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有新動作!
作為中國移動互聯網中享有基礎設施地位的產品,微信過去常被認為對自家應用搞特殊對待。封殺優步扶持滴滴,屏蔽淘寶扶持拼多多,均如此。
類似的質疑越多,微信越是需要“一碗水端平”。于是,每當騰訊在外鏈管理公告中提及打擊自家產品推廣鏈接,總有一種聲音響起:微信狠起來微信開發者中心url,連自己人都封!
近日微信開發者中心url,微信宣布在一對一場景下放開對外部鏈接的訪問,響應互聯互通。但不少網友發現,微信似乎反其道而行之,進一步收緊了外鏈管理。
具體來說,給好友發送鏈接,淘寶、抖音等原來無法直接訪問的外鏈,可以通過跳轉中間頁訪問了,但許多以前可以直接訪問的鏈接也需要跳轉了,包括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甚至騰訊官網()。
打開這些網址鏈接會看到如下提示:該網頁可能不是由微信提供,微信無法確保內容的安全性,如果要繼續訪問,請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
外鏈是放開了,但微信這次似乎做的有點過了:訪問權限都給你,提示風險的責任我也盡到,“觀者自酌”,所有網站一視同仁,有必要提高用戶訪問外鏈的難度。
這樣的互聯互通似乎有些變味,從頁面提示看,微信直接放棄了對用戶訪問鏈接進行識別。小眾的外鏈倒也罷了,但中國政府網是全球訪問量排名第三的國家政府網站,新華網的alexa流量排名則位列世界前100。
這種表面上“一視同仁”、實際不分青紅皂白增加用戶訪問步驟和難度的行為,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懶政。
且不說外部網站鏈接的安全性如何,說微信識別不了自家官方網站,依舊提示可能有安全風險,恐怕沒人信。不知道這個提示語有沒有問過微信程序員們的意見。
從用戶體驗角度說,這種強行跳轉中間頁、要求用戶二次確認才能訪問的設定,也和互聯互通講究的方便快捷、減少障礙阻力背道而馳。
在管理外部鏈接的問題上,微信似乎可以借鑒瀏覽器的一些經驗。是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瀏覽器,用戶使用其訪問主流網站時是沒有提示的,只有識別到了可能存在危險和欺騙性內容時,才會彈出警告,提醒用戶二次確認。
此外,谷歌還在里提供了安全瀏覽工具,用戶可以對要訪問的鏈接進行檢索。比如,輸入新華網的網址,反饋為“未發現不安全的內容”。
在工信部宣布推進互聯互通專項行動后,可以預見,一定會遇到一些障礙和問題,其中有規則問題,有技術問題,更有利益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既需要耐心,也需要智慧,但不應該因為一些障礙就搞“倒退主義”或者另一種形式的“軟對抗”。
“青少年模式”在剛推出時也遇到不少互聯網公司拖延和觀望的情況,其中不少平臺還搞起了各種“形式主義”,讓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嚴重傷害了用戶體驗。
從根本上說,平臺這種懶政和放水還是對監管政策的不認可。照此下去,也許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另一種反對的聲音:還我微信,這樣的互聯互通我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