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海選導購】風扇,在臺式機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中的地位都是舉足輕重的,它是重要的散熱模塊。在臺式機中可以分為機箱風扇、電源風扇以及CPU風扇,而在筆記本中,由于機身較薄,不能直接在CPU或者顯卡上安裝風扇,所以就采用了熱管的導熱方式來進行熱傳導,最終利用風扇來進行散熱。
如果放在以前,筆者可以肯定地說,無論是臺式機還是筆記本,沒有風扇,那是一定無法長時間運行的,但是在今天,筆記本沒有風扇卻變得毫無壓力,這是為什么呢?為了輕薄型產品的發展,英特爾開發了一系列低電壓處理器,將功耗和發熱量進一步降低,使得整機可以放棄風扇而采用整體散熱的方式,令產品機身可以做的更薄一些。其中功耗15W的酷睿低電壓處理器以及功耗4.5W的酷睿M處理器是這類產品主打的核芯,那么這些產品又有著怎樣的表現呢?
推薦機型一:惠普 Elite x2 1012 G1
硬件配置:Intel Core m7-6Y75/HD 515/8GB/256GB SSD/12英寸/1920×1080
參考價格:9999元
惠普 Elite x2 1012 G1(V3F63PA)參考價:讀取中...圖片點評報價參數概覽
Elite x2是一款很有惠普味道的產品,即便遮住logo去猜是哪個品牌,明眼人也能一下就將它認出,本機在外觀設計上延續了惠普獨具一格的設計走向,純粹的銀色質感,精湛的制作工藝以及更加時尚的商務風格在這款Elite x2上均有體現。頂部的黑色區域和鏡面LOGO在外觀上給本機增添了一定的時尚感,不過黑色部分材質為玻璃,并不具備同樣的抗指紋和防刮劃能力,鏡面logo相比來說就更容易出現磨損的狀況,所以日常使用的時還是需要使用者細心愛護的。
如今的二合一產品已經具備了筆記本的操作體驗和平板電腦的娛樂性,指紋模塊的引入可以大大保護用戶信息的安全性,而攝像頭+閃光燈則是滿足了用戶的拍照需求。機身的頂部則是兩個B&O音效揚聲器和兩顆麥克風,給視頻會議或者是日常娛樂提供了一定的更好的硬件保障。
本機的USB type C支持USB3.1Intel雷電技術,支持手機充電,可提供最大100W的電力,正反隨便插。由于本機采用了無風扇設計,所以整機的厚度得到了進一步的縮減,在不帶鍵盤的情況下,裸機的厚度僅為8毫米,這樣的厚度約等于一個相機鏡頭蓋。
屏幕是我們每一個人獲取信息的重要窗口,也是一款產品最重要的組成部分,Elite x2屏幕是分辨率為1920×1280的12英寸觸控顯示屏,屏幕比例為3:2,可視面積比16:9增加17%,這種可視面積的提升在使用平板模式時尤為突出,3:2的屏幕比例才是平板電腦的最佳之選,因為人眼更傾向于觀看“寬屏”,所以當16:9屏幕豎起來的時候會感覺非常別扭,而3:2的屏幕就要好得多。
本機在支架部分采用了與Surface Pro 4不同鏤空支架設計,可支撐的角度在0-150°之間。支架底部有磁力吸附,不使用時會牢牢扣在Elite x2表面,得益于惠普的精湛工藝,所以鏤空支架在扣合時嚴絲合縫,并不會給使用者帶來割裂感,反倒是支架側面的鐳射花紋在外觀上還起到了一定的裝飾作用。而大家也不必擔心鏤空支架會一不小心就被掰斷這樣的問題,支架同機身一樣采用金屬材質,此外在支架的底部還做了加固處理。
既然是一款二合一筆記本,那鍵盤自然也成為了我們最為關注的一個部分,因為大多數的二合一產品在鍵盤上的體驗上都沒有達到消費者的期望值,往往都是扮演“能用”的配件角色出現,而我們在惠普Elite x2的鍵盤上卻看見了同筆記本鍵盤如出一轍的使用體驗。鍵盤同樣由金屬材質打造,強度非常的高,此外更深的鍵程以及鍵盤背光,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為流暢的輸入體驗,總之,對于日常辦公來說,這款鍵盤是無可挑剔的,鍵盤之外,Elite x2還標配一根2048級壓感應觸控筆。
