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假如約而至,努力了幾個月,就為了能夠在暑假時間好好放松一下,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比如有駕照的大學生可以開著愛車帶著父母朋友家人去郊外自駕踏青,找個避暑的地方來場露營,或者遠途自駕游覽祖國大好河山。
那到底應如何選擇適合的愛車在暑假與家人一起同行呢?本期小編就來推薦三款自主家轎!
第一款:2024款吉利星瑞
指導價:9.97-13.87萬
星瑞是吉利CMA超級架構下的首款轎車,上市以來銷量和口碑表現一直很不錯,2024款共包含三款車型,售價區間為9.97-13.87萬。
外觀上星瑞中網采用大尺寸半弧形設計,內嵌直瀑式飾條,邊緣加入了粗獷的飾條,側面設計寬大修長,還有溜背式的車身曲線,尾部采用多重線條修飾,貫穿式尾燈雖然缺席,但中間由一條細長的銀色飾條橫穿,整個造型看上去大氣,精致。
內飾簡約,中控臺采用環抱式布局設計,儀表屏和中控屏尺寸均為12.3英寸,UI界面設計簡約時尚,支持GPS導航系統、道路救援服務、Hicar、車聯網、語音識別控制系統等。車身尺寸方面,星瑞長寬高分別為4785/1869/1469mm,軸距為2800mm,前后排空間非常可觀。
動力方面,星瑞搭載1.5T和2.0T兩款發動機,前者最大功率133kW,最大扭矩290N·m,加92號汽油,后者最大功率為140kW,峰值扭矩為300N·m,加95號汽油,傳動系統均匹配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動力強勁,品質可靠。
第二款:奇瑞艾瑞澤8
指導價:9.99-14.89萬
艾瑞澤8是奇瑞汽車4.0技術平臺的首款旗艦轎車,上市時間比較晚,但也是充分發揮后來優勢,綜合表現都很出色,而2024款共推出4款車型,增加2.0T+8AT動力總成,售價區間為9.99-14.89萬。
2024款艾瑞澤8的外觀和在售的23款車型沒有太大的區別,主要的差異化設計體現在1.6T車型上面,增加雙邊共四出排氣裝飾和晶鉆灰配色,在設計層面更強調年輕化和運動氣質。
內部造型有點奔馳的風格,皮革和木紋裝飾板凸顯內飾質感,配置上新增高通驍龍8155芯片、副駕電動四向調節、雙邊四出尾排造型、后備箱語音開啟等科技配置,競爭力再升級。車身尺寸方面,艾瑞澤8長寬高分別為4780/1843/1469mm,軸距為2790mm,空間表現與星瑞差不多。
動力方面,搭載1.6T和2.0T兩款發動機,前者最大功率145kW,峰值扭矩290N·m,匹配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后者最大功率為187kW,最大扭矩為390N·m,傳動系統匹配奇瑞自主研發的8AT變速箱,兩款發動機都是加92號汽油,且整車可享受終身質保。
第三款:奔騰B70
指導價:11.59-13.79萬
奔騰B70是國內第一款高起點、高品質、高性能的自主品牌中高級轎車,至今歷經四代車型18年進化歷史,是自主品牌歷史最長、賣得最多的中國品牌B級家轎。
2024款奔騰B70共推出四款車型,售價區間11.59-13.79萬,設計上采用“層巒式”前格柵,“飛翼式”前燈組造型流暢舒展,“多輻式”大輪轂強化視覺張力,“凌峰式”側腰線則通過曲率組合變化,形成了一道變化豐富的曲面光影,整個造型充滿中國元素。
車內采用一體化內飾,儀表板采用軟質包覆,空調按鍵與后部扶手通過軟質包覆前后貫通,座椅強調厚重包裹感,觸感柔軟細膩,并提供菱形、橫線多種縫合工藝,體驗奢華。智能科技配置上,奔騰B70搭載奔騰D-Life 6.0系統,功能豐富,支持科大訊飛3.5語音套件以及華為HiCar互聯、億連兩大系統,覆蓋鴻蒙系統、安卓系統、ios系統,手機車機資源共享,另外還配備L2+級智能輔助駕駛。
