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推薦幾款簡單實用的C/C++編譯器
1
GCC
GCC,全稱為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編譯器套裝),是自由軟件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FSF)的GNU項目下的一個核心組件。它是一個開源的、跨平臺的編譯器系統,支持多種編程語言,包括但不限于C、C++、Objective-C、Objective-C++、Fortran、Ada、Go、D和Rust等。GCC不僅能夠編譯源代碼,在命令行中,你可以使用gcc來編譯C代碼,使用g++來編譯C++代碼,還能夠進行預處理、匯編和鏈接,最終生成可執行文件或庫文件。
官方網站: https://gcc.gnu.org/
主要特點
- 跨平臺:GCC可以在多種硬件架構和操作系統上運行,包括但不限于x86、ARM、MIPS、PowerPC以及各種Unix-like系統(如Linux、BSD、Solaris)和Windows(通過MinGW或Cygwin)。
- 多語言支持:GCC不僅僅是一個C編譯器,它通過不同的前端支持多種編程語言,每種語言都有專門的編譯器前端處理語法解析和語義分析,然后共同使用后端進行代碼生成和優化。
- 高度優化:GCC提供了多種級別的優化選項,從基本的代碼優化到高級的機器特定優化,旨在提高生成代碼的執行效率。
- 標準遵循:GCC支持最新的C/C++標準(如C11、C++11、C++14、C++17、C++20等),同時也支持老版本的標準,確保代碼的兼容性。
- 開源自由:作為自由軟件,GCC遵循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許可協議,用戶可以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發GCC。
使用GCC的基本步驟
- 預處理 (gcc -E): 這個階段會處理源代碼中的預處理指令,如#include、#define等。
- 編譯 (gcc -c): 將預處理后的源代碼轉換為匯編代碼。
- 匯編 (gcc -S): 將匯編代碼轉換為目標代碼(機器代碼)。
- 鏈接 (gcc): 將一個或多個目標文件和所需的庫鏈接起來,生成可執行文件。
2
llvm+clang
Clang官方網站:http://clang.llvm.org/get_started.html
LLVM(Low Level Virtual Machine,LLVM官方網站:http://llvm.org/)是一個開源的編譯器框架項目,它不僅是一個虛擬機,更是一個現代化的、模塊化且可重用的編譯器基礎設施。自2000年起源于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一個研究項目以來,LLVM已發展成為支持多語言、跨平臺的編譯技術的基石。以下是關于LLVM的詳細介紹:
核心特性與設計哲學
- 中間表示(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 IR):LLVM的核心是其高度優化的、基于靜態單賦值(Static Single Assignment, SSA)形式的中間表示。這種IR使得編譯器能夠以一種語言無關的方式表示代碼,便于進行高級優化。
- 模塊化設計:LLVM采用高度模塊化的設計,將編譯器分為前端、優化器、后端等多個獨立的部分。這樣的設計允許編譯器組件復用,支持多種語言的編譯,并且易于添加新的語言前端或目標架構后端。
- 優化器:LLVM包含了一個強大的優化器,能夠在編譯時、鏈接時、運行時甚至是程序空閑時對代碼進行優化。這些優化包括但不限于死代碼消除、循環優化、向量化、內聯函數展開等。
- 可移植性和跨平臺:由于其設計上的靈活性,LLVM能夠生成針對多種CPU架構的機器代碼,包括x86、ARM、MIPS、PowerPC等,從而支持在不同操作系統和硬件平臺上運行。
- 開源和社區驅動:作為開源軟件,LLVM遵循Apache 2.0許可證,擁有活躍的開發者社區,這促進了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的應用。
主要組成部分
- 前端(Frontend):負責將源代碼轉換為LLVM IR,如Clang是C、C++、Objective-C等語言的前端。
