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測試用例設計方法---等價類劃分、邊界值
等價類劃分:把所有可能的輸入數據劃分成若干子集,然后從每一個子集中選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數據作為測試數據,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測試數據。
等價類劃分法分為: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
有效等價類:是指對于程序的規格說明來說是合理的,有意義的輸入數據構成的集合。
無效等價類:無意義的,不符合需求規定的集合。
如何用等價類劃分設計用例?
一般有如下幾個步驟:
1、劃分等價類和非等價類并編號。
2、設計組合方式和可能性。
3、根據組合選擇數據生成測試用例。
例如注冊功能:
用戶名要求:6到10位字符首字母必須是字母或數字功能圖法設計測試用例,不能為空和漢字。
密碼要求:6到10位字符,不能為空和漢字。
確認密碼:與密碼一致。
劃分等價類和非等價類:
組合方式:
用戶名正確、密碼正確、確認密碼正確
用戶名無效、密碼正確、確認密碼正確
用戶名正確、密碼無效、確認密碼正確
用戶名正確、密碼正確、確認密碼無效
測試用例:
這是根據編號1、2設計的用例,其他用例大家可以自己補充下。
原則:
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盡可能多地覆蓋尚未被覆蓋地有效等價類,重復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價類都被覆蓋為止。
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僅覆蓋一個尚未被覆蓋的無效等價類,重復這一步.直到所有的無效等價類都被覆蓋為止。
邊界值分析
經驗告訴我們,一般大量的錯誤都是發生在輸入或輸出范圍的邊界上,而不是發生在輸入輸出范圍的內部。
通常輸入和輸出等價類的邊界,就是應著重測試的邊界情況。
應當選取正好等于,剛剛大于或剛剛小于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為測試數據。
一般要取邊界點上的上點、內點和離點。
上點:邊界上的點
內點:區間內的點
離點:離邊界值最近且與上點不屬于同一等價類的點。
對于小數不用考慮離點。
如:(0功能圖法設計測試用例,100],上點:0、100 內點:50 離點: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