在車身尺寸上,奔騰B70長寬高分別為4855/1840/1455mm,軸距2800mm,已經是B級車的尺寸,可以更好地保證前后排乘客的頭部和腿部空間,后排座椅還支持比例放倒,在放平前排座椅后,可以形成貫通前后的超大平整空間,秒變雙人床,拉些大物件也沒問題。
動力方面,龍騰版采用“1.5T+7DCT”黃金動力組合,最大功率124kW,最大扭矩258N·m,第四代車型是“2.0T+愛信6AT”動力組合,最大功率165kW,最大扭矩340N?m,適合多成員高負載全家出行。
寫在最后
以上推薦的三款自主家轎,無論是空間、動力還是配置表現,都是非常優秀,特別適合暑假全家出游。尤其是奔騰B70,歷經四代車型18年進化歷史,從設計理念到智能配置、從動力操控到整車舒適性,四代車型不斷與用戶需求同步升級,成為市場上的精品國民好車,幫助中國用戶開啟家庭幸福用車生活。
不知不覺,2024年已經過去了一半。
縱觀過去的時間里,國產劇也是爆款頻出。
而且從開年的《繁花》到迷你劇《我的阿勒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8分好劇。
那么過去這半年中,國產口碑劇究竟有哪些呢?
下面青石就結合作品評分、觀眾口碑和市場熱度等,為大家盤點一下2024上半年最好的10部國產劇。
下面,我們從第十部開始說起:
作為央視開年大劇,《南來北往》在配置方面,幾乎是頂級的。
導演鄭曉龍,編劇高滿堂。
還集結了白敬亭、丁勇岱、劉冠麟、劉鈞、左小青、姜妍、胡可等老中青三代觀眾熟知的優秀演員。
哪怕是劇中僅僅出鏡幾分鐘的配角,也都是王迅、李乃文、王勁松這樣有名有姓的實力派。
無論怎么看這部劇都是妥妥的開年王炸,從收視來看《南來北往》也確實不賴。
首播收視就2拿下收視冠軍,之后收視攀升破4,刷新了《狂飆》紀錄榮登央8歷史TOP1。
大結局中汪新與馬魁終于成功抓捕了毒販賈金龍,但馬魁卻在抓捕過程中犧牲,這歷史性薪火相傳的情景戳中無數觀眾的淚點。
劇集結束后讓很多觀眾都產生了戒斷反應,甚至有網友表示自己要無縫二刷。
而《南來北往》能夠有如此大的后勁,就在于有著豐滿的故事線。
該劇講述新老兩代鐵路干警馬魁(丁勇岱飾)和汪新(白敬亭飾)從相互不滿到攜手作戰的故事。
劇集以“一對師徒、兩條線、一個大院”為核心結構。
鏡頭在這三處來回切換,既展現了小人物的生活日常,也能讓人一窺中國鐵路乃至全社會40年的變化發展。
劇中不僅有著《人世間》那般的人情冷暖,也融合了懸疑、情感、搞笑等多重元素,使得劇集更加豐富多彩。
除此外劇集貼近生活、有煙火氣,不管是列車上的“眾生相”還是鐵路大院的“全家福”。
鮮活的人物群像與日常圖景,都在《南來北往》中活靈活現地展開。
演員的表現也不俗,丁勇岱讓我們看到一個堅定仗義、外冷內熱、善良正直的老一輩鐵路警察的形象。
白敬亭和丁勇岱的對手戲也火花不斷,貢獻出不少笑點。
雖然和《人世間》相比有差距,但依舊稱得上是一部合格的年代劇。
《玫瑰的故事》是近期熱門的劇集之一。
故事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講述劉亦菲飾演的女主黃亦玫跨越二十余年的成長故事與情感心路。
劇集播出后,僅用15分鐘就創下視頻平臺都市劇熱度最快破2萬的紀錄,最高熱度破3萬。
收視表現同樣搶眼,最高收視破2.7,7天拿下同時段收視冠軍,被微博認證為爆款劇集。
社交媒體上劇集相關話題和討論也是一時無兩,上榜3804個熱搜話題。
劇中的很多劇情、臺詞被網友紛紛二創演繹,其中不乏官方賬號,成為熱議焦點。