惠普Elite x2通過了全流程的使用測試,并且經過了嚴格的115,000小時測試時間,也許大家對這些測試還不是很了解,小編向大家列舉其中幾項,其中包括:高濕測試、高溫測試、低溫測試、高海拔測試、高低濕沖擊測試、粉塵測試、沙土測試、冰雪融水測試、爆炸環境測試、跌落測試、震動測試、沖擊測試。
PConline產品庫——規格參數 | |
品牌 | 惠普 |
系列 | 惠普 Elite x2 1012 G1系列 |
型號 | Elite x2 1012 G1(V3F63PA) |
處理器 | Intel Core m7-6Y75(1.2GHz/L3 4M) |
內存容量 | 8GB |
硬盤容量 | 256GB |
光驅類型 | 無光驅 |
屏幕尺寸 | 12英寸 |
顯卡芯片 | Intel HD 515 |
無線通訊 | 802.11ac無線網卡,內置藍牙 |
USB | 1個USB3.0,1個USB3.1,支持Thunderbolt |
讀卡器 | 內置 |
其它接口 | 耳機/麥克風插孔,直流電源插孔 |
重量 | 0.84kg(平板);1.235-1.31kg(平板和底座) |
操作系統 | Windows 10 Home Basic |
產品鏈接 | http://product.pconline.com.cn/notebook/hp/617933.html |
網購比價 | 各大電商價格對比 |
IT商城 | 網購實價 |
更多詳細資料 | 圖片 報價 參數 比較 網友點評 評測·行情 |
編輯點評:多數無風扇的產品都會以平板的主形態出現,與鍵盤分體式的設計可以令他們擁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時觸控筆的配備可以讓人們暫時忘記鍵盤的存在。盡管是低電壓處理器,但是在辦公端方面,惠普Elite x2同樣可以勝任日常的工作,同時還能以更加多變的姿態適應不同的環境。
推薦機型二:宏碁Switch Alpha 12
硬件配置:Intel Core i5 6200U/HD 520/8GB/256GB SSD/12英寸/2160×1440
參考價格:9399元
宏碁 Switch Alpha 12升級版 參考價:讀取中...圖片點評報價參數概覽
Switch Alpha 12這款二合一本在設計上偏向于平板,但宏碁把這個系列定位為“為移動辦公打造的智能設備”,你可以把它看做一個有點另類的平板產品,但看到后面,你一定會知道為什么,這是二合一筆記本。不過平板大小的機身,確實足夠便攜。Switch Alpha 12純黑面板里是一塊分辨率為2160×1440的12英寸IPS屏幕,下方是Acer標識。就現在的標準來看,其邊框比較寬,好在息屏狀態下不影響美觀。而且這也是考慮到觸控屏,邊框做寬可以減少誤操作。雖說犧牲了外觀,但頗實用性,還是可以接受的。
Switch Alpha 12的背部支架非常獨特,和滿大街的Surface式支架不同,本機采用了鏤空支架設計,可支撐的角度在0-165°之間。支架底部有磁力吸附,不使用時會牢牢扣在機器表面。而且支架側面的鐳射花紋在外觀上還起到了一定的裝飾作用。而大家也不必擔心鏤空支架會被掰斷這樣的問題,支架與機身一樣采用金屬材質,而且支架的底部還有加固處理,非常可靠。
這種背部支架與Surface和YOGA等還是有些不同的,更加節省空間。支架收起來后會直接與機身預留的槽位,不會增加厚度。在穩定性方面大家也大可放心,每個角度、每個位置,Switch Alpha 12都能安安穩穩的站住,讓用戶無論喜歡什么角度使用Switch Alpha 12都沒有問題。
