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宣布騰訊微博將會在9月28日停止運營服務,這意味著早就半死不活的騰訊微博終于蓋上了棺材板。
作為曾經和新浪微博分庭抗禮的社交尖兵,騰訊微博是企鵝帝國為數不多的吃癟產品之一。
騰訊微博的敗退,既有自身因素,也有歷史進程的原因。
很多朋友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用過騰訊微博,筆者也是其中之一。
作為曾經的資深用戶,對于騰訊微博的衰敗,多少是帶有惋惜的。關于騰訊微博走下歷史舞臺的原因,大家已經討論得足夠多,我們今天來談點別的,一起來說說那些關于它的回憶,權當拋磚引玉!
你用過騰訊微博邀請碼嗎?
無論是新浪微博還是騰訊微博,最早都是需要邀請碼才能開通的。
在2009、2010年左右的時間節點,微博類SNS產品還處于試點階段,無論是新浪還是騰訊微博都處于Beta測試階段,騰訊微博需要邀請碼才能注冊,也屬于正常操作。
但和新浪微博不同的是,騰訊微博直到今天,也仍是“Beta”版本,這樣看來,騰訊微博也算是沒迎來正式版就消亡的產品了。
開通騰訊微博需要邀請碼,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10年4月底才結束。
騰訊微博從內測進入公測階段后,不再硬性需要邀請碼,而是填寫一份調查問卷即可開通;到了6月份,下載新版的PC QQ客戶端,就能夠通過QQ直接開通騰訊微博了。
騰訊微博一開始只能發文字?
在最早的時候,騰訊微博只是一個純文字的SNS社區,甚至無法發布圖片。
直到2010年6月,騰訊微博才開通了圖片上傳功能。用戶可以通過Web端上傳圖片,也可以直接將圖片拖動到QQ客戶端,發布到騰訊微博。
到了2011年4月,騰訊微博開通了視頻上傳功能,至此主要功能都已經準備就緒。
并不出彩的騰訊微博客戶端
騰訊微博很早就上線了手機客戶端,在最早的時候,甚至還有諾基亞S60的版本,相當齊全。
然而,騰訊微博手機客戶端的更新維護一直都不甚理想,以Android版為例,直到更新停滯的后期,仍使用Android 2.X時代的Target API,體驗實在難以令人滿意。
微信也曾做過騰訊微博的小弟?
我們知道,騰訊微博淪為棄子,很大原因是因為微信朋友圈的橫空出世。然而在早年,微信其實也當過騰訊微博的小弟!
在微信2.0的版本中,朋友圈尚未出世。當時微信的一大賣點,在于可以把圖片當中,讓用戶更方便地使用騰訊微博!
當然,這樣的定位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微信2.0誕生于2011年,彼時騰訊微博仍被視為是對付新浪微博的尖端武器,此情此景下微信去做騰訊微博的馬仔也是合情合理的。
僅僅過了一年,微信更新到了4.0版本,朋友圈功能重磅上線。
加之在早期版本上線的“附近的人”、“搖一搖”功能,以及微信通過通訊錄添加好友的設定。
微信的觸角已然同時伸向了陌生人和熟人社交,騰訊關于社交SNS社區的戰略,調轉了180度船頭,全力轉向了微信朋友圈,和新浪微博進行差異化競爭。騰訊微博的冷板凳,恐怕就是此時坐下去的。
騰訊微博的棄療年
我們知道騰訊微博其實早就死了,只是現在官方才宣布下葬而已。那么騰訊微博到底是什么時候放棄治療的呢?時間點恐怕是2014年。
對于騰訊微博來說,2014是一個壞消息連連的年份。
首先給用戶扎心的,就是騰訊微博自己——在2014年3月,騰訊到新浪微博開通了賬號,這意味著什么已經是不言而喻了。
接著到了7月份,騰訊對網絡媒體事業群進行了調整,騰訊微博沒有了專屬的運營團隊,其產品運營團隊被整合到了騰訊新聞團隊當中。
到了11月份,騰訊微博關停了VIP會員服務,下線了每日任務等產品功能,騰訊微博的最終結局已經定格。
騰訊微博最后一次爆點&“詐尸”
當然,騰訊微博也并非沒有“詐尸”痕跡。
例如在2016年,騰訊微博就出現了一次流量爆發——謝杏芳在騰訊微博上,首發回應林丹出軌事件,但這也只是回光返照,騰訊微博再也沒走進過聚光燈下。
此后,騰訊微博再次陷入沉寂,偶爾才會鬧出一些小動靜,例如突然更新一下客戶端小版本,修復一些只有騰訊自己才知道的bug。
騰訊微博客戶端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18年,而在此之前這客戶端已經三年沒有過任何更新了。
當然,騰訊微博的動靜也就僅限于此了,在這幾年間,它的維護基本陷于停滯,直至走到生命的終點。
騰訊微博漸行漸遠,這對用戶負責任嗎?
