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以舊換新計劃已支持iPhone和Apple Watch等產品在線下換購,而Mac以前只支持在線方式。根據彭博社報道,此次計劃將于6月15日在美國的蘋果零售商店開始執行,6月18日起該計劃在加拿大登陸。
蘋果店內Mac以舊換新計劃在美國和加拿大已正式啟動(圖源appleinsider)
此次換購計劃可能是蘋果出于提高銷量的考慮,線下換購Mac相較于以往通過郵遞的方式換購更加方便,此后用戶可直接到線下的蘋果零售店進行抵換和購買新的Mac。不過由于疫情的影響,目前蘋果線下的許多零售商店仍處于關閉狀態,所以此次以舊換新計劃是否會達到預期還并不明確。
用戶可以在線上查看已開的蘋果線下零售店,然后通過預約的方式進行線下換購。
東這邊,Mac的使用比率能達到一半,宏觀上看,據IDC數據,16年蘋果在美國的Mac出貨量達到了13%,全球出貨量占比7.4%, 所以我和你有一樣的感覺,Mac的用戶很多
就我所知,當前Mac在西方世界極多,在EMEA區域也逐年增加應該是兩個方面的原因:
1. 就習慣上而言,國內出生的人和美國加拿大人有明顯的區別,小學時候微機課,大家多數是從方正電腦用起,Windows98,XP等等,到后來的中學,聯想ThinkCentre又是主力,XP,Win7,多年來,微軟系統一直都是我們的電腦核心部分,所有的習慣都圍繞這一核心培養,而這也正如美加的人于蘋果,我本人有美高經歷,iMac類的產品是他們自小就接觸并且熟練使用的,更和風靡了差不多10年有余的iPod相關。這樣一來,美加的小伙伴們就更傾向于使用蘋果的產品,無論手機,耳機,電腦還是其他的附件,都圍繞他們的核心依賴展開,這是在使用的方面。
2. 蘋果確實是目前最好的適合普通人用的電腦,在2006年蘋果棄用IBM PowerPC處理器后,對Windows就開始有了支持,BootCamp這些年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蘋果在相當的時間或者說至今仍在延續的時間里代表著:“Premium Class”,高性能,快反應和優秀的做工用料是接觸過的人的一個典型stereotype,而且這一印象在很長時間里都不會改變。蘋果良好的支持,員工的熱情以及深入到各個市場的體驗店都使得這一品牌具有極高的人氣。此外,絕大多數人其實是不懂電腦的,而這些人又是零售市場的絕對主力,在過去網絡不如現在發達的時代背景下,人們更愿意相信眼睛結合手的物理體驗。蘋果系筆記本應該是最早采用固態硬盤的幾個品牌之一,在最直觀的情況下給普羅大眾留下了“快”的印象。
時至今日,都還有不少人這樣認為(不得不吐槽下PC陣營的短視)這樣一來,蘋果就是大眾當仁不讓的“情人”, 并且愿意為之一擲千金。最后,蘋果的設計上倡導“包豪斯”風格,現代極簡設計貫徹到了蘋果的方方面面。
“Simple&Stupid”是其產品設計的核心。蘋果沒有五花八門的產線,早年的iBook標準級/PowerBook高性能,中期:Macbook小白:秀美,入門,Air:極致輕薄, Pro13便攜高性能, Pro15高性能再到當前的NMB,Pro系列,每個系列下的配置區分僅有2-3種,最核心的僅僅是存儲的大小區別,這對于沒有太多電腦知識也不知道自己要拿筆記本做什么的一般用戶,簡直是福音。蘋果一年的全球保修,3年的AppleCare,同樣以簡單實用為核心,美加人民本身也多數倡導簡單實用(比如文具上,美國人基本都靠在各個機構順筆和買一個quarter的本子寫東西,亞洲國家的人就普遍追求精細,而且挑剔,日系的Midori,MUJI,Kokuyo無不在實用之上盡全力把產品做得不僅限于使用)所有這些加起來使之成為美加學生的必然首選(美加騷年們如此嗨,又有多少原因把時間燒在硬件上,周末各種泡酒吧,工作,沉迷學習)
PS:
還是列舉下個典型的對立參照項來反襯蘋果的Simple and stupid精神
聯想ThinkPad:
6大系列:(降次排列)當前:X,P,T,L,S,E。中間又有細部分級:X1C,X1T,X1Y,X2x0,P7x,P5x,P5xs,Ts,Tp,T,L,S定義為輕薄時尚,然而又有黑將,E定位入門然而可選指紋,裝備IR攝像頭。
再細分:每個小系列里分4/8/12/16/20/24/32/64GB內存,ECC/Non-ECC,
硬盤:NVMe,SATA3協議M2-2242,2280,2.5in,Ultrabase,Ultrabay,
屏幕:768TN,768IPS,1080IPS,1080Touch,Pro Dock,Ultra Dock。
保修分:1-5yr Depot/expedite depot/Onsite,International Upgrade,Priority Line,Premier Line,
系統:家庭/教育/專業/企業版,內置Office試用版/全內置版,以及一大堆試用軟件。是不是看得頭都大了,最后店鋪里面的人員還沒有多少培訓,不專業或者“太專業”,樣機用低配的4G+HDD,渣屏,地區性定價,對特殊渠道監管不嚴導致大量水貨出關(對,說的就是CorporatePerks),以上的極度細分的設計對企業的采購確實很有意義,也就是聯想的R模式,然而T模式下誰來引導消費者從這些完蛋玩意兒中選到喜歡的機器。
在利益相同或者相近的前提下,普通人鮮少會花費額外的時間來獲得某個看上去不明顯,可能吃了還有害處的perk。(這里用ThinkPad舉例,只是為了說明PC市場的繁復性,用了一個典型,沒有其他意思),兩相對比,是不是馬上Get到Point,why不僅僅在你我所在的北美市場,在EMEA地區,蘋果也年年爬高的原因了。
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蘋果今天開始在美國和加拿大上架了經過認證的翻新版 15 英寸 MacBook Air(中國區商店暫未上架),相對于全新型號大約優惠了 15%,提供多種配置可供選擇。
例如,原價 1299 美元的配置在翻新商店定價為 1099 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8089 元人民幣),該機配備了 M2 芯片,包括 8 核 CPU 和 10 核 GPU,輔以 8GB 內存及 256GB 固態硬盤。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上周已經開始在歐洲上架翻新 15 英寸 MacBook Air 機型,包括英國、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愛爾蘭、荷蘭、波蘭和瑞士。
蘋果會對所有翻新 Mac 進行檢查、清潔、測試和重新包裝,以確保它們功能齊全且狀況良好,并且蘋果的翻新產品享受一年有限保修,并有資格享受 AppleCare+ 保修服務。
蘋果在 6 月份的 WWDC 上發布了 15 英寸 MacBook Air,國行起售價為 10499 元。這款筆記本電腦的整體設計與 13 英寸 MacBook Air 相同,也采用 M2 芯片,但配備了更大的顯示屏和兩個額外的揚聲器。該筆記本電腦有四種顏色可供選擇:午夜色、星空色、銀色和深空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