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利用“高科技”非法控制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27臺,對他人隱私進行偷窺。
3月23日上午,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松江法院)對被告人李某(化名)涉嫌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一案依法進行公開宣判。
上海松江法院經審理查明,自2018年起,已婚男子李某在工作期間,利用工作場所中他人與個人電腦分離的間隙,私自在他人筆記本電腦中安裝遠程控制軟件,隨即刪除軟件圖標,后通過遠程控制他人筆記本電腦進行錄屏、攝像、瀏覽和下載電腦中的私人文件等操作,非法控制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27臺,對他人隱私進行偷窺。
庭審時,被告人表示,其在合理使用正規合法軟件遠程操作計算機的過程中,萌生了偷窺他人隱私的想法。遂利用工作間隙,私自在他人筆記本電腦中安裝了其他非法軟件遠程控制,偷窺他人電腦中存儲信息,并通過控制攝像頭遠程窺視他人日常生活的實時影像,滿足個人偷窺欲。
后因公安機關查獲了該非法軟件后臺公司,被告人李某非法控制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犯罪行為遂案發,公安機關從被告人電腦中搜查到大量他人生活影像及隱私照片等。
上海松江法院認為,被告人李某違反國家規定,非法控制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告人李某具有坦白、認罪認罰的量刑情節,當庭認罪態度較好,最終對其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來源: 澎湃新聞
照瑞士法律規定,雇主必須報銷員工為完成工作而支付的所有費用,包括在外部工作場所住宿的費用。資料圖據swissinfo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全球一些企業計劃讓遠程辦公常態化。本月,互聯網巨頭推特發布新政,即使在疫情結束后,大部分員工可以永久在家辦公。谷歌、臉書、亞馬遜等也正在考慮這一政策。
但如果讓員工在家遠程辦公會增加企業成本,它們是否還愿意這么做?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5日報道,瑞士一家法院近日作出了一項裁決,要求雇主為在家辦公的員工支付部分房屋租金,這一裁決無疑讓那些希望員工今后在家辦公而節省辦公開支的企業算盤落空。
據《瑞士日報》(Tages-Anzeiger)報道,5月24日,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維持了去年的一項判決結果,一家未披露身份的公司被要求向一名前雇員每月支付150瑞士法郎(約合157美元)的房租,因為該雇員使用自己的家庭辦公室為公司工作。
該公司辯稱,在家庭辦公室工作的員工無論如何都會支付這筆租金,他在租房子時并沒有從在家工作的角度進行考慮,雙方也沒有提前就此達成任何協議。
然而,法院將駁回了這一辯解,認為“雇主間接從員工支付的租金中受益”,并稱員工甚至可以在離職后追討這一筆租金補償。
根據法院的裁決,員工是否租了一間額外的房間或更大的公寓用于在家工作無關緊要,在將此情況與使用私家車出差進行對比后,法官們估計,向該員工支付每月150瑞士法郎的租金補償是合理的。
最終,作為對拖欠工資頗具爭議的一部分,該公司被法院勒令支付共計1425瑞士法郎的費用,原因是將該員工的私人房間用作辦公室,這名員工在公司辦公室也沒有辦公桌。
據悉,這是瑞士最高法院首次就在家辦公的雇員的租金補貼問題作出裁決。
專家:自愿在家辦公可能得不到補償
瑞士圣加倫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勞動法教授托馬斯·蓋瑟表示,這一判決并不令人意外,因為按照瑞士法律規定,雇主必須報銷員工為完成工作而支付的所有費用,包括在外部工作場所住宿的費用。他同時還指出,這一決定只適用于那些應雇主要求在家工作的員工,而按照自己意愿在家辦公的員工可能得不到租金補償。
這一裁決結果恰逢疫情導致在家辦公的人數激增之際,一些雇主正在考慮是否延長彈性工作制,讓家庭辦公室成為一些雇員的主要工作場所。
瑞士工會聯盟秘書長Luca Cirigliano表示,企業期望使用這種靈活的工作方式節省辦公成本,但以這種方式將成本轉嫁給員工是極不公平且違法的。
與此同時,臉書和Twitter等大型科技公司已經承諾讓相當一部分員工遠程長期在家工作。《每日電訊報》報道稱,在瑞士媒體上周末報道了這一裁決結果后,可能會引發一波要求雇主提高在家辦公補償費用的呼聲。
而在此前,一些企業已經給員工發放筆記本電腦,并報銷他們在家辦公所需的辦公設備等一切費用。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徐緩
編輯 張尋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來源:紅星深度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news@ersanli.cn
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不法分子利用動態IP代理技術更換IP地址,大量辦理寬帶賬號,通過“秒拔”技術獲取海量IP賬號提供給下游用戶,從事網絡詐騙,薅羊毛,批量注冊虛假賬號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案發率越來越高。
近日,宜黃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接上級線索,發現一網絡運營者未履行網絡安全保護義務及身份信息核驗義務。
經查,違法行為人花某在宜黃縣某出租屋內,放置140余臺電腦主機設備,通過在淘寶網經營“光迅遠程電腦租機網店”,向不特定客戶提供遠程電腦租賃服務。作為網絡服務的提供者,花某未制定內部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未按規定落實監測用戶的網絡行為和留存網絡日志不少于六個月,并且未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另出租的B-103電腦設備上登錄的QQ在多個QQ群傳播大量淫穢色情視頻文件(需要付費觀看)。花某涉嫌未履行網絡安全保護義務及身份信息核驗義務,造成較為嚴重的危害網絡安全后果,宜黃縣公安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依法對違法行為人花某處于一萬元罰款并責令改正。
【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網絡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絡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六十一條:網絡運營者違反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未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或者對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相關服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來源:撫州網警巡查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