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普遍和最知名的電腦軟件之一,相信很多人曾使用過很多不同時期標志性的版本。在當今社會,幾乎所有人都會接觸到電腦,而只要接觸電腦不可能不接觸到,無論你是否喜歡,也不能否定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巨大的作用。
前一段時間,微軟確認將在6月24日發布下一代操作系統,很可能就是 11,以取代推出近6年的 10。自1985年微軟推出 1.0以來,已超過了35年的時間,可能比很多人的年紀都要大。在這期間,系統不斷更迭,成為了很多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接下來我們將回顧,在過去這35年時間里,作為革命性的視窗界面PC操作系統,如何從1.0變成10。
1.0(1985年)
1.0發布于1985年11月20日(美國本土時間),事實上使用過它的人也不算多。要知道1985年的時候微軟還沒有上市,直到 1.0發布次年,也就是1986年3月13日,微軟才正式進行首次公開招募(IPO)。
曾使用過這個版本的人,其中大多數對它的評價都不怎么樣,其中一個原因是 1.0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操作系統,更多的是在MS-DOS的基礎上加了一個GUI而已。微軟當年在招股說明書上也寫到,“ 現在還處于產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現階段要確認這款產品在市場中是否能獲得接受和認可還為時過早”,可以看出連微軟自己也不確定系統的未來會如何。
可以說系統的開端并不好,甚至有點糟糕。
2.0(1987年)
在推出 1.0兩年后,微軟在1987年12月9日發布了 2.0,仍然是基于MS-DOS操作系統。窗口疊放、桌面圖標、鍵盤快捷鍵和控制面板等在這一版本的系統里首次出現,在 1.0的基礎上做了相當多的改進。
在 2.0發售之時,由于其界面和蘋果的GUI相似,引發了對微軟的訴訟。經過四年時間的拉鋸,微軟最終贏得了訴訟案。雖然 2.0的銷售也并不理想,不過讓更多的人接觸到了系統。這時期更重要的事情是聯盟的形成,對整個PC格局有著深遠的影響,直至今日。
3.0(1990年)
微軟在1990年5月22日發布了 3.0,仍基于MS-DOS操作系統。和現在開機直接進入系統不一樣,直到這個時期歡迎使用新硬件向導,用戶仍需要在MS-DOS界面輸入指令才能進入系統。在隨后的幾年里, 3.0不斷地進行了改進,為后來 95的王者降臨奠定了基礎。這一版系統也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獲得成功的版本,短時間內就創造了銷量紀錄。經過多年努力,系統終于獲得了用戶的認可。
在 3.0上,微軟將控制面板作為系統設置的中心,提供了更好的多任務應用程序,支持16位色,引入了虛擬內存,對80286和80386內存管理技術的改進,支持當時先進的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并出現了掃雷、紙牌和紅心大戰這些游戲。微軟在 3.0上的各種舉措受到了軟件開發社區的歡迎和支持,極大地推動了系統的普及。
95(1995年)
1995年8月24日,微軟在雷蒙德大學校園內舉辦了 95的發布會。 95的開發版本號為4.0,開發代號為,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操作系統之一。 95的出現終結了桌面操作系統之間的競爭,微軟完全統治了市場。
95采用了16位/32位混合內核,拋棄了對16位x86處理器的支持。雖然設計上仍基于MS-DOS操作系統,但用戶開機不需要輸入指令,可直接進入系統,在日常操作中仍保留對MS-DOS應用程序的支持。界面設計上引入了“開始菜單”,同時加入了IE瀏覽器,提供了相當多不同類型功能的應用程序。 95確立了系統的整體設計,隨后無論如何改進,基本上都沿用了這一風格,甚至有些圖標到了 10仍在使用。
98(1998年)
微軟在1998年6月25日發布了 98,仍采用16位/32位混合內核,其版本號為4.1,開發代號為。對于國內用戶來說,恰逢PC普及浪潮,這一版本的系統更為人熟知。不少人接觸個人電腦以及系統,都是從 98開始的。在這一時期,PC平臺上3D游戲開始流行,在隨后幾年, 98是不少經典游戲作品唯一或運行效果最好的平臺。
