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電腦告訴我們故障發生在什么地方,哪豈不是省時省力可少走很多彎路?其實,只要我們能善用DEBUG診斷卡,一切都會變得相對輕松。
一、DEBUG診斷卡的工作原理
DEBUG卡是一種可檢測電腦故障的測試卡,有PCI和ISA接口兩種,以方便在不同型號的主板上使用。當DEBUG卡插入PCI或ISA插槽后,啟動電腦時卡上自帶的顯示屏就會根據啟動的進度顯示出各種代碼。主板加電后,首先要對CPU進行檢測,測試它各個內部寄存器是否正常;接著BIOS將對CPU中其他所有的寄存器進行檢測,并判斷是否正確;然后是檢測和初始化主板的芯片組;接下來檢測動態內存的刷新是否正常;然后將屏幕清成黑屏,初始化鍵盤;接下來檢測CMOS接口及電池狀況。如果某個設備沒有通過測試,系統就會停下來不再繼續啟動,而這時,DEBUG卡上所顯示的代碼也就不再變化了。這樣,我們通過對照說明書查詢代碼所對應的硬件,就可較容易地判斷出故障大概是出現在哪個部件上。由于DEBUG卡的價格并不高(15元左右),因此它已成為很多DIY愛好者的必備工具之一。
二、實戰DEBUG診斷卡的使用
DEBUG卡的使用也很簡單,下面針對幾種常見的故障代碼和大家討論一下解決問題的方法。需說明的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板絕大部分使用的是或,由于目前DEBUG卡實際上是調用了主板BIOS的自檢過程,所以主板BIOS程序的不同,DEBUG卡顯示的代碼也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可一概而論。因此我們也將分兩個部分討論。以下的說明中將選擇最常見的故障代碼及解決方法,至于其他更詳細的代碼含義,請讀者參考DEBUG卡的說明手冊。
1、篇錯誤代碼:00(FF)代碼含義:主板沒有正常自檢解決方法:這種故障較麻煩,原因可能是主板或CPU沒有正常工作。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可首先將電腦上除CPU外的所有部件全部取下,并檢查主板電壓、倍頻和外頻設置是否正確,然后再對CMOS進行放電處理,再開機檢測故障是否排除。如故障依舊,還可將CPU從主板上的插座上取下,仔細清理插座及其周圍的灰塵,然后再將CPU安裝好,并加以一定的壓力,保證CPU與插座接觸緊密,再將散熱片安裝妥當,然后開機測試。如果故障依舊,則建議更換CPU測試。另外,主板BIOS損壞也可造成這種現象,必要時可刷新主板BIOS后再試。錯誤代碼:01代碼含義:處理器測試解決方法:說明CPU本身沒有通過測試,這時應檢查CPU相關設備。如對CPU進行過超頻,請將CPU的頻率還原至默認頻率,并檢查CPU電壓、外頻和倍頻是否設置正確。如一切正常故障依舊,則可更換CPU再試。錯誤代碼:C1至C5代碼含義:內存自檢解決方法:較常見的故障現象,它一般表示系統中的內存存在故障。要解決這類故障,可首先對內存實行除塵、清潔等工作再進行測試。如問題依舊,可嘗試用柔軟的橡皮擦清潔金手指部分,直到金手指重新出現金屬光澤為止,然后清理掉內存槽里的雜物,并檢查內存槽內的金屬彈片是否有變形、斷裂或氧化生銹現象。開機測試后如故障依舊,可更換內存再試。如有多條內存,可使用替換法查找故障所在。錯誤代碼:0D代碼含義:視頻通道測試解決方法:這也是一種較常見的故障現象,它一般表示顯卡檢測未通過。這時應檢查顯卡與主板的連接是否正常debug卡使用說明書,如發現顯卡松動等現象,應及時將其重新插入插槽中。如顯卡與主板的接觸沒有問題,則可??下顯卡清理其上的灰塵,并清潔顯卡的金手指部份,再插到主板上測試。如故障依舊,則可更換顯卡測試。一般系統啟動過0D后,就已將顯示信號傳輸至顯示器,此時顯示器的指示燈變綠,然后DEBUG卡繼續跳至31,顯示器開始顯示自檢信息,這時就可通過顯示器上的相關信息判斷電腦故障了
2、篇錯誤代碼:00(或FF)代碼含義:主板沒有正常自檢解決方法:(同篇相同故障代碼)錯誤代碼:01代碼含義:處理器寄存器測試解決方法:(同篇相同故障代碼)錯誤代碼:0D至0F代碼含義:CMOS停開寄存器讀/寫測試解決方法:檢查CMOS芯片、電池及周圍電路部分,可先更換CMOS電池,再用小棉球蘸無水酒精清洗CMOS的引腳及其電路部分,然后看開機檢查問題是否解決。錯誤代碼:12、13、2B、2C、2D、2E、2F、30、31、32、33、34、35、36、37、38、39、3A代碼含義:測試顯卡解決方法:該故障在中較常見,可檢查顯卡的視頻接口電路、主芯片、顯存是否因灰塵過多而無法工作,必要時可更換顯卡檢查故障是否解決。錯誤代碼:1A、1B、20、21、22代碼含義:存儲器測試解決方法:同篇內存故障的解決方法。注意事項:如在BIOS設置中設置為不提示出錯,則當遇到非致命性故障時,診斷卡不會停下來顯示故障代碼,解決方法是在BIOS設置中設置為提示所有錯誤之后再開機,然后再根據DEBUG代碼來診斷。
