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是寫文章、做教程,還是處理攝影作品、上傳社交平臺,對圖片的處理肯定少不了。龐大又貴重的專業軟件不僅成本較高,還有著不小的上手難度。如果我們僅僅是想要:縮小圖片體積、添加水印或者批量對圖片進行操作等等,使用 Adobe Photoshop、Affinity Photos 等等專業軟件未免有些笨重。
著眼于「輕量」、「專用」,本文我來推薦給大家一些 Mac 上面好用的圖像批量處理軟件。雖然他們在功能上面可能沒有專業級別的軟件強大,但是它們或是勝在輕便、或是有獨到的操作流程,讓我們批量處理圖片更加游刃有余,節省大量的時間。
圖片壓縮
ImageOptim
ImageOptim
ImageOptim 是一個輕量小巧的圖片壓縮軟件,專注于通過使用市面上完全免費的圖片壓縮工具包進行一系列、多層級的壓縮工作,以達到最完美的圖片壓縮效果。ImageOptim 里面直接集成了包括 MozJPEG 、pngquant 、Pngcrush 等等在內的多種非常高效的圖片壓縮、文件壓縮軟件,通過將圖片中的往往無用的「元數據」進行刪除,以達到「無損的」圖片壓縮效果。
內置多種圖像壓縮小工具
軟件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將需要壓縮的圖片拖拽進入 ImageOptim,就可以開啟圖片壓縮工作流。
拖拽壓縮,快速方便
實測下來,即使是完全「無損」的壓縮,ImageOptim 通常也能讓圖片的體積減小 1/3 以上。如果開啟 ImageOptim「輕量的有損壓縮」,那么直接減小 80% 的體積也是非常常見的。由于 ImageOptim 所有運算工作全部在本地進行,因此運行效率也是非常快速的。對 PNG、JPG、GIF 等格式的圖片文件,ImageOptim 壓縮得都游刃有余。
ImageOptim 本身是完全開源的軟件,其官網位于:ImageOptim — better Save for Web,開源倉庫地址位于:GitHub - ImageOptim/ImageOptim: GUI image optimizer for Mac。我們可以 在這里免費下載 ImageOptim 進行使用。
Optimage
Optimage
除了 ImageOptim,另一個功能相對豐富一些的圖片壓縮軟件叫做 Optimage。同樣是圖片壓縮,Optimage 除了能夠壓縮 PNG、JPG 和 GIF 動圖外,還可以有效減少 PDF 文稿、MP4 視頻以及 SVG 矢量圖等等格式的文件體積。對于一些比如 macOS 專用的 icns 圖標文件、Windows 以及 Web 用的 ico 圖標文件以及專為網頁設計使用的 webp 格式的圖片文件,Optimage 統統都能壓縮。
Optimage 和其他工具的性能對比
在 Optimage 的官方網站上面,Optimage 還對其壓縮比例、壓縮性能等指標進行了展示。由于 Optimage 使用的是自研的壓縮算法,所以 Optimage 在數據方面確實比其他圖像壓縮軟件要好上一些,但是我自己使用過程中,Optimage 對相對較大的 PNG 圖片進行處理的時間要長很多很多。
Optimage 導出文件工作流
除了壓縮圖片本身比較方便外,Optimage 還支持「工作流」,我們可以定義圖片的最大壓縮體積、壓縮后的圖片格式、存儲地點以及壓縮之后的圖片存儲文件名稱等等。
相對豐富的內置功能、原生的簡潔 UI 設計以及較為高效的壓縮算法讓 Optimage 還是值得一試的。我們可以在 Automatically compress images without losing quality - Optimage 下載到 Optimage,免費版本的 Optimage 有 24 次圖片壓縮機會,需要付費解鎖更多。
圖片編輯
Photobulk
