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軟件發展戰略,提升關鍵軟件產品供給能力,推進軟件園區特色化、專業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了《中國軟件名園創建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如有意見或建議,請于2020年9月28日前反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
聯 系 人:楊磊 傅永寶
電 話:
傳 真:
電子郵箱:
中國軟件名園創建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國家軟件發展戰略,提升關鍵軟件產品供給能力,推進軟件園區特色化、專業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中國軟件名園是指積極開展中國軟件名園創建工作,完成創建目標,達到創建標準后,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中國軟件名園”稱號的園區。
第三條 中國軟件名園創建以部省市合作為主要推動機制,以“統籌布局、聚焦關鍵、協同支持、培育生態、做強主體、提高質量”為原則,遵循產業規律,明確發展定位,引導資源集聚,優化產業布局,促進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四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中國軟件名園創建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本地區的中國軟件名園申報和創建管理工作,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對中國軟件名園進行指導和管理。
第五條中國軟件名園創建工作流程分為申請、創建、評估、授予、提升五個環節。中國軟件名園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以下簡稱指標體系)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研究制定,是指導中國軟件名園創建、授予“中國軟件名園”稱號的評價體系。
第二章 申請
第六條 創建中國軟件名園實行申請制。凡具備創建基本條件的園區均可申請。申請材料由園區所在地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
第七條 申請軟件名園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發展規劃。園區的發展規劃目標明確、定位清晰、功能完備,符合國家軟件產業發展相關戰略、規劃及行動計劃要求。
(二)發展環境。園區申請創建工作得到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的支持,為軟件產業要素資源高效集聚提供有力保障。園區所在地地市級政府應有獨立的管理機構負責園區的建設和管理,制定創建工作方案,出臺支持軟件產業發展的專門政策,執行軟件產業統計調查制度。
(三)產業基礎。園區軟件產業規模原則上不低于100億元,在關鍵軟件領域擁有若干全國知名度較高的骨干軟件企業和若干全國市場占有率較高的軟件產品,具有承擔國家軟件產業重點攻關任務的能力。
(四)創新體系。園區企業具備業內領先的核心關鍵技術水平,軟件著作權、專利等知識產權擁有量位居全國前列,能夠形成產用協同的產業創新生態。
(五)公共服務體系。園區具有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能夠提供適配驗證、體驗推廣、企業孵化、投資融資、法律服務、人才培訓等優良的公共服務。
第八條 申請創建中國軟件名園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單位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的支持函;
(二)部省市協同工作機制方案和合作備忘錄(草案)等文件;
(三)申請單位出具的書面申請報告,以及根據指標體系制定的中國軟件名園創建工作方案;
(四)創建工作方案應包括申請園區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發展規劃、發展環境、產業基礎、創新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和名品、名企、名人等發展情況及相關附件;
(五)其它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九條工業和信息化部對申請園區進行形式審查,主要審查申請園區是否符合基本條件、申請材料是否齊全。通過形式審查的,部省市三方適時簽署《部省市協同創建中國軟件名園合作備忘錄》,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同意園區啟動中國軟件名園創建工作。
第三章 創建
第十條 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按照《部省市協同創建中國軟件名園合作備忘錄》,推動省級人民政府建立協調推進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分解目標任務,創新政策措施,指導進入創建期的園區落實中國軟件名園創建工作方案,確保創建工作成效。
第十一條 園區緊密結合國家軟件發展戰略部署,加大政策支持和資源保障,建立健全軟件產業協同攻關和應用推廣體系,加快培育龍頭骨干企業,完善軟件產業生態。加強創建工作的組織動員和政策宣貫,制定并落實達標計劃,及時上報創建工作進展情況。