《玫瑰的故事》主要圍繞女主黃亦玫來展開,所以黃亦玫塑造得成功與否,決定整部劇的質量。
而女主劉亦菲一出場,青石就肯定她就是天選“黃亦玫”。
原著小說中女主黃亦枚是不折不扣的大美女,而劉亦菲來飾演這個角色極具說服力。
劇中劉亦菲每次出場都對觀眾的眼睛非常友好,360度無死角地迷人。
演技也驚喜,劇中黃亦玫這個角色橫跨20年,在劉亦菲的演繹下觀眾看到角色的感情變化和人物成長。
可以說劉亦菲的神顏和演技,真是把黃亦玫這個角色給演活了。
除了劉亦菲,佟大為飾演的黃振華、朱珠扮演的姜雪瓊、萬茜飾演的蘇更生等角色同樣很圈粉。
最主要的是《玫瑰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一個女性的蛻變與盛放。
女主黃亦玫始終將選擇權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從20歲到40歲一直在遵循著自己內心的需求。
不怕愛錯,也不怕犯錯,不斷地去經歷、去豐富、去充盈自己的人生。
而這樣獨立清醒的女主,才是觀眾真正想要看到的大女主劇。
《微暗之火》是由姚曉峰執導,童瑤、張新主演的情感懸疑劇。
作為一部懸疑劇,《微暗之火》開局就是高能的殺夫案。
死者是鎮上的企業家徐毅(劉俊孝 飾),嫌疑人正是他的妻子南雅(童瑤 飾)。
事件發生后,南雅就自首了,并交代了案件始末。
她不堪家暴已久,千禧夜晚上一點左右,在被追打中她失手殺死了丈夫徐毅。
而她也有關鍵的目擊證人,周洛(張新成 飾)。
現場證據與南雅的描述非常吻合但也有不少疑點,同時劇中還不斷拋出一些線索或細節,提升了故事的懸疑感。
由此也讓整個故事的懸念拉滿,真是南雅誤殺了丈夫?還是隱藏著其他的真相?
而隨著真相的慢慢揭開,我們會發現案件的真相似乎不重要了。
因為與案件本身相比,造成案件出現的根源,受害者被霸凌無處可逃的人生更讓人受沖擊。
劇集在懸疑的外殼之下,充滿了對女性困境、家暴話題、熟人社會、少年成長等社會問題的探討與反思。
尤其是全方位呈現一個女性被家暴的慘痛經歷和社會對女性帶有的偏見,帶領觀眾深刻地認識到家暴與輿論風暴對一位女性的摧殘。
而在懸疑的底色之上,這部劇像一幅畫,構圖精巧,打光考究。
太多美好的畫面都忍不住讓人想截圖當壁紙,鏡頭美學真的絕了,讓劇集有一種文藝中夾雜著暴力美學的別樣氣質。
電影《飛馳人生》系列在大銀幕收獲出色成績后,導演韓寒也像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系列”一樣,把目標瞄準網劇。
帶來飛馳系列的首部衍生網劇《飛馳人生熱愛篇》。
劇版《飛馳人生》的主人公還是張馳、林臻東等人,講的主題依舊是關于賽車。
但同樣的人物和賽車主題,劇版的故事卻更加腦洞大開。
劇集以《飛馳人生1》的結尾為開端,為贏得比賽的張弛放棄提早剎車,最終賽車滑出賽道墜入山崖。
《飛馳人生2》里,張弛在經歷巴音布魯克事故后身體受傷,淪為駕校教練。
但這部劇中故事有了新的走向,身受重傷的張弛靈魂意外來到五年前,魂穿到21歲的林臻東身上。
不得不說從失意大叔魂穿年輕霸總,還能預知未來,劇版這一體雙魂的腦洞設定玩的夠大夠爽。
雖然陣容和故事是全新的,但劇集也繼承了影版的很多元素。
比如滿滿的笑料。劇中林臻東平日里是冷酷的小哥,張馳平日里是神經大條。
所以當兩個完全對立且不同的靈魂同處時,“他們”鬧出的笑話把喜劇氛圍拉滿。
比如超燃的賽車比賽。飛馳系列的作品,最大的看點之一絕對是賽車戲。
雖然是一部網劇,但這部劇中的賽車戲依舊燃到讓人熱血澎湃。
電影中韓寒寫道“致敬每一位為熱愛奉獻的人”,而這樣的主題也延續到劇版中。
不得不說大銀幕火完之后,熱血沸騰的“飛馳系列”又要火向小銀幕了。
《歡樂家長群》是李亞飛執導,張嘉益、陳好主演的雙向成長家庭輕喜劇 。