Photobulk
Photobulk 是一個非常適合用于給圖片「添加文字效果」的應用,軟件的基礎功能就是為圖片在固定位置添加自己設計的「水印」。Photobulk 的操作邏輯清晰,我們可以直接設置使用 macOS 原生的多種字體,為水印設置顏色、添加特效等等。
添加文字、圖片、時間戳等多種水印
除了文字水印,我們甚至還可以直接利用 Photobulk 為圖片添加其他圖片或者時間戳等多種樣式的水印,也可以將多個水印添加到一張圖片上面。
水印、壓縮、設置大小、設置圖片元數據等多種功能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直接利用 Photobulk 為圖片重新設置尺寸、進行壓縮、并導出為多種格式等等。Photobulk 也可以直接為我們的圖片添加地理位置、版權等「元數據」。這些步驟也可以直接整合為一個完整的「工作流」進行。一次設置直接批量添加多張照片的數據,非常方便快捷。
Photobulk 添加單個水印的基礎功能是免費試用的,其他功能需要付費獲得。其官網在:Image editing software for everyday tasks | PhotoBulk。我們可以在 App Store 搜索下載免費版本 Photobulk Lite 進行體驗。付費版本的 Photobulk 需要單獨購買。
Retrobatch
工作流形式的 Retrobatch
說到「工作流」,就不得不提起 Retrobach 這一應用。強大的 Retrobatch 利用高度集成的圖形化界面,能夠讓我們為自己的圖片工作進行「流程上面的定制」。Retrobatch 支持有:
等等自動化流程。我們可以先將這些操作進行自定義,根據自己工作中所需的圖片工作流程進行構建,之后就可以像「流水線」一樣的將圖片批量的通過這一「工作流程」,將所有圖片處理成相同的效果。
利用「神經網絡」識別圖像進行分類
Retrobatch 真正的殺手锏除了自定義工作流程,還有利用「神經網絡」進行圖像識別。比如官方提供的「工作流」模板里面就有:自動輸入一個文件夾下的圖片,將其中包含「熱狗」的圖像篩選出來,加入新文件夾中。我在上面的 Demo 示范里面準備了五張圖片,其中三張是熱狗,剩下兩張分別是蛋糕和一只真的狗狗。經過 Retrobatch 的篩選,我們可以看到,一眨眼的功夫,Retrobatch 就將正確的圖片篩選了出來,非常高效快速。
Retrobatch 是付費的軟件,下載之后又 14 天的試用期限,之后需要付費才能試用諸如「圖像識別」等高級功能。有興趣的同學推薦先在官網 —— Retrobatch, from Flying Meat 下載試用版嘗試一番再付費購買。
XnConvert
XnSoft 公司 是一家專注于圖片處理軟件開發的公司,圖片瀏覽查看器 XnView、圖片批量編輯軟件 XnConvert 都出自 XnSoft 公司。今天我推薦給大家的就是 XnConvert。
XnConvert
雖然 XnConvert 看起來并其貌不揚,但是其功能還是相當豐富的。XnConvert 內置了多達 80 余種圖片處理動作,包括編輯元數據、處理圖片大小方向、添加特效濾鏡等等。對于市面上幾乎所有的 500 余種圖片格式,XnConvert 都有支持。
XnConvert 批量導出設置
XnConvert 同樣也支持對輸出格式、路徑以及文件名的批量定義,我們可以方便的將上一步通過 XnConvert 編輯的圖片進行多種方式的輸出。
非常幸運,XnConvert 是一款完全免費的軟件,同時它支持有 macOS、Windows 和 Linux 三個操作系統。我們可以在: XnConvert: Best Batch Image Processing, Image Convertor, Image Resizer 這里下載到 XnConvert 應用,在 Mac App Store 上面也可以直接搜索下載。
