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是我們家里常用額一種電子設備。我們要把電腦、電視、或者手機里的歌曲外放時,都要用音響來播放,讓歌曲變得更大聲。可以讓所有人都聽得見,我們通常使用音響時都要用音響連接線連接,那么音響連接線有哪幾種,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7種常見的音響連接線。
一:ADAT接口連接線
ADAT我我們常見的一種光纖接口,是由 Alesis 公司所發明的一種或光纖傳導線,比較常用于A錄音接口和另外一臺錄音接口的連接,比如有一款8軌配置ADAT的錄音接口,可以再用ADAT 再連接一臺8軌的麥克風前級,這樣就變成16軌了。
二:USB接口連接線
USB想必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現在我們電腦的外接設備大多都是USB接口的,因此有些連接電腦的音響設置成為USB接口,現在廣泛應用于電腦各種錄音接口與設備連接當中。
三:S/PDIF接口連接線
S/PDIF是由索尼公司與飛利浦一起定制的一款音響連接線,是數字傳輸接口,主要應用于光纖或者同軸輸出,可以把音訊傳輸到譯碼器上,保證音質,常見于DTS和杜比數位上。
四:XLR(Canon)
XLR這種連接線插頭,主要使用在麥克風和錄音器材上,如果是平衡式信號傳輸或使用電容式麥克風,一定要使用XLR插頭才能夠通電。
五:3.5mm,1/8,立體聲/Stereo 連接線
這種連接線也是我們經常見到的一種,通常我們使用的耳機。小型喇叭與麥克風都是采用這種連接線,3.5連接線通常采用立體聲設計,我們可以從它前端是否有2條黑線來判斷,如果有2條黑線則是立體聲,只有一條黑線則表示單聲道。
六:TRS(6.3mm立體聲)
這種音響線與3.5mm的音響線一樣都是采用立體聲設計,都是采用前端的黑線來判斷,但是這種音響線是主要應用在麥克風與電子琴當中。
七:MIDI連接線
MIDI連接線主要是應用與琴與電腦之間的連接,它可以將訊號、力度、延音踏有效地傳輸于電腦當中,比較常用于歌曲的編曲與錄音之中。
小編總結:以上就是小編關于7種常見的音響連接線相關介紹。希望給大家了解下,我們在購買自己的音響連接線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音響連接接口,千萬不要買錯了,如果你不想使用這種有線音響的話,也是可以嘗試使用那些無線的藍牙音響。
(圖文來源:HiFi音響網 題圖與文章內容無關聯 本文僅用于行業交流學習,并不用于商業用途。文中觀點為作者獨立觀點。如不慎侵涉第三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許多專業場合中,如演播廳、劇場、會議室、歌舞廳等,大家遇到的問題,經常是線材問題,斷路和短路。我們要會故障排查,下面從如何制作設備連接線,聊聊這個話題,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指正。
一常見的音響設備連接線
一:話筒到調音臺:-----平衡 方式的音頻連接線:卡儂公母線。二:電腦到調音臺:--------非平衡 立體聲方式的音頻連接線:小三芯到二頭大二芯。三:樂器到DI盒--------非平衡 方式的音頻連接線:二頭大二芯。四:調音臺到周邊設備,至功放:-----平衡 方式的音頻連接線:卡儂公母線。五:功放到音箱:兩頭 NL4 音箱插頭(歐插) 音箱接線
二
音響系統中常用插接件
常用音頻用插頭結構、用途圖解
三
常用信號線(音頻信號線,音頻線,話筒線)
信號線用于傳遞小電壓(小幅度)的模擬音頻信號,因此線不需要特別粗(一般)如果是話筒線,需要加粗表皮,內加防拉的棉線,防止線輕易被扯斷
音響設備系統常用的線材:音箱線
線的長度粗細越長越細的線,阻抗越高,對音箱的頻響產生影響。音箱線使用多股銅絲,原理如下:交變電流通過導線時,電流在導線橫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導體表面的電流密度大于中心的密度,且交變電流的頻率越高,這種趨勢越明顯,該現象稱為趨膚效應(skin effiect),趨膚效應也稱集膚效應。
四接插件的制作與焊接技術:焊接工具介紹
五接插件的制作與焊接技術
焊接前(烙鐵功率與焊件相當)1焊件除銹、清理、整理,剝離話筒線、信號線;;2修剪線頭,線頭、焊件喂錫,焊點飽滿、明亮;3固定焊件、調整角度位置便于焊接時順手;4焊接前套管、殼是否需要預先安裝;烙鐵的選擇:1、烙鐵功率大小應根據零件的體積大小來選擇,烙鐵頭的形狀也應根據零件的焊接要求選擇。2、烙鐵功率過小溫度不夠,焊錫不能夠迅速溶解擴散流淌,易出現有焊渣、氣泡現象,使焊錫不能夠與零件牢固連接,稱為虛焊。焊接時還會由于溫度不夠而加熱時間過長,造成零件和電路板及周圍部件損壞。