- 優化器(Optimizer):對IR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轉換,以提高代碼的執行效率。
- 后端(Backend):將優化后的IR轉換為目標機器代碼,包括匯編代碼生成器和鏈接器支持。
- 庫和工具:除了核心編譯器組件,LLVM項目還包括了一系列庫和工具,如LLD(LLVM鏈接器)、Polly(自適應優化)、Sanitizer工具集(用于內存錯誤檢測等)以及Clang工具套件(如Clang Static Analyzer)。
3
TCC
Tiny C Compiler(TCC,官方網站:http://bellard.org/tcc/),也被稱為Small C Compiler(SCC),是由Fabrice Bellard開發的一款小型、快速的C語言編譯器。TCC以其小巧的體積、快速的編譯速度和直接執行編譯結果的能力而著稱。以下是關于Tiny C Compiler的詳細介紹:
特性
- 輕量級與快速:TCC的設計目標是小巧和快速。它的可執行文件體積遠小于GCC等傳統編譯器,且編譯速度極快,適合快速編譯和測試C語言代碼片段。
- 直接執行模式:一個獨特的特點是TCC可以在沒有鏈接步驟的情況下直接執行C程序。它通過內存映射技術將編譯后的代碼直接加載到內存中執行,這對于快速原型設計和學習C語言非常有用。
- 跨平臺:TCC支持多種操作系統,包括Linux、Windows、Mac OS X等,同時也支持多種處理器架構,如x86、ARM、MIPS等。
- 靜態與動態鏈接:盡管TCC擅長直接執行代碼,但它也支持傳統的編譯鏈路流程,能夠生成可執行文件、共享庫或目標文件,并支持與其他庫的鏈接。
- 基本的C99支持:TCC實現了大部分C99標準,包括一些C11特性,但并不完全符合最新的C語言標準。它支持指針算術、結構體、聯合、枚舉、標準庫函數等。
- 內置JIT編譯器:TCC還可以作為一個簡單的即時(Just-In-Time)編譯器使用,這在某些特定應用場景下非常有用,比如動態生成和執行代碼。
- 可嵌入性:因為其小體積和簡單接口,TCC很容易被嵌入到其他應用程序中,作為腳本語言的編譯器或者用于實時代碼生成和執行。
限制
盡管TCC提供了很多便利和高效的功能,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 優化程度有限:相比大型編譯器如GCC或Clang,TCC的代碼優化程度較低,可能產生的可執行文件較大或運行效率稍遜。
- 標準支持不完全:雖然支持C99的大部分特性,但對于最新的C語言標準(如C17、C2x)的支持不夠全面。
- 調試信息有限:生成的調試信息不如GCC或Clang豐富,對于復雜項目的調試可能不太友好。
TCC因其快速編譯和直接執行的特性,非常適合于快速原型開發、教學演示、嵌入式系統開發以及需要即時編譯能力的場合。它也是那些追求最小化工具鏈體積和快速迭代開發環境的理想選擇。
4
msvc
MSVC(Microsoft Visual C++ Compiler)是微軟公司為Windows平臺開發的一個C++編譯器系列,它是Visual Studio集成開發環境的一部分。MSVC不僅支持C++,也支持C語言的編譯。以下是關于MSVC系列的詳細介紹:
- MSVC與Visual Studio的關系:MSVC作為Visual Studio的核心組件之一,負責C和C++代碼的編譯工作。雖然隨Visual Studio一同發布,但它有自己的版本控制系統,與Visual Studio的版本并不完全對應。
- ABI兼容性:MSVC的主要版本號表示ABI(應用二進制接口)兼容性,意味著使用相同主要版本號的MSVC編譯的代碼可以在不同項目間鏈接,只要這些項目也是用相同主版本號的MSVC編譯的。這一特性有助于保持二進制的兼容性,減少依賴問題。
功能特性
- 標準支持:MSVC持續更新以支持最新的C++標準,包括C++11、C++14、C++17、C++20等,盡管支持程度和具體實現細節可能晚于GCC或Clang。
- 優化與診斷:提供多種級別的代碼優化,包括針對性能和大小的優化選項。同時,它還具有豐富的警告和錯誤診斷功能,幫助開發者提高代碼質量。
- 鏈接器與庫:與MSVC編譯器配套的還有link.exe鏈接器,它負責將編譯生成的對象文件鏈接成可執行文件或動態鏈接庫。MSVC也提供了豐富的庫支持,包括CRT(C運行時庫)、STL(標準模板庫)等。
開發與集成
- 集成開發環境:MSVC深度集成于Visual Studio,提供圖形界面進行項目管理、代碼編寫、編譯配置、調試等功能。
