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今年intel的12代處理器還是挺有意思的,不僅架構采用了全新的大小核架構,在配置玩法上,也搞出了一些新花樣,弄出了排列組合的感覺。
系統方面,你可以選擇win10、win11;內存方面,你可以選擇DDR4、DDR5。簡單的兩組變量,就可以搭配出很多選擇。但是作為普通消費者,還是盡量想著簡單點來。
Intel首發上市的時候,蘑菇就預定了一顆12700K,這兩天終于空閑下來,有時間來摸摸這顆處理器到底怎么樣。摸這顆處理器的第一步,就是看看這顆處理器在win10、win11哪個系統下表現的好,畢竟系統還是很重要的。
二、嘗鮮12代intel處理器,win10、win11到底怎么選? 開箱
▼12700K,作為intel的12代處理器的i7產品,其包裝就簡單了許多,僅有一個藍色的小盒子。
▼盒子中間是intel的酷睿標志,右下角是型號,右上角是系列,系列名稱前面有一個小小的第十二代。
▼處理器的背面有開窗,可以直接將內部的處理器展示出來。
▼包裝內還是熟悉的紙盒緩震,說明書一本。
三、嘗鮮12代intel處理器,win10、win11到底怎么選? 外觀
▼處理器的外觀和上代差別很大,整體拉長了一些,并且感覺更加厚重了。
▼處理器PCB的基板感覺更厚了,CPU的上蓋也感覺更厚了。
▼處理器的觸點方面,增加到了1700,看起來更加密密麻麻了。
四、嘗鮮12代intel處理器,win10、win11到底怎么選? 配置
▼為了嘗鮮12代的intel處理器,蘑菇提前準備好了Z690主板和DDR5內存,其余配件就是看著搭配一下。
1、主板
▼主板就是微星的Z690 Carbon Wifi主板,這款板子一直都是微星中端的強力型號,綜合表現很強。
▼主板的正面全黑設計,供電部分和下面的M2、PCIe、南橋部分均覆蓋有完整的金屬散熱件,金屬散熱件表面還有漂亮的涂裝。
▼供電部分,18相75A的DrMos橫一行、豎一列排列的很整齊,供電規格,夸張到離譜。
▼主板的下半部分,除了三條PCIe插槽之外,還有五個M2接口,其中4個M2接口均支持PCIe4.0,拓展能力非常強悍。
▼這里既然處理器拆出來了,就順手裝到主板上。
2、內存
▼內存蘑菇這里選擇了雷克沙的冥王鎧系列內存,這個內存的馬甲還是非常漂亮的,很有層次感,馬甲中間有雷克沙的LOGO。
▼內存條頂部的左側,也有一個雷克沙的小LOGO。
▼內存條正面,除了品牌LOGO之外,并沒有太復雜的造型。
▼內存這里就順手塞到主板上,黑色的馬甲和主板可以很好的融入。
▼并且內存條的厚度也不厚,日常插滿四條也是可以輕松使用的。
3、固態
▼固態蘑菇這里就選擇了雷克沙的NM800,這是一塊性能表現非常不錯的PCIe4.0固態硬盤,并且其主控是第二代PCIe4.0主板,性能表現會更好。
▼包裝背面中間有開窗,可以將固態硬盤展示出來。
▼固態硬盤的正面很漂亮,有一個標簽,右側是固態硬盤的型號和名稱,左側是品牌LOGO。并且這個標簽是較厚的那種,中間層有納米銅箔導熱貼,可以有效的輔助固態硬盤散熱。
▼固態硬盤的背面有參數標簽,詳細介紹了固態硬盤的硬件參數。
▼主控是InnoGrit IG5236CAA主控,定位中高端。采用了12nm的制程工藝,擁有8個NAND通道,最大支持16TB。作為第二代的PCIe4.0主控,其性能、發熱和功耗表現都提升巨大。
▼緩存是自封的顆粒,容量應該在1GB左右。
▼存儲顆粒這里有兩顆,單顆容量512GB,這里采用了兩顆。
▼蘑菇這里將這塊PCIe4.0的固態硬盤裝到最靠近處理器的一個M2插槽上。
▼這個M2插槽的上層和下層均有導熱墊覆蓋,很不錯的設計。
▼M2固態的固定形式,采用了全新的塑料卡扣的固定方式,輕輕一撥就能固定,好評!
