名字的由來。
簡約平整的前面板更方便玩家打造MOD
目前GX780R魔戒擁有黑色和白色兩種款式,不但能兼容當前旗艦級硬件配置,簡約而平直的前面板也更適合MOD玩家進行更多的點綴,打造出極具個性的MOD主機。
接下來我們就使用GX780R魔戒機箱為大家打造兩套旗艦級的推薦配置,喜歡的朋友可以一步到位按圖索驥來裝機。
航嘉機電散坐陣,豪華配置一步到位
可以看到,我們推薦的這兩套配置都非常高端,處理器分別是Intel和AMD陣營的頂級旗艦,因此需要搭配比較強力的散熱器,因此我們選擇了航嘉GX360S大白鯊360水冷與航嘉GX780R魔戒機箱的組合,不但安裝方便,散熱效果也能滿足穩定使用的要求。而旗艦處理器加上RTX 3070顯卡的組合用航嘉MVP K750電源也能穩穩HOLD住,80PLUS金牌認證加CCC&CQC雙認證就是效率與品質的雙重保障。
從我們之前的測試來看,航嘉GX360S大白鯊360水冷與航嘉GX780R魔戒機箱的組合,安裝AMD銳龍9 5950X默認考機溫度不到63℃,而PBO解鎖到217.91W考機處理器溫度也僅為86.1℃,可見這套組合的散熱效果是比較優秀的,非常適合打造高端旗艦水冷主機。
總結:GX780R魔戒堪稱打造旗艦主機的甜品級“360水冷箱”
從前面的介紹和分析可以看到,要打造一套旗艦級配置的水冷主機,并不是一定要選擇千元級高端機箱才行,定位高性價比的甜品機箱中一樣有好的選擇。例如航嘉GX780R魔戒,不但提供了安裝方便的雙360水冷位,還在易用性和安全性方面進行了更多的考慮,玩家不但安裝起來很順手,使用起來也更安全更放心(鋼化玻璃側面板采用側面拉環開合無打孔設計大大降低了爆裂的概率),玩家僅僅花不到300元就能買到這么一款散熱性能和品質都非常靠譜、而且顏值還很能打的中塔機箱,確實是非常超值的。當然,配合航嘉旗下品質過硬的電源與散熱器產品,更是可以做到“機電散”一步到位,享受安全又可靠的游戲體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