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輯達里爾?巴克斯特(Daryl Baxter)表示他一直是 Spotify 的用戶,近期想要試用 Apple Music 的空間音頻功能,所以開啟了 3 個月的試用期。但是結果并不令他滿意。
他在 Apple Music 找到了支持空間音頻的播放列表,但是這些歌曲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灰色的,無法播放。他在點擊這些歌曲之后也無法播放或者下載。
他在點擊之后會收到一條錯誤信息,蘋果要求必須將 iPhone 連接到安裝了 Apple Music 或者 iTunes 的 PC 或者 mac 設備,然后相關的歌曲才會同步。
他推測這可能是因為 Apple Music 試圖處理您已經下載的曲目,避免和服務器上支持空間音頻的相同曲目混淆。最后他關閉了 Apple Music 應用并繼續使用沒有空間音頻的 Spotify。
使用 Apple Music 的IT之家網友也遇到過這個問題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蘋果今年為 Mac 產品線帶來了不少有意義的更新。適逢年末,不少人可能已經有了升級換新的計劃。
但在享受新機帶來的喜悅同時,還有一件不得不做的麻煩事——數據遷移。盡管聽起來只是初始設置中的一個步驟,但數據遷移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新機的使用體驗和之后的工作效率,因此須加重視。蘋果官方有一些指導教程,包括出售、贈送或折抵 Mac 前應該執行的步驟,如何將內容遷移到一臺新的 Mac 等,但都略嫌簡略,不足以解決遷移過程中的很多常見疑問。
對此,本文準備結合自己幾次遷移的經驗,從可選途徑、考慮因素和具體步驟等方面介紹在 Mac 間遷移數據的方法,希望能為有此需要的讀者提供幫助。
由于本文較長,為查閱方便,文中涉及的關鍵步驟如下圖所示:
作為系統內置和官方推薦的工具,遷移助理是大多數情況下最簡單、效果最好的遷移方式。
遷移助理
遷移助理的使用方式很多樣:既可以作為初次開機時「設置助理」的一個步驟運行,也可以在完成初始設置、進入系統后單獨運行;遷移數據的來源可以是另一臺通過雷電、USB 或無線網絡等方式連接的 Mac,也可以是外置磁盤上的 macOS 安裝或時間機器備份。
但是,和大多數蘋果系統的內置功能類似,遷移助理同樣具有簡潔度有余、靈活性和信息量不足的缺點。在遷移范圍的選擇上,除了少數幾個語焉不詳的選項,用戶并沒有太多定制的空間,遷移過程中顯示的進度條和時間預測也基本屬于娛樂性質。
此外,遷移助理能否成功運行有一定運氣成分,在 MacRumors 等用戶論壇上能看到大量「搬到一半卡住不動了」的哭訴。不過,這一問題似乎近年隨系統升級有所改善——例如,John Gruber 就在 M1 版 Mac 的評測中對其大為贊賞,我自己兩次使用遷移助理的經歷也都比較順利。
有過 Windows 維護經驗的讀者一定對使用 Ghost 備份快速裝機不陌生。類似地,Mac 系統的遷移也可以通過在新機上直接恢復舊機的全盤備份來實現。
最簡單的方式還是使用時間機器備份:將備份盤連接到新機上,啟動到恢復模式,然后選擇「從時間機器恢復」即可。此外,SuperDuper!、Carbon Copy Cloner 等第三方軟件也可以創建具有完整啟動盤結構(bootable)的克隆,將其恢復到新機的內置硬盤就實現了遷移的效果。
Carbon Copy Cloner
顯然,全盤恢復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種「無損」的遷移方式——新機在恢復克隆后將與舊機完全一樣,而不用費心考慮是否遺漏。但相應地,這么做也會導致「泥沙俱下」,在遷移范圍上沒有靈活性,只能將有用和無用的數據一股腦地帶進新機;不少軟件也不能自動適應新硬件,還是需要重新配置或者激活。此外,隨著 macOS 改用 APFS 文件系統并對系統分區施以越發嚴格的保護,磁盤克隆的創建和恢復都越來越困難,出現問題的幾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本文并不推薦再繼續使用這種方式。
