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大核心+HBM2顯存的高端顯卡Vega已經吊了大家將近一年的胃口,游戲版RX Vega終于要在盛夏7月底發布。不過關于Vega顯卡性能的傳言很多,也是眾說紛紜。我們好不容易找來已經上市發售的AMD Radenon Vega Frontier Edition,是基于Vega架構的最新一代專業顯卡,試圖從這張專業卡從找尋出RX Vega游戲卡的性能端倪。今天我們就用專業卡做一些“不專業”的事情——打游戲!
關于這張專業卡的圖賞以及拆解,大家可以點擊《AMD Radeon Vega Frontier顯卡圖賞,能文能武的專業卡》查看。總的來說,這是目前為止,AMD設計得最具美感、魅力的顯卡,信仰燈、LOGO燈全部到齊,總之能讓你過目不忘。
如果你想了解它的功耗,可以點擊《AMD Radeon Vega Frontier顯卡功耗真可怕,峰值破400W》。很多網友們都誤解AMD Radeon Vega Frontier功耗就是400W,其實不然,只是指出其峰值功耗可以達到400W,在完整180秒測試中,只有短短幾秒才會有如此之高的功耗。其平均功耗其實只有269W,不過我們覺得這個并不是Vega真正的水平。
我們再回到AMD Radeon Vega Frontier這張顯卡參數上,由于GPU-Z 2.2.0版本仍未添加對Vega系列顯卡的參數識別,因此讀取出來的大多數參數都存在問題。這里我們描述的參數來自AMD、國內外評測機構的綜合結果,具備一定真實可靠性。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顯卡擁有64組NCU單元,4096個流處理器單元,搭配16GB HBM 2顯存,2048bit等效位寬,HBM 2顯存頻率1.89Gbps,帶寬484GB/s。其中典型核心頻率是1382MHz,峰值頻率是1600MHz,功耗為285W。
Vega核心使用了與銳龍處理器一樣的14nm工藝制造,代工方依然是AMD親密小伙伴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而14nm工藝技術轉讓方是韓國半導體老大三星半導體。雖然目前未知Vega核心晶體管數目,不過參考Fury X那一代的Fiji XT,晶體管數量應該不低于90億,但是Die面積得益于新工藝可以降低至484mm2。但是別忘了核心基板上還集成了2顆8GB HBM2顯存,因此核心總體大小還是不容小覷。
用上了最新版的神器GPU-Z 2.2.0,但是依然沒有辦法完全識別出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顯卡的全部詳細規格。16GB HBM2顯存,雖然顯示制造商為美光,但美光并沒有生產HBM2顯存計劃,這個很可能是識別錯誤,實際來自于內存大廠海力士。
同樣我們看到顯卡運作驅動為AMD Radeon Crimson ReLive Edition 17.1.1,這個也是識別的錯誤,今年一月份的驅動是無法識別出Vega顯卡,驅動是官方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 ROCm專業顯卡驅動。
GPU-Z就連顯卡的溫度都讀取不了,只有5個參數
在AMD BIOS里面,表明了核心Vega10 XTX身份
MSI Afterburner不愧是顯卡第一神器,能讀取顯卡大部分實時參數
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顯卡屬于專業型顯卡,提供的是ROCm專業版驅動,因此默認情況下驅動面板將會是藍色。
細心的網友會發現,專業版驅動左下角提供了一個Gaming Mode(游戲模式),點擊一下,驅動面板界面就變回我們熟悉的AMD紅。
此模式下驅動內容和我們平常的所見的一模一樣
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和小編之前做各種顯卡測試的平臺沒有多大區別,仍然是最具代表性的Intel Core i7-7700K,搭配上微星的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主板,還有芝奇 Trident Z DDR4 3200MHz 8G×2,Intel 600P 512GB,海韻1200W電源構成了基本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系統為微軟Windows 10創意者,具體版本是Microsoft Windows 10 Build 15063。顯卡驅動方面,Vega用的是ROCm專業版驅動,NVIDIA顯卡使用Geforce 384.76WHQL。
本次的性能測試項目,包含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以及Time Spy(DirectX 12)四個項目的顯卡性能基準測試,以及Unigine Heaven 4.0和SuperPosition。
游戲測試項目,包含了《GTA5》、《古墓麗影崛起》、《殺手6》、《守望先鋒》、《殺出重圍:人類分裂》、《文明6》、《幽靈行動:荒野》、《戰錘:全面戰爭》、《巫師3》,測試分辨率為1080P,全部設置到最高畫質。
基準性能測試:
在基準性能測試中,我們分別測試了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顯卡在Radeon Pro模式以及Gaming模式下的成績,結果如下。
可以發現無論是Radeon Pro模式還是Gaming模式其成績差距都在1%左右,差距微乎其微,總體來說Gaming模式下性能顯然更好。
為了一探究竟,使用GPU-Z將僅有的顯卡實時參數輸出,轉換成可視化的折線圖,很明顯地發現:Gaming模式能更好地維持較高頻率。