受限于極其輕薄的機身,在接口這一方面Switch Alpha 12,USB 3.0、USB Type-C、Micro SD卡槽、3.5mm耳機接口一個都不少,這些接口都集中在整機的右側。而且Micro SD插口正好在來看看它的按鍵,按鍵集中在整機的左側,開機鍵、音量鍵自然都在,而且宏碁把Switch Alpha 12的Win鍵也變成了實體按鍵,這幾個按鍵整體手感偏硬,鍵程比較長,使用起來還是很舒服的。
Switch Alpha 12在平常的辦公以及娛樂中,12英寸的屏幕足夠使用,而在辦公方面Switch Alpha 12也有著自己的過人之處。二合一筆記本的優勢就是擁有傳統的鍵盤和觸摸板,這一點在娛樂和辦公方面都至關重要,此外宏碁還給Switch Alpha 12搭配了一根Acer Active Pen,這根電磁筆的觸感與準確度都非常好,可以有效增強Windows的觸屏體驗。
作為一款二合一設備,鍵盤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組成部分,Switch Alpha 12的鍵盤屬于便攜性的,這也讓它的整機在輕便程度更上一層樓。不過一款鍵盤最重要的就是手感問題,經過這幾天是使用,小編覺得他的鍵程由于空間限制不算很長,但是每個按鍵都很大,很容易上手,手感偏硬。除了這些外,擁有背光的設計讓這款鍵盤適用場景更廣。
編輯點評:和惠普那款產品很像,宏碁Switch Alpha 12同樣是以平板為主體,鍵盤和Active Pen為配件的形式出現,這樣也很好地說明各個廠商其實對這類產品定位還是非常統一的。宏碁Switch Alpha 12在操控方面的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只是鍵盤如果能再增加一些鍵程,則會帶來更好的輸入體驗,當然這是需要犧牲重量的。無風扇的設計需要機身整體散熱給力,既然宏碁Switch Alpha 12能采用這種設計,自然說明了它在機身方面足夠過硬。
推薦機型三:ThinkPad X1 Table
硬件配置:Intel Core m7-6Y75/HD 515/16GB/512GB SSD/12英寸/2304×1440
參考價格:11888元
通常來說,大家對于一款平板也沒有太多的使用場景,對其性能要求也不是很苛刻,就本機的配置而言,將它劃入平板的行列真是有些受委屈了,這樣的配置碾壓市面上的任何一款平板都不過分。
聯想ThinkPad X1 Tablet(20GGA00N00)參考價:讀取中...圖片點評報價參數概覽
一款平板的使用場景是非常有限的,無非就是看看電影、逛逛淘寶、刷刷微博、聽聽音樂,頂多再打個休閑小游戲,所以,本機強大的運行能力應對這些“輕”應用毫無壓力可言,2K的屏幕顯示可以提供更佳細膩的顯示效果,不過3:2的屏幕比例會令本機在觀看主流16:9影片時出現上下兩邊大黑框,對觀感有一定影響。
本機配有前置200萬,后置800萬像素攝像頭,后置有閃光燈輔助拍照,正面還有一顆指紋識別模塊(不是按鍵),從配置上來看,本機幾乎具備了一款平板所具有的全部硬件要求,而不同的是,752g的重量會令它明顯要比其它平板重上許多,使用久了會感到手臂酸累,好在機身背部有支架,可以比起到支撐的作用,這也是它優于其它平板電腦的地方。
一個優雅的動作,一次完美的銜接、一個清脆的響聲,“咔!”變身完畢。對于筆記本模式下的ThinkPad X1 Tablet,真是毫無違和感,它的外觀和好基友X1 Carbon簡直如出一轍,清一色的黑色機身,經典的紅色小圓點和右側掌托上的ThinkPad品牌logo。