和去年的《小滿生活》一樣,《歡樂家長群》也是一部群像家庭劇。
它采用單元故事的講述形式講述三組家庭中家長和孩子的故事,這三組家庭也有著完全不帶重樣的畫風。
劉向上、戴靜為嚴母慈父組合,楊明彪、景婷婷是新手媽媽與原配子女組合,以及唐曉薇、馬英杰代表的單親離異組合。
雖然是三組不同家庭,但探討的是同一個關聯到觀念碰撞、代際溝通、教育思考等現實命題的“親子關系”難題。
而和當下關于教育的國產劇呈現的焦慮感不同,該劇將切口對準新的家校溝通方式——微信群。
通過輕喜劇的方式,將不同家庭“養娃”的眾生相,簡單、快樂地傳遞到觀眾們面前。
有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過招。
劉向上看兒子的作文問,你為什么不能在作文里寫寫,你媽媽溫柔美麗,爸爸風度翩翩啊?
兒子直接回答,老師叫我們造句沒叫我們造謠。
也有家長和家長之間的較量。
為了當選家委會主任,家長們在微信群中各展其能。
有的家長打電話拉票,有的家長直接說選上就發大紅包,還有的家長直接秀出三國語言。
不得不說,這家委會競選都演出后宮甄嬛傳的感覺了。
而在詼諧幽默的劇情下,這部劇也探討了孩子與家長、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關系。
這也正是《歡樂家長群》所要傳遞的主題:
以溫暖筆觸展現家庭群像的喜怒哀樂,在熱鬧喧騰中奏響關于成長主題的樂章。
《追風者》是由姚曉峰執導,王一博、李沁主演的諜戰劇。
在諜戰劇式微的大環境下,《追風者》交出了亮眼的成績。
首播收視就破1,之后不僅最高收視破2.5,還成為平臺今年首部熱度破萬劇集。
口碑也不俗,連《人民日報》都發文,稱贊這是一部年代感和生活感并行的諜戰劇。
與過往諜戰劇相比,《追風者》最大的特別之處在于金融視角的切入。
一邊是緊張的股市商戰,一邊是激烈的諜戰斗爭,不僅讓劇情更為錯綜復雜,也拓寬諜戰劇的故事邊界。
但《追風者》并未將目光只集中金融和諜戰上,金融的力量于小人物的殘忍才是其最想要表現的部分。
通過男主魏若來工作生活區的轉換,《追風者》巧妙地用金融將租界和七寶街聯系到一起。
尤其是在假幣案、證券案相繼出來之后,不管是跳樓的阿文還是瘋了的周姨。
觀眾第一次在劇里具象感受到,什么是“平民百姓的血淚書寫了歷史的一頁”。
同時《追風者》還塑造了一批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
正面人物如徐諾、沈近真等,他們形象鮮活,可親可敬可愛。
反面人物如林樵松等也盡量避免單一化、概念化和簡單化塑造,使劇情更加豐富多元。
尤其是男主魏若來,觀眾可以清晰感知到他的成長,也能感知到信仰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在日積月累中覺醒的。
在人民利益、國家危難和自我生存的這些現實問題夾擊和推動下,他才從一個“小人物”走向了“大義”的道路。
除此外該劇的鏡頭語言也很出彩。
沈圖南在眾人面前收魏若來為徒,導演用鏡頭語言闡釋了何為“雙向奔赴”。
師徒兩人喝酒后在街上唱送別,通過畫面展現兩人的迷茫和信仰的開始分離。
《追風者》的成功也再次證明,諜戰劇依舊能打。
在2018、2020年接連推出口碑不俗的系列前兩作后,《大江大河3》時隔3年開播。
前面兩部高口碑的加持下,《大江大河3》開播收視奪冠,單日收視最高達3.2%。
作為系列的收官之作,《大江大河3》劇情延續前作。
故事從1993年初夏開始,這次三位主人公也面臨著不同的困難和挑戰。
最終三人經過各自的努力,也迎來各自的結局。
大結局中宋運輝和梁思申終成眷屬,和合作方外資洛達公司實現雙贏。
雷東寶眾叛親離中風癱瘓,還好有韋春紅不離不棄。楊巡不僅事業愛情雙豐收,還做了超級奶爸。
