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系中國傳媒大學“網絡社會研究”2019秋季課程的小組作業(一),各組同學以“網絡流行文化”觀察入手,以網絡話語方式行文,關注網絡社會中的大國與小民、科技與工具、教育與生活、賦權與越軌、族群與文化、結構與變遷,并以此來嘗試“摸象”網絡文化的符號特征與時代精神。
天天刷B站的你究竟算不算二次元呢?還記得你注冊B站時的一百道題嗎?那些題目你真是都會嗎?不妨再來做個簡單測試,檢驗一下你的二次元含量吧。
10個題:御宅,中二, 擴列,WOTA藝,FFF團,致郁系,橘里橘氣,車萬,昏睡紅茶,替身攻擊
01
御宅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OTAKU,指沉溺、熱衷或博精于動畫、漫畫以及電子游戲的人,不僅對二次元文化具有狂熱性,而且對其理解上具有深入性,將研究二次元當作專業的事情來做。
02
中二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用來將日本少年的典型語言、行動比喻為病的俗語,這個階段會有一些十分夸張的妄想行為,例如會設想自己其實是超能力者漆黑烈焰使:“被漆黑烈焰吞噬殆盡吧!”
03
擴列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源于二次元愛好者之間用來交友的流行語,是擴充好友列表的縮寫,通常擴列時會寫清楚自己的個人信息和愛好等,突出自己的個性,且表達語氣非常“萌”。
04
WOTA藝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是演唱會等現場活動中一種引人注目的應援方式之一,通常是少人數的集團行動,能夠很好的炒熱現場,有獨立的熒光棒舞蹈和喊口號等行為。
05
FFF團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出自輕小說《笨蛋測驗召喚獸》里學生由于不受到異性歡迎,便集體組成了FFF團,對情侶中的男性進行審判的異端組織,現多用于單身網民調侃情侶時。
06
致郁系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治愈系的對立面,形容會導致觀眾心情抑郁,情緒低落的作品。例如《魔法少女小圓》前幾集暖心治愈,后來突然開始轉折,劇情頓時充滿黑暗和壓迫感,治愈變成致郁。
07
橘里橘氣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出自《Citrus~柑橘味香氣~》主角從異父異母妹妹身上聞到了沁人心脾的柑橘味道,從此打開了百合的大門。現多用于調侃女生之間甜美微妙的氛圍。
08
車萬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東方“的形近詞,指同人游戲《東方Project》及衍生漫畫、小說等作品。極度喜歡東方系列的粉絲被稱為“東方廚”“車萬廚”,因作品年代久遠不再為人熟知,也被稱為“老人”。
09
昏睡紅茶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出自作品《仲夏夜之○夢》里被下了藥的能讓人昏睡的紅茶,因為作品槽點太多,誕生了大量玩梗的○夢小鬼,在視頻里看到紅茶就會發彈幕說這是“昏睡紅茶”。
10
替身攻擊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出自《JOJO的奇妙冒險》,替身是由精神能源所凝聚成的影像,擁有替身能力的人被稱為替身使者。網民們常用“這是替身攻擊”來形容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事情。
“二次元”等級對照表
0-2
3-4
5-6
7-8
9-10
二次元小白
宅中小透明
君二次元本當上手
高級宅眾
動漫高手,惹不起,惹不起
