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于蘋果的折疊屏產品傳聞從2021年開始就幾乎沒有停止過,一方面是蘋果用戶們確實希望蘋果可以拿出一些新的產品,另一方面則是從供應鏈到蘋果的專利申請紀錄,都在時不時的曝光一些關于折疊屏的信息。


    隨著iPhone和iPad分別制霸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在蘋果看來其實并沒有過于迫切的需要將原有的產品線上推出折疊屏產品。但是考慮到現如今的折疊屏技術越發成熟且成本下降明顯,蘋果預研已久的折疊屏或許真的要亮相了,只不過上市時間并不是傳言中的2023、2024年,也不是iPhone系列的產品。


    折疊版iPad確定存在?


    早前,大家都認為蘋果若是要生產折疊屏產品,那么應該會首選iPhone產品線,甚至不少媒體和個人都為蘋果設計過折疊版iPhone的渲染圖,甚至有的媒體還煞有其事的替蘋果列出了折疊版iPhone的售價、配置和功能。


    原因自然不必多說,作為歷史上最成功的智能手機產品,iPhone是蘋果帝國的基礎,是蘋果整個生態的核心。如果要出一款新的產品,那么圍繞著已經成熟且穩定的iPhone產品線做文章是最省事、省心的,而且在智能手機市場,折疊屏的相關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對于蘋果來說可以從供應鏈得到許多幫助與支持。


    但是,從目前曝光的最新消息來看,蘋果似乎更傾向于在iPad產品線更新自己的首款折疊屏產品,從10月份開始就陸續有相關信息出現,近日更是有韓國媒體報道蘋果正在與LG、三星等柔性OLED面板供應商洽談新的產品方案,預計新產品將在2025年正式面世。

    圖源:LG


    考慮到產品研發、設計與定產的時間,提前一年多開始建造和設計新的產線確實符合蘋果的產品研發周期。


    據報道,蘋果要求三星和LG合作開發一款20.25英寸的柔性OLED面板,考慮到尺寸大小,大概率是使用外折方案(類似于華為的Mate X2),折疊后的半屏面積小于10英寸,介于iPad和iPad mini之間。


    圖源:推特


    目前類似大小的折疊屏產品僅有華碩的靈耀X Fold筆記本電腦,但是尺寸也小于蘋果的折疊屏iPad(為17.3英寸的4:3屏幕)且采用內折設計,售價則高達19999元(首發價)。


    可以預見的,如果折疊版iPad上市,售價必然超過iPad Pro成為最貴的iPad產品,起售價或將超過萬元。


    iPad mini或被拋棄?


    與折疊版iPad一起報告的還有另一則消息:iPad mini或將被取消,蘋果希望折疊版iPad可以取代iPad mini的生態位。


    先不論折疊版iPad是否會如期上市,個人認為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存疑,因為iPad mini和折疊版iPad從設計到價格都明顯不是一個生態位的產品,兩者根本不存在互相取代的可能性。


    圖源:蘋果



    前面說過,考慮到折疊屏iPad的尺寸大小,即使一年后柔性OLED面板成本繼續降低,20.25英寸的面板成本也不會便宜,折疊版iPad的定價必然超過萬元。作為對比,iPad mini的起售價為3999元,就像是拿K50和小米MIX Fold2做對比,然后宣稱小米因為要推出MIX Fold2,所以K50將被取消。


    如果蘋果真的想讓iPad mini用戶去購買折疊版iPad作為替代品,那么大概率只會促使iPad Air或是iPad的銷量上升,花費4倍的價格購買“替代品”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蘋果若是真的取消iPad mini,那么“銷量不佳”的可能性更大,雖然iPad mini被不少人稱為最佳手機游戲設備,但是放大到整個市場來看,因為這個需求去購買iPad mini的用戶并不算多,考慮到價格和性能,更多人會傾向于iPad Air或iPad 9。


    其實在iPhone產品線上,iPad mini的命運早就完成了一次預演,從iPhone 12系列開始登場的mini系列,在iPhone 14系列就迎來了終結,最后一代iPhone 13 mini的銷量僅占整體iPhone銷量的5%。


    根據最新的統計報告,10英寸以上的平板電腦出貨占比超90%,意味著包括iPad mini在內的所有小尺寸平板電腦加起來份額都不到10%。所以iPad mini很有可能會面臨同樣的命運,因為銷量不佳而被蘋果取消,而不是為了給折疊版iPad讓位。


    折疊版iPad可以拯救平板市場嗎?