ImageMagick —— 圖像編輯的集大成者
如果上面推薦的工具你還是不太滿意,想要對圖片進行更加高級的自動化工作流程的處理,那么 ImageMagick 一定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強大的基于命令行操作界面的 ImageMagick
ImageMagick 是一款極為強大的、基于命令行的圖像處理庫,現有的很多圖形界面的圖像處理軟件、網頁端的圖像轉換平臺,其底層實際上用到的都是 ImageMagick 庫。利用 ImageMagick,我們可以直接一行命令:
等等。由于 ImageMagick 更適合在「命令行環境下」運行,因此利用 ImageMagick,我們可以直接將圖片編輯的工作流程輕松整合進入我們其他的工作流。利用 Automator、LaunchBar 以及 Alfred 等效率工具,我們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工作流程。如果你目前還不知道如何利用 ImageMagick 進行自動化的高效圖像處理,推薦閱讀 Power+ 文章:6 個小工具,打造圖片批處理工作流 | 工作日志 - 少數派,這些「動作」或許能給你一些思路。更多詳細的使用方法請直接查看:ImageMagick - Convert, Edit, or Compose Bitmap Images。
ImageMagick 支持 macOS、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統,我們可以直接在 ImageMagick 官網 下載安裝包,macOS 也可以利用 Homebrew 進行安裝:brew install imagemagick。
小結
圖片處理實在是過于常見的一件事情,我們在工作、學習等等地方都可能會需要對圖片進行處理。希望本文推薦的這幾個工具,能夠讓你不論是查看、閱覽圖片,還是對圖片進行美化、縮小圖片體積,都有趁手的小助手。
轉電腦允許你以縱向模式或倒置方向瀏覽你的屏幕顯示器。這是閱讀文檔和電子書的絕佳方式,也能幫助我們實現在難觸及的位置安放電腦屏幕,同時在編程或創作數碼藝術的時候也很有用。在Windows系統和Mac系統中旋轉屏幕通常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有時候有些計算機制造商讓事情變得更加困難了。閱讀本文來了解如何旋轉電腦屏幕吧。
1.右鍵點擊桌面,選擇“屏幕分辨率”或“顯示設置”。根據你使用的Windows版本,你能看到不同的選項。不過它們都會帶你進入同樣的顯示設置窗口。
2.找到“方向”菜單。它位于窗口的底部。默認情況下,大多數計算機顯示屏幕的方向都是“橫向”。大部分顯卡都允許你使用這個菜單旋轉電腦屏幕。如果你沒有看到這個菜單,那么說明你的驅動器可能出現了問題,或者你的電腦制造商禁用了此項功能。請跳至第四步查看更多旋轉屏幕的方法。
3.選擇你想要使用的方向。一般來說有四種方向可供你選擇:橫向- 這是標準顯示器的默認選項。縱向 - 這會向右旋轉90°,讓顯示屏的右側邊朝下成為旋轉后的屏幕底邊。橫向(翻轉) - 這會上下顛倒屏幕,讓先前屏幕的上沿翻轉成為屏幕底邊。縱向(翻轉) - 這會向左旋轉90°,讓屏幕左側邊成為旋轉后屏幕的底邊。
4.嘗試使用快捷鍵。有些顯卡適配器支持使用快捷鍵來更改顯示器方向。你可以使用這些快捷鍵在各種旋轉模式中快速切換。如果你使用英特爾自帶的顯卡適配器,那么這些快捷鍵多半是可用的。對于使用Nvidia或AMD顯卡的用戶,這些快捷鍵可能沒有效果。ctrl+alt+向下方向鍵 - 屏幕上下翻轉。ctrl+alt+向右方向鍵 - 將屏幕向右旋轉90°。ctrl+alt+向左方向鍵 - 將屏幕向左旋轉90°。ctrl+alt+向上方向鍵 - 返回到標準的屏幕方向。