現在來看《大江大河》系列,我們也會發現,和很多年代劇描寫大時代如何影響小人物的命運不同。
《大江大河》系列讓觀眾看到了人是如何具體地推動時代進步。
整個系列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的經歷為主線,三人分別代表著三種經濟形態的縮影。
宋運輝是國有經濟的縮影,雷東寶是集體經濟的代表,而楊巡則是新興個體經濟的典型。
三部《大江大河》通過展示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人的際遇和奮斗歷程。
把個體成長編織進中國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展現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的巨大變遷。
同時三個男主面對大時代,除了宋運輝受到的更多是正向的影響,一直堅守著自己的理想,雷東寶和楊巡都存在著被時代異化的情況。
這也是劇集讓人觸動的地方,因為它拍出了人性的復雜,而由這些不同的人共同組成的才是時代。
所以《大江大河》系列,注定是一部能載入中國電視劇史冊的作品。
《天行健》由樓健、衛立洲執導,秦俊杰、劉宇寧、黃夢瑩主演的近代傳奇劇。
有人把這部劇稱為,晚清版的《覺醒年代》。
故事發生在晚清末年,社會動蕩,深宮之中文淵閣里凈壇密藏寶圖失竊,為爭奪這份幾乎能改天換地的寶藏,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就這樣曾經的御前帶刀侍衛門三刀(秦俊杰飾)、融天嶺掌門人卓不凡(劉宇寧飾)和大沽縣衙捕快王家洛(龐瀚辰飾 )因為尋寶聚在一起。
穆青在行動中愈發了解到國家的動蕩局面,逐漸認清自己要走的路。
卓不凡與門三刀在尋寶途中多次交鋒,化敵為友,惺惺相惜。
王地保雖然骨子里依舊是文人八股的迂腐執拗,但卻以自己的方式忠君愛國。
而三個生不逢時的人雖然都用刀劍說話,卻并非傳統武俠中快意江湖的俠客。
他們各自的政治立場和目的分明,刀光劍影間,爭的不僅是愛恨情仇,更是個人、群體和國家的命運。
劇中的寶物之爭,也實則是封建勢力和新勢力之爭、中華民族和侵略者之爭。
可以說《天行健》不是一部簡單的歷史劇,而是借尋寶一事描摹了動蕩晚清的眾生相。
通過劇中角色傳達出“救國即自救”的理念,是一部關于救國和自我救贖的作品。
除了精彩的劇情和人物設定,《天行健》在制作上也下足功夫。
從場景布置到服裝道具,再到特效制作,都力求還原晚清時期的風貌。
打戲也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鏡頭流轉切換,極具武俠美學。
遺憾的是和高口碑相比,這部劇從開播到結束都沒有激起太多的水花,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存在。
希望通過推薦讓更多人知道這部劇,因為好劇不應該被埋沒。
排在第二的是被央視評價為“孤品”的《繁花》。
在最近的白玉蘭電視節上,《繁花》獲得5項大獎,成為名副其實的最大贏家。
這部劇絕對是今年最受關注的作品之一,因為它的陣容太過強大。
導演是王家衛,戛納、金馬和金像獎最佳導演。
原著小說《繁花》獲得茅盾文學獎,被稱贊為“最好的上海小說之一”。
演員集合了胡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游本昌等超12位實力派。
劇集播出后,《繁花》也用一組組亮眼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