    平板電腦市場里iPad幾乎是一家獨大,在最新的數據統計中,蘋果的iPad出貨量占平板電腦市場整體出貨量的38.6%,排名第二的三星僅為22%,遠低于蘋果。即使如此,對于蘋果來說iPad的出貨量也不算高,在2022年的第三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僅為3840萬臺,而這已經是環比增長超20%的結果。


    簡單計算一下,可以得出蘋果的iPad第三季度出貨量約在1474萬臺,全年出貨量或低于6000萬臺,低于iPhone的單季度出貨量。一直以來平板電腦都有著頗為尷尬的產品定位,蘋果一直鼓吹iPad的生產力表現,即使如此,性能出眾且生態更完善的iPad也更多的被用作娛樂工具。


    歸根結底,iPad系列因為蘋果的刻意限制,即使iPad Pro已經用上MacBook同款的M1芯片,但是依然無法使用macOS,只能使用基于iOS魔改的iPadOS,直接限制了iPad Pro在專業領域的體驗,讓其僅適用于輕度生產領域,如繪畫、簡單視頻剪輯和文字編輯。


    iPad Pro以下的iPad產品,更是基本上與生產力說再見,屬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產品,僅在娛樂領域有著足夠亮眼的表現。而在iPad之外的安卓平板電腦市場,處境則更為凄慘,大多數品牌的平板電腦系列出貨量甚至不如單一型號的手機。


    隨著折疊屏手機的普及和輕薄型筆記本電腦的降價,平板電腦的生存空間正在被逐步壓縮,對于平板電腦品類而言,他們迫切需要一款產品讓其獲得新的市場,折疊屏或許是選擇之一。


    一方面折疊后的平板電腦可以單手使用,滿足外出攜帶時的使用需求,展開后則可以作為大尺寸顯示設備使用,甚至可以部分取代顯示器等產品(整合顯示輸入功能即可)。


    不過,即使如此平板電腦市場也不會因為折疊屏的出現而得到明顯提升,只能說是讓其處境得到一些改善。即使是iPad,折疊版的出現更有可能是打造出一款叫好不叫座的產品,過高的價格和未必輕薄的體積,都會讓使用者質疑為何不購買MacBook Pro等全尺寸的標準筆記本電腦。


    最后


    平板電腦市場的困境不是一兩款產品可以改變的,折疊版iPad固然讓人期待,但是對于整個市場來說并不會帶來太大的改變,價格決定了其只能成為少數愛好者和用戶的心頭好,對于大多數的普通用戶來說,折疊版iPad既貴又無用。


    某種程度上來說,折疊版iPad或將面臨iPhone 14 Plus類似的困境,只是兩者定位尷尬的原因不盡相同。iPhone 14 Plus是價格不符合其定位,降價后還是爆發出了不小的銷量潛力,而折疊版iPad則是定位過高且優勢區間小,大多數人都不是其目標用戶。


    綜合來看,我并不看好大尺寸的折疊版iPad,不管是從便攜還是從價格來看,其都不會是最好的選擇。我認為蘋果更有可能會在后續修改屏幕尺寸,制作一臺折疊后大小類似于iPhone的Pro Max系列,展開后接近iPad Pro的產品,既可以控制成本也可以兼顧便攜、性能等方面的需求。


    封面來源:LETSGO DIGITAL


    抱歉,本文來的稍微有丟丟晚,希望不太晚。

    礦潮損傷了大量普通用戶、礦難令人拍手叫好,因為獨立顯卡已經不再像十年前一樣只是游戲玩家專寵,近年來在很多應用和場景中有著巨大優勢:

    • 游戲:目前核顯性能較弱而高分屏普及,1080p玩玩LOL、DOTA2、CSGO還成,想要高分屏玩3A大作必須獨顯上場(此處忽略M1 max,謝謝);
    • 運算:GPU用于科學計算、機器學習時效率遠超CPU,使用GPU進行代碼的本地驗證是很有必要的,此時GPU是真真的剛需;
    • 專業應用加速:在很多應用中支持獨顯加速,NVIDIA曾專門寫過文章講哪些應用可以使用NVIDIA的GPU加速,官方也有可加速程序列表

    nvidia.com/en-us/gpu-accelerated-applications/

    • 值得提及的是,獨顯對于剪視頻也是加速效果明顯的

    我上次和大家聊獨顯筆記本還是在618期間,隨后顯卡和獨顯筆記本價格開始了又一輪瘋漲,我也一直沒再寫文推薦。正值雙11,顯卡和獨顯筆記本價格都開始回歸合理,是時候和大家說說有哪些不滿血、但是帶有獨顯的筆記本值得購買了。


    獨顯筆記本選購要點:

    市面上筆記本有很多,水也很深,抓不準要點的話可能會把握不住,因此我提煉了一下獨顯筆記本的選購要點,以便大家參考。


    處理器的選擇

    處理器的選擇是很多人糾結的重點,糾結是買個i5/R5還是買個i7/R7,糾結買酷睿平臺還是買銳龍平臺,甚至糾結買低電壓處理器還是買H45處理器,且聽我一一道來。

    先說性能差距

    感謝 @聯想拯救者 官方,拯救者系列筆記本的預熱視頻給出了詳細的處理器跑分對比,如下圖可見:

    • Cinebench R15多線程測試中,i7-11800H的跑分可達2168、R7-5800H的跑分可達2130,酷睿i7-11800H比銳龍R7-5800H強出約1.7%;
    • i5-11400H多線程跑分可達1557,R5-5600H的多線程跑分可達1620,銳龍R5-5600H比酷睿i5-11400H強出約4%;
    • 酷睿i7-11800H比酷睿i5-11400H強出約39.2%;銳龍R7-5800H比銳龍R5-5600H強出約31.5%

    Cinebench R20單線程測試中:

    • i7-11800H的跑分可達582、R7-5800H的跑分可達560,酷睿i7比銳龍R7單線程強出約3.9%;
    • i5-11400H的單線程跑分可達565、多線程跑分可達3930,R5-5600H的的單線程可達536,多線程跑分可達3849,酷睿i5比銳龍R5單線程強出約5.4%,多線程強出約2.1%;
    • 酷睿i7-11800H比酷睿i5-11400H單線程強出約3%,銳龍R7-5800H比銳龍R5-5600H單線程強出約4.5%

    Cinebench R20多線程測試中:

    • i7-11800H跑分可達5311、R7-5800H跑分可達5066,酷睿i7比銳龍R7強出約4.8%;
    • i5-11400H的單線程跑分可達565、多線程跑分可達3930,R5-5600H的的單線程可達536,多線程跑分可達3849,酷睿i5比銳龍R5單線程強出約5.4%,多線程強出約2.1%
    • 酷睿i7-11800H比酷睿i5-11400H多線程強出約35%,銳龍R7-5800H比銳龍R5-5600H多線程強出約31.6%

    再說選擇建議

    • i7-11800H性能強于R7-5800H,R7/i7和R5/i5之間差距30%+,R5和R7、i5和i7看自己需求和預算決定就好,除了跑編譯、運算、渲染、視頻剪輯,絕大多數人的日用沒法讓R5-5600H滿載,也就是沒啥區別。
    • 如果預算緊張,把錢加到顯卡或顯示器上游戲體驗更好,i7+3050ti同場景幀數會明顯低于i5+3060、144/165Hz刷新率比60Hz刷新率對FPS競技游戲體驗更好
    • 酷睿和銳龍之間不只是性能差距,酷睿平臺游戲本一般支持PCIE4.0固態、具備雷電4接口,用的上這兩大優勢的話,400塊錢差價還是值得的。


    顯卡的選擇

    選擇獨顯筆記本的朋友想必是非常在意顯卡選擇的,顯卡也確實是諸多場景的應用關鍵。目前市面上筆記本搭載從RTX20系到RTX3080多檔顯卡,咱們一起來看看。

    不建議買RTX20系

    因為RTX30系相比20系提升過于巨大,因此不推薦購買RTX20系顯卡、GTX16系顯卡的筆記本,哪怕它是2080super;上代產品也有翻新、庫存機問題。下圖來自聯想拯救者官方。

    先說RTX30系滿血版的性能差距

    再次感謝 @聯想拯救者 ,依據他們的3dmark timespy分數對比圖,可見DX12環境下3050ti比3050強出約13.4%,3060比3050強出約61.4%,3060比3050ti強出約42.3%

    依據拯救者官方的3dmark Firestrike分數對比圖,可見DX11環境下3050ti比3050強出約8.5%,3060比3050強出約55.8%,3060比3050ti強出約43.6%

    我的顯卡選購建議

    • 對顯卡有所需求的朋友最好是能上3060,滿血版強出約42.3%、95w同功耗強出,而差價并不很大。
    • 實際使用中,RTX3050/3050ti的一大限制是顯存,在2021年4G顯存著實算不得大,有高分、畫質和GPU運算需求的朋友強烈建議3060起。
    • 如果對顯卡性能要求不很高或者有較高輕薄便攜需求,也可以買3050或者3050ti,沒必要加錢就不加錢嘛~~~

    關于散熱:性能釋放

    CPU的性能釋放對功耗其實不是很敏感,舉個例子,滿載45w左右的小新pro14上的5800H跑分約

    當筆記本上的顯卡功耗低于NVIDIA官方設計功耗時,稱為殘血版。一般來說輕薄獨顯筆記本上的RTX3060及以上獨顯都是殘血版。因為市面上機型眾多、性能釋放多樣,我便以本文中推薦的幾款來簡單對比一下:

    • 傳奇X的RTX3050功耗40w,Time Spy圖形得分為【3665】,比95w功耗版弱約34.5%
    • 幻13的RTX3050ti功耗40w,Time Spy圖形得分為【4172】,比95w功耗版弱約35%
    • 幻14的RTX3060功耗80w,Time Spy圖形得分為【7377】,比130w功耗版弱約18%
    • 幻16的RTX3060功耗95w,Time Spy圖形得分為【7978】,比130w功耗版弱約11.7%
    • R9000x的RTX3060功耗100w,Time Spy圖形得分為【8064】,比130w功耗版弱約10.7%

    我們可以發現,即便是80w的3060也明顯強于95w的RTX 3050ti,而它們的價格差距不大,這告訴我們:香不香、值不值的看價格,殘血只要夠便宜也是香的。


    屏幕的選擇

    當我們說屏幕的時候,我們在說以下幾個方面:

    • 分辨率
      • 分辨率越高顯示效果越細膩但是也越耗電,高分屏的筆記本沒有續航多優秀的;
      • 就比例而言,16:10的比例比16:9要好一些。
    • 色域色準
      • 色域指的是覆蓋的顏色空間,有很多種標準和規格,目前熱門本子都能達成100%SRGB色域,牛皮一些的可以達成100%DCI-P3色域,專業定位的可以有100%AdobeRGB色域;
      • 注意:72%NTSC不意味著100%SRGB,100%SRGB更好一些
    • 調光
      • 調節亮度有DC調光和PWM調光兩種,PWM調光其實是控制最大亮度發光時間實現亮度調節,有的朋友對此敏感會有晃眼、刺痛感
      • DC調光比PWM更好一些,高頻PWM比低頻好一些
      • 沒有說DC調光的一般都是PWM脈沖調光
    • 刷新率
      • 刷新率越高、畫面越順暢,但是耗電也就越大、就越需要強勁顯卡發揮效能
      • 注意,筆記本接口帶寬不足的話,未必能發揮顯示器全部效能