▼固定好固態之后,順手將上面的金屬散熱件裝回。
4、散熱
▼12代intel的發熱相比較于11代,表現還是稍微好了一些的,不過,依然建議采用較為高端的散熱器。蘑菇這里用的是超頻三的凌鏡360水冷散熱,這款散熱的綜合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超頻三凌鏡360的水冷頭的質感很不錯,頂部的發光面積很大,中間有超頻三的LOGO。
▼另外,水冷頭的頂蓋支持選擇,平時無論是如何安裝,都可以輕松將水冷頭的頂蓋擺正,整體效果更好。
五、嘗鮮12代intel處理器,win10、win11到底怎么選? 裝機
▼這里順手將剛剛裝好的硬件塞到機箱里,機箱是安鈦克的DF700 Flux。
▼這里可以輕松將主板裝進去,水冷固定在機箱上部,朝外排風。
▼安裝顯卡,索泰的RTX3070Ti 天啟OC,這款顯卡還是非常不錯的,散熱好,用料足。
▼顯卡的側面還有漂亮的索泰LOGO,支持幻彩ARGB燈效。另外,這張卡的重量還是很重的,日常使用,最好搭配顯卡支架使用。
▼電源采用了微星的MPG A850GF電源,電源側面的標簽很漂亮,有微星熟悉的龍盾LOGO。
▼電源的側面有大面積的散熱風扇,格柵是灰色的、圓孔,看起來很不錯。
▼電源固定好之后,順手將各個部分的供電都插好。
▼細節部分,微星這款電源做的真不錯,顯卡的8Pin的PCIe輔助供電均采用了單8Pin設計,在應付高功耗的顯卡的時候,穩定性表現會更好。
▼開機,一次點亮,整體效果不錯。
▼超頻三凌鏡水冷支持幻彩ARGB燈效,水冷頭的燈效很漂亮,發光面積很大,顏色過渡也很柔和。
▼微星這塊主板的IO飾罩部分也有漂亮的燈效,這個龍盾的LOGO支持幻彩ARGB燈效。
▼索泰RTX3070Ti天啟OC顯卡的側面LOGO部分支持幻彩ARGB燈效,可以通過軟件設置。
▼另外,顯卡背面的核心部分、供電部分還可以加裝小風扇,輔助散熱。
▼機箱是安鈦克的DF700 Flux,機箱前部有大面積的金屬沖孔網,進風面積更大,散熱更加優秀。
▼機箱前部的左側還有一個金屬塊,像是標簽一樣,表面拉絲處理,印有安鈦克的LOGO。
▼另外,機箱內部的風道設計方面也很有意思。在電源倉的上部還有機箱風扇位,專門用來照顧顯卡散熱。
六、嘗鮮12代intel處理器,win10、win11到底怎么選? 評測
▼簡單看一下整機配置,處理器是11700K,主板是微星的Z690 Carbon Wifi主板,內存是雷克沙的DDR5內存,固態是雷克沙的NM800的PCIe4.0固態硬盤,顯卡是索泰的RTX3070Ti天啟OC。
▼Win10系統下,跑一下簡單的測試,整機得分206W左右,其中處理器85.8W、顯卡60.6W、內存32.3W、硬盤27.3W。
▼Win11系統下,整機得分205.8W,其中處理器86.5W、顯卡60.5W、內存32.4W、硬盤26.2W,整體的分數波動不大。
1、 處理器
▼12700K這顆處理器,整體的定位和性能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其擁有8個大核和4個小核,其中8個大核支持多線程技術,因此其線程數有20條,三級緩存25MB,不錯不錯。另外,AVX512指令集消失了,嘿嘿。
▼整體來看,單線程部分Win10略有優勢,多線程方面Win11略有優勢,整體來看,Win11相對Win10,并未有什么非常明顯的優勢。
2、 內存
▼內存方面,雷克沙這款DDR5冥王鎧內存,默認頻率4800MHz,時序40-40-40-76。
▼整體來看,內存讀寫方面,Win11有點優勢。緩存讀寫方面,Win10有點優勢,但整體表現都在伯仲之間。
3、 固態
▼固態就是雷克沙的NM800,PCIe4.0固態硬盤。接口是PCIe4.0 x 4,支持NVMe 1.4。
▼固態性能測試部分,順序讀取方面,Win10全面取勝,4K性能方面,Win11可以說是小優?