騰訊微博關閉早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對于SNS業務重心已經轉移到微信朋友圈的騰訊來說,這可能無足輕重;然而對于騰訊微博的原用戶來說,這恐怕就是極其糟糕的體驗了。
從2016年開始,騰訊微博肉眼可見地進入了準關停階段——頁面變得越來越卡,同時也有很多用戶的賬號莫名其妙會刪除,曾經發布過的文字、圖片也一并消失不見。
騰訊微博作為曾經流行的社交網絡之一,承載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流量,還承載著很多網友的珍貴回憶。
曾經在騰訊微博結交的朋友、曾經發布于其上的高談闊論、曾經記錄過的心情點滴……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彌足珍貴。
在早期,騰訊微博可以在“設置”中找到“備份微博”,將發布過的內容以Word文檔的形式下載回來;
然而,騰訊微博卻悄無聲息地去除了這個功能,而且沒有提供其他保存數據到本地的方案,這令很多用戶感到不悅。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為失敗品的Google+在關停之前,提供了足足半年的緩沖期,并設立了專屬頁面,讓用戶下載發布過的所有內容。
騰訊關停自己的業務并沒有什么錯,但作為一個在互聯網業界中舉足輕重的大廠,能否再為用戶的數據,多負起一些責任?
國內的互聯網服務很少注意到這方面,希望日后這類問題能得到更妥善的解決吧。
總結
騰訊微博的落幕,算是國內互聯網發展史的一個小波瀾。借助微信朋友圈,騰訊已經在SNS領域穩穩立足,企鵝帝國的根基也由此變得更加壯實。
新浪微博的沖擊已經成為了過去,面對新一代短視頻SNS社區的侵襲,騰訊又會做出怎樣的反擊?騰訊微博的故事還會重演嗎?我們拭目以待。
起現在國內最流行的社交媒體,除了 QQ 和微信之外,應該就是微博了。
作為新浪旗下最重要的一項業務,微博也是眾多網友網上沖浪的快樂源泉之一,熱搜更是群眾吃瓜看戲的絕佳地點。
然而前幾天的一個微博熱搜卻格外顯眼,那就是騰訊微博宣布即將于 9 月 28 日停運。
盡管官方表示在此之前可以備份數據,但是差評君發現騰訊微博的官網已經打不開了,會自動跳轉到騰訊網或者騰訊視頻頁面。
即使 iOS 客戶端還能夠正常下載,但是已經無法用 QQ 賬號登錄了。
酷安上面的網友也表示還沒等自己備份數據就上不去微博了,就算登進去數據也沒了。。。
兄弟息怒▼
不過其實大家只要去網上搜一下,就會發現騰訊微博在前幾年已經登錄不上去了。
所以差評君覺得,盡管還沒到 9 月 28 日,但是騰訊微博已經死得差不多了。
差評君作為資深網上沖浪用戶,使用微博的時間也差不多有十年了,最初使用的也不是新浪微博,而是騰訊微博。
聽說認識這個圖標的人現在都已經。。。▼
有許多年輕的網友和不怎么用微博的網友聽到這件事第一反應都是:什么?騰訊竟然還有微博?!
騰訊當年何止有微博,用戶數量曾經一度比新浪微博還要高。。。
差評君這次就自愿暴露年齡一次,在這里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騰訊微博的興衰史,順便懷念一波曾經百花齊放的互聯網。。。
現在提起微博,大家第一反應都是這個大眼仔 LOGO :
但是我們回到八年前,大家估計根本想不到還有一個叫做 “ 微博通 ” 的軟件!
