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說財務可以為企業創造價值,那么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財務的價值體現,并不在于直接增加企業的利潤,而是通過各種手段來控制企業的風險、為業務提供專業的支持和幫助、建立流程和模型進行財務管理,從而降低企業的風險,幫助管理層進行決策。”
管理層決策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時有發生,例如開店決策、項目決策、投資決策等等,實際上每一個合同簽訂、付款審批、項目立項都是一個決策的過程。
決策預示了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所有決策都是在企業戰略的指引下做出的。決策大多數由業務部門開始,這個項目要不要做?是否需要擴張更多的店面?這個客戶到底要給予多長的賬期?在這些決策做出的過程中,財務可以做什么呢?
不同的行業和企業可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總結起來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大類:財務預測、風險管理、財務合規,這是三類比較常見的財務在決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01
財務預測:將業務假設進行量化展示
在項目立項的時候,通常會有財務預算,給出這個項目預計的投入的時間以及資金需求和資金投入的節奏,同時項目的立項報告中也會通過行業發展情況以及公司戰略等角度來充分闡述項目的可行性。
這樣的項目立項報告是否可以支持管理層做出決策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這個報告中缺少了管理層最關注的部分,項目可以為企業帶來怎樣的收益。
這時就需要財務將立項報告中的一系列假設轉換為財務模型和數據,預測項目運轉會給企業帶來的收益以及增加的成本,通過這些量化的指標來反映項目是否真的可以盈利。這個過程就是將業務假設轉換為財務數字的過程,也是能夠體現財務價值的過程。
例如在公司業務擴張的過程中,需要開設新的店鋪,目前有兩處選址。針對不同的位置,業務部門有總結出兩處位置的租金、周邊環境、競品店鋪等信息,財務可以按照報告中的假設分別建立兩家店鋪的模型,周邊環境和競品店鋪會影響店鋪的收入,位置的不同會影響相關存貨的物流配送,租金則影響成本,在兩家店鋪面積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投入同樣的裝修成本和人力成本,兩家店鋪預計的盈利模型會是什么情況,用這樣的財務預測數據來輔助管理層進行決策。
另外還有一些情況下,財務需要測試不同的假設條件對于利潤的影響。例如對于電影投資利潤的預測,投資成本和宣發成本是確定的,但是票房收入的預測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業務部門和財務部分對于最終的電影票房有不同的意見。財務可以按照樂觀、保守、悲觀三種情況來進行不同的收入預測,將三種結果遞交給管理層,并且闡述每種結果的假設條件,供管理層參考。
02
風險管理:從建立的模型中尋找風險點
上面講的是將業務假設轉化為財務模型,利用財務模型建立預測,將結果量化進行展示,輔助管理層進行決策。
那么第二種就是先建立財務預測的模型,然后在模型建立的假設條件中尋找風險點,進行風險的控制和管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需要進行未來三個月的資金預測來確保不會出現資金缺口,維持企業的正常經營。目前企業的人員較為穩定,那么相關的人工成本和部門報銷費用就不會出現大額變動,相關的營銷費用按照市場部的規劃進行預測,最終具有不確定性而且影響較大的就是銷售回款以及供應商付款。
目前的銷售回款周期大概為50天,供應商付款周期為45天,按照這種情況進行預測,資金必然會出現缺口,回款周期比付款周期長5天,這個就是風險點。
接下來可以采取進行應收賬款管理來加速回款用excel建立本量利模型,或是調整供應商的相關付款政策來減慢付款,讓回款周期小于等于付款周期,這樣就可以降低資金出現缺口的風險。
這個過程實際上貫穿于每個月的財務分析中,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寫過,財務分析不只是要分析過去已經形成的財務數據,更重要的是針對未來進行預測。()對于過去的分析可以發現風險,對于未來的預測可以檢驗風險的控制手段是否有效,同時也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來發現新的問題,通過尋求解決問題的手段來調整企業現有的流程及制度,將調整前后的數據遞交管理層進行決策,從而降低企業的整體風險,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以內。
03
財務合規:將不合規轉變為合規的過程
對于風險的管理,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就是降低風險,讓公司經營過程中的各項流程和結果都符合財務相關的規定,保證合法經營。這一點在初創企業中尤為重要。
在企業經營的初期,為了保證企業能夠活下去,管理層的重心在業務層面,對于財務合規的關注很少,甚至有的企業不會專門配置財務崗位,伴隨著業務的野蠻生長,帶來了各種諸如兩套賬、賬外資金、無票收入不報稅等等的問題,這些無疑是不符合財務相關法規的。
在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或是開始融資的時候,管理層意識到了財務的重要性,開始聘用專業的財務人員來解決目前的問題,需要將不合規的地方加以改正,但是又不能增加太多的成本,這是管理層的主要訴求。
財務首先要找出目前企業所有不合規的地方,按照風險高低進行排序,首先解決風險較高的問題。將怎樣進行改進形成方案,建立財務模型,測算如果按照合規進行處理,需要增加的成本以及預計的時間進度,解決方案可能有很多種,例如公司利潤較高,管理層想要降低企業所得稅,那么依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可以考慮申請具有稅收優惠的資質、成立新公司將業務進行拆分、在稅收優惠園區進行注冊、將原有的無票成本想辦法轉變為可以拿到發票等等,每種解決方案都可以轉變為財務模型,用最終增加成本的金額以及預計的時間來輔助管理層進行決策,選擇最優的方案操作,改善目前不合規的狀況。
從上面的三點可以看出,財務輔助管理層進行決策的過程,離不開財務模型和財務數據。實際上就是講業務層面的東西全部進行量化展示,這點是財務可以做到的突出專業價值的事情。
量化的數據可以更直觀的展示這個項目是不是盈利的?這個方案可以減少多少成本?這個客戶簽下來到底賺不賺錢?這些是管理層關注的重點,而這些數據顯然無法從業務部門提供。
財務的價值并不只是把賬算對、按時出具報表這種基礎性的工作,而是在利用數據輔助管理層進行決策,這才是財務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結束后的碎碎念:最近各種事情比較多,寫作的時間被嚴重擠壓,選題也比較困難。如果大家有什么想看的內容,可以在公眾號給我留言,謝謝大家的支持。
財務分析
銷售底薪低用excel建立本量利模型,成本就一定低嗎?
預算管理
財務轉型
財務報表
財管&內控
職場經驗
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