4、 顯卡
▼顯卡是索泰的RTX3070Ti 天啟OC,這張卡還是很不錯的,用料厚道,散熱出色。
▼3Dmark理論測試方面,Win10和Win11并沒有什么明顯的性能差別。
▼游戲實測方面,Win11也沒有明顯的優勢。蘑菇感覺輕負載的情況下,Win11更好,中高負載的情況下,Win10會更加均衡。
5、散熱測試
▼Win10系統下,日常待機,室溫20℃左右,處理器溫度26℃左右,功耗8W上下。
▼簡單跑下CPU-Z的壓力測試,處理器功耗138W,全核心睿頻4.7GHz,溫度67℃。
▼另外,在停止測試的第一時間,處理器的溫度會有斷崖式的下降,完全沒有積熱的問題,散熱表現優秀。
▼單烤FPU的情況,處理器功耗173W,處理器全核心睿頻4.7GHz,溫度78℃。
▼系統換到Win11,在CPU-Z跑壓力測試的情況下,處理器的功耗增加了3W,處理器溫度表現一樣,67℃。
▼單烤FPU測試,處理器的功耗差別更大,Win11下功耗193W,相比較Win10下的173W提升了20W,處理器全核心睿頻都是4.7GHz,溫度方面,提升到了82℃,相比較Win10下的78℃,提升了4℃。
七、總結
通過簡單的測試可以看出,12代intel處理器的綜合提升,相比較于11代intel處理器,還是非常明顯的。無論是多核、還是單核,無論是游戲,還是生產力,12代處理器相比上代,碾壓式的性能提升。
但在Win10和Win11不同系統下,其表現并無非常明顯的優勢,無論是理論性能方面,還是實際游戲方面。不過,12代intel處理器在搭配Win11系統的情況下,確實能夠看到一些系統調度方面的優化,不過這個優化的結果嘛,并不都是好的。
綜合來看,還是根據個人使用軟件的兼容性的情況來選擇系統,Win10其實就不錯,穩定性和兼容性表現都挺好的。Win11確實很新鮮,嘗鮮可以選擇,但對于一些工作黨、游戲黨來說,可能并不一定會順心。
謝謝大家!
The End
Windows 10其實是一個很不錯很好用的操作系統,現在越來越多的用戶也使用上了Windows 10系統。我們都知道,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掌握一定的技巧會提高我們的辦事效率,能事半功倍。
那么關于Windows 10的使用技巧你都知道嗎?今天小葵花老師來教你一些基本的使用技巧吧。
1、電腦鎖屏“Windows鍵+L鍵”
當自己正在使用電腦辦公時,突然有事不得不離開電腦。想要快速鎖屏時,就可以用到以下快捷方式。按住鍵盤上的“Windows鍵+L鍵”,這樣電腦就直接鎖屏了。
2、快速退出程序(最小化)“Windows鍵+D鍵”
當你正在瀏覽某個東西時,這時,老板突然走進來。想要快速隱藏時,卻來不及點擊最小化按鈕時,這時候只需要按下鍵盤上的“Windows鍵+D鍵”,即可快速將程序最小化到任務欄。
3、打開電腦文件“Windows鍵+E鍵”
想要打開電腦的某個文件,卻因為電腦桌面圖標太多,不好找,這時候快捷鍵就可以幫到你了。按下鍵盤上的“Windows鍵+E鍵”,就能直接打開電腦的資源管理器。
4、桌面放大鏡
當你想要看清桌面上某個東西時,就可用到以下快捷鍵,按下鍵盤上的windows鍵不放然后再按+鍵,即可放大,此功能對于老人非常實用。
5、開啟自帶安全軟件