做完題,是不是對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認知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你的微信好友列表里有很多人的頭像是和二次元相關的;和別人聊天的過程中,“嚶嚶嚶”“草(中日雙語)““中二病”這樣的詞也會常常出現;買鑰匙鏈的時候,是不是也常常會選擇二次元形象的呢?不管你究竟是不是二次元的愛好者,二次元已經無聲無息的進入了你的生活,二次元已經從小眾“擴列”到了大眾。
在《動漫二次元人群營銷價值白皮書》中就有提及一些數據,2018年中國在線漫畫市場規模為33.5億、中國在線動畫市場規模為127.9億,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達到3.5億人,且仍在快速擴張,從嗶哩嗶哩這個和諧、活躍、聯結的“Z世代”用戶社區在不斷涌入“老阿姨”“怪叔叔”們就可以看出。
圖 在線動漫產業規模
在2019年12月27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和阿里媽媽聯合發布了“IP消費影響力”,迪士尼、海賊王、小豬佩琦位列前三,TOP50更是幾乎都為二次元IP,其中,圈錢大佬迪士尼IP衍生品更是涵蓋到了方方面面,例如電影、樂園、郵輪、服飾、出版物、音樂劇、玩具、食品、日用品、電子類產品等。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不僅是影響規模,二次元產生的經濟效益也不可忽視。
圖 IP消費影響力
不僅中國,二次元熱潮也在席卷全球,日本2018年在產業總規模超過2萬億円的情況下,海外收入達到了近1萬億円,且攻勢迅猛,近五年內一直不斷增長。《千與千尋》從2010年首映至今,五次重映,在全球范圍內攬收3.48億票房,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更進一步的引起了世界轟動,總票房達到3.6億美元,而同年的《美國隊長:內戰》也不過11億美元,動畫電影能獲得如此高的票房,可見二次元文化的全球影響力在不斷增強,突破了人們以往的對其“小眾”“低齡”的認知,走進了大眾的視野里。
為什么二次元會快速破圈、蓬勃發展且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這與它自身的符號建構是密不可分的。
二次元的符號建構
符號是代表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它既是物質對象也是心理效果。例如商店的招牌就是符號,而消費者看到招牌則會立即想起這家商店。
01
文字符號
二次元發展至今擁有了自己的文字符號體系,它的獨特,讓“圈外人”望而生畏。其中,有粉絲自發創造的二次元用語,如“X桑,家鄉的SAKURA開了”,還有直接來自作品中的詞匯,如《灌籃高手》中的“教練,我想打籃球”、《笨蛋測驗召喚獸》中的“燒光異性戀”、《JOJO的奇妙冒險》中的“歐拉歐拉“”木大木大”等。這也是為什么“二次元肥宅們”在進行交流的時候,非圈內人會感覺到很難融入進去的原因。
同一文字符號的含義也是多層的,有很多文字符號就有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比如,“川桑,家鄉的SAKURA開了”這句話,表層含義就是簡單的“先生,家鄉的櫻花開了“,但其深層含義其實是調侃日本人或精日分子,“日本的櫻花都開了,你也該回日本了”。再比如“現充”一詞,表層含義為“在現實生活中過的充實的人”,深層含義上,“現充”一詞經常被二次元用戶用來嘲諷熱愛三次元生活的、與他們十分不同的人。因此,對同一文字符號的理解深度的不同,又將二次元群體內部進行了劃分,成為了二次元愛好者在交流過程中判斷對方是否“資深”的條件之一。
02
視覺符號
從傳播學視角看,視覺符號是借助視覺進行傳播的符號有別于非語言符號,它以塑造“感知渠道”為建構符號的主要途徑。二次元視覺符號以服飾、手辦等周邊產品為主。