回到產品本身,ThinkPad X1 Tablet給我們帶來了同輕薄筆記本相同的使用體驗,經典的指點桿定位準確,鍵盤雖然整體較薄,但卻仍然帶來了不錯的使用感受,按鍵手感細膩,鍵程在同類二合一筆記本中算是佼佼者,回彈力欠佳,打字時會感覺到有些偏軟。另外,能在如此輕薄的鍵盤中加入被光,真的是十分難得。
鍵盤底部邊緣處一旦磨損就會出現表面涂層脫落的現象,即便你細心呵護,但只要你使用時間久了,也很難逃過相同命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小編認為是由于鍵盤可以三級角度的切換,鍵盤架到最高也是最符合人體工學的打字方式,而鍵盤底部兩側作為支點,時間久了自然就會磨損,雖然不影響使用,但卻逼死處女座。
關于接口方面,本機隱藏了一個絕殺大招,稍后像大家介紹,單從外觀來看,本機一共提供了USB 3.0、miniDP、USB Type-C以及被隱藏在支架下方的microSD卡槽,其它接口不做過多介紹,我們將目光放在這個microSD卡槽上,它的用處不僅僅是增加了整機的存儲容量,更是方便那些通過手機存儲卡在電腦上傳送資料的用戶,十分人性化。
PConline產品庫——規格參數 | |
品牌 | 聯想ThinkPad |
系列 | 聯想ThinkPad X1 Tablet系列 |
型號 | X1 Tablet(20GGA00N00) |
處理器 | Intel Core m7-6Y75(1.2GHz/L3 4M) |
內存容量 | 16GB |
硬盤容量 | 512GB |
光驅類型 | 無光驅 |
屏幕尺寸 | 12英寸 |
顯卡芯片 | Intel HD 515 |
無線通訊 | 802.11b/g/n無線網卡,內置藍牙 |
USB | USB3.0,USB Type-C |
讀卡器 | 內置,Micro SD |
其它接口 | HDMI接口,Mini DisplayPort,耳機/麥克風插孔,直流電源插孔,OneLink+接口 |
重量 | 約機身0.79kg,機身+鍵盤1.1kg |
操作系統 | Windows 10 |
產品鏈接 | http://product.pconline.com.cn/notebook/thinkpad/621042.html |
網購比價 | 各大電商價格對比 |
IT商城 | 網購實價 |
更多詳細資料 | 圖片 報價 參數 比較 網友點評 評測·行情 |
編輯點評:ThinkPad在產品的設計和做工方面一直具備著較高的水準,在被聯想收購之后依然有著非常出色的發展。這一次我們看的ThinkPad X1 Tablet很ThinkPad,幾乎一看到它便可以認出它的品牌,這就是所謂的品牌標簽吧。無風扇的設計讓ThinkPad X1 Tablet沒有任何噪音出現,整體的散熱模式也很好的分擔了各個元件的發熱量。在設計、操控以及配置方面,ThinkPad X1 Tablet都可圈可點,只是機身上易劃傷的老問題依舊存在,如果能把這點改善一些,那么ThinkPad X1 Tablet會更加完美。
推薦機型四:蘋果12英寸 新MacBook
硬件配置:Intel Core m3/HD 515/8GB/256GB SSD/12英寸IPS/2304×1440
參考價格:9288元
蘋果的MacBook一直廣受好評,無論是Air還是Pro,似乎都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但是在蘋果看來,如果再不創新,似乎就要被時代所拋棄,而全新一代MacBook的出現,似乎也合情合理,而這樣出產的一款產品,又是否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呢?