如果你不信任遷移助理這類工具、不滿足于其定制選項,或者干脆就是想從頭開始設置新機,手動遷移仍然是一個最靈活的選項。事實上,盡管「無縫遷移」聽起來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但舊系統可能隨著多年使用積累了不少藏在「死角」的垃圾文件,和雖然用不上、卻舍不得刪除的資源。借著換新機的機會從頭配置一遍使用環境,不僅可以避免四處清理的麻煩,也可以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和了解自己的使用需求。
當然,手動遷移也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缺點——麻煩。你不僅需要四處尋找要轉移的數據,很多配置也無法通過簡單的復制粘貼遷移到新機。因此,本文并不建議單獨使用手動遷移方式,而是根據下一節討論的因素,考慮如何在工具遷移和手動遷移間分配比例。
「數據遷移」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電腦上數據的價值、功能和位置各不相同,就遷移換機的場景而言,至少可以將數據分為「文檔」「軟件」和「環境」三類并予以區分處理:
macOS Big Sur 的啟動宗卷結構(來源:The Eclectic Light Company)
綜上所述,本文推薦以遷移助理為主、手動遷移為輔的遷移方案,后文也將以這種方案為主列舉具體步驟。
備份是遷移工作的起點和基礎。如果準備從時間機器遷移數據,備份的干凈、完整性顯然是遷移成功的關鍵。即使打算全部手動遷移,舊機的完整備份也可以在出現問題時作為安全網。
如前所述,在創建用于遷移的備份之前,應當先將系統升級到與新機相同的高版本。此外,最好先花點時間清理系統中的垃圾文件(可以使用 OmniDiskSweeper 等第三方工具,也可以使用內置的「避免雜亂」功能),并使用磁盤工具中的「急救」功能修復磁盤錯誤,確保得到的是相對干凈的備份。
備份步驟本身則非常簡單:如果此前已經使用過時間機器備份系統,那么連上備份盤,點擊菜單欄的時間機器圖標 >「立刻備份」,等待創建一份最新的備份即可。否則,根據官方指南新建一份備份。
此外,還有一些值得額外關注和單獨備份的重點位置:
除此之外,蘋果的官方指引還提示重置 NVRAM、取消配對藍牙設備等。實踐角度,這些步驟并非特別必要,對于遷移流程影響不大,可以跳過。
完成了舊機上的備份和準備工作,就可以正式開始新機的設置了。在初次開機時,設置助理會提示是否將數據傳輸到新 Mac 上,點擊確認并連接、選擇準備使用的數據源。如之前討論,建議優先使用固態硬盤上的時間機器備份,或者通過雷電或 USB-C 方式連接舊機遷移。
接著,遷移助理會提示選擇要傳輸的信息,可選范圍及其具體含義如下:
如前文討論,在同步盤的幫助下,文檔的轉移是相對容易的,而應用程序也可以比較方便地通過 App Store、Homebrew 等方式集中安裝。因此,如果追求遷移效率,可以有選擇地取消「應用程序」和「用戶文件夾」下部分項目的勾選,優先轉移「其他文件和文件夾」和「系統與網絡」兩項,以保證新機可以繼承熟悉的使用環境。
選擇完遷移范圍后,就可以起身做點別的了。遷移所需的時間根據數據規模、數據源和連接方式而異。經驗上,由于我的數據量不大(100 多 GB),在 USB-C 連接下半個多小時可以完成復制。
對于遷移助理在運行過程中不幸卡住的情況:
雖然遷移助理可以遷移軟件,但并非所有軟件都能在遷移后直接在新機上工作。因此,進入系統后建議按照以下優先級安裝、啟用和重新授權:
如果是遷移到 Apple 芯片的新機,還需要考慮處理器架構帶來的變化:
如前所述,遷移助理選項中的「其他文件和文件夾」「系統和網絡」兩項已經涵蓋了大多數軟件數據和支持文件。如果事后發現存在遺漏,或者有手動遷移、備份的需求,則可以根據以下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如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官方文檔《macOS Library Directory Details》和《Container Directories and File System Access》。)
例如:
如果你不能確定某個軟件的數據保存在何處,除了向搜索引擎求助,還可以使用免費的 AppCleaner 軟件。它的本職工作雖然是卸載,卻也可以用來查找軟件在系統各處的痕跡;將隨意一個軟件拖入其窗口,就可以看到所有相關的文件和目錄,然后針對性地備份和拷貝即可。
用 AppCleaner 查找軟件的關聯路徑
當確認所需的數據都遷移完成、新機使用基本正常后,就可以重置舊機以便后續處置。這需要在恢復模式下完成,包括抹除磁盤和重新安裝系統兩步,官方支持文章都有詳細的說明,在此不贅。