二次元愛好者常常一邊感嘆著手辦的昂貴,一邊忍痛“剁手”。這和手辦的制作精良和其背后的含義豐富息息相關。大部分手辦工廠使用半成品白模作為初始材料,需要人工動手打磨、拼裝、上色等一系列復雜的工藝,難度遠大于一般模型制作。正由于制作有一定難度,造型更貼合原型二次元人物,因此手辦就更生動形象,更能作為視覺符號傳達清晰明確的信息。同時,手辦作為二次元愛好者可以擁有的最貼近動漫人物形象的物件,也在承載著他們對二次元形象的喜愛,擁有手辦使其在心理上更一步肯定自己對這個形象的擁有權,將心中的喜愛外化到了物體的擁有上,所以,最終,“剁手”不可避免。
圖 宅男家里的手辦櫥窗,過年熊孩子們決不能碰的神圣地
二次元服飾最早出現在動漫、游戲等作品中,通常華麗酷炫,卻缺乏實用技能。但這些服裝因為其擁有不同于三次元服飾的獨特外觀與屬性,在二次元文化中十分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義。二次元服裝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人們擁有同樣的服飾就代表著擁有同樣的志趣,喜歡同樣的文化。并且,二次元服飾還有著不同的樣式與分類,例如水手服、洛麗塔服等等差異化風格,這其中又有著各自不同的圈子,服裝符號還因此將二次元圈層內部的分化更加細致。
03
儀式行為符號
美國社會學家米德提出的“符號互動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對于個體的象征意義,而事物的象征意義源于個體與他人的互動。
二次元圈內的線上、線下的團體們經常舉辦比賽、展會、社區成員聚會等活動,將泛二次元用戶與二次元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用戶們更是通過這些集會互相尋找同好。例如,每年的萌戰和燃戰盡管是為紙片兒人投票,但都會掀起一股熱潮,席卷每一個二次元社區,為粉絲們所津津樂道。再比如Comiket作為日本最大的同人志展會,為二次元粉絲們提供了交流場所,入場人數每次舉行可達到550,000人次。更引人注目的是粉絲們對初音未來演唱會的狂熱,在著名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的大型演唱會上,在這“宗教狂歡“的現場,粉絲們舞動著應援棒,披著應援“法披”在臺下聲嘶力竭地為一個虛擬的紙片人吶喊。整齊的搖動頻率,整齊的口號,這是一場場極富有儀式感的群體活動。
圖 Comiket 剛入場便已經是人山人海
COSPLAY亦堪稱二次元世界的“狂歡節”,在展覽上,美少年美少女們穿著“奇裝異服”帶你穿越到2.5次元,這甚至已經成為了一項國際賽事。像是WCS(WORLD COSPLAY SUMMIT 世界COSPLAY峰會)吸引了眾多國家的參與,澳大利亞、墨西哥分別包攬了今年和去年的冠軍,中國也曾在前年斬獲第一。
任何有意義的符號只有在特定的場景中才能確切地表達出其含涵義,這些展會、演唱會、比賽等等雖然都是為人為創作出的虛擬人物或作品搖旗吶喊,但參與者都在消費這些符號的過程中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更是消費了這些儀式行為符號背后的二次元文化。
04
人物符號
二次元憑借著其獨特的影像魅力,塑造了不少生動的人物形象,但與電影藝術不同,二次元的人物符號會被粉絲們捧上神壇、奉若神明,仿若追星一般產生宗教式的狂歡現象。每個二次元愛好者的心中,都有那么幾個Waifu(老婆)和(老公)。雖說是幾筆線條勾勒出來的平面人物,他們在二次元愛好者的眼里卻是鮮活且真實的。粉絲們會買喜歡的動漫人物的等身抱枕,就像抱著真實的人一樣,會在萌戰、燃戰為他們投票,即使這些比賽并不會有實際的意義和作用,會在叨叨記賬APP中將對象設定成動漫角色,仿若跨次元與他們聊天……二次元人物符號的魅力可見一斑。