蘋果 12英寸 新MacBook(MMGL2CH/A)參考價:讀取中...圖片點評報價參數概覽
全金屬打造的機身還能如此纖薄輕盈,實屬不易,蘋果在工業設計方面的優勢還是相當明顯的,頂蓋的logo并不能發光了,這也是受制于機身的設計而做出的改變。13.1mm的機身以及0.92kg的整機表現,如果放在包里你似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且它還是那么堅實可靠。
蘋果MacBook的邊框并不算窄,但是它12英寸的Retina顯示屏可以帶來非常出色的顯示效果,而且2304×1440的分辨率可以讓畫面表現更為細膩。由于機身厚度的削減,MacBook的屏幕也作出了一定的“犧牲”,變薄的同時,在同樣亮度下MacBook比之前的產品可以節約30%的電量,這樣一來可以得到更長的續航時間。
操控,不可避免的要被提及,太過纖薄的MacBook在這部分只能甘拜下風,它的鍵程只能用不忍直視來形容,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它擁有鍵程,所以在使用方面并不能被筆者所接受,按起來并不是很舒服,不過增大的鍵帽面積可以解決小型輕薄本誤觸的問題。Force Touch(力感觸控)技術,引入了四個“力傳感器”,為設備帶來可根據按壓力度的輸入反饋,并且開辟出全新的交互方式,可感知更加精細化的觸摸操作。目前蘋果已授權第三方廠商,針對Force Touch推出適配的新技術,Force Touch已經可以在Photoshop中通過不同的壓力模擬不同程度的線條來繪制和編輯圖像。
就一個接口……這是MacBook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點,怎么想這都是不可接受的,雖然它的設計十分纖薄,重量也足夠輕,續航時間似乎也足夠長,但是一個接口的設計看起來怎么用都不是很方便,配件便成為了你不得不選擇的東西,那么從價格和重量方面來看,是不是也要增加一些才有說服力?
采用了酷睿M處理器,MacBook沒有設計風扇,這也是它能纖薄的原因之一,靠機身整體是它主要的散熱方式,所以也沒有看到任何出風口設計。
PConline產品庫——規格參數 | |
品牌 | 蘋果 |
系列 | 蘋果12英寸新MacBook系列 |
型號 | 新MacBook(MMGL2CH/A) |
處理器 | Intel Core m3-6Y30(0.9GHz/L3 4M) |
內存容量 | 8GB |
硬盤容量 | 256GB |
光驅類型 | 無光驅 |
屏幕尺寸 | 12英寸 |
顯卡芯片 | Intel HD 515 |
無線通訊 | 802.11a/b/g/n無線網卡,藍牙4.0 |
USB | USB Type-C |
其它接口 | 聲音輸出孔 |
重量 | 約0.92kg |
操作系統 | MAC OS X,Yosemite |
產品鏈接 | http://product.pconline.com.cn/notebook/apple/618280.html |
網購比價 | 各大電商價格對比 |
IT商城 | 網購實價 |
更多詳細資料 | 圖片 報價 參數 比較 網友點評 評測·行情 |
編輯點評:蘋果,這倆字兒擺出來就是實力的體現,當然你不能吃它。從消費者的實際反饋來看,褒貶不一,最明顯的缺點肯定是單接口的設計和鍵程的不足,但是對于不同需求的消費者來說,還是有不同感受的。從工業設計方面來看,MacBook是蘋果實力的體現,在眾多元素平衡之下,它的最終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就是價格方面略貴一些。
總結:把產品做到極致是非常難的,但是可以無限接近極致。科學在進步,設計在更新,產品的花樣也越來越多,在以前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功能和設計,現在都能一一實現了,所以在這個世界里,沒有什么是絕對不可能的。無風扇的設計一方面要歸功于英特爾對于處理器核芯的設計,另一方面要歸功于各個廠商對于產品的精心鉆研,今天我們看到的四款產品無一例外的都采用了無風扇的設計,但并沒有因此而影響到整機的表現,它們依舊有著不俗的發揮。