第十二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對中國軟件名園創建工作的督導和檢查,園區應給予配合。
第四章 評估和授予
第十三條 園區根據《部省市協同創建中國軟件名園合作備忘錄》、中國軟件名園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等文件要求,組織開展自評,并將自評報告及相關材料報送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書面評估申請。
第十四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創建園區的評估申請進行審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適時組織專家評估組開展實地評估。
第十五條 專家評估組根據指標體系,采取文檔審查、實地考察、重點約談、專題座談等方式進行實地評估,出具實地評估報告,提交工業和信息化部。
第十六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審核確認專家評估組提交的評估報告,形成評估結論。
第十七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堅持嚴格中國軟件名園授予,確保中國軟件名園創建的實效和質量。對通過評估的園區發布公告授予“中國軟件名園”稱號,對未通過評估的創建園區,出具改進意見。
第十八條中國軟件名園評估結果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戶網站公示15個工作日。
第五章 提升
第十九條 已授牌的中國軟件名園(以下簡稱名園),應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制定發展提升計劃,健全工作機制,在品牌培育、創新能力、示范引領、特色發展、生態建設等方面加大對軟件產業支持力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第二十條 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定期跟蹤發展情況,發揮省級人民政府協調推進機制作用,加大對中國軟件名園指導協調力度,在發展規劃、土地利用、基礎設施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引導各方資金支持中國軟件名園建設,引導優勢企業、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向園區集聚。
第二十一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對名園的規劃指導,在制定相關產業規劃、組織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工程化服務體系、開展試點示范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二條 中國軟件名園的管理機構應在每年年底前,將上一年度工作情況和有關統計信息通過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報工業和信息化部。
第二十三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建立常態化信息收集、分析和共享機制,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組織專家對中國軟件名園發展情況進行測評,及時推廣典型經驗。
第二十四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對中國軟件名園進行動態管理,實行優勝劣汰機制。中國軟件名園的有效期限為五年,自正式公告之日起計算。有效期滿后,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本辦法第十三至第十八條之規定組織復核。復核通過的授予“中國軟件名園”稱號。復核未獲通過的,給予1年整改期,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撤銷其“中國軟件名園”稱號。
第二十五條 中國軟件名園的管理機構應在有效期滿前三個月內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復核申請。逾期未提出復核申請的,撤銷其“中國軟件名園”稱號。
第二十六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對于不履行統計義務、隱瞞事實、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取消創建資格,撤銷稱號并通報。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各省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可參照本辦法制定地方軟件名園創建管理辦法。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2020年月日起施行。
附件:中國軟件名園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
附件
中國軟件名園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
