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
不久前,“人人影視字幕組”被上海警方查處進入刑事偵查程序,沖上各大網站熱搜。眾所周知又秘而不宣的是,字幕組滋生發展了20年,“版權”是最大的絆腳石和敏感點。為了規避法律風險,很多字幕組都將自己定位為影視劇愛好者的交流論壇,并且在資源里注明愛好者交流所用、不作商用的免責聲明。字幕組也一直被默認處于灰色地帶,此前相關平臺關停或整頓的事件屢屢發生,但此次“人人影視字幕組”被查處,在國內尚屬首次。
“這應該是出事最嚴重的一次”
在上海警方通報了“人人影視字幕組侵權案”后,資深英美劇迷“站長”在微博上分享了他收藏多年的字幕組,不同領域、不同語種、林林總總共40來個。這條微博當天得到了10w+轉發,劇迷在評論區里安利著熟悉的字幕組。
這條安利微博發出15小時后就消失不見了,“事先沒想到會引起這么多人關注,給一些字幕組造成了困擾。因為很多人調侃這條微博是‘狙擊名單’,有字幕組私信我請求刪除他們的名字,他們想低調一點。”
人人影視字幕組涼了的消息,讓字幕組這類誕生于二十一世紀初期的野生民間組織再次進入大眾視野。站長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已經不是第一次出事了,這應該是最嚴重的一次。”在他的記憶里,每次字幕組出事都會在圈內引起不小的震動。
站長看的第一部美劇是CCTV8引進的《實習醫生格蕾》,距今已經有11年了。由于喜歡看劇、囤劇,他在2015年注冊了“美劇資源站站長”的賬號,之后發了十幾萬條微博、建了3個QQ群分享英美劇資訊和視頻資源,用他的話來說:“曾經坐擁超過40TB的視頻。”直到2017年360云盤被永久關閉,海量資源頃刻間煙消云散,QQ群被查封,站長刪光微博,“美劇資源站站長”不復存在。
2017年之后,站長改了網名,以個人身份在互聯網上游走,一旦有了喜歡的資訊和劇集,他依然會分享在微博上:“劇迷們在一起討論劇情是件很快樂的事情。”后來又零零散散積攢了14TB的資源,只不過不再建群分享了。找資源并不容易,站長表示,劇迷們最希望的還是引進正版:“我們愿意花錢看劇,但不愿意花錢看被魔剪的劇,也不愿意看粗制濫造的翻譯。”國內視頻網站一直沒有放棄龐大的海外劇迷群體,早在2010年,優酷就率先引進了美劇并建立美劇頻道,此后,愛奇藝、搜狐、騰訊等視頻網站也加入海外劇集播出競爭之列。此前某視頻網站曾引進大熱美劇《權力的游戲》,結果不僅聽取罵聲一片,還虧了不少錢,“那時候我們也找不到資源,字幕組一般不會翻譯引進版權的影視劇,如果之前已經翻譯了也會下架這部作品。”遇到想看的劇但沒有字幕組翻譯的情況,有英語基礎的劇迷甚至會在網上找生肉(未進行翻譯的原聲作品)看,觀劇門檻變高抵不住追劇人的愛好。
雖然近年來國家對盜版的打擊越來越嚴厲,在搜索引擎、各大門戶網站、社交平臺搜索未引進的英美劇,彈出來的大概率是無關廣告或者是被刪除的鏈接,但總有一些追劇老手在不厭其煩地尋找有效的資源。
而一些資源站會將資源層層加碼,引導老劇迷們找到資源,比如,在微信搜索某劇資源,一般會先引導關注公眾號,關注后回復某劇會彈出相關網盤鏈接和密碼,或者在線觀看的網站入口;即使上述“二層加碼”的資源被刪,還會有第三層,比如會彈出一個其他小眾平臺的加密文檔,或者引流到私人微博,當看到含有拼音、火星文、同音字等各式各樣的資源名稱出現時,老劇迷就知道“找對了”;要是再被刪除,還會有“防止被刪”的小號出現,進行四層加碼……層層疊疊無窮盡也。這樣的方式足夠迂回曲折,然而記者發現,只要有需求就沒有怕麻煩的,即使三層、四層加碼下的“資源站”,標記追隨的人數依然保持著增加狀態。
通工易事的字幕組
與“資源站”掛鉤,處在風口浪尖的字幕組屬于另一片天地。字幕組的英文為 ,直譯為“粉絲翻譯小組”,最先起源于日本動漫愛好者將日漫作品翻譯成英語在英語國家發布傳播。根據上海交通大學影視翻譯研究學者王定坤的研究,中國字幕組最早出現于2001年,熱愛動漫的粉絲在BBS、QQ分享翻譯國外動漫集;2002年開始,美國情景喜劇《老友記》走紅,中國劇迷們建立起了“F6論壇”,衍生出的“F6字幕組”是最早的中文字幕組。
在中文字幕組的江湖中,有像“人人影視字幕組”這樣已成規模、組織架構清晰的圈內大組,其余大多數都是從愛好出發的野生組織,他們規模不一,語種不同,領域也各有千秋,有全組僅有一名翻譯的小團隊,甚至還有從翻譯到制作全部承包的個人字幕組。