從價格來看,雖然產品配置不同,但是這類無風扇設計的產品價格要比一般筆記本產品或者說輕薄型筆記本產品更貴一些,這也是不能避免的一個因素。但是總的來說,對于有著移動辦公需求并且不太差錢兒的消費者來說,這四款產品都是值得選購的,畢竟它在辦公端的表現還是非常給力的。
極致輕薄,僅0.921Kg回頂部
【PConline 單機評測】北京時間2015年3月10日凌晨,蘋果公司正式發布了12英寸的MacBook,新MacBook搭載英特爾Core M處理器,并采用了無風扇超靜音設計。相對于蘋果MacBook Air/Pro而言,新MacBook變得更輕、更薄、更安靜,不過性能上并不適合重度需求用戶。
輕于時代,先于時代!筆者在蘋果官網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用于描述蘋果新MacBook,這句話很直觀地表達了蘋果對于新MacBook的官方釋意:輕,新MacBook要比大部分筆記本輕;先,新MacBook技術要領先于整個產業(事實真的是這樣嘛?)。
■ 蘋果新MacBook:極致輕薄,僅0.921Kg
不同于以往的蘋果MacBook產品,新MacBook在原有銀色外觀基礎上,增加了土豪金色與深空灰色,變得與iPhone、iPad一樣。相信有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以前的MacBook(此MacBook非MacBook 12)其實還有黑色版本,但是由于制作工藝方面的問題,容易出現掉漆的現象,最終蘋果舍棄了黑色版的MacBook,目前僅能通過第三方的方式將MacBook改為黑色。
說完了整體我們再來看下局部,每臺蘋果MacBook筆記本的頂蓋都有一個蘋果Logo,此前的MacBook Air與Pro的頂蓋Logo都采用了白色背光設計,然而到了新MacBook,由于機身過度的薄,令它只能選擇放棄頂蓋Logo的背光設計,僅僅只能做成一個具備金屬光澤的蘋果Logo。
為了將使用體驗做到極致,新MacBook采用了12英寸Retina顯示屏,分辨率為2304×1440。為了實現13.1mm的輕薄體驗,屏幕必須變薄,0.88mm厚度的Retina屏幕在相同的亮度下比老款節電30%。屏幕更薄,分辨率更高,邊框也做地更窄。
新MacBook雖然不是最薄的筆記本,但憑借13.1mm的機身厚度在筆記本產品中還能名列前茅的。其實我們沒必要過分的追求產品厚度,只要筆記本的機身厚度可以在15mm上下,重量在1.5Kg以下,就已經算是較為便攜的產品。
2略顯坑爹的USB Type-C回頂部
■ 蘋果新MacBook:略顯坑爹的USB Type-C
為了保證手感,蘋果對鍵盤進行了改進,采用非傳統設計,比老款的鍵盤薄了40%。從圖中可以看到,新MacBook按鍵鍵程真心的短,雖然按照蘋果官方描述保留了手感,但事實并非如此。在筆者看來,新MacBook只能用“有”鍵程來形容,手感的問題還是不要提了。不過相應的新MacBook提升了鍵帽面積,不易誤觸。
Force Touch(力感觸控)技術,引入了四個“力傳感器”,為設備帶來可根據按壓力度的輸入反饋,并且開辟出全新的交互方式,可感知更加精細化的觸摸操作。目前蘋果已授權第三方廠商,針對Force Touch推出適配的新技術,Force Touch已經可以在Photoshop中通過不同的壓力模擬不同程度的線條來繪制和編輯圖像。
USB Type-C,在筆者看來應該是新MacBook的一個笑談。當全世界都以為蘋果要將USB標準提速時,沒想到所謂的USB Type-C/USB 3.1只是一個坑貨。USB 3.1即“USB 3.1 Gen 2”,理論帶寬為10Gbps,但蘋果新MacBook的USB 3.1僅能實現5Gbps的理論帶寬,即“USB 3.1 Gen 1”。也就是說,蘋果新MacBook的USB 3.1接口,雖然有USB Type-C的外形,卻只是USB 3.0的速度。