1.點擊蘋果菜單,選擇“系統偏好設置”。你只能旋轉外接的顯示器,而且顯示器必須支持旋轉功能(并不是所有顯示器都支持旋轉)。如果你運行舊版本的OS X,那么你可以嘗試旋轉內置顯示屏幕。但是在新版本的系統中則不行。
2.點擊“顯示器”選項,這會列出所有已連接的顯示器設備。
3.選擇你的外置顯示器。從可用顯示器中選擇你的外置顯示器。如果你嘗試旋轉內置顯示器,如MacBook或iMac,請查閱步驟6。
4.將“顯示”選項卡中的“方向”菜單設置為你想使用的選項。你可以選擇90°、180°或270°。這分別代表了顯示器向右側旋轉的角度。
5.查看是否啟用鏡面反射功能。如果你旋轉一個屏幕然后所有屏幕都跟著旋轉方向,那么可能是因為啟用了鏡面反射功能。這會讓所有屏幕都互相模仿。點擊“布局”選項卡,取消勾選“鏡像顯示”對話框。
6.嘗試旋轉內置顯示器(OS 10.9和更老版本)。 如果你使用Mavericks操作系統或更早版本的系統,你可以打開顯示器菜單,旋轉內置顯示屏幕。在應用前關閉系統偏好設置窗口。“不要”在OS X 10.10系統或更新系統中進行此項操作,這會導致嚴重錯誤。點擊蘋果菜單,選擇系統偏好設置。按住Cmd+Opt,點擊“顯示器”選項。你的內置顯示屏應該有一個可用的旋轉菜單。
果你第一次接觸 MacBook Pro,那鍵盤頂部的 Touch Bar 一定會引起你的關注。可能還會跟朋友說「F 功能鍵本來就不常用,蘋果這個創意給滿分」。
▲咦,這個東西有點酷。圖片來自:Apple.com
當你使用一段時間之后,之前對蘋果創意打滿分的心可能就會有些動搖了:原來沒用的不是 F 功能鍵,這個全新設計的 Touch Bar,也沒有多大用途。
▲ QQ 音樂看歌詞倒是不錯.
Touch Bar 的功能區分為三部分,最左側是 esc(退出)鍵,中間是當前所在界面的功能區,右側則是一些系統設置。
點擊「<」,就可以進入系統設置的界面,功能包括屏幕亮度、音量大小、鍵盤燈的調整,進入啟動臺、控制中心、調度中心等操作。在系統偏好的設置中,你可以對它進行編輯。
當你打開一個 app 時,Touch Bar 會根據你打開的 app 出現對應的功能,在《照片》中,你可以對照片進行快速切換、旋轉、增強和星標。
在 Safari 瀏覽器中,你可以快速進入收藏的網站,如果開啟多個網站,可以在多個界面中進行切換,如果你正在看視頻,那它就是一個很方便的時間軸。
這不是很方便么?沒錯,相較用鼠標點擊、右鍵、選定的操作來說,熟悉了 Touch Bar 的操作后,的確比較方便。可是,如果對比我們常用的快捷鍵,Touch Bar 就沒有那么方便了。
當我們打開 Word,Touch Bar 會顯示加粗、傾斜、下劃線等常用操作。可如果你經常使用 Word,不看鍵盤就可以快速的「command+B(加粗)」、「command+I(傾斜)」,沒有必要學習新方法;如果你剛開始使用 Word,你很快就會發現對比 Touch Bar,「command+X」的快捷鍵豐富的多,也方便學習的多。
▲ Touch Bar 上的功能并不全面.
就算不提軟件層面的應用,即使是 MacBook 的系統操作,在觸控板上抓一下就可以進入控制臺,何必在 Touch Bar 上尋找那個按鈕呢?
▲ macOS 的觸控操作非常豐富且好用.
最重要的一點,第三方 app 對 Touch Bar 的適配并沒有那么豐富,比如上面提到 Safari 瀏覽器里使用的視頻時間軸,在我常用的 Chrome 瀏覽器中并不支持。
可替代性高、有學習成本、適配不豐富,Touch Bar 難道就一無是處了么?當然不是。嫌 app 適配的 Touch Bar 不豐富,那就試試下面這幾款 app,讓你的 Touch Bar 更有用。
在 macOS 中,我們可以把常用的 app 放在程序塢上,方便我們啟用。而為了桌面的整潔美觀,許多朋友喜歡將程序塢縮小,或者直接隱藏掉,雖然美觀了,但在使用中多少會有些不方便。
▲ 我將程序塢縮小在了最左側.