字幕組組內分工明確,按工作流程有片源、翻譯、時間軸、校對、特效、壓制、發布等職責,記者調查了解到,字幕組獲取片源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前文中提到的資源站會發布“生肉”之外,另一種快捷方式,是字幕組成員發揮自己的人脈,找身在海外的朋友將想要的節目或劇集錄屏,再傳回字幕組。
大多數字幕組成員都是出于“熱愛”的粉絲,因此他們對作品的要求很高,選片水準和翻譯質量都追求上乘。記者發現,針對同一部劇集,不同的字幕組各有風格,翻譯做到“信達雅”是基礎,各組還會將巧思融入其中,比如會代入國內流行語,將“I can't do it”翻譯成“臣妾做不到啊”;套用本土化熟知的事物,將美國的某脫口秀翻譯成“德云社”;運用俗語、諺語、典故甚至詩詞,將劇中人物的浪漫表白翻譯成“為伊消得人憔悴”;有的字幕組甚至精細到連劇中出現的海報、廣告牌等物料都逐一翻譯并后期PS,比起刻板的商業化翻譯,字幕組翻譯的精致程度堪比二次創作,也更能得到劇迷的追捧。
小K曾是某知名字幕組的負責人,美劇《殺死伊芙》是他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是在‘吸血鬼日記’貼吧看到有人翻譯英美劇的資訊,覺得很有趣,就加入了一個資訊小分隊,翻譯海外劇集和相關明星的消息。”2016年,小K和另外兩個小伙伴離開了貼吧,創建了最初僅有3人的字幕組,小眾迷你劇《年輕的教宗》是他們翻譯的第一部作品。“每個字幕組都有自己的風格,我們沒什么復雜之處,可能對人物語氣的處理相對好一些。組內成員都喜歡劇情類的劇,所以我們組翻譯的要求是,翻譯成品要經得起時間考驗,所以都避免了網絡語言、方言之類的。”
字幕組一般以集為單位進行制作,每個字幕組的制作時間不等,快的能在劇集更新后的兩小時內就完成發布,慢的也有一天到三天不等。小K所在的字幕組屬于精耕細作型,完成一集需要五六個小時的時間,“我們一般校對兩三遍字幕組打軸是做什么,怕手殘打錯字。有時候會更久,小眾劇耗費更長的時間,比如《意大利制造》是我們第一次做意語劇,當時反復討論了翻譯是否得當,以避免詞不達意。”
“沒有報酬”幾乎是絕大多數字幕組的標配
字幕組成員大多都是學生,查看各字幕組的社交平臺首頁,總會有“長期招聘”的置頂通知,招聘流程和條件一點都不比找工作簡單,要經過報名、考試、筆試、試翻譯后才能進組,有的甚至有語言證書的要求,新人進組后要讓總監帶一段時間才算真正入門。
正在美國加州大學讀書的Isa是某韓流男團的粉絲,她進組的初衷之一就是追星,當初也花了很一番工夫,“我大學時期學的韓語,現在在美國留學,所以韓語和英語都會一些。先遞交簡歷報名,然后進組測試,我當時分別翻譯了一個韓文視頻和英文視頻。”Isa告訴記者,翻譯的門檻較高,一般都是有經驗的人做,打時間軸相對容易一些:“我最后選擇當一個打軸人,雖然沒有經驗,但在網上找視頻教程學了兩個小時就會了。”
“沒有報酬”幾乎是絕大多數字幕組的標配,Isa表示“為愛發電”是圈內約定俗成的事,在追劇人眼里,這樣的行為堪稱無私,追劇人小時候都有個閃閃發光的“長大了我也要進字幕組”的夢,這也是“人人影視字幕組”出事之后,劇迷們扼腕嘆息的原因。
進字幕組的人往往抱有各種各樣的目的,有的可能是因為興趣,有些人可能是為了能夠方便下載字幕組手中龐大的片源,還有一些人可能是因為好奇。很長一段時間內,小K把字幕組當成“救贖”自己的一片天地,“那時候沒能讀自己喜歡的專業,有段時間很迷茫。做字幕組之后認識了很多朋友和有趣的人,感覺生活有動力了,自己也成長起來。”但總的來說,免費干活并不是容易堅持下來的事,“流動性大”幾乎是所有字幕組都存在的問題。
小K創立的字幕組成立5年,于2020年6月正式解散。他們以往的作品有一個被劇迷追捧的特色——標注配樂并翻譯歌詞,解散那天,小K用了兩首二戰時期表達團聚和離別的歌曲跟劇迷們告別:“2016——2020,今天解散了,感謝加入過的伙伴,感謝大家的支持。雖然要跟大家說再見了,但正如字幕組一直以來的簡介‘The Show Must Go On’,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大家繼續前行。”對劇迷來說,這似乎是一種心有靈犀的落幕,他們紛紛在評論里留言:“感謝這幾年的精心制作和陪伴,祝各位都有光明的前程和未來。”