人們可能都沒有注意到,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經常用到的描述人物的形容,都是以二次元人物形象為代表的,比如大家說的“這蘿莉真萌”,蘿莉在二次元作品中是常見設定,甚至衍生出了Sweet Lolita(甜美蘿莉)、School Lolita(校園蘿莉)和Gothic Lolita(哥特蘿莉)等不同類型,像是《薔薇少女》的水銀燈、《緣之空》的春日野穹就是其中著名的哥特少女。此外,還有以《新世紀福音戰士》綾波麗為首的一批動漫形象,帶火了“三無少女”的人物設定,自此許多作品都會爭相設置一個面無表情的女孩角色。傲嬌、病嬌、中二、元氣、妹系……二次元的人物符號是標簽化的,卻又不失其作為不同角色的獨特光彩,獲得了粉絲們的喜愛甚至膜拜。
圖 《薔薇少女》哥特蘿莉水銀燈和真紅
二次元的意義傳播
二次元的符號建構的逐步豐富和二次元的意義傳播也密不可分。
01
圈內意義共享
依靠群體的力量是二次元意義傳播的特點。每一種文化都是由一個個的個體——作為社會成員的人組成的,人們在交際中必然會形成一定的社會圈子,二次元文化當然也有自己的“宅眾”,二次元的意義傳播首先從這里開始。像是AcFun用戶喜歡抱團自稱Acer,他們之間在交流時會用著在A站創造的捏他(梗),例如“朱軍畫質”起因是有個ID為“朱軍”的用戶經常投稿一些極低畫質的視頻,久而久之Acer們就用“朱軍畫質”來形容渣畫質視頻,在與其他二次元愛好者交流時,也將這個詞掛在嘴上,最終達成了整個圈內的意義共享。也許是國內發展最好的二次元文化社區,并且制造出了獨特的品牌文化,發展出了自己的粉絲群體,時至今日可能就連B站的死忠粉們也很難記得最初是來自于《魔法禁書目錄》里上條當麻的一句“放電妹”了。二次元愛好者們聚集在社群里,用著或是來源于作品或是創造于網民的二次元話語來進行交流,以不自覺的方式在圈內加強了二次元文化的意義。
創新并通過圈內的社會系統進行推廣,幫助了二次元文化在圈內進行意義共享。在二次元的世界里,二次創作是它最有力的傳播方式,像是(同人誌)的存在,大大強化了粉絲對二次元作品的忠誠度。粉絲會為喜歡的作品和CP創作同人漫畫、小說、甚至游戲,并且進行主動傳播,不厭煩的問候著朋友“吃安利嗎”。日復一日的嗑著嗑著CP,就算原作已經完結,同人還能再搞一萬年——“一露才是真的,久保帶人他就是個畫畫的,懂個什么《死神》”。二次創作對二次元文化傳播的影響力巨大,像是高橋留美子、CLAMP、安達充等也都曾經創作過同人漫畫......是的,就連《棒球英豪》的作者安達充也未能免俗。二次創作不僅給二次元作品帶來了增值作用,讓無數粉絲們參與進來共同創作,還能激發粉絲的參與感,保持二次元文化的活力,于是粉絲們自發在圈內共享著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化意義。
02
意義的擴散與裂變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伴隨著二次元文化的發展,許許多多的“圈內用語”的意義逐漸向外擴散。例如《魔法少女小圓》里巴麻美學姐說完“已經沒有什么好害怕的了”后就身首異處,《龍之塔》里人們說完“打完這場仗,我就回老家結婚”后立馬戰死沙場,此后這幾句話就常常被無論圈內外的各界網民們用來表示“死亡Flag”、角色死亡的伏筆。《龍珠》賽亞人探測了地球人情況并說了一句“戰斗力只有五的渣渣”,后來這句話經常被網民們用來互相戲謔調侃對方“太弱了”。《Fate系列》中最早出場的兩位槍兵角色的幸運設定均為E,故而有了“自古槍兵幸運E”的說法,“槍兵”和“幸運E”成為了互聯網上人們耳熟能詳的形容運氣不好的詞語。此外還有許多源自二次元的梗料擴散到了圈外,時至今日這些二次元圈內的話語已經發展成了網絡空間內眾人皆知的流行語。
圖 《龍珠》“戰斗力只有五的渣渣”
同時,在二次元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許多詞語脫離了作品本身的意思,延伸出新的符號內涵意義。最早小豬佩奇只是英國學前電視動畫片《小豬佩奇》(Peppa Pig)中的卡通人物,但是這只長得像吹風機的小豬,不僅發展成了“精致的豬豬女孩”,還因為有網友曬出了自己反差萌的小豬佩奇紋身,隨后“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的口號就流傳了起來,小豬佩奇搖身一變又成了“社會人”的代名詞。還有在二次元用語中使用率非常高的那句“動啊鐵奧”,起初只是動畫片《機動戰士高達》里的一句臺詞,但現在只要加載圖片時遇到網速太慢的情況,粉絲們就會立刻中二起來,“鐵奧,快動啊,鐵奧,為什么不動?!”這些是專屬于二次元的符號樂趣,也正是這些符號的意義裂變讓二次元文化變得更加斑斕和豐富。