《Pock》是一款可以將程序塢映射到 Touch Bar 里的 app,只要打開《Pock》,不論你在哪個 app 中,Touch Bar 都會顯示你程序塢上的 app 列表。
點擊、滑動、切換 app,《Pock》可以讓你工作效率更快一步,如果對應的 app 上有通知,《Pock》上也會顯示紅點進行提醒。
你嫌《Pock》的功能太簡單?那功能全面、可定制化的《MTMR》就很值得嘗試了。打開《MTMR》,給予它相應的系統權限,這時你的 Touch Bar 就變了樣。
最左側是你已經開啟的 app,你快速切換;中間是系統設置,聲音、亮度、勿擾模式;右側則是現在的天氣、日期和電腦電量,輕觸圖標,你還會感到震動 ——《MTMR》調用了觸控板的震動反饋,讓你在每次使用 Touch Bar 的時候都有一個明確的反饋。
▲ 你還可以快速設置番茄時鐘
《MTMR》通過更改配置文件來自定義 Touch Bar,不會修改配置文件也沒關系,它在 Github 上完全開源,你可以登陸 Github 下載網友制作好的配置文件,然后在 app 中點擊「Open preset」打開即可。
除了《MTMR》以外,你還可以通過一款名為「Haptic Touch Bar」的 app 實現按下 Touch Bar 震動的功能,這款 app 的功能比較簡單,喜歡的小伙伴可以自行購買體驗。
如果你是一個 macOS 老用戶,那你對《Better Touch Tool》一定不會陌生。在許多介紹中,《Better Touch Tool》被定義為「macOS 上的觸控板增強工具」,但實際上,它還可以對 Magic Mouse(妙控鼠標)、Siri Remote(Apple TV 遙控器)等進行設置,自然也不會少了 Touch Bar。
你可以在 Touch Bar 上定義按鍵、手勢來對應各種功能,比如設定一個按鈕,開啟或者關閉深色模式。
《Better Touch Tool》可以調用的操作和實現的操作都有很多,你可以單指在 Touch Bar 上左滑將 app 全屏,右滑讓 app 縮小;也可以自定義系統自帶的亮度、音量滑塊,讓它們擁有其他功能。如何設置,全憑你的喜好。
▲ 雙指左劃進入啟動臺
當然,如果你厭倦了 Touch Bar 繁瑣的功能,也用不到 F 功能鍵,同時又不想讓這塊屏幕浪費,那…… 也可以在 Touch Bar 上養一個寵物。
如同上世紀 90 年代的拓麻歌子,你可以在 Touch Bar 上養這個有點像皮卡丘的小寵物。寵物會休息、會娛樂,而你也可以點擊屏幕給它喂食,保持它的健康狀態,如果它太餓了可是會「離開你」的哦。
限于 Touch Bar 的尺寸,可以與寵物進行的操作并不多,但《Touchbar 》只會占用你極少的時間,就能讓你擁有一個陪伴著你的寵物。
如果不看功能,只看硬件, Touch Bar 顯示清晰、速度快、觸控靈敏,可如果沒有這些 app 的輔助,Touch Bar 本身加上 app 適配功能的表現最多只能說差強人意,完美?還差得很遠。
可是,蘋果為我們帶來的多點觸控、3D Touch、小白條,哪一個創新功能出現的時候不是伴隨著爭議和質疑?Touch Bar 存在的意義可不只是「酷」和「好玩」,更是蘋果對鍵盤新方向的探索,想讓自己的 MacBook 更有趣、更好用?搭配上面這幾款 app 后的 Touch Bar,說不定可以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