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學習LaTeX之文檔和語言的結構上一期,我們一起學習了LaTeX的基本知識,又有一段時間沒有學習LaTeX了,今天我們來談一談LaTeX的文檔和語言的結構,以及一些相關的知識,接下來進入正題。文檔單位首先,我們應該知道,段落是最重要的文檔單位,不管是什么文章,都應該都段落,在LaTeX中,源代碼無疑是很雜亂的,分段操作是很簡單的,這個我們下一節來說。其次輸入文檔時,鍵入的內容出現在,下一個較小的文檔單位是句子輸入文檔時,鍵入的內容出現在,顧名思義,用句號隔開的就是一句話,這其實與Word等所見即所得的編輯器是一樣的。不過在LaTeX中,有自定的間隔,比如在英語文檔中,在一個句子結尾處句號后的空間大于縮寫詞句號后的空間。同時,為了使文章看起來有邏輯,還需通過分成章、節、子節等形式,文檔中的段落應該按邏輯在更高的層次進行組織,這樣才能使文章更加易讀。接下來就這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在LaTeX中的語法吧。斷行和分頁分頁:\斷字特殊字符和符號
減號:比如$-1$ (必須在公式里面)
波浪號:\~{} 或者 $\sim$
度:$-30\,^{\circ}\{C}$ (逗號不可少)
省略號:\ldots \cdots橫著、 \vdots豎著
線性變換的花體字符:如下代碼,第一行導入宏包,第二行在公式環境下插入即可。
\usepackage{mathrsfs,amssymb}
$\mathscr{ABCD}$
標題、章和節
目錄:
標題
整篇文檔的標題由命令\產生。標題的內容必須在調用 \ 以前,由命令\title{...}, \{...} 和可選的\date{...}定義。在命令 \ 中,可以輸入幾個用 \and 命令分開的名字,如果不需要日期,使用\quad命令即可,例如\date{\quad}。
交叉引用
\label{*marker*}, \ref{*marker*} and \pageref{*marker*}
其中 *marker* 是使用者選擇的標識符。如果在節、子節、圖、表或定理后面輸入 `\label` 命令, LaTeX 把 `\ref` 替換為相應的序號。`\pageref` 命令排印 `\label` 輸入處的頁碼
\footnote{footnote text}
把腳注內容排印于當前頁的頁腳位置。腳注命令總是置于其指向的單詞或句子的后面。腳注是一個句子或句子的一部分,所以應用逗號或句號結尾。
環境
\begin{*environment*}
*text*
\end{*environment*}
其中 是環境的名稱。只要保持調用順序,環境可以嵌套幾次。
彩蛋最后,我們來一個比較復雜的實例(貌似也跟前文沒啥關系,不過小編就是想放在這里~啊哈哈哈)小編在代碼里都寫清楚了注釋,可以方便大家學習或者更改代碼,這個自定義的選擇題排版就是實現自動根據四個選項的長度來排版,比如四個選項能放在一行里面的話,就自動把四個選項排版成一行,這有利于方便排版選擇題,省去了很多多余的功夫。
%選擇題排版
%%%%%%%%%%%%%%%%%%%%%%%%%%%%%%%%%%%%%%%%%%%%%%%%%%
\usepackage{ifthen}
\usepackage{array}
% *********************
% **** 四項選擇題 ****
% *********************
% 用法: \choice{ }{ }{ }{ }
% 四個選項可以排成一行
\newcommand{\fourch}[4]{%~\hfill(\qquad)\\
\begin{tabular}{*{4}{@{}p{0.25\textwidth}}}A.~#1 & B.~#2 & C.~#3 & D.~#4\end{tabular}}
% 四個選項排成兩行
\newcommand{\twoch}[4]{%~\hfill(\qquad)\\
\begin{tabular}{*{2}{@{}p{0.5\textwidth}}}A.~#1 & B.~#2\end{tabular}
\begin{tabular}{*{2}{@{}p{0.5\textwidth}}}C.~#3 & D.~#4\end{tabular}}
% 四個選項排成4行
\newcommand{\onech}[4]{\hfill(\qquad)\\
A~#1 \\ B~#2 \\ C~#3 \\ D~#4}
% 相當于定義變量
\newlength\widthcha
\newlength\widthchb
\newlength\widthchc
\newlength\widthchd
\newlength\widthch
\newlength\tabmaxwidth
% 相當于給變量賦值
\setlength\tabmaxwidth{1\textwidth}
\newlength\fourthtabwidth
\setlength\fourthtabwidth{0.25\textwidth}
\newlength\halftabwidth
\setlength\halftabwidth{0.5\textwidth}
% 判斷選項的長度,類似于C語言里的if語句
\newcommand{\choice}[4]{\settowidth\widthcha{AM.#1}\setlength{\widthch}{\widthcha}
\settowidth\widthchb{BM.#2}
\ifthenelse{\widthch<\widthchb}{\setlength{\widthch}{\widthchb}}{}
\settowidth\widthchb{CM.#3}
\ifthenelse{\widthch<\widthchb}{\setlength{\widthch}{\widthchb}}{}
\settowidth\widthchb{DM.#4}
\ifthenelse{\widthch<\widthchb}{\setlength{\widthch}{\widthchb}}{}
\ifthenelse{\widthch<\fourthtabwidth}{\fourch{#1}{#2}{#3}{#4}}
{\ifthenelse{\widthch<\halftabwidth\and\widthch>\fourthtabwidth}{\twoch{#1}{#2}{#3}{#4}}
{\onech{#1}{#2}{#3}{#4}}}}
%%%%%%%%%%%%%%%%%%%%%%%%%%%%%%%%%%%%%%%%%%%%%%%%%%
其實吧,除開最后一個選擇題排版外,都是些最基礎的知識,如果還要深入學習的話,還得多花時間自己去專研,好啦這一期的教程就到這里了,我們下一期再見咯~參考文獻本文主要參考文件:一份不太簡短的 LATEX介紹 ,作者: , Partl, Irene Hyna and ,中文翻譯:中國 CTEX 用戶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