    選購思路

    1. 首先,明確需求:明確自己要這個電腦做什么用(明確不了正好,不買立省100%)
    2. 其次,明確預算:能滿足自己需求(包括眼緣和品牌偏好)的最便宜的就是性價比最高的,掙錢不易,不要盲目加錢
    3. 隨后,看我(或者其他人)的推薦,有不滿意或者疑惑評論提問
    4. 最后,蹲一個好價格,入它!


    輕薄獨顯性能本

    如果需要獨顯而且又嫌棄一般的游戲本笨重,可以看看這些輕薄向的獨顯筆記本,它們有著遠超核顯的性能和媲美核顯輕薄本的尺寸重量,只不過價格上會略貴點、性能比起滿血游戲本弱點(但還是比核顯強太多)。

    我列舉了其中幾個典型的性價比輕薄獨顯性能本,和大家一起來看看。

    傳奇X 5800+3050

    輕薄本的尺寸重量和價格、游戲本的性能,這價位的輕薄RTX30獨顯本,沒啥可挑剔的。

    性能方面其實還不錯:

    傳奇X受限于機身尺寸和散熱系統,整機功耗只有50w,雙滿載時分給CPU15w、GPU35w,單顯卡滿載時功耗40w,因此性能上比正兒八經游戲本稍微弱點:

    • 得虧5800對功耗不很敏感,CPU 性能不錯:多線程跑分Cinebench R15【1816】、R20【4233】、R23【10950】
    • GPU性能發揮就欠點意思了,Time Spy得分為【3665】、GTX1650版為【2903】,作為對比,核顯的性能的分一般在1300+。

    值得一提的是這散熱系統雖只有單風扇雙熱管,但是噪音不大:均衡模式下不足40db,滿載時人位噪音44.5db

    屏幕中規中矩:

    傳奇X使用14寸1080p、100%SRGB色域、300nits亮度、60Hz刷新率的IPS霧面屏,屏占比也很高。

    接口齊全:

    傳奇X具有獨立電源接口、一個全功能Type-C接口、兩個USB-A 3.2Gen1接口和一個HDMI2.0接口,配備指紋識別,基本不需要擴展塢。具有雙M.2插槽。

    尺寸重量優秀!

    這是一大亮點!傳奇X鋁合金機身薄至17.9mm、重量僅1.39kg,基本就是核顯輕薄本的尺寸和重量,頗具吸引力。

    續航還不錯:

    傳奇X內置59wh容量電池,得益于低電壓處理器和低功耗顯卡,官方稱續航可達17小時,豬王測試其PCMark10續航成績為11h3m(現代辦公場景下),這個續航表現對于一個RTX30系獨顯筆記本來說是不錯的

    小結

    私以為宏碁傳奇X是一個在輕薄、價格和性能上取得均衡的產品,性能不錯、機身輕薄還便宜。對了,宏碁傳奇X具有3年有限保修和一年全球聯保。


    幻13 3050

    真正意義上的小鋼炮,幾乎滿足了我對輕薄性能筆記本的所有幻想(除了價格,當然,這事賴我自己沒錢)。

    性能方面,幻13的性能屬實牛皮!

    • 幻13搭載的銳龍R9-5980HS的Cinebench R15單線程【237】分,多線程【2041】分;R20單線程【570】分,多線程【4729】分。
    • RTX3050ti版的Time Spy圖形得分為【4121】,Firestrike圖形分為【9280】,3050版性能與傳奇X的相近
    • 有更高顯卡性能要求的話,可以使用ROG獨家的ROG XG顯卡塢,可以幾乎無損地連接RTX3080顯卡,這是幻13的一大驚喜!外接顯卡塢里的RTX3080 Time spy得分為【12324】,Firestrike Extreme得分為【15124】分。

    屏幕堪稱全能:

    • 幻13使用了一塊13.4英寸、16:10比例、1920*1200分辨率、100%SRGB色域、120Hz刷新率的觸屏,具有Pantone認證、Adaptive Sync防撕裂技術;
    • 支持windows hello,觸屏支持ASUS Pen手寫筆,不過需要單獨購買。

    接口豐富而且可以更豐富:

    機身具有顯卡塢接口、2個全功能Type-C接口、一個HDMI2.0b接口和一個USB-A 3.2GEN2接口,電源接口集成了指紋解鎖。

    還可以使用顯卡塢擴展出更多接口:RJ45網口、DP接口、HDMI接口、4*USB-A 3.0接口和SD4.0讀卡器。

    尺寸重量同樣驚喜:單機身重量僅1.3kg,機身薄至15.8mm,擴展塢重量約1kg。

    續航還成,雖然不算持久:

    幻13內置了62wh容量的電池,官宣續航可達10小時,PCmark10現代辦公場景下約莫6小時14min,notebookcheck測試發現其wifi續航為347分鐘(接近6小時),可以滿足半天的使用。

