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盒子。
實體游戲已經誕生了幾十年,最初是卡帶,后來是光盤。近幾年,很多玩家覺得實體游戲快要死了。
盡管不太可能徹底消失,但大部分人都覺得,在不久的將來,實體游戲會變成和黑膠唱片一樣的愛好者收藏品。市場數據也證明了這點:數字游戲的市場份額連年上升,而我每年都能寫一寫全球最大實體游戲銷售商GameStop的最新噩耗。
今年只會比去年更慘
除了游戲銷售商之外,實體游戲的愛好者們對此危機感最強。有的人花大價錢購買老游戲的實體版,還有的人試圖用技術保存實體游戲。最近,一位叫本杰明·威默的資深玩家3D掃描了600多個經典PC游戲的實體版盒子,把得到的3D模型上傳到了自己的網站。
本杰明3D掃描的《紀元1602》實體紙盒
他將這個網站命名為“大盒收藏”(Big Box Collection),在首頁寫道:“還記得電子游戲是裝在盒子里的嗎?”和很多收集卡帶的玩家不同,本杰明是個忠實的PC玩家,第一臺游戲設備是上世紀80年的康懋達64(C64)電腦。
本杰明的頭像,背后是他的實體游戲收藏柜
從有電腦起,本杰明就把所有零花錢花在了買游戲上。他經歷了PC實體游戲的巔峰期,那時很多實體游戲都會附贈印刷的游戲手冊、地圖和棋子之類的小周邊。
但是到了21世紀初,這些“大盒子”逐漸消失了,實體游戲中只有光盤的現象變得普遍,手冊和周邊需要玩家另加錢買“典藏版”。
像《俠客風云傳》這樣標準版附帶諸多周邊在以前其實是常態
本杰明對此不太滿意,再加上電子游戲的價格逐漸降低,他從《上古卷軸3》之后就不太購買實體游戲了。但他沒有就此放棄碩果僅存的一些精美游戲盒,而是決定將自己擁有的所有實體游戲全部掃描成模型,與全世界實體游戲愛好者分享。
本杰明很喜歡的《暗黑破壞神3》珍藏版實體盒
3D掃描游戲盒實際操作起來難度很小,只是有些費神,尤其是要掃描600多個:先掃描盒子的6個面,然后根據尺寸創建一個紋理加載到3D網格里。在網站上,人們可以縮放、旋轉盒子的模型,也可以下載模型,用于3D打印什么的。
本杰明上傳的部分實體游戲模型
這項枯燥的重復工作,本杰明做了4年。2016年時他開設了網站,開始整理自己的所有實體游戲,挨個掃描它們,直到幾個月前,才基本做完。
本杰明的實體游戲墻
網站上還有一些開箱視頻,比較有意思的是本杰明搜集到了一個他認為是日語版《上古卷軸4》“戰栗孤島”擴展包的實體盒,仔細研究了一下他才發現是中文的盜版游戲。對此本杰明挺豁達地表示“每個游戲合集都需要一個盜版收藏”。
本杰明還在求購更多的實體游戲,不過根據他采用的貨幣(奧利地先令和土耳其里拉)來看,他恐怕在中歐國家,如果恰巧有愿意寄出實體游戲盒又能郵寄到中歐的玩家,可以前往“大盒收藏”網站與他聯系。
、《竊聽風暴》
時間:2006
類型:劇情、懸疑
簡介:1984年的東德,整個社會籠罩在國家安全局的高壓統治下。特工威斯曼負責監聽劇作家德萊曼和女友的生活。監聽過程中,威斯曼漸漸對這家人產生了興趣,開始暗中幫助他們。
2、《非常嫌疑犯》
時間:1995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犯罪
簡介:美國加州的圣佩雷羅港一艘貨輪爆炸,死亡27人,9000萬美元失蹤。事故發生后,聯邦調查局探員白吉奇在醫院等待昏迷不醒的幸存者。
海關特派員大衛則對另外一名拿到特殊令的幸存者金特進行審問。
3、《極速逃脫》
時間:2019
類型:劇情、懸疑、犯罪
簡介:卡爾和一雙兒女因為一通神秘電話陷入了危險境地,汽車必須保持高速行駛不能停下來,否則就會引爆座位下的定時炸彈。警方調查后,發現事情真相沒那么簡單。
4、《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
時間:2014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犯罪
簡介:二十五歲的本杰明是一位電腦天才,與馬克思和神童斯蒂芬等人組建了黑客組織,并且為了正義入侵國際安全系統。
他們憑借高超的黑客技術,成功引起了德國秘密警察組織和歐洲刑警組織的重視,一場生死攸關的考驗開始了。
5、《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時間:1920
類型:劇情、懸疑、恐怖、犯罪
簡介:德國小鎮,面目猙獰的卡里加里博士正在進行催眠術表演。瘋狂的卡里博士向眾人展示他是如何催眠和控制自己的搭檔凱撒的。并向眾人宣布,大家可以提問所有問題。
好奇的艾倫問道,他可以活多久?凱撒回答:可以活到明天凌晨。隨之,艾倫真的被殺害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6、《白絲帶》
時間:2009
類型:劇情、懸疑
簡介:影片獲得2009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故事講述者是一位鄉村教師,回憶了一戰前夕,德國北部某村莊里發生的一系列離奇故事。
7、《深空失憶》
時間:2007
類型:懸疑、動作、科幻、驚悚、恐怖
簡介:影片是一部科幻電影,故事講述到2174年,地球資源嚴重匱乏,為了尋求新的樂土,人們向宇宙發射了“極樂世界”的宇宙飛船,開始探索未知的宇宙。