這個軟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管理多個微博賬號,是的,當年的微博平臺那叫一個百花齊放,就連網易和搜狐也有自己的微博平臺哦 ~
時間再往前幾年,騰訊微博在 2010 年 5 月上線,比新浪微博晚了大半年。
雖然說晚了點,但是好在沒有落下太多,而且憑借著初期還不錯的運營,劉翔等當年家喻戶曉的運動員和明星都入駐了騰訊微博。
到了 2010 年年底,劉翔的騰訊微博粉絲數量達到了 800 萬,比當時 Twitter 粉絲最多的用戶 Lady Gaga 還要多。。。
對了,騰訊微博的 “ 粉絲 ” 有另一個叫法 —— 聽眾。
到了 2011 年,騰訊微博的用戶數量超過了三億,還在 2018 年推出了 Windows 8 客戶端。
這么看的話,騰訊微博的勢頭很猛???
但是隔壁新浪微博也不弱,各種大牌明星紛紛入駐,勢頭同樣猛的一批。
當年微博之間的競爭關系,就像現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之間的競爭一樣。
然而從 2013 年開始,騰訊微博員工轉崗、騰訊內部傳出微博部門已被撤銷等消息一個一個傳了出來,其他公司的微博也開始走下坡路。
到了 2014 年,新浪微博直接更名為微博,你看看這陣勢,多少都有點要壟斷市場的意思。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新浪微博一家獨大,但是使用體驗卻越來越差,而用戶們沒有替代品,只能一邊罵一邊用。。。
一家獨大的局面就很容易讓產品走歪路,比如忽視用戶體驗,不僅有 “ 圖片被夾 ” 這種奇怪的說法,客戶端上面錯亂的時間線簡直堪比諾蘭的新電影 《 信條 》 。。。
沒有競爭對手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于是在今年三月份,微博上面一個叫做 “ 騰訊微博 ” 的話題火了,大家紛紛開始走起了文藝復興路線,希望騰訊重振自家的微博,和新浪好好打一架。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微博的體驗實在是太差了,而騰訊無論是從財力還是經驗上面來看,都是讓市面上出現第二個微博的最佳企業。
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騰訊并沒有對大家的呼吁做出回應,半年過去了,大家得到的是一個停止運營的官宣。
對于騰訊微博的老用戶來說,曾經的記憶已經不復存在,而對于喜歡在微博沖浪的網友來說,一個有可能帶來使用體驗轉機的機會也破滅了。
那為啥騰訊微博當年好端端的,就是沒干過新浪微博呢?
差評君覺得,這可能和兩家微博的內容有關系。
對于騰訊來說,一般別人有什么東西,那我騰訊也要有,畢竟騰訊隨便引個流都是成千上萬人一涌而上,所以當新浪微博誕生后,騰訊當然不會坐視不管。
微信朋友圈和 QQ 空間的說說都有同步功能,只要點擊你想同步的社交媒體的圖標,就能一次發送到多個平臺。
QQ 空間網頁版還可以同步到 QQ 簽名,但騰訊微博的圖標已經沒了 ▼
當初朋友圈和說說是可以同步到騰訊微博的,但是現在騰訊微博的圖標早就沒了蹤影。
于是當年在 QQ 空間等強勁的引流能力下,騰訊微博的用戶數量蹭蹭往上漲,再用 “ 鈔能力 ” 請幾個名人入駐也不是什么難事。
但是這樣就會產生一個問題:我在騰訊微博看到的內容全是我認識的人已經發過的東西啊。。。
簡單來講就是騰訊微博依靠自家的用戶數量先把數據給撐起來,但是實際上并沒有多少內容產出。
本來想開開心心刷個微博,結果發現騰訊微博上面的全是認識人,發的微博也是驢唇不對馬嘴,完全就是搬運過來的。。。
而新浪微博就不一樣了,除了新浪博客之外,新浪微博幾乎沒有舊的流量池來撈人,來到新浪微博的都是新人。
有人會問,難道這就是導致騰訊微博打不過新浪微博的原因嗎?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微信最開始誕生的時間,微信也是在 2012 年前后迅速成長起來的,其實它和騰訊微博的輩分差不多。
微信的用戶逐漸遍布全國甚至全世界,騰訊絕對不會讓別人搶占微信的地位,但新浪微博的勢頭又很猛,這可咋辦?
