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辨的是筆記app和讀書筆記app是有很大的差別好用的筆記軟件,大部分的筆記app都是生活辦公中使用,而且這類app要么分高級賬號,要么按月按年收費。
再就是專門單獨做讀書筆記的app也很少,大部分都是放在閱讀軟件里面去了。像微信閱讀、網易蝸牛閱讀都是以看書為主,在看書瀏覽界面附帶著有做筆記的這個功能。
所以適用于看書做筆記這個場景的工具很少,在減去一些收費有廣告的,真正能用的就那么幾款。流書就這樣的存在。
外觀簡潔大方,沒有多余的文字活動去吸引人眼球,版塊功能劃分清晰簡單,這也是能營造出這種簡潔感的原因。
在流書里把一條讀書筆記稱為一條流書,一段原文加一段自己的理解感悟就是一條流書。之所以叫流書是因為在我們眼里,筆記是一本書的精華所在,是高度濃縮的知識,這份知識應該流動起來,讓更多的人學習受用。
上面圖片里就是首頁,左右滑動就可以換下一條。這個交互動作似曾相識,不過現在還沒有明確左右滑動對推薦是否有影響。應該在后期版本迭代中會加入智能分發的功能,這樣找書就方便了很多。
用app做讀書筆記最重要的就是ocr功能,也就是拍照識別技術。但是大部分這類app都使用第三方(如百度)的技術,因此會這個功能會按次收費或限制識別次數。到目前為止,流書的這一功能是不限制次數的。
在流書詳情頁可以看到這條流書的點贊評論,這也是流書唯一的社交屬性,沒有書友聯系人、也沒有私信好用的筆記軟件,唯一和書友間的交流也是基于讀書筆記下面的評論。
在書籍詳情頁大致介紹了下這本書的基本信息概況,書籍下面排列著所有書友寫的關于這本書的筆記。可以通過這些筆記快速了解一本書。
流書比較小眾,也正是因為小眾所以還有一些缺陷,例如里面的書籍比較少、閱讀器的體驗沒有什么優勢、以及在筆記整理導出上不是很方便,相信在后續的更新迭代中這些都會優化的。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適合強迫癥患者使用的app,特別是像我這種見不得一丁點雜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