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課本
知識點
4. 球的特征:圓圓的,表面是曲面。把球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滾動。
5.立體圖形的拼組
(1)用長方體或正方體可以拼組成不同的立體圖形。
(2)用小的圓柱可以拼組成更大的圓柱。
圖文講解
同步練習
參考答案
導學案
教學設計
立體圖形的拼組
教材第34-38頁的內容及練習八的第4~8題。
教學目標
1.學生親自參與操作活動,從而體會立體圖形的特征,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
各種立體圖形模型和實物,積木等。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老師出示下圖。提問:說出這些圖形的名稱。(這些圖形是立體圖形,分別是圓柱、長方體、正方體和球)
請你數一數,填空。
長方體()個圓柱()個
正方體()個球()個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用長方體和正方體拼組。
學生獨立完成。用正方體拼成長方體,用長方體拼成正方體。
學生在拼組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不同的拼法,老師應予以鼓勵。
特別值得老師注意的有:
在上述活動之后,要啟發、鼓勵學生用長方體和正方體拼組出不同的形狀。
圖中的部分。
這是由4個完全一樣的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并且可以分成2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的)長方體拼組而成的,并不是任意4個完全一樣的長方體都能拼成一個正方體。要注意題中長方體的特殊性,以免得出錯誤結論。
在拼組中理解這兩種立體圖形間的關系。
(2)用圓柱拼組。
讓學生獨立完成,兩個圓柱拼在一起,拼成一個大圓柱。
2.教學例3。
(1)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搭一搭,擺一擺,可以拼組自己喜歡的形狀。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拼在一起比較穩固。
(2)要使球也搭上去,就要搭在最上面,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要把球也搭上去,應把球放在平平的物體上面,這樣就可以放穩。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通過讓學生觀察和動手擺實物,對幾種基本的立體圖形有一些感性認識,知道它們的名稱,能夠辨認,能初步感知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征。教學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和能力。如可以讓學生觀察身邊的物體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哪些物體的形狀相同等。
2.要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機會和時間,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如讓學生通過滾一滾、推一推、搭一搭和拼一拼等活動,充分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征。
3.注意培養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4.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教學中老師要經常為學生創造“最佳發展區”,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主動探索和發現新知識。老師要注意保護和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怎么獲取配套
導學案+練習+課件+教案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