- 命令行工具:除了圖形界面外,MSVC也提供了命令行工具(如cl.exe),允許開發者通過腳本或終端直接編譯代碼,適用于自動化構建和持續集成環境。
- 第三方工具和IDE兼容:盡管MSVC主要與Visual Studio一起使用,它也可以與其它IDE(如Qt Creator)集成,只需正確配置工具鏈即可。
5
Digital Mars
Digital Mars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編譯器套件,專注于提供C和C++的編譯解決方案。這個編譯器由編程語言設計師沃德·布洛克(Walter Bright)開發,以其小巧、快速和高效的特點著稱。以下是有關Digital Mars的詳細介紹:
主要特點
- 輕量級與便捷性:Digital Mars C/C++編譯器(通常稱為DMC)以壓縮包形式提供,無需安裝,解壓即用,非常適合追求簡潔高效開發環境的用戶。與大型IDE相比,它的體積小,啟動和編譯速度快。
- 跨平臺能力:雖然Digital Mars編譯器最知名的是其在Windows平臺上的表現,但實際上它也支持Linux和MacOS等操作系統,為跨平臺開發提供了便利。
- 標準支持:DMC支持C89標準和部分C++標準,盡管在某些高級特性和最新標準的支持上可能不如GCC或Clang等其他主流編譯器全面。
- 優化技術:DMC包含強大的優化技術,如先進的寄存器分配和指令調度,有助于生成高效運行的代碼。
- 設計特色:在C++方面,Digital Mars引入了“Design by Contract”概念,這是一種通過編譯時檢查來增強軟件可靠性的方法。
- 配套工具與庫:除了編譯器外,Digital Mars還提供了包括標準庫函數、反匯編程序、資源編譯器等在內的完整開發工具鏈,以及HTML文檔支持,便于開發者查閱和學習。
前言
假期孩子想學習 C 語言編程,讓幫著搭建一個簡單好用的 C 語言開發環境。雖然筆記本配置的是Windows 7 操作系統,但當前可供選擇的支持Windows 7系統的 C/C++ 語言開發環境還不少,如: Visual Studio系列、Dev-C++、Code::Blocks、Eclipse for C/C++、NetBeans、VS Code+擴展等十幾種。于是計劃就此寫個Windows平臺搭建C/C++語言開發環境系列文章,面向廣大C語言編程初學者,分別介紹幾種主流常用的Windows平臺C/C++開發環境的搭建(下載、安裝、配置)和簡單開發(源碼編輯、編譯、運行和調試),以供其了解和學習。
本系列第一篇已經對 Dev-C++ 集成開發環境進行了分享介紹,本文接著分享的是 Code::Blocks ,它是一款免費開源的、跨平臺的、全功能的C/C++語言集成開發環境。
本次分享內容的目錄如下:
前言
基本概念(IDE、編譯)
Code::Blocks 概述(簡介、特性)
Code::Blocks 安裝(下載、安裝)
Code::Blocks 設置(中文設置、編譯器設置、調試器設置)
Code::Blocks 軟件窗口界面簡介
Code::Blocks 開發簡單示例(編輯、構建、運行)
Code::Blocks 點評
結束語
1. 基本概念
1.1 集成開發環境(IDE)
集成開發環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簡稱IDE)是一種輔助程序開發人員開發軟件的工具軟件,通常包括代碼編輯器、編譯器、調試器和圖形用戶界面等工具,集成了代碼編輯、編譯、運行和調試等功能于一身,可以讓開發人員通過此單一集成環境即可輕松完成程序開發。
可以對IDE簡單分類如下:
- 針對特定編程語言量身打造的專一IDE
該類IDE只針對特定編程語言,如 Visual Basic針對Basic語言、Code::Blocks針對C/C++語言等。
- 支持多種編程語言的全功能IDE
該類IDE內含支持多種編程語言的多種編譯器/調試器,如微軟的Visual Studio 2019集合開發、分析、調試、測試、協作、部署于一身,支持C/C++、Python、JavaScript、C#等多種語言的開發),適合專業開發人員。
- 基于代碼編輯器的擴展IDE
該類IDE本身只是代碼/文本編輯器,但可通過安裝擴展的方式調用多種編譯器/調試器,來打造強大的擴展IDE。如:Vim、Atom、Visual Studio Code等。
1.2 編譯(Compile)
