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完美的愛情,傷心又傷身。——莎士比亞
大家有沒有用過CMD命令,一個黑色的窗口上面只可以輸入一堆英文命令,首先說一下沒用過的也不要緊,跟著小郎一遍,然后每天練習一遍,當你練習夠了七七四十九天后,你就可以成為小區或者村里的電腦大佬,首先按住鍵盤的【WIN+R】
然后輸入CMD(不區分大小寫)回車(鍵盤的Enter鍵),恭喜你的第一步就成功了。
1、【】命令,會顯示所有的網絡狀態,包括【ipv4】和【ipv6】的,網關和子網掩碼等網絡信息,在我們鼠標壞掉的情況下,鍵盤也起到了萬能的作用,用來查看網絡信息。因為小郎安裝了虛擬機,和大家的可能不一樣命令行查看網站ip,但是大家運行后只要有第二個網卡信息的提示就代表成功了。
2、【ping】命令,常用來判斷網絡是否通暢,可以ping一個域名或者IP,也是用來判斷是否可以上網(互聯網和內網)的一種簡單方法,比如我們ping 百度不同,大概率是說明互聯網掉線,比如我們ping 自己內網(10.X.X.X、172.(16-31).X.X和192.168.X.X)的電腦,ping不通說明內部局域網有問題。同時,我們看后面的【TTL(Time To Live)生存時間】,如果等于64是Linux服務器,128就是服務器。
3、【】命令,帶有路徑的ping,一般使用是【 IP/網址 /p(等待時間) x /h(跳躍的節點) x】確定每一個連接點之間的延遲,一般我們家庭的網絡結構就是終端(也就是手機、電腦、平板等網絡設備)到路由器再到運營商,通過這個命令可以測試三者之間的網絡延遲。【RTT】顯示的0-1就是我的電腦和路由器之間的延遲,1-2路由器和運營商路由,2-3顯示的就是運營商路由和路由的延遲,丟包率為0說明網絡很好。
4、【msg】()命令,將消息發送給用戶,一般使用方法就是【msg / 目標IP * “輸入消息”】可以理解為自帶的聊天工具,通過局域網IP進行聊天,但是僅僅局限于 非家庭版系統,家庭版系統不包含 Host 服務)。記得關掉防火墻,要不然也不行。總之,閑著沒事玩玩可以,真拿來溝通就輸了。
5、【netsh wlan】命令,查看wifi的一組命令,一般我們常用的兩種就是【netsh wlan show 】查看當前設備連接過的WIFI ;
【netsh wlan show SSID key=clear】查看電腦連接過的WIFI密碼。
6、【】命令,用來確定網絡地址,我們平時用的都是域名,但是想知道它的IP我們可以使用這個命令,【 網址】就可以知道這個網址的IP是什么了。如果只輸入【】是直接反饋本地的網關。下面的例子就是我們輸入百度的網址命令行查看網站ip,就可以知道它的IP了,我們通過IP也可以登錄百度的界面。
7、【net share】命令,用來查看網絡分享。我們在命令提示框輸入后可以看到相應的盤符以及它的共享狀態,我們如果做網安的話這些共享都需要關閉掉的,包括我們做系統封裝的時候,也是屬于基本操作,將這些都需要關閉掉,要不然容易被黑。
8、【】命令,顯示網絡狀態,監聽我們的網絡端口,可以查看一下我們哪些端口開著,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關掉一些端口,畢竟有可能被有心人特殊關照,就企業來說都會有嚴格的管理規定哪些端口開或者關。一般使用就是【 /a】查看全部網絡狀態。
9、【tree】命令,一般使用方法是【tree 文件夾路徑】,如果后面不加路徑,就是將當前命令提示符目錄下面磁盤的所有文件夾打開,并以一種樹狀圖的形式展開。
10、【dir】命令,一般使用方法也是【dir 文件夾路徑】,如果后面不跟路徑直接【dir】就是展示當前目錄下面所有文件及文件夾。
11、【mkdir】命令,創建文件夾命令,使用方法就是【mkdir 文件夾名字】,在當前命令行目錄下創建一個文件夾。
12、【rd】命令,刪除文件夾,【rd 文件名】,刪除當前目錄下面的名為XX的文件夾,XX就是輸入的文件夾名,不報錯即代表命令執行成功。
13、【echo】命令,用來創建文件,使用方法一般就是【echo test > test.txt】,支持很多文件,可以創建文檔、圖片、視頻類型的文件。我們可以看到文本文件已經創建并且文字輸入進去。
14、【del】命令,刪除文件的命令,既然有創建就要有刪除,【del 跟文件名】就是刪除文件。
楊小郎長按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