中國軟件名園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以下簡稱指標體系)是對中國軟件名園創建、認定、考核的主要依據和標準。按照“統籌布局、聚焦關鍵、協同支持、培育生態、做強主體、提高質量”的原則,采取基礎指標與創建指標相結合的方式,從現有發展基礎、創建工作及成效兩方面系統設計4個一級指標和17個二級指標。現有發展基礎考察創建園區在關鍵軟件領域已有的實力和水平,創建工作及成效強調創建過程中的政策支持力度,考察創建期園區的資源匯聚情況和關鍵軟件供給能力提升情況。按照綜合得分排序,擇優授予“中國軟件名園”稱號。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根據軟件產業發展情況,適時對指標體系進行調整完善。
中國軟件名園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序號
二級指標
權重
主要評價內容
現有發展基礎45
產業基礎
關鍵軟件企業質量
主要考察企業在關鍵軟件領域的實力、在國內及全球產業生態中的影響力、標準化能力、工程化能力等。
關鍵軟件產品質量
主要考察關鍵軟件產品競爭力,對國家重點項目、重大工程的支撐情況和知識產權情況等。
關鍵軟件技術水平
主要考察關鍵軟件與國內及全球先進技術水平對比情況。
關鍵軟件人才情況
主要考察園區在關鍵軟件領域的企業管理人才、海內外專職技術人才、開源領軍人才等情況。
關鍵軟件產業成長
主要考察園區關鍵軟件產業成長狀態及發展潛力。
關鍵軟件產業生態
主要考察園區的軟件產業聚集能力,產業生態影響力情況。
關鍵軟件國際化發展水平
主要考察園區企業參與國際合作能力,包括在人才、資本、技術等方面的國際化發展情況。
創新能力
關鍵軟件研發投入強度
主要考察園區軟件企業對關鍵軟件研發和技術創新的投入情況。
關鍵軟件標準化能力
主要考察園區軟件企業參與國內及國際標準工作的情況。
創建工作
及成效55
投入力度
10
人才政策
主要考察落實和創新軟件人才政策的情況。
11
財稅政策
主要考察落實和創新軟件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情況。
12
融資政策
主要考察優化軟件產業融資環境的情況。
13
關鍵軟件協同攻關與推廣中心建設
10
主要考察創建期匯聚各方資源支持建設關鍵軟件協同攻關與推廣中心建設情況。
創建成效
14
關鍵軟件企業發展質量提升
主要考察創建期企業的關鍵軟件供給能力、工程化能力、產業化能力等方面提升情況。
15
關鍵軟件技術水平提升
主要考察創建期關鍵軟件技術水平能力提升情況。
16
關鍵軟件價值提升
主要考察落實首版次政策、推廣軟件成本度量標準體系等方式提升軟件價值的情況。
17
關鍵軟件支撐能力提升
主要考察創建期關鍵軟件支撐國家重點項目、重大工程的情況。
備注說明
適用范圍:以上各項指標均限定于具有特定物理空間的園區軟件產業集群。
關鍵軟件:是指國家軟件發展戰略布局中的關鍵基礎軟件、新興平臺軟件、行業應用軟件、大型工業軟件、嵌入式軟件等產品。
園區軟件企業:注冊地或者主要經營地在園區內的軟件企業。軟件企業認定標準參照《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2018年統計年報和2019年定期統計報表)》統計口徑進行歸集。
關鍵軟件協同攻關與推廣中心:包括國家項目支持布局和地方自建的協同攻關與推廣中心。
Linux下HTTP代理服務器的搭建與配置
在Linux環境下搭建HTTP代理服務器,不僅能夠提升網絡訪問效率,還能實現網絡請求的靈活控制和管理。本文將簡要介紹如何在Linux系統中搭建并配置HTTP代理服務器。
首先,選擇適合的軟件是關鍵。在Linux環境中,常用的HTTP代理服務器軟件包括Squid、和Nginx等。這些軟件各有特點和優勢,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軟件。例如,Squid是一款功能強大且廣泛使用的HTTP代理服務器軟件,支持緩存、訪問控制和日志記錄等功能。
接下來是安裝步驟。以Squid為例,安裝過程相對簡單。在基于Debian的系統(如Ubuntu)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bash復制代碼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squid
在基于RPM的系統(如CentOS)上,則使用yum或dnf(對于較新的版本):
bash復制代碼
sudo yum install squid # 或 sudo dnf install squid
安裝完成后,需要對Squid進行配置。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squid/squid.conf。使用文本編輯器打開該文件,進行必要的配置調整。例如,設置代理服務器監聽的端口和IP地址,定義訪問控制列表,以及配置緩存策略等。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配置示例:
配置完成后,保存并關閉配置文件,然后啟動Squid服務:
bash復制代碼
sudo start squid
并設置開機自啟:
bash復制代碼
sudo
至此,HTTP代理服務器搭建完成。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或命令行工具(如curl)來測試代理服務器是否工作正常。例如,使用curl命令測試:
bash復制代碼
curl -x :3128
這條命令會嘗試通過本地Squid代理服務器訪問指定的URL。
總的來說,Linux下HTTP代理服務器的搭建與配置需要選擇合適的軟件,進行安裝和必要的配置調整,最后啟動服務并進行測試。通過合理配置和使用HTTP代理服務器,用戶可以更加靈活和安全地管理網絡訪問,提升網絡性能和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