98提供了對當時標準的全面支持,在多媒體方面的支持也更為廣泛。相比于 95, 98進行了全面的優化,更穩定、更安全、功能更多,也是第一個原生支持USB接口的系統。在的歷史里, 98也是相當成功的一款產品,直到 XP初期,都占據著大部分普通用戶的電腦。
2000(2000年)
在2000年2月17日,微軟發布了 2000,也被稱為 NT 5.0。和過往有點不一樣, 2000的定位更接近于專業用戶,其前身的 NT系列本身的目標群體就是企業客戶,內核也并非此前 98的16位/32位混合內核,而是純32位,同時該系統沒有配置MS-DOS操作系統。
2000支持SMP技術,意味著提供了對多處理器系統的支持,多任務處理能力、穩定性和安全性也遠遠好于家用的 98。對于普通用戶而言, 2000并不友好,缺乏很多常用功能的支持,當時不少應用程序與 2000也不兼容,很多游戲也不能在上面運行。不過其出眾的穩定性受到了部分用戶的喜愛,因為在 98里,藍屏和重裝系統是常有的事,讓許多用戶很惱火。
嚴格上來說, 2000是微軟最后一個專為企業客戶開發的操作系統,不過更像是微軟的一次試水。很多普通用戶接觸到新一代的功能和技術,都是在 2000上,讓大家看到了NT內核的優勢。這個時期電腦硬件發展非常迅猛, 98的老舊內核已難以滿足新一代平臺的需求了。
Me(2000年)
在 2000推出的同一年,也就是9月14日,微軟發布了 Me,仍采用16位/32位混合內核,不過是最后一款基于MS-DOS的操作系統了。與 2000不同, Me完全是面向家庭用戶。
Me的生命周期很短,只有一年,而且很不顯眼。用戶也不喜歡這款操作系統,雖然加入了新功能和換了UI,做了些許改進,特別在多媒體方面,但該系統的小問題不少。在許多人看來,遠遠不足以冒風險更換操作系統。在這個版本上,微軟開始試圖擺脫MS-DOS,取消了實模式DOS,不過大多數DOS游戲和應用程序仍然可以在上面運行。
XP(2001年)
微軟在2001年10月25日正式發布了 XP,其名字中的“XP”來自于英文中的“體驗()”。對國內的用戶來說,這應該是最為人熟知的一款系統了。如果票選史上最佳系統,估計 XP很大機會當選。時至今日,在某些領域的機器上,仍然可以看到 XP的身影。
XP是基于 NT內核,這與過往的一般用戶使用的系統有很大的區別歡迎使用新硬件向導,更像是 2000基礎上優化設計的系統,其運行機制更先進,效率明顯提高。在界面設計上, XP放棄了沿用多年的灰色簡單界面,改為藍色為主的全新界面,引入了包括雙欄開始菜單、網絡設置向導、在線安全更新和遠程桌面等新功能。不但跟上了時代的步伐,而且讓人耳目一新,推出后就受到了不少用戶的歡迎。
在 XP的初期,由于其硬件要求較高,同時兼容性不佳(不能運行很多基于MS-DOS的舊應用程序),推廣的速度并不算快。當硬件水平提高以后,在新技術加持下, XP開始展現威力,迅速地取代了以往的系統。比如 XP支持SMP技術,如果使用超線程技術的核心 4處理器,就不可能使用像 98這樣的操作系統了。
和過往的系統不同的是, XP時代開始,微軟就沒有再那么刻意通過系統內核去區分家用和商用系統,更多的是在功能上去區分不同版本。
Vista(2006年)
在2006年11月2日,微軟推出了 Vista。作為 XP的繼任者曾被給予厚望,但最后卻成為最被人詬病的一個版本。
微軟在 Vista上的改進并不少,功能和安全性也得到加強。新的圖形用戶界面、整合了全局搜索功能、用戶管理機制(UAC)和預讀內存管理機制等,可以說 Vista在很多方面都是與時俱進,其半透明玻璃效果的Aero窗口也相當具有識別度。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被用戶批判的問題,包括硬件要求高、兼容性差、運行效率低、系統臃腫等。在發布后的幾年,微軟也做了許多努力,試圖改善體驗,但是用戶普遍反映一般。畢竟 Vista的市場口碑已經壞了,大家形成了固有印象。
對企業用戶而言, Vista是一款不錯的產品,得到的評價并不差。但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更換成 Vista的熱情并不高,即便 XP已開始落伍,急需替代產品。
7(2009年)
微軟在2009年10月22日正式發布了 7,內核版本號為 NT 6.1,與 Vista同屬于 NT 6系列。