我們知道計算機只能識別二進制機器語言,而開發者一般編寫的是高級語言,但機器本身并不能直接識別高級語言,這時就需要將高級語言轉化成機器能識別的二進制機器語言,這個過程就叫編譯。
實現編譯的工具叫做編譯器(Compiler),最為知名的編譯器為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編譯器套裝),是一套由GNU開發的編程語言編譯器。
C語言編譯過程分成四個步驟:
- Step1 - 預處理:將所有的#include頭文件以及宏定義替換成其真正的內容
- Step2 - 編譯:將經過預處理之后的程序轉換成特定匯編代碼的過程
- Step3 - 匯編:將匯編代碼轉換成機器碼(目標文件)
- Step4 - 鏈接:將多個目標文以及所需的庫文件鏈接成最終的可執行文件。
2. Code::Blocks 概述
2.1 簡介
官方網址:http://www.codeblocks.org
Code::Blocks 是一款免費的、開源的、跨平臺的、功能強大的 C , C++ 和 Fortran 集成開發環境(IDE),力求為開發者(個人或團隊)提供一個能滿足各種需求的優秀編程環境(旨在滿足其用戶的最苛刻需求)。
Code::Blocks 由純粹的 C++ 語言開發完成,它使用了著名的 GUI庫 wxWidgets (最新版本的 Code::Blocks 20.03版采用了wxWidgets 3.1.3 unicode版)。對于追求完美的 C++ 程序員,再也不必忍受 Eclipse 的緩慢,再也不必忍受 VS.NET 的龐大和高昂的價格。
Code::Blocks 的插件構架設計使得開發者可以編寫插件,從而添加各種各樣的功能(例:插件已經提供了編譯、調試功能)。
Code::Blocks 被設計為完全可配置的,它提供了許多工程模板(包括:控制臺應用、D應用、Fortran應用、Java應用、靜態庫、動態連接庫、共享庫、Fortran庫、內核模塊驅動、Code::Blocks插件、Win32 GUI項目、wxWidgets項目、GTK+項目、QT5項目、Direct/X項目、FLTK項目、OpenGL項目、OpenCV項目等約40種模板),并且支持用戶自定義工程模板。
Code::Blocks 跨平臺具有一致的外觀、和操作手感。同時因在wxWidgets應用中選擇UNICODE而支持中文。
Code::Blocks是可用于滿足C和C++的開發人員最苛刻需求的免費C/ C++ IDE。這款IDE包含進行C和C++開發所要用到的全部功能。
當前最新穩定版本是2020年04月03日發布的 Code::Blocks 20.03 版本。
特點:
- 可用于Windows、Linux和Mac OS X。
- 完全的可定制性和可擴展性。
- 支持代碼的編譯、調試、代碼覆蓋、分析和自動完成。
- 是一個類瀏覽器。即是說它可以使面向對象編程可視化。
- 擁有Eclipse這樣的可在安排元素時使用拖放功能的特性,另外也支持代碼分析。
2.2 特性
3. Code::Blocks 安裝
下面詳細介紹 Code::Blocks 在 Windows 7 操作系統中的具體安裝過程。
3.1 下載安裝文件
官網下載網址:http://www.codeblocks.org/downloads
一、下載:
Code::Blocks官網推薦兩處下載網址:
(一)從 FossHUB 網址下載
(二)從 Sourceforge.net 網址下載
二、安裝文件說明:
從上述下載網址可以看到最新版本(20.03版)的Code::Blocks分別針對32位和64位各自提供5個安裝文件,下面針對64位的安裝文件說明如下:
注1:如果是零基礎的入門者,建議直接下載帶編譯器和調試器的安裝文件codeblocks-20.03mingw-setup.exe。
注2:如果本機已經安裝了編譯器和調試器,則可以選擇下載不帶編譯器和調試器的安裝文件 codeblocks-20.03-setup.exe。
3.2 安裝過程
運行 Code::Blocks 安裝執行文件,按提示完成安裝(如下圖示):
Step1:進入歡迎“窗口:
Step2: 點擊上圖【Next】按鈕,進入“License Agreement”窗口,展示軟件許可協議(GPL v3):
Step3:點擊上圖【I Agree】按鈕,進入“Choose Compinents”窗口,選擇要安裝的組件(建議選擇Full,全部安裝):
Step4:點擊上圖【Next】按鈕,進入“Choose Install Location”窗口,設置軟件安裝路徑(可自定義,建議路徑中不包含中文名,如:C:\Develop\DevCpp):