    小結:

    幻13堪稱當代神機!它幾乎滿足了我對輕薄本的所有期待:性能強大、續航不俗、翻轉觸控、機身輕薄!唯一使我不高興的是我確實沒多少錢來添置一臺這樣的電腦。。。。

    3050ti比3050貴一些,但是性能提升其實不很多,我建議買個3050版就好了


    幻14 3060

    如果對翻轉觸控沒要求,又嫌幻13的續航不夠持久、機身性能稍弱,可以看看幻13的同門哥哥——幻14 2021 3060,它是一款非常出色的輕薄游戲本。

    幻14 3060版(注意,不是3050ti)的性能比幻13(單機身)明顯更牛皮

    • 幻14搭載的銳龍R9-5980HS的Cinebench R15單線程【245】分,多線程【2231】分;R20單線程【579】分,多線程【5197】分。
    • RTX3060版的Time Spy圖形分為【7377】,Firestrike圖形分為【20522】

    屏幕均衡而優秀

    • 幻14使用了一塊14英寸、16:9比例、2560*1440分辨率、100%DCI-P33色域、120Hz刷新率屏幕,具有Pantone認證、Adaptive Sync防撕裂技術;

    接口豐富:

    • 機身具有全功能Type-C接口和一個USB3.1Gen2 TypeC、一個HDMI2.0b接口和兩個USB-A 3.2Gen1接口
    • 預留一個內存插槽,支持擴展至48GB

    尺寸重量控制很好:單機身重量僅1.6kg,機身薄至18.6mm

    續航還不錯:

    幻14內置了76wh容量的電池,官宣可13.7小時網頁瀏覽,PCmark10現代辦公場景下其續航為10小時12分鐘,可以滿足半天的使用,有網友限頻后實測可以實現此續航。

    小結:

    幻14是我很喜歡的一款輕薄游戲本,它比幻13更為均衡、機身性能也更為強大。

    以接近14寸輕薄本的尺寸重量,塞下中端游戲本的性能,幻14屬實是不錯的。

    值得一提的是,幻14的外觀可酷炫可低調,商務+游戲需求的朋友可以考慮下。

    如果預算更高而且對性能有更高要求,可以看看雷蛇的靈刃14,性能釋放更好,最高可選R9+RTX3080


    幻16 3060

    幻16是ROG 幻系列輕薄游戲本的頂門大哥,除了使用了16寸16:10屏幕外,還最高可選到i9-11900H+RTX3070顯卡,性能釋放也不錯。

    性能還挺不錯

    6熱管雙風扇四出風口使得它可以實現80w的處理器性能釋放和95w的顯卡性能釋放,雙烤時也基本可以實現45w+80w的性能釋放:

    • 幻16搭載的i7-11800h在Cinebench R15單線程測試中得分【229】、多線程測試中得分【2179】,R20單線程測試中得分【580】、多線程測試中得分【5360】,R23測試中單線程得分【1497】、多線程得分【13359】
    • 3060版的timespy圖形得分為【7978】,firestrike圖形分為【20522】;
    • 3070版的timespy圖形得分為【8864】,firestrike圖形分為【22992】

    屏幕均衡而優秀

    • 幻16使用了一塊16英寸、16:10比例、2560*1600分辨率、500nit亮度、100%DCI-P33色域、165Hz刷新率屏幕,具有Pantone認證、Adaptive Sync防撕裂技術;

    接口豐富規格足:

    • 機身具有一個全功能Type-C接口和一個雷電4接口、一個HDMI2.0b接口、一個USB-A 3.2Gen1接口、一個USB-A 3.2Gen2接口、RJ45千兆網口和microSD讀卡器
    • 預留一個內存插槽,支持擴展至40GB;有兩個M.2 PCIE4.0接口
    • 注意:沒有小鍵盤

    尺寸重量控制很好:使用鎂鋁合金材質,8000+光孔棱鏡光效,單機身重量僅1.9kg,機身薄至19.9mm

    續航還不錯:

    幻16內置了90wh容量的電池,官宣可達16.6小時續航,PCmark10現代辦公場景下其續航為9小時,可以滿足半天的使用;如果降刷新、限頻、降低亮度可以實現更好續航。

    小結:

    幻16是很棒、很均衡的一款輕薄游戲本,外觀可炫可內斂、性能強勁而機身輕薄,幻16其實可以說是16寸輕薄游戲本的一大標桿,近期優惠后價格喜人。

    考慮到3070版比3060版性能沒有強很多而價格漲幅明顯,我覺得買個3060版就夠了,3060版不能滿足剛需的話應該看看別的筆記本。


    R9000X 2021R 3060

    是聯想在R9000X 2021(最高2060顯卡)后推出的新一代輕薄游戲本,它很均衡、很漂亮、很有質感而且價格不錯。

    性能強勁:

    R9000X 2021R的整機散熱功耗是125w,單CPU最高65w,單GPU最高100w

    • 搭載5800H的9000X CPU性能還不錯,Cinebench R20單線程560分,多線程4956分
    • 9000x支持獨顯直連,Time Spy圖形分8064,Firestrike圖形分19869

    屏幕不錯,可惜16:9:

    R9000x 使用的是16:9比例的2560*1440分辨率、165hz刷新屏幕,亮度300nits,DC調光、100%SRGB、原生8bit色深,支持G-Sync和FreeSync防撕裂,具有杜比視界

    接口豐富而且齊全

    • R9000X 具有兩個全功能Type-C接口、SD讀卡器、耳麥接口、兩個USB-A3.2Gen2接口和一個獨立電源接口;
    • 具有一個內存插槽和兩個M.2插槽,不進行官網定制的話,最高板載8+插槽32GB內存。

    尺寸控制不錯而且不重:

    薄至15.9mm、重量約1.94kg,使用薄型電源,親測移動體驗明顯優于9000P,看起來非常的薄而且質感不錯

    續航還成:

    具有71wh電池,支持100w pd充電,開機充電兼容65w,關機兼容45w檔位,PCmark10現代辦公場景下續航成績為8小時,可以應對半天的綜合辦公使用

    小結:

    R9000x 2021R是很不錯的一款輕薄游戲本,質感、觀感和上手體驗都很優秀,性能比9000P也并沒有弱太多,65w的5800H與9000P的差距并不明顯,100w的3060性能表現也還不錯。

    如果鐘愛16:10比例的屏幕,也可以看看Thinkbook 16P,性能比起R9000X 2021R略弱一點而且沒有高刷新率,但是屏幕比例好、素質好而且外觀商務范



    滿血性能游戲本

    滿血性能游戲本指的是CPU可以保證45w及以上、GPU保證官方標準功耗(3060 115w、3070 125w)的游戲本,它們接口豐富、升級空間大而且性能強勁,缺點就是重一些、大一些。


    惠普暗影精靈7 i5+3050/3060

    暗影精靈7是真正的惠普新一代游戲本,除了沒有16:10的屏幕、i7+3060/3070才有高刷新率、Plus版本才有2k分辨率之外,各方面都很均衡,包括價格。

    我覺得i5+3050版和i5+3060版最為實惠,性價比突出,其中i5+3050版近期已經回落至首發價附近,3060版估計也在路上了。

    滿血性能發揮:

    • CPU單烤80w、雙烤50w性能釋放,i5-11400H在Cinebench R15多線程得分1530、R20得分3495、R23得分【8595】
    • 顯卡115w性能釋放,支持獨顯直連,timespy圖形分【8541】

    屏幕略有可惜:

    暗影精靈7使用了一塊16.1寸、100%SRGB色域、16:9比例的DC調光屏幕,i7 + 3060開始用的是1080p@144hz屏幕。如果它的屏幕換成16:10或者高分屏、高刷下放,它將絕殺,可惜沒有。

    接口豐富且集中:

    接口主要集中在左側,有一個USB-A 3.0、一個Type-C雷電4、HDMI、RJ45、minidp、3.5mm耳麥、SD卡讀卡器;右側是兩個USB-A 3.0接口。

    比一般筆記本多出來的minidp可以額外支持一個顯示器輸出,最高四屏聯動。

    注意:暗影精靈7有獨立數字小鍵盤,7plus則有功能鍵但是沒有數字小鍵盤。

    尺寸重量中規中矩:薄至22.5mm,重量2.32kg。

    續航看配置:

    惠普暗影精靈7不同配置的電池容量不同,3050/3050ti使用了70wh電池,3060/3070使用了83wh電池。

    小結:

    如果不在意低配值友60Hz刷新率的話,暗影精靈7還是蠻好的,均衡且性能強勁,i5也足以應對一般的游戲需求。我覺得i5 + 3050/3060版都蠻好,3050版是目前五千多就能買到的大廠正宗游戲本,i5+3060版這種配置大廠也很少出。

    如果R7000有好價(接近首發)的話,買R7000也蠻好

    喜歡高刷屏幕的話上r7000P 3050ti版(價格參考首發)也很好,3060版本的話除非首發價否則私以為不如買樓下更低價位的戴爾G15或者上R9000P



    戴爾G15銳龍 3060 高刷高色域版

    戴爾屬實是把動態價格平衡給玩出了花樣,低色域屏幕、價格大幅波動很嫻熟。。。

    話說回來,戴爾G15的100%SRGB色域版這臺機器如果價格在7000來塊錢的話,還是頗具性價比的(近期剛好有這種價格)。

    性能方面,G15在解鎖顯卡功耗后性能強勁:

    • 單烤CPU大約54w,溫度86℃,45w雙烤,搭配5800H的G15,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單線程跑分【234】、多線程跑分【2060】;R20單線程跑分【559】、多線程跑分【4790】;R23單線程跑分【1425】、多線程跑分【12070】。
    • 單烤GPU大約125w,溫度77℃,雙烤時CPU 42W@100℃+GPU112W@86℃,3dmark Time spy測試得分【8587】分(注意:不支持獨顯直連

    屏幕方面,小心別買錯:

    戴爾G15的屏幕是15.6寸16:9 100%SRGB色域、165HZ刷新率、1080p霧面屏,Dell重新分配光譜,低藍光不偏色;但是后期有低色域、低刷新率版本,買的時候當心。

    接口齊全、鍵盤好看:

    DellG15機身有RJ45網口、3.5mm耳麥接口、HDMI2.1、一個Type-c、三個USB-A 接口,鍵盤可選四區RGB背光鍵盤

    機身略厚重,但是機身設計不錯:

    G15的外形號稱是外星人下放,與之前的游匣有所不同,單機重2.65kg,厚度約26.9mm

    續航一般無法PD:

    G15進階版采用的是86wh電池,PCmark10的現代辦公場景下測試其續航為5小時21分鐘(節電模式中等亮度)。注意:不支持PD充電

    小結:

    機身外觀不錯,散熱略超且溫度略高,接口齊全,性能不錯;但是不支持PD充電,價格波動明顯,買它除了看個人偏好還得看它的價格(7299是完全可以的好價)。



    拯救者R9000P3060

    聯想拯救者R9000P自發布以來堪稱是游戲本的熱點,這主要是因為它確實不錯,噪音、性能、續航、屏幕、接口、價格和外觀等方面取得平衡,堪稱標桿。

    有的朋友會講亞特蘭蒂斯什么的,不必擔憂,9000P的多渠道銷量巨大。

    性能強勁給力:

    • 9000P搭載的R7-5800H處理器可以達成近80w的性能釋放,官方宣稱Cinebench R20單線程分數為【560】分,多線程可達【5066】
    • 9000P的3060版本可提供130w的性能釋放,官方宣稱3dmark Time Spy圖形跑分可達【9269】分,3dmark Firestrike圖形分可達【22237】
    • 它的3070版本可提供140w的性能釋放,官方宣稱3dmark Time Spy圖形跑分可達【11268】分,3dmark Firestrike圖形分可達【27842】

    高分高刷高素質屏幕:

    9000P使用了一塊16寸、16:10、2k分辨率、165Hz刷新率、500nits亮度、100%SRGB色域的霧面屏幕,支持HDR400、支持G-Sync/FreeSync防撕裂技術,支持DC調光、X-Rite色彩管理,具有硬件級低藍光。

    接口齊全規格足

    9000P機身具有RJ45網口+4個usb-A 3.0 、2個全功能type-c、一個HDMI2.1,type-C口可PD充電,具有物理攝像頭開關。

    機身略厚重:機身使用金屬外殼,厚度約26.6mm,單機2.58kg,適配器1.03kg

    續航其實不錯:

    9000P內置了80wh電池,現代辦公場景下7小時21分鐘,親測聯網輕度使用5小時+續航。支持100w pd,而且pd下游戲優化不錯,CPU性能幾乎沒有損失

    小結:

    9000P我認為是非常均衡而且強大的一款游戲本,我幾個月前幾經猶豫后以8499在jd自營買了它,除了重別的都是優點。

    intel平臺的Y9000P比銳龍的R9000P貴不少,因此我還是建議大家買銳龍版,市面上絕大多數軟件對銳龍處理器支持已經優化,大家不必擔憂。


    魔霸新銳2021 3060

    ROG一大良心機型,外觀酷炫、性能強勁而且溢價不多,性價比可圈可點。今年更新了RTX 3060 Laptop 和R9-5900HX處理器,在液金散熱加持下表現不錯。

    性能方面:

    • 魔霸新銳2021搭載的R9-5900HX 8核可超頻,單烤CPU70w@100℃,雙烤CPU 58w,Cinebench R15單核跑分【245】分,多線程【2205】分,R20單線程跑分【585】分,多線程【5033】分,R23單線程跑分【1474】分,多線程跑分【13118】分;30輪Cinebench R15跑分最低約【2100】分,性能非常出色
    • 搭載的RTX3060顯卡,單烤GPU 130w@76℃,雙烤GPU 117w,顯卡的3d mark time spy得分【9060】分,使用外屏進行顯卡直連、換用4BG內存可以進一步提升表現

    1080p高刷屏幕:

    魔霸新銳2021使用了一塊15.6寸、240Hz刷新率的1080p 100% SRGB的DC調光屏幕,游戲性能非常好,辦公的話不到2k差點意思。

    接口齊全但是沒有攝像頭:

    魔霸新銳2021具有耳麥接口、rj45、HDMI 2.0b、3個USB-A 3.2GEN1、1個全功能type-c接口;機身和鍵盤的燈不錯,但是沒有小鍵盤。

    尺寸重量中規中矩:機身厚度約27mm,單機重量2.4kg

    續航不錯:內置電池90wh,PCmark10現代辦公場景續航11小時25分鐘,PCmark8續航測試為7小時3分鐘,預計優于9000P,而且支持100w pd充電

    小結:

    魔霸新銳2021是可以讓人兼具信仰(不論是ROG還是RGB)、性能和性價比的一款游戲本,它價格合理、外觀絢麗、屏幕高刷,拿來打游戲不錯;但是沒有攝像頭、沒有小鍵盤,辦公會差點意思。

    注意:使用外屏進行顯卡直連、換用4BG內存可以提升表現;散熱系統使用液態金屬,不建議個人玩家自行維護。


    R9000P 3070

    R9000P的3070版與3060版的區別在于顯卡,顯卡可以做到125w+15w的性能釋放而且價格合理,性價比屬實不錯。

    咱們不拖篇幅只說重點:3070版的timespy得分11036,比3060版強出22%,firestrike得分28195,比3060版強出25%;比上文中幻16搭載的95w 3070強出約23%。