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顯卡在運行3DMark下是工作在Typical模式下,頻率只有1382MHz-1544MHz,而非GPU-Z中顯示的Peak模式下1600MHz,能上1600MHz的情況非常罕見,即便是在Gaming模式。這很可能是專業卡驅動不屑于為3DMark這種跑分軟件進行優化,抑或是風冷版的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顯卡根本穩不住在1600MHz上。
如果將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和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加入到顯卡基準性能中對比,你們肯定會知道: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顯卡性能在GTX 1080與GTX 1070之間。要比GTX 1070好上不少,接近GTX 1080但是仍有一段“說短不短”的距離。
游戲性能測試:
雖然3DMark以及Unigine測試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不過基準仍是基準,日常玩游戲能達到什么程度才是大家真正關注的重點。我們就挑選了十款新舊不一、類型不一的游戲,快速測試了一遍,給大家提供一個Vega顯卡性能參考(這僅僅是個參考,畢竟Radeon Vega Frontier是專業卡,用著專業版驅動,與游戲版實際情況肯定有所區別)。
游戲性能測試結果可以這樣看待,在有DirectX 12 API加持的游戲下,Radeon Vega Frontier大部分情況性能都可以優于GTX 1070(奇點灰燼、古墓麗影除外),在《戰錘:全面戰爭》中很接近GTX 1080。
如果是在DirectX 11 API下,Radeon Vega Frontier表現就有點糟糕,《GTA 5》、《巫師3》、《幽靈行動》三款游戲中,性能幾乎腰斬,只有GTX 1080一半水平,明顯就是驅動沒有對游戲做優化。
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顯卡游戲測試總結:
它可能是一張很好的專業繪圖卡,但一定不是張合格的游戲卡。
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顯卡規格上與RX Vega游戲卡大致相同,只不過游戲卡HBM 2顯存會削減到8GB而已,最高階RX Vega的性能表現可能差不多就是這個水平。目前測試情況是介乎于GTX 1070-GTX 1080之間,但相信經過驅動優化后,已經能追上GTX 1080。
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專業顯卡跑游戲確實有些難為它,最大問題在于顯卡驅動支持上,我們看到在不同游戲中Radeon Vega Frontier顯卡性能表現波動很大,DirectX 12和DirectX 11游戲更是有天壤之別,這個問題需要AMD在游戲版RX Vega發售之時做好充分的準備,并不是倉促上架。不過Vega架構顯卡打磨多時,我們相信AMD能在月底交出一份令大家滿意的答卷。
NVIDIA近日通過384.76版新驅動,悄然為“費米”(Fermi)老架構的GeForce 400/500系列顯卡加入了DX12支持。要知道,這批卡最早的已經發布7年多了,DX12和Win7系統也誕生好幾年了NVIDIA仍然沒有忘記它們,對得起良心二字。
不過坦白說,支持是一回事兒,實際效果可能又是另一回事兒,畢竟費米架構太老了,規格已經徹底落后于時代,DX12支持又剛剛加入,肯定還需要后續不斷優化。
WCCFtech就對此做了一番實測,所用顯卡是來自索泰的一塊GTX 580。
這可是當年的旗艦,2010年底發布,40nm工藝GF110核心,512個流處理器,核心頻率772MHz,搭配顯存384-bit 1.5GB GDDR5,等效頻率4GHz,功耗244W。
要知道,NVIDIA如今最新的入門級顯卡GT 1030都已經有了384個流處理器(當然顯存位寬少得多),主流級別的GTX 1050更是達到了640個。
測試平臺基于Sandy Bridge,具體包括:Intel Core i7-2600K @ 4.2GHz處理器、華擎Z77 Extreme 6 TB/4主板、芝奇Ripjaws 8GB DDR3-1866內存、三星EVO 512GB固態硬盤、Windows 10操作系統。
3DMark Time Spy是最權威的DX12基準性能測試工具,顯存占用很大,GTX 580 1.5GB的顯存顯然捉襟見肘,最后只得到了786分(僅指圖形分數,下同)。
作為對比,華碩Strix 1070得到了6113分,領先GTX 580幾乎八倍。
3DMark Fire Strike測試中,GTX 580的成績為4806,GTX 1070則能跑到18478,將近四倍的差距。
當然,我們更關心從DX11到DX12的性能變化,是否會有提升。
這里以《戰地1》為例,1080p高畫質下,GTX 580 DX11模式下平均幀率達到了38FPS,最低35FPS、最高43FPS,還是不錯的,基本可以玩下去。
不過到了DX12下,性能損失十分明顯,平均幀率只有28FPS,最低25FP、最高34FPS,等于下降了足有26%,已經卡得沒法玩了。
順便在DX11下又跑了跑《質量效應:仙女座》、《鏡之邊緣:催化劑》,GTX 580表現仍然可圈可點,1080p中高畫質下平均幀率不低于40FPS, 勉強仍可一戰。
對于這樣的結果,其實也在意料之中,畢竟費米架構太老了,硬件水平限制著,而且設計的時候還沒有DX12規范,自然不可能優化到位,即便NVIDIA后續再強化也不可能有奇跡發生。
費米支持DX12的最大意義其實不在于游戲多跑幾幀,而是同時兼容了DX12、WDDM 2.2標準規范,Windows 10系統里運行一些最新應用的時候會有更好的兼容性。
另附GTX 580的幾張游戲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