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年10月21日,中國公眾版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網站正式開通。作為中國區域內數據資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務網站,“天地圖”將為公眾提供權威、可信、統一的地理信息服務,打造互聯網地理信息服務的中國品牌。
然而國家測繪局的“天地圖”一經推出,就遇到了網友的質疑。有網友在其博客上稱,“天地圖”使用的衛星地圖并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谷歌地球圖片庫沒加載,稱數據應該是來自美國一公司,而谷歌地圖就是使用該公司的高分辨率的商業圖像數據。 國家測繪局對此作了回應。我們連線國家測繪局國家地理信息中心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蔣潔來了解相關情況。
主持人:有網友指出,“天地圖”使用的衛星地圖并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您怎樣看?
蔣潔:“天地圖”目前裝載了覆蓋全球的地理信息數據谷歌地球圖片庫沒加載,其中我國范圍內的影像尤其詳盡。矢量數據是“天地圖”數據資源的主體,這是來自于國家測繪局和我國導航數據公司,包括全國、省、市、鄉鎮、村莊的交通、水系、居民地等,但是衛星以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外商業衛星資源。“天地圖”的自主知識產權主要體現在在線軟件服務上,數據方面,矢量數據是屬于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以上數據是通過商業合作的方式,使用來自不同的商業衛星的影像數據。今后會逐漸使用我國自主的衛星影像數據來取代。
我想解釋一下商業衛星的影像數據。這些商業衛星數據所屬的公司,獲取數據就是為了售賣,事實上現在谷歌地球的部分影像也是從這些商業衛星公司買的。所以現在部分網民認為我們使用了谷歌地球的部分衛星資源,這是一種誤解,大家使用的都是商業衛星資源。
主持人:對于“天地圖”中數據更新問題,國家測繪局有怎樣的打算?
蔣潔:“天地圖”依照統一的標準規范,由國家測繪部門和相關的專業部門和企業,采取一種“分建共享,協同更新,在線集成”的方式進行生產和服務的。接下來我們將制定數據的管理、更新和服務的相關管理辦法,遵循“誰提供誰更新,誰擁有誰更新”的原則。與此同時,我們還將考慮開通地圖糾錯的功能,從而提高數據更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