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分析基礎是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專業基本知識、理論平臺的重要課程,由陳衛,張紅斌主編,高林、曾曉宏主審,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是世紀英才高等職業教育課改系列規劃教材。全書融合了電路基礎,電子測量技術與儀器、模擬電子技術、電子工藝實訓、小家電電路、常用電子電路及職業技能鑒定等相關內容,以“任務驅動、操作先行、教學做一體化”的模式進行構建,能夠幫助讀者更好的學習、鞏固和應用。
電路分析基礎全書內容包括:安全用電與靜電保護、測量分析電阻電路、測量分析等效變換電阻電路、測量分析線性電路、測量分析動態電路、測量分析正弦交流電路、測量分析互感電路和測量分析非正弦周期信號,適合于少學時的教學要求,可以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及相關電類各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參考用書。
特別說明
軟件包中已經附帶了福昕pdf閱讀器,用戶下載后即可閱讀。
什么是電力系統?
電力系統的分類
1、整個電力系統可分為強電系統和弱電系統。在通常情況下,把電力、照明用的電能稱為強電。與電力、照明用電相對而言,把傳播信號、進行信息交換的電能稱為弱電。
2、強電的處理對象是能源(電力),其特點是電壓高、電流大、功耗大、頻率低,主要考慮的問題是減小損耗、提高效率。弱電的處理對象主要是信息,即信息的傳送與控制,其特點是電壓低、電流小、功率小、頻率高,主要考慮的問題是信息傳送的效果,如保真度、速度、廣度和可靠性等。
電力網與輸電電壓
1、電力網
發電機、配電裝置、變壓器、電力線路及各種用電設備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統一整體通常稱為電力系統。電力系統中由各級電壓等級的輸配電線路及升降壓變電所組成的部分,稱為電力網。
通常可將電力網分為地方電網和區域電網。電壓在110kV及以上,供電范圍較廣,輸送功率較大的電力網,稱為區域電網,電壓在110kV以下,供電距離較短,輸電功率較小的電力網,稱為地方電網。
2、輸電電壓
輸電技術是伴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大工業的出現而興起的。根據電壓等級的高低,電力網還可分為低壓、高壓、超高壓3段。通常把輸送電壓為1kV以下的電力網稱為低壓電網,輸送電壓為1~220kV的電力網稱高壓電網(如圖0.1所示的高壓輸電鐵塔),輸送電壓為330kV及以上稱超高壓電網。
我國的國家標準《GB 156額定電壓》是統一電力企業、電力設備制造行業以及用電工業和用戶之間電壓系列的強制性技術標準。電壓標準以系統額定電壓表示,有關輸電與配電電壓等級包括(括號內為設備最高電壓:220/380(230/400)v,3 (3.5)kV,10 (11.5)kV,35(40.5) kV,63 (69) kV,110 ( 126) kV,220(252)kV,330 (363)kV,500 (550) kV,750kV。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的是220/380 V 50Hz的交流電。
測量分析電阻電路
學習要求:
本模塊通過介紹測量分析簡單電阻電路的多個任務,將達到如下目標:(1)掌握導線和電阻器的識別方法、性能指標與電路符號。
(2)能熟練使用數字萬用表測量電阻、電流、電壓。
(3)掌握實驗電路的連接方法,建立理想電路的模型概念。(4)掌握加電測量電阻電路電流、電壓的方法。
(5)掌握基爾霍夫定律和分析電阻電路的基本方法。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電子產品,如計算機、電視機、手機、組合音響、儀器儀表等,都是由各種電子元器件按特定的設計和生產工藝流程制造出來的,再由各種功能電路組合而成電子產品。因此,電路就是實現豐富多彩的電子產品的功能基礎。
電路的定義是什么?電路(Circuit)是由各種電子元器件按一定方式連接起來,讓電流流過的通路。基本的電子元器件有導線、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品體管、集成電路、電動機及變壓器等。
實際電路的種類非常多,功能也各不相同,但總體上可分為3個基本部分:一是對電能的傳輸、轉換和分配,可統稱為電力傳輸系統,例如電力系統中將110kV的電壓通過變壓器轉換成220V的電壓送入千家萬戶,二是實現信號的產生、傳輸、處理及應用,例如家庭座機電話、閉路電視、空調機等,可統稱為負載系統。三是電力電源系統,例如發電廠將熱能、核能轉換成電能,水電站將勢能轉換成電能,電池將化學能轉換成電能,等等。總體而言,傳輸環節、負載和電源構成了現實世界中各種各樣的電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