Step5:點擊上圖【Install】按鈕,真正進入安裝過程,等待……
Step6:提示安裝完成,點擊下圖【Next】按鈕進入下一步。
Step7:點擊上圖【Finish】按鈕結束安裝。
4. Code::Blocks設置
在 Code::Blocks 安裝完成后,首次使用前建議對語言、編譯器、調試器進行設置核查確認。
4.1 Code::Blocks軟件中文漢化設置
針對初學者而言,開發軟件有一個熟悉的語言環境還是很重要的。 Code::Blocks 軟件是英文界面,不過網絡已有針對簡體中文的語言包提供(壓縮包文件大小400KB,雖然還沒有100%翻譯,但已經不影響正常使用了)。
注:有需要該簡體中文語言包的朋友可以私信跟我聯系提供。
設置步驟如下:
- Step1:將下載好的簡體中文語言壓縮包文件(locale.zip)復制到 Code::Blocks安裝路徑(如:C:\Develop\CodeBlocks\)下的對應目錄(如:C:\Develop\CodeBlocks\share\CodeBlocks\)下。
- Step2:將簡體中文語言壓縮包文件(locale.zip)解壓到當前文件夾,文件目錄結果如下圖示:
- Step3:將簡體中文語言包壓縮文件(locale.zip)從 Code::Blocks安裝路徑下刪除
- Step4:通過執行Code::Blocks軟件菜單欄【Settings】下的【Environment】子菜單項,進入“Environment Settings”窗口
- Step5:在“Environment Settings”窗口,點擊左側的【View】按鈕(下圖標號1處),在View選項標簽窗口中勾選Internationalization(下圖標號2處),并在其右側下拉框中的選擇Chinese(Simplified)(下圖標號3處),然后按【OK】按鈕保存。
- Step6:在重新運行Code::Blocks軟件后即顯示中文界面。
4.2 Code::Blocks編譯器設置
注:如果安裝的是帶編譯器的安裝文件codeblocks-20.03mingw-setup.exe,則可以跳過本節內容。
如果安裝的是不帶編譯器的安裝文件 codeblocks-20.03-setup.exe,則需要對 Code::Blocks軟件的編譯器進行單獨設置。
設置步驟如下:
- Step1:通過執行Code::Blocks軟件菜單欄【設置】下的【編譯器…】子菜單項
- Step2:在“編譯器設置”窗口中,選擇左側的【全局編譯器設置】按鈕(上圖標號1處)
- Step3:在右側確認:"可選擇的編譯器"選擇的是“GNU GCC Compiler”項(上圖標號2處)
- Step4:在右側點擊“可執行工具鏈”選項卡(上圖標號3處),確認:"編譯器的安裝目錄"選擇的是已經安裝好的編譯器路徑(如:C:\Develop\MinGW64)(上圖標號4處),并依次確認“程序文件”下各程序(上圖標號5處)。
- Step5:確認無誤后點擊【確定】按鈕,完成編譯器設置。
4.3 Code::Blocks調試器設置
注:如果安裝的是帶調試器的安裝文件codeblocks-20.03mingw-setup.exe,則可以跳過本節內容。
如果安裝的是不帶調試器的安裝文件 codeblocks-20.03-setup.exe,則需要對 Code::Blocks軟件的調試器進行單獨設置。
設置步驟如下:
- Step1:通過執行Code::Blocks軟件菜單欄【設置】下的【調試器設置】子菜單項
- Step2:在“調試器設置”窗口中,依次點擊左側的【GDB/CDB Debugger】下的【Default】項(上圖標號1處)
- Step3:在右側確認:"可執行路徑"選擇的是已經安裝好的調試器程序全路徑(如:C:\Develop\MinGW64\bin\gdb.exe)(上圖標號2處)。
- Step4:確認無誤后點擊【確定】按鈕,完成調試器設置。
5. Code::Blocks 軟件窗口界面簡介
Code::Blocks 軟件窗口界面主要包括七大部分(如上圖示):
- 菜單欄:菜單欄將軟件的各項功能分類歸集,便于開發者查找使用。
- 工具欄:工具欄將對源碼的新建、保存、編譯、運行、調試等操作集中放置,方便開發者操作。
- 管理窗口:該區域用于項目、文件、資源文件進行管理。
- 觀察窗口:該區域用于調試時觀察具體變量信息。
- 代碼編輯窗口:該區域用于編輯源代碼,每行都有對應的編號,語法高亮顯示。