收視上播出僅用10分鐘收視破2,峰值達到2.6,之后連續14天收視第一。
熱度上,騰訊站內熱度值破31000,彈幕互動總量破1000萬。
而且這股“繁花熱”還從劇內延伸到了劇外,與之有關的東西都火了起來。
《繁花》播出后,網上稱贊最多的就是王家衛的美學風格。
劇中的每一個畫面的質感、光影運用都達到電影級別,隨便截取都可以當壁紙。
所有演員在王家衛的鏡頭下美感也被放大,每一個都散發出不同的魅力。
不僅視覺好看,《繁花》在聽覺上也是一絕。
不管是滬語方言的使用還是高達57首金曲的BGM,都被觀眾怒贊。
不僅面子夠絕美,作為里子的故事同樣夠精彩。
劇集改編自茅盾文學獎小說,全書共有三十一章,沒有連貫的故事,改編簡直是千頭萬緒。
所以王家衛選擇了小說中最有起伏、最具代表的阿寶來作為劇集的主線。
敘事背景和主要場景放在黃河路,通過股市與外貿兩條引子,寶總的故事由此開始。
讓觀眾透過《繁花》,看到酣暢淋漓的商戰,明爭暗斗的職場和繾綣纏綿的感情。
而這樣的《繁花》,能夠成為爆款也就不奇怪了。
打敗《繁花》排在第一的,就是這部由馬伊琍、于適主演的《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只有8集,每集時長40分鐘,就是這樣一部迷你劇,獲得了意料之外的好評與熱度。
央視黃金時段收視率斷崖式領先,在各網絡平臺上也多天霸占熱搜榜。
還是第一部入圍戛納電視劇節的長篇華語劇集,以及北京國際電影節史上第一部展映的劇集作品。
豆瓣評分從8.5分上漲到如今的8.9分,也顯示出觀眾對劇集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可能很多人都沒料到,一部主打草原風光的散文式治愈劇,竟成為2024年開年以來評分最高的作品。
看《我的阿勒泰》,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畫面太美。
在導演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了阿勒泰的美麗風光。
這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廣袤無垠的草原、清澈見底的湖泊,隨處撒野的牛羊馬和駱駝。
每一處風景都仿佛是一幅幅精美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仿佛穿越屏幕就能呼吸到那來自遙遠北疆的清新空氣。
除了自然風光和文化元素外,該劇還更深入地探討了生活的真諦。
《我的阿勒泰》改編自李娟的同名散文集,講述了李文秀在大城市遭受挫折后回到家鄉,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她結識了哈薩克少年巴太,漸漸發現了生活之美和生命之美。
尤其是她的母親張鳳俠,不光治愈了李文秀,也治愈無數看劇的人。
她隨遇而安瀟灑自在,和生活極度和解,生活給她什么,她都能用自己的方式過得極具精彩。
她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詮釋了何為真正的女性力量。
馬伊琍的表演也讓這個人物飽滿生動,讓這個角色散發出難以言喻的魅力。
可以說能在浮躁的快餐化劇集市場中看見這樣的作品,真的是一種驚喜。
以上,就是青石盤點的2024上半年最好的10部國產劇。
也希望2024年的國劇繼續保持當前勢頭,在下半年里涌現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青石電影|小豬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