如果你準備將舊機轉售,可能會顧慮僅僅抹除硬盤并重裝系統是否足以保護隱私,是否需要一些額外步驟來保證數據已經被充分擦除。這當然是合理的顧慮;事實上,早期版本磁盤工具曾經提供「將所有數據清零」和「安全抹掉」等功能,通過向硬盤中反復填充空白數據,減少事后通過軟件恢復的可能性。
但是,蘋果已經在搭載固態硬盤的 Mac 上隱藏了這些功能。根據蘋果一篇支持文章的說法,對固態硬盤執行標準的擦除操作已經能使數據難以恢復,因為固態硬盤的工作機制是將寫入數據分散在各處(主要是出于減少磨損的考慮),擦除后很難從碎片中拼出完整的信息。
蘋果指出,確保固態硬盤上數據安全的更好方式是使用「文件保險箱」(FileVault),這是 macOS 系統自帶的硬件加密技術,一般情況下已經默認啟用了(你可以到「系統偏好設置」>「安全和隱私」>「FileVault」確認或手動啟用)。由于 FileVault 加密后的數據只能通過加密密鑰和對應的密碼解鎖,而擦除操作會刪除加密密鑰,即使有數據殘留,也因無法解密而完全無用。
當然,如果你確實希望通過反復寫入方式擦除硬盤,仍然可以通過終端下的 diskutil secureErase 命令實現,具體方式參見該命令的手冊(man diskutil)。你也可以閱讀維基百科關于固態硬盤數據遺留的討論和備份解決方案商 BackBlaze 的博客文章來進一步了解這一話題。
遷移并非能一步到位的工作。盡管八九成的事項可以在兩三小時到半天之內完成,但剩下的一兩成「長尾」則可能要在接下來的幾天以至幾周中,隨著日常使用逐漸補齊。
事實上,大多數遷移失誤都不是出于技術障礙,而是由于圖快、圖全,缺少耐心。值得時刻提醒自己的是:新機看起來再朝氣蓬勃,也是一張白紙,需要經過磨合才能逐漸上道;舊機相比之下再黯然失色,也是掌握你使用習慣和重要數據的堅實后盾。遷移雖然是一件麻煩差事,但也是少有的全面整理數據、反思使用習慣的機會。成功遷移的回饋,不僅是熟悉卻更順暢的使用環境,還有對自身需求的進一步理解和工作流程的優化。
汽車出廠時的音響、導航一般不盡人意。
可以說,B級及以下的車,基本都存在音響音質平庸、導航不智能等問題。
CarPlay就是汽車音響與導航的解藥!
本文以豐田亞洲龍為范例(其它車型CarPlay與此基本一致),詮釋CarPlay怎么改良導航、音響,讓您愛車煥發新活力的!
如此精品,勸君珍藏!若有不明白,加關注交流。(本文為上期文章的精簡改良版)
CarPlay與手機互動圖
CarPlay由蘋果iphone手機、CarPlay套件(含主板、線材等)、原車播放器(含功放)三部分組成。其傳輸原理一致。如下圖:
CarPlay的三大部件、傳輸原理
無論有線、無線傳輸方式,都是一個傳輸原理:手機音視頻向原車車機的數字投射。
總結:很多車型都支持CarPlay,并支持無線、有線兩種傳輸方式!
您要加裝CarPlay,需要配置iphone手機+CarPlay套件。如果您已有iphone手機,購買CarPlay套件就行。部分太舊或太新的車型,可能還沒套件開發出來哦!
蘋果公司出品iphone手機,均已內置CarPlay模塊,有多種品牌、多種車型可識別。
所有iphone手機均已內置了CarPlay的軟件模塊
部分CarPlay套件,還內置了CarLife模塊,讓您買一送一,玩轉兩種新車機。
豐田亞洲龍的播放器可內嵌入CarPlay主板
總結:您有iphone手機就可以加裝CarPlay。
有線傳輸:iphone6、7就可以流暢運行,對系統版本無要求。
無線傳輸:最好在iphone8或以上,系統在IOS 12.0或以上的版本可確保不卡。
手機ROM要求:因為車機運行過程中的在線導航地圖、音樂播放的緩存文件,都保存在您iphone手機的ROM上。推薦ROM為128G或以上的手機!
安卓車主不想換蘋果手機的,可以參考筆者以上做法。優先使用有線方式連接CarPlay,二手iphone手機一直隱藏在副駕駛位的儲物箱內,不會暴露出來,妥妥的!
亞洲龍副駕駛儲物箱的CarPlay專用iphone 6s
總結:CarPlay必需配置蘋果手機,無線傳輸方式對手機配置要求更高一點。
您如果是蘋果手機車主:都用無線了,用你的蘋果手機卡的流量來導航、聽音樂。
如果您是安卓手機車主:開啟你安卓手機熱點,開啟CarPlay專用iphone手機的WIFI,讓它們對接。每次上車,安卓手機的熱點就自動共享給CarPlay專用手機了,連接很快,5秒內自動連上。
就是說,CarPlay專用iphone手機沒必要額外配置SIM卡,這臺手機開通WIFI即可。
安卓手機與CarPlay專用蘋果手機的通訊
總結:無論安卓還是蘋果手機車主,無論有線還是無線傳輸,CarPlay無需配置專用流量卡!