小K告訴記者,解散字幕組的原因是感覺力不從心了,“時間長了,無法凝聚組內成員的工作,導致效率低下、輸出內容減少。解散的事情考慮了很久,也考慮過找人接手,但很擔心積攢下來的口碑,最終還是選擇了解散。”她有些懷念地說:“不少人還挺喜歡我們翻譯的歌詞的。”
游走在法律邊緣的灰色江湖
眾所周知又秘而不宣的是,字幕組滋生發展了20年,“版權”是最大的絆腳石和敏感點。“人人影視字幕組”被警方查處進入刑事偵查的程序,在國內尚屬首次。
其實從翻譯質量來看,“人人影視字幕組”的作品不是最高的,但影響力卻是最大的,“人人”在字幕組江湖中有著“祖母組”、“宇宙組”的稱號。老人人影視的前身是2003年由加拿大華裔留學生小鬼神創立的YYeTs字幕組,于2006年6月1號正式建立獨立論壇,之后逐漸成為知名影視站點之一。在2011年、2014年、2015年幾次被關停、查封和轉型,幾起幾落,老人人影視在2017年徹底分家,成了毫無關系的“人人視頻”和“新人人影視”;“新人人影視”分化為“YYeTs字幕組”和“人人影視”。
此次出事的就是承襲了“人人”大名、擁有傳統血脈的“人人影視字幕組”,據消息,“人人影視字幕組”的注冊會員數量多達800萬,運營者通過境外盜版論壇網站下載獲取片源,以約400元/部(集)的報酬雇人翻譯,上傳至APP服務器向公眾傳播,通過收取網站會員費、廣告費和出售刻錄侵權影視作品移動硬盤等手段非法牟利,相關人員被抓捕,旗下的服務器、主機、APP、網站全部查封。
成長在新世紀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過字幕組的影響,但其出現觸犯法律的行為也并不讓人意外。
字幕組并非沒有出路,身在江湖已久,有許多字幕組被視頻網站“收編”到朝堂,人人影視字幕組就曾跟視頻網站合作過,不過大部分字幕組依然選擇野生。某英美劇字幕組成員ALan表示,她理解那些被收編的人,但自己不會去:“我是把這件事當成愛好去做,如果變成工作可能就會比較無聊了。”在本次采訪中,無論是劇迷群體,還是資源站和字幕組的成員,都承認這個圈子處于灰色地帶,他們認為追劇、找資源、翻譯只是有風險,但談不上違法。“我們又沒有盈利。我干字幕組是不要求任何報酬的,這只是一個業余愛好而已。”
但法律的世界沒有這么多灰色空間,更多的是非黑即白,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遷表示:“是否違法,和拿不拿錢沒有關系。如果未經許可對字幕進行翻譯并且不構成合理使用,就侵犯了影視著作權中的翻譯權;另外,將翻譯之后的作品進行網上傳播,還涉及信息網絡傳播權。”知識產權律師游云庭表示,人人影視字幕組存在第三重法律風險:“他們有獲利行為,貼片廣告、銷售會員這些以營利為目的行為達到一定標準,可能觸犯刑法,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顯然,深陷版權侵權困境多年,大多數字幕組似乎還是沒有找到一條光明的出路。年初“人人影視字幕組”出事之后,圈內也意識到了“為愛發電”不是免死金牌,“大家更謹慎了,據我了解字幕組打軸是做什么,大多數字幕組沒有停下翻譯。”小K告訴記者,壓制熟肉(翻譯好的作品)的風險大,有很多字幕組選擇了只制作外掛字幕(單獨的字幕文件)。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海外文化還是本土文化,過去幾十年的盜版資源影響了幾代人的精神生活。十年前,人人影視翻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名校公開課并傳播,被官媒評價“網絡時代的知識布道者”。
同樣需要正視的是,原作創作者、消費者因字幕組而受到的益處和傷害,都像“薛定諤的貓”一樣沒有定論。而同處在一個圈子內的中文字幕組、資源站和追劇人,都深陷版權的困局當中。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的教授王炎表示:“免費分享帶來交流、進步和流量,這是互聯網最重要的精神,卻無法直接轉化為創作者的收益,這是一個充滿悖論至今仍然無解的問題。”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