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的安全性是為了防止非法用戶訪問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使用用戶標識和密碼防止非法用戶進入數據庫系統,存儲控制防止非法用戶對數據庫對象的訪問,審計記錄了對數據庫的各種操作,重點掌握角色的創建和授權。并結合SQL 2016和實際應用,概述了具體的登錄控制、用戶與角色管理、權限管理等應用操作。數據庫的完整性防止不合法數據進入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通過實體完整性、參照完整性和用戶定義完整性實現完整性控制。實體完整性就是定義關系的主碼,參照完整性就是定義關系的外碼。事務是用戶定義的數據操作序列,這些操作作為一個完整的不可分隔的工作單元sql語句創建學生信息數據庫表的示例,一個事務內的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利用事務可以保持數據的一致性。為了保護數據的完整性sql語句創建學生信息數據庫表的示例,關系數據庫一般要求事務具有以下4個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和持續性(),簡稱為ACID特性。CAP理論為NoSQL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基石,該理論告訴我們強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區容錯性不能同時滿足。在進行系統設計的時候必須在這三者之間做出權衡,需根據不同的應用和環境進行系統設計。為了提高系統的效率,在大多數的系統中采用的是“最終一致性策略”,而放棄了CAP理論中的“強一致性”要求。BASE理論正是這一方面應用的典型理論代表,該方法通過犧牲一致性和孤立性來提高可用性和系統性能,其中BASE分別代表:基本可用、軟狀態和最終一致性。數據庫的并發控制防止并行執行的事務產生的數據不一致性。數據不一致性有丟失更新、讀“臟”數據、不可重復讀和幻讀4種情況。并發控制方法有封鎖、時間戳、樂觀方法等。主要介紹封鎖方法。數據庫的備份與恢復是數據庫文件管理中最常見的操作,數據庫備份應考慮備份內容、備份介質、備份時機、備份方法及類型。數據庫恢復是與數據庫備份相對應的系統維護和管理操作,通過敘述數據庫運行故障,介紹相對應的數據庫恢復類型。介紹了利用SQL 和 SQL備份/恢復語句在本地主機上進行數據庫備份和恢復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