任何產品的音質提升,包括五要素:音源、播放器、功放、喇叭與調音。
音響汽車音質的五要素
CarPlay加裝,僅是改變了音源與播放器,功放與喇叭并沒有改變,不能說一定會提升音質。
不過,蘋果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在CarPlay的研發,確保了手機作為播放器輸出的音質,其效果不輸3000元級普通車機播放器。通過QQ音樂等播放的音質,音效提升都非常明顯。
CarPlay下的QQ音樂界面
總結:CarPlay加裝后提升了音源,因音質的提升在50%以上,若還不滿意得改裝喇叭、功放了。
CarPlay支持MP3、WAV、APE等,但目前不支持CUE解析,也不支持FOOBAR2000這類解析軟件。
CarPlay加裝后支持全系高清音樂格式與傳統MP3
總結:CarPlay支持WAV、APE等高清音樂格式,不支持CUE文件解析。
CarPlay有三種可切換式主界面,是該產品最大的特點,非常人性化。輕觸屏幕左下角的多選按鈕(9粒小米),即可秒換。
樣式一:三區顯示,左邊導航線路、右上重要播報、右下音樂播放。
樣式一:三區顯示
樣式一:重點看右上重要播報,對比與上一張圖的變化
樣式二,全導航地圖顯示:依然支持各類重要播報,音樂為背景播放了。
樣式二:與其它車機無什么區別,就是全屏嘛
樣式三,全音樂播放顯示:
樣式三:全音樂播放器顯示,干凈大氣
CarPlay的三種可切換式主界面,按需使用,非常人性化。
樣式三:全音樂播放器節目彈出的導航重要播報文字
總結:CarPlay功能界面非常友好,獨樹一幟。
CarPlay團隊花費了很多精力,去做原車按鍵的適配。這個也是它強大的地方!
包括:SIRI語音喚醒鍵、音量增大、音量減小、上一曲、下一曲、電話接聽、電話掛斷等常用按鍵,均是做了適配的。
亞洲龍的語音喚醒鍵,在CarPlay中全面兼容
總結:CarPlay在原車按鍵匹配方面做得挺好,音量數值無法在導航屏上顯示是缺點。
我們看看CarPlay的軟件清單,包括QQ音樂、高德地圖、蜻蜓FM、博客、網易云音樂等:
軟件清單界面一:TOYOTA圖標是返回原車機按鍵
軟件清單界面二:電話、短信、音樂、手機等都支持
CarPlay并不支持視頻投射,應該是出于駕車安全考慮!
紅色標志是可卸載不投射的軟件,其它是必須投射軟件
總結:CarPlay支持投射的軟件豐富,但不支持視頻投射。
下面以QQ音樂為例說明吧,網易云音樂、搜狗、蝦米也支持,都是這樣操作的。
我們可以通過任何手機、電腦登陸QQ音樂賬戶,編輯、收藏歌手的音樂專輯或歌單,同步到汽車上播放。
電腦上編輯的專輯(歌單)
手機上也可以同步與編輯哦:
手機上也可以編輯與同步專輯(歌單)
車機里投射過來的音樂清單,與電腦、手機的一致。
CarPlay同步電腦、手機的所有曲目與專輯
總結:CarPlay的音樂專輯收藏、自建、同步非常強大與便利,體驗很好!
CarPlay有非常強大的語音交互功能。
您可以跟SIRI交流:我要聽劉德華的歌曲!我要去“廣州塔”、我現在在哪里?今天天氣怎么樣?用QQ音樂播放聽薛之謙的”陪你去流浪“!現在幾點鐘?美國疫情怎么樣了?北京天氣怎么樣?周杰倫是誰?
CarPlay的回答比其它車機更友好,馬上識別。
CarPlay的語音受話波紋很炫
總結:CarPlay的語音互動體驗很友好,識別率高。
倒車影像CarPlay全方位支持!不用增、改、減、換原車的任何影像與傳感設備。
CarPlay對原車影像系統全面兼容支持
特別亮點:CarPlay加裝后,部分低分辨率的顯示屏,看起來畫質更好了!
總結:CarPlay對影像系統的極大支持,是一大亮點。
CarPlay是強大的智能車機系統,是汽車的必選之配置。
在導航方面,CarPlay全面提升了智能導航;在音樂體驗方面,CarPlay做到音源、播放器輸出音效的全面改善,可以給您的愛車音樂體驗帶來前所未有的驚喜體驗。
版權所有,可分享;不經筆者同意的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