反正騰訊用戶多,于是就憑借自己的傳統藝能整了個微博出來,一度讓新浪微博的第一位置不保。
就這樣,新浪要全心全意把微博搞好,而騰訊也只是在做一個防御性措施,反正我憑借自家的底子把騰訊微博給做起來了,把新浪給支走就可以全心全意去搞微信了。
但是結局嘛,大家已經知道了。。。
騰訊微博已經徹底倒下,新浪微博也早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 “ 微博 ” 。
然而在維基百科上,微博指的是一種特定形式的博客,它并不代表 “ 新浪微博 ” ,微博這個詞代表 Facebook 、Twitter 、新浪微博和 LOFTER 等各種各樣的輕型和迷你博客。
現在大家沒得選了,刷微博這個日?;顒右矔荒J為是去刷新浪微博。
盡管還是有很多人希望有新產品能和新浪微博打一架,但是差評君想問問大家:如果真的有新的微博出現了,沒有互相關注的好友,沒有喜歡的博主,沒有大量的用戶,換來的是良好的體驗和氛圍,你會選擇去使用這樣的微博嗎?
微信同樣如此,為啥你在用微信?因為大家都在用,所以你不得不用,差評君覺得微博也是同樣的道理,除非所有人一致決定丟下新浪并全都去新的微博上面玩耍。。。
所以微博這個體量的東西不是說換就換的,除非有騰訊這個級別的公司出來競爭,但是目前為止,我們好像真的別無選擇。
018年5月30日,新京報記者在Google play應用商店發現停更三年的騰訊微博迎來了一次bugfix(修復漏洞)。而上一次的更新時間則為2015年9月18日,版本停留在6.1.2。不過,國內安卓應用商店和蘋果IOS版本尚未更新。
全文約2571字,閱讀約需5分鐘
▲5月30日,新京報記者發現Google play應用商店騰訊微博發布bugfix(修復漏洞)
騰訊微博已經老了,上一代的社交產品在如今顯得不合時宜,但它依然在社交江湖留存自己的傳說。
如果它蘇醒的話,足以讓老牌社交產品新浪微博為之一振。如果騰訊拿它去“戰斗”,搶回社交失地,它仍將是一個令競爭對手不容忽視的強敵。
2018年5月30日,新京報記者在Google play應用商店發現停更三年的騰訊微博迎來了一次bugfix(修復漏洞)。而上一次的更新時間則為2015年9月18日,版本停留在6.1.2。不過,國內安卓應用商店和蘋果IOS版本尚未更新。
這是騰訊復活微博的先兆嗎?新京報記者就此求證騰訊集團,及騰訊微博原所屬部門騰訊社交網絡事業群(OMG),雙方均表示不予置評。新京報記者就此求證谷歌中國,對方稱,更新原因由開發者做出解釋。
一位應用軟件開發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即使產品停止更新也會有用戶留存,企業也會留一些人員進行維護,遇到重大漏洞會進行修復。
事實上,騰訊微博并不是首個被復活的老產品,早在今年4月初,也曾于3年前被棄掉的微視產品也被復活,被視為迎戰抖音的利器。
無論是微博還是微視,這兩塊曾被稱為“防守型”的產品正在被復活,騰訊面臨被侵蝕的社交市場,是時候出擊了。兩款老產品能否煥發新的活力,迎戰新世界?
江湖已遠 微信干掉微博
2009年9月,新浪微博悄然上線,以輕便的140個字使得微博像輕騎兵一樣迅速崛起,成為一款現象級產品。
2010年5月,以QQ為拳頭產品的騰訊坐不住了,正式上線了騰訊微博,狙擊新浪微博在社交領域的強勢崛起。這比新浪微博整整遲了8個月,對于一個戰略性產品來說,幾乎難以追趕。
吳曉波在《騰訊傳》記載,為了說服各路明星和意見領袖們轉投騰訊微博,騰訊上上下下使出各種招數,從送蘋果手機到支付高額的“創作費”。馬化騰一度親自上陣,硬著頭皮邀約他熟悉的人成為騰訊微博的用戶。
2011年2月5日,騰訊微博宣布其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甚至劉翔等體育明星的粉絲數超過了1000萬。但是,每個人都明白,這是QQ導流和僵尸粉的成就。
根據中國報告大廳給出的統計數據,截至2011年9月,騰訊的用戶數達1.78億,新浪微博用戶數為1.43億。不過,有分析認為,新浪微博上活躍著各類KOL展現出了強大的媒體功能,而騰訊微博偏向于鼓勵用戶個人化記錄,強化社交屬性。相比之下,后者保守和遜色不少。
在白熱化的微博一戰中,騰訊對新浪的勝算率十分渺茫。此時,“能夠戰勝微博的,一定不是另外一個微博”。