    Y9000P與R9000P的差價也比較明顯,3060及以上版本的區別主要是由銳龍和酷睿平臺對周邊硬件的不同支持導致的:

    • CPU單烤:R7-5800H (80w)、i7-11800H(80w )
    • 雙烤:R9000P(3070版 45w+125w,3060版 50w+115w)、Y9000P(3070版 45w+125w,3060版 50w+115w)
    • 接口:R9000P HDMI2.1+2Type-C+4USB-A+RJ45+3.5mm、Y9000P HDMI2.1+2雷電4+4USB-A+RJ45+3.5mm
    • 硬盤:Y9000P使用PCIE4.0x4固態,R9000P是PCIE3.0x4固態



    總結

    本文并不是一個盤點文,并沒有盤點所有值得買的電腦,而是給出我的推薦和建議,仔細講了講我覺得不錯的獨顯筆記本電腦。

    本文可以基本分為兩個分支:輕薄獨顯本和性能游戲本,輕薄獨顯本我建議傳奇X、幻13、9000X、幻14、幻16;性能游戲本我建議選擇惠普暗影精靈7、戴爾G15、聯想拯救者9000P、華碩rog魔霸新銳2021。

    我是Karl,一個電腦愛好者,祝大家買的值、用的舒心。

    區公眾號記錄每周值得分享的創客相關內容,每周五發布~

    歡迎投稿或推薦相關內容。

    投稿郵箱:MakerCommunity@outlook.com

    自制衛星追蹤器

    這個項目是一個便攜式的衛星追蹤設備,配備了能夠追蹤多個衛星的綠色激光指示器。它基于Arduino MKR1000控制器和步進電機構建,通過預設的衛星軌道數據(TLE)精確指向天空中的衛星。

    它不僅可以安裝在三腳架上,還可以單獨安置在立柱上,非常適合衛星愛好者和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在夜間進行衛星觀察和追蹤。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時要避免激光直射眼睛,確保安全。

    來源:https://www.instructables.com/Satellite-Tracker-W-Green-Laser-Pointer/

    樹莓派4做的復古迷你電腦

    這個項目是由一位熱愛復古電子設備的創客構思并實現的,旨在打造一臺外觀懷舊但功能現代的迷你電腦。

    整個迷你電腦采用樹莓派4作為核心,搭配自定義的PCB和4英寸的顯示屏,外殼通過3D打印而成,并經過精心的沙光和噴漆處理,最終呈現出類似90年代大屁股電腦的經典外觀。

    這款迷你電腦內置了完整的Twister OS操作系統,支持多種仿真軟件,讓用戶能夠在這臺小巧的機器上重溫舊時的電子游戲或應用程序。

    來源:https://www.instructables.com/Tiny-PC-Nostalgia-Edition/

    Arduino微型電腦

    這個項目展示了如何利用Arduino平臺構建一臺小型電腦,特別是使用Teensy 4.1微控制器,提供強大的處理能力和豐富的功能。

    與傳統的單板計算機相比,這個項目在便攜性和編程簡便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它支持USB、以太網、音頻輸出等常見外設,并且可以運行簡單的操作系統和游戲,甚至能夠處理復雜的計算任務,如Minecraft風格的游戲。

    來源:https://hackaday.io/project/21201-arduino-desktop

    便攜式游戲機——Salsa ONE

    Salsa ONE是一款極簡主義的游戲機,靈感來源于Arduboy和SanDisk Sansa音樂播放器的人體工學設計。它采用了迷你OLED屏幕和單按鈕控制的設計,使得用戶可以輕松地用一只手進行操作。

    Salsa ONE不僅令簡化了操作方式,還配備了震動馬達和蜂鳴器,提升了游戲體驗的互動性和趣味性。無須印刷電路板的設計理念,使得DIY愛好者也能輕松上手。

    來源:https://hackaday.io/project/197328-salsa-one-minimalist-game-console

    便攜式20W RGB視頻燈

    這款小巧的20W RGB視頻燈完全通過3D打印制作,操作非常簡單。用戶只需按一下側面的按鈕即可開啟燈光,通過旋轉編碼器可以輕松調整色調,并且可以切換到亮度控制模式。

    項目的亮點在于它的便攜性和多功能性,燈具配備了磁性擴散器和蜂窩網格,能夠有效柔化光線并減少光線溢出。此外,燈具底部有1/4英寸螺紋接口,方便與相機連接,背面則配有強力磁鐵,能夠輕松固定在任何金屬表面。燈具采用5000mah電池供電,續航可達2-3小時,并支持USB-C充電。

    來源:https://hackaday.io/project/197319-20w-rgb-portable-video-light

    Arduino attiny85手持游戲機

    這是作者的第一塊PCB,他做了一個手持的Arduino attiny85游戲機,靈感來自于一個Tetris的改造項目。在這個項目中,作者對經典的俄羅斯方塊進行了多項改進,比如7包策略、按鍵去抖動和速度優化等。

    作者表示他將開源所有的設計,并計劃制作一個更小的版本,添加更多硬件改進。

    來源:https://www.reddit.com/r/arduino/comments/1eph7te/my_first_pcb_an_arduino_attiny85_handheld/

    周刊首發于DF創客社區 https://mc.dfrobot.com.cn/thread-319870-1-1.html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