另一方面,全新的USB Type-C接口,它集合了電源、數據傳輸和顯示器輸出功能于一身。本以為這又是一個改變行業發展的超前設計,沒想到其中又有許多“坑”,原因就在于轉換設備無節操的貴。像MacBook Air,我們可以使用第三方設備進行顯示器擴展,售價也不過幾十元。然而新MacBook并未開放授權,目前僅能通過588元的官方配件進行轉換(原來蘋果是賣配件的)。
由于采用了無風扇設計,新MacBook轉軸處并沒有出風口(MacBook Air出風口就位于轉軸內側),而且底面板上也沒有設立通風窗。得益于Core M的應用,新MacBook在常規使用下,絕不會因散熱而對掌托溫度、系統運行、硬件安全等方面造成影響。
3燈光系統展示回頂部
■ 蘋果新MacBook:燈光系統展示
● 屏幕點亮基礎展示
屏幕點亮基礎展示,并不是一個色彩表現力的測試,而是為消費者展現筆記本屏幕點亮后的基本情況,僅供大家參考。
● 鍵盤背光展示
新MacBook的鍵盤每個按鍵下方都有獨立的LED照明燈,亮度均勻無燈光溢出,在強光照射下會自動關閉背光效果。下圖為少了背光設計的頂蓋蘋果Logo,略微讓人有點失望。
4最高性能Core M詳測回頂部
■ 蘋果新MacBook:最高性能Core M詳測
Core M,是英特爾針對2合1設備、超極本、高性能平板推出的專屬處理器,由下圖可知Core M共有7款/版本,其中M-5Y71是Core M最高性能版本。PS:M-5Y71是蘋果新MacBook最高版本配備的處理器,也基本代表了新MacBook的最高性能,本頁僅僅只是想對Core M性能做一下介紹。
在這里還要提示大家一點,雖然Core M也是使用“酷睿”這個稱呼,但是它與英特爾酷睿i3/i5/i7的“酷睿”并不同,它不屬于酷睿系列,英特爾是將其作為獨立的產品線存在,這其實從它的定位也能看出,性能處于Bay Trail與酷睿i之間。
而且Core M-5Y71處理器支持cTDP技術,也就是可以調節處理器的TDP,包含了cTDP up與cTDP down兩種,即可以將Core M-5Y71處理器的TDP最大熱功耗提升到6W,亦可將其TDP降低至3.5W(標準情況下是4.5W),換而言之Core M-5Y71處理器內置了超頻與降頻功能,具體的情況要看筆記本的生產廠商對于CPU的設定。
CineBench R11.5測試
CineBench是一款使用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件引擎,可以測試CPU和顯卡的性能。日常測試時主要考量它的CPU處理部分。它的測試方式分為兩項:第一項測試純粹使用CPU渲染一張高精度的3D場景畫面,在單處理器單線程下只運行一次,如果系統有多個處理器核心或支持多線程,則第一次只使用一個線程,第二次運行使用全部處理器核心和線程。
Core M-5Y71處理器
Core M處理器全系標配Intel HD Graphics 5300核芯顯卡,但是你們知道嘛,不同版處理器的HD 5300性能是有區別的,它們的核心雖是相同的,但顯卡基本頻率與顯卡最大動態頻率并不相同,我們簡單列舉了3款Core M處理器的官方參數:
三款Core M處理器GPU參數對比 | ||||||||
型號 | M-5Y31 | M-5Y51 | M-5Y71 | |||||
主頻(蘋果) | 1.10GHz | 1.20GHz | 1.30GHz | |||||
主頻(英特爾官方) | 0.90GHz | 1.10GHz | 1.20GHz | |||||
顯卡 | HD 5300 | HD 5300 | HD 5300 | |||||
顯卡基本頻率 | 300MHz | 300MHz | 300MHz | |||||
顯卡最大動態頻率 | 850MHz | 900MHz | 900MHz |
3DMark 11使用原生DirectX 11引擎,在測試場景中應用了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細分、Compute Shader以及多線程在內的大量DX11新特性。它包含四個圖形測試項目,一項物理測試和一組綜合性測試,并重新提供了Demo演示模式。該測試程序使用了Bullet物理引擎,支持新的在線服務,并在原有英文支持的基礎上,加入了德語、芬蘭語以及簡繁體中文的原生支持。