電烙鐵錫焊步驟一、除銹:用砂紙、刀片等清除零件表面銹斑,或直接涂沾助焊劑喂錫。二、喂錫(吃錫):零件涂沾助焊劑后,用沾有焊錫的烙鐵頭接觸焊腳。三、對焊:1、零件和零件對焊,將兩個吃錫后的零件搭在一起,用沾有焊錫的烙鐵頭接觸兩焊腳。2、零件和電路板焊接,左手持焊錫絲并涂沾少許助焊劑對著焊接部位,右手持烙鐵使烙鐵頭先接觸管腳和電路板而后左手把焊錫絲接觸烙鐵頭和管腳,焊錫不易過多否則造成焊點過大。注意:烙鐵頭接觸焊腳的時間不能過長,熔錫自然擴散流淌后烙鐵頭隨即迅速離開焊腳。要求:鍍錫層應表面均勻光亮,形狀如同水滴,沒有錫堆、疙瘩。
六音頻插頭有平衡和非平衡
音頻插頭有平衡和非平衡之分,與之相應焊接好的線材同樣也有平衡信號用線材和非平衡信號用線材的區分。平衡信號線材包括:卡儂線(公對母、公對公、母對母、)、卡儂(公、母)對大三芯、大三芯對大三芯;非平衡信號用線材包括:大二芯對大二芯、蓮花對蓮花、大二芯對蓮花。平衡與非平衡插頭也可在一根線材上使用,即平衡信號轉非平衡信號用線材如:卡儂(公、母)對蓮花或大二芯插頭,大三芯對蓮花或大二芯插頭。總之,一根線材的兩端均為平衡信號插頭那么就是平衡信號用線材,兩端均為非平衡信號插頭就是非平衡信號線材。信號平衡與否并不取決與插頭和線材而是取決設備是否采用平衡或非平衡的形式輸入和輸出信號,可以從設備背板的輸入和輸出接口來了解該設備是采用什么輸入、輸出方式:卡儂及大三芯輸入、輸出的設備為平衡輸入、輸出方式,大二芯及蓮花頭輸入、輸出的設備為非平衡輸入輸出方式。
設備平衡或非平衡的形式輸入和輸出信號
1
卡儂(平衡)線的制作
注:1、不同廠商生產的話筒線或音頻連接線每芯的護套顏色會不同,本次僅以“紅、白”兩種顏色為例。2、卡儂頭的三個焊點分別為:“1”屏蔽,“2”平衡信號“+”端(熱端),“3”平衡信號“-”端(冷端)。
平衡線:大三芯對卡儂頭(公、母)線材的制作:平衡式音頻線插的連接
2
非平衡線的制作(大二芯對蓮花頭)
3平衡轉非平衡式音頻線插的連接
卡儂(公 / 母)轉大二芯線
4
INSERT音頻線的制作
ins接口線:
有的調音臺其各通道除了具有上述所講的輸入口外,還有一個斷點插入口(INSERT),用于連接l/4“的立體聲插頭(分為頭-Tip 、環-Ring 、套管-Sleeve 三個部分)。INSERT插口是對TRS接頭的另外一種應用,當該口沒有插頭接入時,該通道信號按上述流程經調音臺各部分進行處理;當有插頭接入時,該通道的輸入信號被斷開,由插頭的Tip部分發送給外部效果器,經處理后的信號由Ring部分返回至該通道,然后再進行增益、均衡、聲像、音量等調節最后輸出至調音臺的立體聲總線。
便攜式CD / MD / MP3的音源線材制作:
一套擴聲系統中有時音源會臨時用到CD/MD/MP3等音源,而播放器又是便攜式的播放器,這些便攜式播放器的音頻輸出(線路或耳機)又都是小三芯接口,那么我們就需要一個根小三芯轉兩個大二芯的線材了。為什么是一個小三芯轉兩個大二芯的線呢?我們知道通常這些音源(音樂)都是分L(左)、R(右)立體聲錄制的,因此一個小三芯插頭包括L、R兩個聲道和一個公共的屏蔽端,轉接到調音臺時又需要將兩個聲道分開單獨輸入。這種線的制作方法與制作insert線的方法是一樣的,只是將大三芯換成小三芯而已。這種音源線在使用時請注意小三芯前端的輸出信號是L(左),只要記住這一點就會避免在調音臺輸入端插錯L / R聲道而造成“相位反相”。
七筆記本或手機到調音臺信號線的接法
非平衡 立體聲方式的音頻連接線:小三芯到二頭大二芯。
來源:教會音視頻
我們在使用數碼音頻產品時(臺式設備、隨身設備),經常會看到設備上配有各種音頻接口。這些接口的功能各不相同,而且需要使用不同的線材進行連接,因此這就給很多新手小白用戶帶來了不少困擾。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快速了解下最常見的兩個音頻接口。
同軸音頻接口
“COAXIAL”同軸音頻接口
同軸接口可以說是普及率非常高的音頻接口了,在設備上通常以英文“COAXIAL”或“同軸”標注,與3.5mm音頻接口的普及率相當。其中,又以RCA同軸接口最為常見,它的外觀設計與模擬RCA接口基本相同;但這兩根線可不要混用,由于RCA同軸線是固定的75Ω阻抗,因此搞混的話會造成聲音傳輸不穩定,導致音質劣化。
光纖音頻接口
光纖音頻接口一般都會標有“Optical”字符,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在臺式設備上常見的標準方頭,另一種則是在便攜設備上比較常見的外觀與3.5mmTRS接頭。由于光纖接口是以光脈沖形式傳輸數字信號,因此它在信號的傳輸速度(效率)上也是最快的。
方頭和圓頭的光纖接頭
光纖接口可傳輸未壓縮的無損PCM信號或壓縮后的5.1、7.1環繞音頻信號(如杜比數字+或DTS-HD High Resolution Audio)。光纖接口最早應用于臺式CD播放器上,如今廣泛應用于音/視頻播放器、智能電視等數字音頻輸出中。需要注意的是,光纖線纜出現過度彎折會對光纖造成暫時或永久性損傷,因此這點在使用中要特別注意。以上就是今天的新手小白科普內容,我們下期見。
(7525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