在整體設計思路上, 7剔除了 Vista里許多臃腫的功能,化繁為簡,對當時硬件的配置要求也不高。這種更貼近大眾配置,以及更簡化的界面設計,受到了用戶的歡迎。在經歷短暫的懷疑和試探后, 7得到了快速的推廣,一定程度上, XP的老邁也加速了 7的推進。
7是建立在 Vista的基礎上的一款操作系統,同樣有著非常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而且有各種貼心的設計,讓用戶最大程度感受到了簡單、易用、效率高的特點。在技術和功能上,都緊跟當時的硬件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對游戲玩家來說也很友好。在 7開始,用戶真正不再需要擔心系統的穩定性,像過往不時需要重裝系統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
7也成為后 XP時代,最多用戶守護的一個版本。即便現在,偶爾也會有用戶千方百計想在更新的平臺上安裝 7使用,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完全取代。
8(2012年)
2012年10月26日,微軟發布了 8,這是微軟為了適應移動觸控電子設備的一次主動出擊,可以說是積極的舉動。很多用戶對 8并不熟悉,接觸到的人也不算多,實際上 8也沒有完全取代 7的意思。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相比過往的系統, 8可以說在設計上是顛覆性的,圖標扁平化、動態磁貼、跨硬件平臺、取消開始菜單和應用商店等,每一項看著都很進取,理念也頗為超前。 8里系統啟動后不再默認顯示桌面,而是全新的“磁貼”開始屏幕,僅這一項就受到了不少用戶的批評。用戶普遍認為 8缺乏易用性,系統里切換邏輯也很糟糕,上手也很困難,最終微軟也沒有再繼續堅持下去。
10(2015年)
微軟在2015年7月29日正式發布了 10,糾正了 8里犯下的眾多錯誤,在易用性和安全性方面有了極大的提升。為了更好地推廣新系統,在 10推出后,微軟允許 7和 8的用戶在一年以內免費升級。
在 10里,增加了語音搜索、全新的動作中心、全新的Edge瀏覽器、自動識別臺式平板模式、虛擬桌面和 Hello安全登陸等新功能,開始菜單回歸且進行了改進。除了針對云服務、智能移動設備、人機交互等新技術進行優化外,還對固態硬盤、生物識別、高分辨率屏幕等硬件提供了完善的支持,適應了硬件的發展需要,帶來了不錯的操作體驗。
微軟在 10的推廣上一直磕磕絆絆,特別在初期,從廠商和用戶都有各種吐槽。不過隨著微軟對 10的不斷改進,近兩年用戶的評價也逐漸扭轉。總體上 10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這點從市場占有率上就有所體現。近期微軟在 10的策略上也有所改動,在上個月取消了面向雙屏設備的 10X,微軟表示獲得的經驗和技術將整合到未來的系統和其他產品中。
next of
根據公告,微軟CEO Satya 將于6月24日在發布會上發表演講,或許 11很快就會與我們見面了。在這次發布會海報上,視窗logo似乎也預示將是全新的版本。
這次微軟保密工作不錯,所說的下一代至今還沒有什么信息泄露出來。不過近期微軟在 10的舉動,或許能讓我們猜測下一代系統的方向。此前,在代號“Sun ”的 10 21H2預覽版中已經對 95時代的圖標進行了全面更換,全新的UI設計應該會更全面應用到下一代上。下一代系統或許會提供不同模式,以面向不同的細分市場,不會再提供像 10 S這樣的衍生系統。
隨著超過10億臺設備運行 10,微軟的系統仍然是最主要的個人電腦平臺。移動設備可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已有超過20億臺活躍的設備投入使用,各種移動設備也將是系統未來想繼續爭奪的市場。
傳統電腦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依然是主要的生產工具,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主導力量。
超能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