Core M-5Y71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最為詳細的英特爾Core M處理器參數對比表格,里面包含了全部處理器的硬件參數,大家可以點擊查看原圖。
Core M全系處理器性能對比圖(點擊查看原圖)
5Geekbench 3成績測試回頂部
■ 蘋果新MacBook:Geekbench 3成績測試
● Geekbench 3
M-5Y31@1.10GHz
Geekbench是一款歷史悠久的基準測試軟件,它具備跨平臺特性,支持32/64位。全面支持Windows、Linux、MacOSX、iOS、Android,它可以測試Mac電腦的處理器和內存性能的軟件,能夠快速、準確地測量處理器和內存性能進行測試,方便精確了解電腦性能。
M-5Y51@1.20GHz
筆者從網絡上找到了三個處理器版本的新MacBook的跑分成績,處理器分別是Core M-5Y31@1.10GHz,Core M-5Y51@1.20GHz與Core M-5Y71@1.30GHz,可以看到Core M-5Y31@1.10GHz版本跑分略低,后兩個版本之間的性能差距并不大。
M-5Y71@1.30GHz
那么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實際評測結果,受制于OS X系統的限制,筆者僅有Geekbench 3這樣一款軟件進行性能的測試。
最終數據顯示,新MacBook單核成績為2242,多核成績為4087。多核成績方面與網絡上的成績相仿,單核成績略高一些。
● 產品配置及跑分數據表
受制于蘋果Mac OS X操作系統,筆者無法對新MacBook作一些如Win本那樣的測試,尤其是續航方面更是沒有進行測試,不過蘋果本在續航方面一直有著不錯的口碑,續航方面應該可以滿足常規情況下的一個工作日辦公需求,這點我們無需擔心。
在筆者看來,蘋果新MacBook并不是一款完美的本,像鍵盤鍵程太短、接口數量單一等,都是讓筆者無法釋懷的問題。不過相應的,它在便攜性、續航、散熱等方面有著不錯的表現,如何權衡利弊,還是要看消費者自身的需求。
6一圖看懂蘋果新MacBook回頂部
■ 蘋果新MacBook:一圖看懂蘋果新MacBook
T之家 1 月 11 日消息,Frore Systems 在 CES 2024 大展上,在原版 AirJet Mini 成功基礎上,推出了更薄、更輕、更智能的 AirJet Mini Slim 無風扇散熱器,榮獲“最具創新獎”。
IT之家 2023 年 1 月報道,Frore Systems 公司展示了全新的 AirJet 主動散熱芯片方案,厚度為 2.8mm,每毫米的散熱能力遠高于傳統散熱方式。
AirJet Mini 專為無風扇和輕薄筆記本電腦設計,能以 1W 的功耗壓 5.25W 的功耗;而本次推出的 AirJet Mini Slim 依然為 27.5 毫米 x 41.5 毫米,不過厚度減少了 0.3 毫米,為 2.5 毫米;重量減少了 1 克,為 8 克。
AirJet Mini Slim 基礎設計和前代相同,可以安裝在平板電腦、無風扇筆記本電腦和手持游戲設備等產品的更狹小空間內。
AirJet Mini Slim 還具有自清潔功能,可解決灰塵問題,通過反轉氣流,清除系統過濾器上的積塵。
AirJet Mini Slim 的另一個新增特點是通過熱感應,感知自身溫度,意味著不需要在主機設備中安裝熱傳感器,能自主優化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散熱效果。
Frore Systems 強調,其 AirJet Mini Slim 具有可擴展性,這意味著只需在產品上添加更多單元,即可增強冷卻效果。
單個 AirJet Mini Slim 運行噪音為 21 分貝,能夠壓制 5.25W 的熱量,產生 1750 帕斯卡的背壓,而耗電量僅為 1 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