經過長時間的深度睡眠,宇航員相繼醒來,卻忘記了自己飛行的任務,一場生存危機悄悄降臨。
8、《再生門》
時間:2009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
簡介:影片獲得2010年德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獎。小有名氣的畫家安德納赫與女鄰居有染,有一天他正在鬼混時,女兒突然在自己泳池溺水身亡。這件事直接導致了他和妻子婚姻破裂。
一次偶然的機會,大衛意外穿越到了5年前事故發生的那一刻,成功救下了女兒的性命。但是隨后發生的連鎖事件,卻讓他陷入命運旋渦。
9、《隔絕》
時間:2012
類型:劇情、懸疑、科幻、驚悚、災難
簡介:紐約市一場災難性的核爆炸后,八名陌生人躲進了一個地下室。突然一群武裝人員出現,擄走了幸存者中的小女孩,并準備要殺死剩下的人們。
幸存者們反抗并殺死了武裝人員,但大門被封死,人們被困在了地下室。絕望的人們,開始心理扭曲,并做出一些難以想象的事情。
10、《王蝎子的魔咒》
時間:2001
類型:劇情、懸疑、喜劇、犯罪
簡介:布里格斯是20世紀40年代紐約著名的保險調查員,他的拿手絕活是窺探人的心理,從而輕而易舉的破案。自從老板請來了“效率專家”貝蒂,這一切都改變了。
11、《百萬美元酒店》
時間:2000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
簡介:百萬美元酒店里住著各色人物,一天,一名青年從酒店樓上跳樓自殺了。FBI探員史金納奉命來調查此案。
面對各色各樣不好惹的人群,史金納利用手段拉攏酒店住戶湯姆,和另一名ji女艾易絲幫忙調查。
12、《88分鐘》
時間:2007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
簡介: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法庭精神分析師杰克博士,牽扯到一宗謀殺案。這宗案件和九年前的西雅圖殺手案極其相似。
13、《玩家馬布斯博士》
時間:1922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犯罪
簡介: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初的德國,一個精通心理學的犯罪天才馬布斯博士,利用各種手段,包括催眠、易容、賭博等,把受害人完全操縱在股掌之中。
14、《馬布斯博士的遺囑》
時間:1933
類型:懸疑、犯罪、奇幻
簡介:本片講述了地下犯罪團伙頭目馬布斯被抓到瘋人院,但在那里依然口出狂言,發號施令,直到他死。這些指令在外面仍有人執行,令警察百思不得其解。
15、《蛛絲馬跡》
時間:2001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犯罪
簡介:亞歷克斯是一名資歷豐富的警探,這一次,他被派遣負責國會議員女兒被綁架一案展開調查。
16、《去里斯本的夜車》
時間:2013
類型:劇情、懸疑、愛情
簡介:心靈封閉多年的中年教師格列格里斯,無意間在書中發現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隨筆,被書中充滿哲學的文字吸引。
于是,他沿著普拉多的生平軌跡,一步步重建這位天才作家的影像,發現了一段隱秘的黑暗。
17、《神秘群島》
時間:2006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恐怖
簡介:瑞秋是成功的神秘小說作家,經常登上暢銷書的排行榜。但當5歲的兒子在玩耍時不小心溺水而亡。傷心的瑞秋搬去了一個小漁村。
在那里邂逅了一名男子并墜入愛河。但是第二天,男子卻消失了。這到底是真實存在的,還是精心策劃的騙局?
18、《孤立》
時間:2018
類型:懸疑、驚悚、犯罪
簡介:法醫保羅的女兒慘遭綁架,他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困在無人島上的漫畫家琳達,讓她盡快代替自己執行一連串解剖并找到隱藏線索,才能拯救女兒并揪出兇手。
19、《不準忘了我》
時間:2012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
簡介:而立之年的醫生漢娜,事業順利并且有一個可愛的女兒莉婭,但是與丈夫的婚姻已經走進了死胡同。
某天,漢娜遇到了自己的童年好友麗莎,二人相約回到童年時期的海邊小島玩耍。在這里,漢娜有過一段黑暗的回憶。。。
20、《情欲陷阱》
時間:2004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
簡介:亨利誤認為安雅是ji女把她帶回了家,二人開始一段奇妙的關系。但是當安雅偷了亨利的錢包逃跑時,亨利才意識到安雅沒那么簡單。
免責聲明: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作者簡介:木木汐每日推薦不同影視資訊,有愛好影視劇的友友們,歡迎關注、點贊、評論!