圖 表情包“動啊鐵奧”
03
對國家文化傳播的影響
二次元文化影響超乎我們想象,甚至不再是我們印象中的亞文化了,不少東西方文化都在不同程度的被二次元文化影響,二次元文化也逐漸成為了各國文化輸出的一大方式。通過幾個例子,就可以看到這一點。《羅小黑戰記》作為將古代的妖魔鬼怪放到現代環境下的故事,題材新穎,再加上精致的原畫,不僅在國內受到了關注,在日本也廣受好評。日本文化更是憑借其二次元文化的傳播力,在全球收獲了大量粉絲。《海賊王》《名偵探柯南》《龍貓》等早已成為了我們了解日本的主要途徑。美國的超級英雄、迪士尼人物也從漫畫發展到電影等,在大受歡迎的同時無形之中又把英雄主義輸出到了世界。
在國家文化傳播層面,二次元文化可以幫助國家文化“走出去”,但在利用二次元文化這一優勢時,也要保持自身的文化自信。在西方,有、等詞,在中國就相當于我們所說的精日(精神日本人)。一些癡迷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個人,會出現高度認同日本文化的情況,且向往去日本“朝圣”,甚至有些人會在政治立場、意識形態、價值取向上向日本靠近,這就是一種不太可取的行為。我們喜歡一種文化,就自我塑造成這一文化的代言人,就過于夸張了。吸收二次元文化好的部分,將其融合到自身的文化中,使自身的文化做出適應時代變遷的改變,多元并包,進一步幫助自身的文化走出去,這才是國家文化傳播和發展應該有的態度。
圖 日本海內外動畫產業收益(單位:十億円)
展望
二次元文化在中國扎根的近幾年間,中國的二次元產業發展之迅速、蓬勃程度不容小覷,中國自制的動漫、游戲作品在國內外屢屢創下佳績。這一切積極的發展訊號更加有理由讓圈內人、讓所有了解二次元的人對二次元文化充滿信心,相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里,二次元文化會繼續壯大并占據世界文化版圖中舉足輕重的份額。
喜歡二次元的粉絲們主要是年輕人,二次元文化代表的是青春、活力、新鮮感,具有快速接受新事物的態度和能力。我們可以發現,在全息投影技術剛剛興起時,動漫人物立刻站在了演唱會的舞臺上,還有3D、4D、5D技術的發展,游戲產品也緊隨著其步伐不斷更新迭代,那么未來,技術仍然會繼續影響和推動二次元文化的發展。
例如,極具顛覆性的變化是,AR、VR、MR等虛擬現實技術開始推動了二次元平面世界與三次元用戶的深度交融,愛好者與虛擬人物的接觸與交流將不再停留在影像和聲音對人的影響層面,而是通過持續更新的技術使用戶可以沉浸在二次元世界內。當二次元人物與世界的擬真性持續提高時,會使用戶更加有代入和交互感。
根據2019年騰訊的《00后研究報告》顯示,在單向度的二次元世界里,00后這代年輕人的偶像前兩名已經分別被洛天依和初音未來兩位二次元形象占據。那么隨著虛擬現實等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完善,更強擬真性的二次元世界是否會加深粉絲的沉浸程度、更加難以分清真實與虛構的界限呢?
圖進取的00后——2019年騰訊00后研究報告
從目前趨勢看,二次元文化的擴散將會越來越廣。二次元已經通過符號建構帶給青年人們深刻的影響,在90后、00后的世界里充滿著對二次元文化的宗教式狂熱,從初音未來演唱會就可見一斑。
我們不能準確的預測未來,但可以肯定的是,二次元文化發展的前景與挑戰并存,二次元的未來需要每一個從業者與愛好者共同創造和守護,這正是虛擬世界存在的規則,也是二次元最大的魅力。
小組成員
許倩-數字媒體藝術
王蘇源-數字媒體藝術
張月-互聯網信息
鄒孟琪-互聯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