- 日志及其他輸出窗口:該區域顯示編程過程中的構建記錄、構建信息、調試器信息、等。
- 狀態欄:該區域顯示開發過程中的一些狀態信息,如當前文件全路徑名、文件編碼格式、插入點所在位置(行、列)等。
6. Code::Blocks 開發簡單示例
下面介紹使用 Code::Blocks 集成開發環境開發一個簡單的 C 語言示例程序(向控制臺輸出“Hello, World!”)。
6.1 編輯源代碼
一、新建
Code::Blocks 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方式新建一個源代碼文件:
- 方式一:通過快捷鍵Ctrl+Shift+N直接新建
- 方式二:通過點擊工具欄新建圖標來新建
- 方式三:通過執行菜單項【文件】-【新建】-【文件】,在彈出的對話框窗口中選擇【C/C++ Source】-【C】來新建
本示例源碼在新建時的界面截圖如下:
二、編輯
在上圖的代碼編輯器進行相關源碼的編輯,相關界面截圖如下:
三、保存
Code::Blocks 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方式保存一個源代碼文件:
- 方式一:通過快捷鍵Ctrl+S來調用保存對話框窗口,選擇文件保存路徑并設置文件名。
- 方式二:通過點擊工具欄保存圖標來調用保存對話框窗口,選擇文件保存路徑并設置文件名。
- 方式三:通過執行菜單欄【文件】下的【保存文件】子菜單項來調用保存對話框窗口,選擇文件保存路徑并設置文件名。
本示例源碼在保存后的界面截圖如下:
6.2 構建
Code::Blocks 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方式對源碼進行構建:
- 方式一:通過快捷鍵Ctrl+F9直接構建當前源碼。
- 方式二:通過點擊工具欄構建圖標直接構建當前源碼。
- 方式三:通過執行菜單欄【構建】下的【構建】子菜單項來構建。
本示例源碼在構建時會在【日志窗口】的【構建記錄面板】中顯示相關編譯信息(如下圖紅框內),如果構建無誤會在當前位置生成可執行文件(如:hello.exe)。
6.3 運行
Code::Blocks 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方式運行已經構建(無錯)后的可執行程序:
- 方式一:通過快捷鍵Ctrl+F10直接運行 或 快捷鍵Ctrl+F9構建并運行
- 方式二:通過點擊工具欄運行圖標或構建并運行圖標直接運行
- 方式三:通過執行菜單欄【構建】下的【運行】或【構建并運行】子菜單項來運行
本示例源碼經編譯成功運行后,會彈出一個新的終端窗口,并在其界面上打印出“Hello, World!”(如下圖示):
7. Code::Blocks 點評
本人從軟件性質、安裝卸載、功能使用、平臺支持、應用場景等方面給予點評如下(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 軟件性質
- 安裝卸載
- 安裝文件體積較大( 帶編譯器的約145MB)
- 下載便捷安裝/卸載過程快捷、方便
- 安裝文件能及時更新(最新更新日期為2020年04月03日)
- 功能使用
- 功能齊全(集代碼編輯、編譯、運行和調試于一身)
- 內嵌GCC編譯器、GDB調試器
- 調試功能強大
- 有官方提供的(pdf和chm格式)的用戶手冊(需從官網下載)
- 操作較Dev-C++要稍復雜些、學習成本低
- 良好的中文支持(新版已修復之前存在的中文亂碼現象)
- 啟動速度較慢(不足)
- 平臺支持
- 應用場景
- 很多C語言編程書、MOOC課程的配套開發工具
- C/C++語言初學者和愛好者常用開發工具
總結:Code::Blocks也是一款比較適合C/C++初學者使用的C/C++語言集成開發環境。
結束語
相信各位 C 語言初學者們閱讀完本文后,應該已經對如何在 Windows 平臺安裝 Code::Blocks 集成開發環境,以及如何利用 Code::Blocks 進行 C 語言程序簡單開發(源碼編輯、構建、運行等)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掌握,接下來就可以進入到 C 語言的學習應用環節了。
本系列接下來還會對其他 C/C++語言開發環境進行介紹,敬請期待!
希望本文能對您有所幫助!喜歡的話就點個贊加關注支持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