#今日冬至#
常有人會問“計算機有必要讀博嗎”這樣的問題,也有人說“科研窮三代,讀博毀一生”。坦白說,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的讀博經歷讓我相信它是值得的。以下是我對自己四年讀博經歷的總結,希望可以給一些正在迷茫的朋友一些小建議吧。
我本科是在國內一所還算不錯的985院校就讀,所讀的專業是應用物理。本科畢業后選擇出國,跨專業到計算機專業讀博,方向為人工智能領域。四年時間已過,如今已經取得博士學位,這四年成長了很多,現捉筆寫下這幾年的心路歷程。
本科四年我的成績還算不錯,是放棄了保研而選擇出國的。在申請學校的時候,我的老板還是很喜歡國內的數學和物理專業的學生的,畢竟數理基礎在這。
我是在2015年申請的,相對來說深度學習還沒有在人工智能領域火到這個地步;我的老板當時做的方向還是比較經典的人工智能方向,所以對數學和物理的能力要求比較高。
我申請的時候也沒有文章,那個時候本科做研究的經歷還沒有現在這么普遍。我做過幾年數模比賽,因為成績比較好也得過幾次獎學金,沒有太大的短板但也沒有太長的特長,所以比較雞肋。
因為我們組是相對年輕的一個組,最高年級的學長也就比我早入學一年半,也沒有什么發論文的經驗。老板也相對比較清閑,能夠和我們長時間地聊研究的模型和方法。
這一年基本就是讀各種各樣的論文,老板給了一個問題,雖然不怎么實際,但是因為沒有其他的問題可做,所以就一直在做這個。
對于本科畢業想要讀博的,尤其是做過科研的,可以在入學之前多儲備幾個想法,這樣可以更快地上手研究,免得受老板各種不同想法的指使。
不過相對來說,我們老板還是很講理的,不會要求學生非做某個問題不可,你只要能夠說服他這個問題是有意義的,他就會同意。本人還算是比較幸運的,第一年末第二年初,我做的第一個工作論文第一次投就中了,這極大地提升了我做研究的信心。
這一年我開始做自己找的問題。這個相對來說承擔的風險就比較大,因為問題是自己找的,你需要為老師解釋什么做得了,什么做不了,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其實到了博士階段,導師能給到的具體指導會很少。畢竟我們可以說,博士是做出新知識的過程,導師不會了解到這個新知識的每個細節,他可能只能在大方向上提供一些想法,剩下的是你自己需要確定的。
這是和本科及之前學習截然不同的過程,很多博士沒有轉變過來導致讀博的過程特別痛苦。
這一年我經歷了論文第一次被拒,雖然早就知道這種事,但事到臨頭依然覺得非常挫敗。只不過因為同組師兄也被拒了,大家互相調侃一番,也就沒太當回事。
我老板一直說“被拒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讀博對于心性還是一種很好地鍛煉和打磨。
最后,那篇文章被拒一次后終于還是中了,所以過程還不算太艱難。
至于第三年和第四年,那都只是之前過程的繼續,做研究更輕車熟路。
唯獨有些焦急的是臨近畢業了,可我的三篇論文的指標還沒有完成,第三篇文章一直被拒好幾次,每次的評價都將將夠,可最終還是被拒了。我和老板也一直認為文章的質量已經夠了,所以也沒做大的改動。
最后,那篇論文投了四次才被接收。就因為這,我都差點不想讀了,當然也就只是想想罷了。
后來文章接收,感覺一顆大石頭終于落地,這輩子也就讀這么一個博士了。我依然是喜歡研究的,但是卻不喜歡讀博這種在規定時間段做出規定工作數量的任務。當然若非自己之前沒有研究經歷,可能也就很早滿足了要求了。
縱觀自己讀博這一年,覺得養成的習慣還是不少的。總結來說,大致有三條:
《人生》里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我們總覺得我們有很多機會,可真正能改變人生軌跡的就那重要的幾個。
我出生的地方是一個很普通的小縣城,作為非富二代和官二代出生,想獲得更好的出路只有讀書。讀博使我能靠我期待的生活近一些,使我有更多的選擇。當然,讀博可能意味著會晚婚晚育,還有巨大的精神壓力。
目前看來,讀博應該是我過去二十幾年做出的最有意義的決定,并且將會受益終生。
最后附上《本杰明·巴頓奇事》的經典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