三、注意DEBUG卡的局限性。
DEBUG卡雖能很直觀地指出系統無法啟動的故障可能,但工具畢竟是工具,它也并非萬能,使用DEBUG卡時也需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由于DEBUG卡本身的局限性,有時診斷卡所顯示出的故障代碼并不能反映出電腦的真正故障所在,特別是PCI接口的DEBUG卡。由于PCI的地址線和數據線是共用的,它們通過10個脈沖時間來區分當前信號是地址還是數據,因此就有可能在診斷中產生錯誤代碼。因此DEBUG卡上的錯誤代碼也不可全信。其次,在DEBUG卡的使用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代碼無法完全顯示的問題,也就是說DEBUG卡顯示的代碼在進行到某一啟動階段后就一直維持不變。這種故障在使用PCI接口的DEBUG卡上經常發生。對此,可嘗試更換PCI插槽或使用ISA插槽來解決(多數DEBUG卡都是PCI和ISA雙接口的)??傊?,任何優秀的工具都只能幫助我們去解決問題,而我們則不能對其產生過分的依賴心理。畢竟到最后關頭,所有的電腦故障都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的,善于利用工具,鍛煉自己的DIY能力,才是我們解決電腦故障的最根本辦法。Debug卡本來是一些主板廠商為自己的產品研發和內部測試用的工具,廠商也只會給自己大的代理商幾片用來做售后的測試用的,通過Debug的的問題指示可以避免一些技術性錯誤判斷,這樣不單可以為代理商避免換貨費用的浪費,也可以減輕廠家售后檢測的負擔。
Debug卡利用的就是主板BIOS本身自帶的硬件監測功能--POST(P。O。S。T的英文全稱為,即開機自我偵測。這是一直以來PC開機主要做的事情,任務是確定PC的主要配件和外部設備,如CPU、DRAM、顯示器、軟驅、硬盤、鍵盤……等等是否存在,并對其進行初始化,看其是否能達到基本的工作能力。在POST過程中,部分訊息將顯示在屏幕上。如:內存容量的數字在變動、檢測硬盤規格等),該功能具體來說是計算機主板在加電后,BIOS程序對主板硬件和插接在主板上的硬件進行的基本功能測試。BIOS對硬件按順序逐步的進行測試,每測試完一步,就向80h地址寫入??息,Debug卡在計算機啟動時,檢查80H地址是否有資料寫入,每當BIOS對80H地址做資料寫入,便重新抓一次80H的數據,并透過譯碼將8-bits二進制數據,顯示成16進的數值,再由7段LED顯示器來顯示出就大功告成了。這樣大家就可以通過Debug卡上顯示的16進制代碼判斷問題錯在硬件的那一部分。不用依靠以前計算機主板那幾聲單調的警告聲來判斷硬件錯誤了?,F在市場上Debug也有賣了,大家常見的有兩種類型:一種是ISA接口的Debug卡,另一種是PCI接口的Debug卡,不過現在用得比較多的是PCI接口的Debug卡。
其實只要是主板、CPU、內存、顯卡四個基本配件就可以使用Debug卡檢測了!比如,我們在CPU超頻后出現黑屏現象時、無法確定內存、AGP顯卡或IDE設備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只好憑自己的經驗插這個拔那個,結果也許還是徒勞。現在,只需看看POST卡上的參數即可。若顯示FF,那么十有八九是CPU出了問題,若是C1就要檢查一下內存是否插好。擁有POST卡,就算是"菜鳥",也無師自通了。而且現在有的主板廠商已經把Debug卡做到了主板上,最典型的例如EPoX磐英的EP-8KTA3、EP-8KTA3、EP-8K7A、EP-8K7A還有早一點的產品EP-BX6、EP-BX7、EP-BX7、EP-,而且界面和內插式Debug卡一樣,這樣在主板出問題時檢測起來就更加方便debug卡使用說明書,EPoX磐英的確為用戶跟玩家想得非常的周到,也走在了這個領域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