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系統原理復****題
第1章
一、選擇題
數據庫(DB)、數據庫系統(DBS)和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之間的關系是(A )。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概念模型是現實世界的第一層抽象,這一類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D )。
層次模型 B. 關系模型 C. 網狀模型 D. 實體-聯系模型
目前,數據庫管理系統最常用的邏輯數據模型是( C)。
A.網狀模型 B.層次模型
C.關系模型 D.面向對象模型
下列四項中,不屬于數據庫系統特點的是( C)。
數據共享 B. 數據完整性 C. 數據冗余度高 D. 數據獨立性高
數據模型的三個要素分別是(B )。
實體完整性、參照完整性、用戶自定義完整性
數據結構、數據操作、數據完整性約束條件
插入數據、修改數據、刪除數據
外模式、模式、內模式
數據庫三級結構從內到外的3個層次依次為(B)。
外模式、模式、內模式 B. 內模式、模式、外模式
C. 模式、外模式、內模式 D. 內模式、外模式、模式
下列關于數據庫系統的正確敘述是(A):
數據庫系統減少了數據冗余
數據庫系統避免了一切冗余
數據庫系統中數據的一致性是指數據類型的一致
數據庫系統比文件系統能管理更多的數據
數據的邏輯獨立性是指(B)。
A.外模式改變時保持應用程序不變 B.模式改變時保持外模式不變
C.內模式改變時保持模式不變 D.數據改變時保持應用程序不變
數據的物理獨立性是指(C)。
A.外模式改變時保持應用程序不變 B.模式改變時保持外模式不變
C.內模式改變時保持模式不變 D.數據改變時保持應用程序不變
公司有多個部門和多名職員,每個職員只能屬于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可以有多名職員,從部門到職員的聯系類型是(D)。
多對多 B. 一對一 C. 多對一 D. 一對多
儲蓄所有多個儲戶,儲戶在多個儲蓄所之間存款數據庫管理系統有,儲戶與儲蓄所之間是(C)。
一對一聯系 B. 一對多聯系 C. 多對多聯系 D. 不確定聯系
描述數據庫全體數據的全局邏輯結構和特性的是( A)。
模式 B. 內模式 C. 外模式 D. 以上三級模式
二、填空
1. 數據庫系統一般由(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應用程序)和(數據庫管理員)組成。
2. 數據庫是長期存儲在計算機中、有(組織)的、可(共享)的數據集合。
3. DBMS表示( ),它是位于(用戶)和(操作系統)之間的一層數據管理軟件。
4. 實體之間的聯系可抽象為三類,它們是(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
5. 數據模型的三要素包括(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數據完整性約束條件)三部分。
6. 根據數據模型的應用目的不同,數據模型分為(概念模型)、(邏輯模型)和(物理模型)等。
7. 按照數據結構的類型命名,邏輯模型分為(關系模型)、(層次模型)和(網狀模型)等。
8. E-R圖中,(矩形)表示實體,(橢圓)表示屬性,(菱形)表示實體之間的聯系。
三、簡述題
1. 數據庫是長期存貯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大量數據的集合。
2.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
(1)數據定義功能數據庫管理系統有,
(2)數據的組織、存儲和管理,
(3)數據操縱功能,
(4)數據庫事務的管理與運行管理,
(5)數據的建立與維護,
(6)其它功能。
3. 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數據完整性約束條件構成數據模型的三要素。
4. 數據庫中數據操作包括插入、修改、刪除和查詢。
6. 實體型之間的聯系包括一對一聯系、一對多聯系和多對多聯系三種類型。
8. 數據庫領域中常用的邏輯數據模型有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等。
9. 數據庫系統由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應用系統和數據庫管理員等組成。
10. 數據庫系統三級模式結構是指模式、內模式和外模式。
三、簡述題
數據庫的定義是什么?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數據模型的三要素是什么?
數據庫中數據操作包括哪些?
實體型之間的聯系包括哪三種?
數據庫領域中常用的邏輯數據模型有哪些?
數據庫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數據庫系統三級模式結構?
答案:
1. 數據庫是長期存貯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大量數據的集合。
2.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
(1)數據定義功能,
(2)數據的組織、存儲和管理,
(3)數據操縱功能,
(4)數據庫事務的管理與運行管理,
(5)數據的建立與維護,
(6)其它功能。
3. 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