在2011年初,微信的誕生意外地改變了社交媒體的格局。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戶破1億;同年9月,用戶數迅速突破2億。此后,不僅新浪微博的用戶群紛紛轉移陣地至微信,騰訊微博的活躍度更是節節走低。
2013年4月,新浪微博接受了阿里巴巴5.86億美元的投資,后者在新浪微博中占股18%。同時,雙方宣布在用戶賬戶互通、數據交換、在線支付、網絡營銷等領域加強合作。
2013年11月,有傳騰訊微博內部進行人員調整,部分員工被調至別的團隊,這被看作是騰訊微博失敗的前兆。而馬化騰也將微博稱之為“防守型”產品。
2014年,騰訊宣布調整網絡媒體事業部(OMG),將微博產品運營團隊合并至新聞團隊,原騰訊微博事業部也不存在。此后,騰訊只對微博進行基本維護,再無新產品的開發或功能更新。外界均認為,微博已被騰訊事實性放棄。
而在iOS商店和安卓應用商店里,騰訊微博的更新時間停留在2015年9月18日,版本停留在6.1.2。
微視“重生”斗抖音 戰況升級
相比微博的低調修復漏洞,另一款被“停更”三年的產品——微視高調重生。
這款昔日的短視頻在沒有像騰訊視頻在長視頻領域殺出一片天地,后被棄用。如今,高調復活是面臨一個火熱的短視頻市場,直面抖音、快手等。
今年兩會期間的3月7日,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在接受媒體采訪中談到,游戲在騰訊贏利中所占的比例在下降,而社交、效果廣告將成為騰訊未來比較大的增長點。騰訊在積極探索一些新型的社交,“像現在的短視頻非?;?,我也想注意一下?!?/p>
4月2日晚間,騰訊旗下短視頻應用程序——微視迎來2018年首次重大更新,正式復活。其新上線的4.0版本推出視頻跟拍、歌詞字幕、AI(人工智能)塑型等功能,并與QQ音樂曲庫打通。
但事實上,騰訊早在2013年便開始布局短視頻。
早在2013年9月28日,騰訊就上線了自己的8秒短視頻App微視。其在App Store的下載量一度沖到免費榜前五的位置,日用戶數激增至4500萬人。然而2015年3月,騰訊宣布戰略放棄微視。
在此后的兩年內,騰訊缺席短視頻的紅利,不過,騰訊在2017年3月領投短視頻平臺快手。隨后的4月,騰訊宣布微視正式停止運營。
業內人士認為,騰訊在長視頻領域已經有騰訊視頻占據市場前兩名,不過,自2015年以來騰訊在短視頻領域尚無建樹。微視這款主打短視頻的產品被視為反擊抖音的利器,同時更新了logo和slogan,短視頻領域的抖音反擊戰或已開始。
5月7日晚間,張一鳴在朋友圈發文慶祝稱,抖音海外版Tiktok在蘋果商店取得全球下載第一。在該條朋友圈下,他說:“微信借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
5 月 8 日凌晨,明里暗里因為視頻和內容斗爭多次的“移動互聯網新秀”張一鳴與“互聯網王者”馬化騰終于在微信朋友圈正面開懟。針對所謂“微信封殺抖音”,馬化騰在張一鳴朋友圈下留言,“平臺一視同仁,你過敏了”。
張一鳴與馬化騰在朋友圈的針鋒相對背后,是微視與抖音的競爭逐步升級。
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李永林分析指出,所有內容產品的核心都是爭奪用戶時間?!翱焓?、頭條等獨角獸是屬于進攻型的,騰訊、百度、微博來說屬于防守型,被搶時間最厲害的是傳統巨頭?!?/p>
如今,騰訊重啟微視,在短視頻領域繼續搏殺。但重生的微視不僅要面臨強大的勁敵,還要面臨嚴厲的平臺監管環境。
那么,同時面臨著機遇與挑戰的短視頻風口在2018年將走向何方?微視、抖音、快手,短視頻之爭誰能笑到最后?
2014年3月,為了淡化母公司色彩,顯示出社交獨立性,新浪微博更名為“微博”。不過,這三年多來,新浪微博屢屢遭受用戶體驗方面的詬病,比如信息流廣告繁多,用戶“被買粉”等,低俗信息和過度娛樂化的問題也曾被網信辦要求整改。
業內人士認為,騰訊如果此時復活微博,必將挑戰新浪微博的地位,社交地位再次鞏固。
作者 白金蕾 梁辰 實習生 劉成碩 編輯 陳維城
值班編輯 胡爾康 吾彥祖
本文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