個人比較喜歡Windows10自帶的安全軟件Windows defender。進入設置找到更新與安全,然后選擇Windows defender,然后系統提示操作就可以了。
6、開啟虛擬鍵盤
鍵盤某個按鍵失靈,則可以試試調出虛擬鍵盤來輔助使用。按住“Windows鍵+R鍵”打開運行輸入osk就可以打開虛擬鍵盤,用鼠標點擊就可以輸入了。
最后分享給大家一些高手使用的快捷鍵:
shift + 任務欄的窗口圖標= 新建一個該窗口
Ctrl+S 保存
Ctrl+W 關閉程序
Ctrl+N 新建
Ctrl+O 打開
Ctrl+Z 撤銷
Ctrl+F 查找
Ctrl+X 剪切
Ctrl+C 復制
Ctrl+V 粘貼
Ctrl+A 全選
Ctrl+[ 縮小文字
Ctrl+] 放大文字
Ctrl+B 粗體
Ctrl+I 斜體
Ctrl+U 下劃線
Ctrl+Shift 輸入法切換
Ctrl+空格 中英文切換
Ctrl+回車QQ號中發送信息
Ctrl+Home 光標快速移到文件頭
Ctrl+End 光標快速移到文件尾
Ctrl+Esc 顯示開始菜單
Ctrl+Shift+《 快速縮小文字
Ctrl+Shift+》 快速放大文字
Ctrl+F5 在IE中強行刷新
Ctrl+拖動文件 復制文件
Ctrl+Backspace 啟動\關閉輸入法
拖動文件時按住Ctrl+Shift 創建快捷方式
Alt+空格+C關閉窗口
Alt+空格+N最小化當前窗口
Alt+空格+R恢復最小化窗口
Alt+空格+X最大化當前窗口
Alt+空格+M移動窗口
Alt+空格+S改變窗口大小
Alt+Tab 兩個程序交換
Alt+255 QQ號中輸入無名人
Alt+F 打開文件菜單
Alt+V 打開視圖菜單
Alt+E 打開編輯菜單
Alt+I 打開插入菜單
Alt+O 打開格式菜單
Alt+T 打開工具菜單
Alt+A 打開表格菜單
Alt+W 打開窗口菜單
Alt+H 打開幫助菜單
Alt+回車 查看文件屬性
Alt+雙擊文件 查看文件屬性
Alt+X 關閉C語言
Shift快捷鍵
Shift+空格 半\全角切換
Shift + Delete 永久刪除所選項,而不將它放到“回收站”中。
拖動某一項時按CTRL 復制所選項。
拖動某一項時按CTRL + SHIFT 創建所選項目的快捷鍵。
WORD全套快捷鍵小技巧
CTRL+O 打開
CTRL+P 打印
CTRL+A 全選
CTRL+[/] 對文字進行大小設置(在選中目標情況下)
CTRL+D 字體設置(在選中目標情況下)
CTRL+G/H 查找/替換;
CTRL+N 全文刪除;
CTRL+M 左邊距(在選中目標情況下);
CTRL+U 繪制下劃線(在選中目標情況下);
CTRL+B 加粗文字(在選中目標情況下);
CTRL+I 傾斜文字(在選中目標情況下);
CTRL+Q 兩邊對齊(無首行縮進),(在選中目標情況下)或將光標放置目標文 字的段尾,亦可操作
CTRL+J 兩端對齊(操作同上)
CTRL+E 居中(操作同上)
CTRL+R 右對齊(操作同上)
CTRL+K 插入超鏈接
CTRL+T/Y 可進行首行縮進(將光標移到需做此操作的段尾,或將此段選中進行操作
Ctrl+A(或Ctrl+小鍵盤上數字5):選中全文。
Ctrl+B:給選中的文字加粗(再按一次,取消加粗)。
Ctrl+C:將選中的文字復制到剪貼板中。
Ctrl+D:打開“字體”對話框,快速完成字體的各種設置。
Ctrl+E:使光標所在行的文本居中。
Ctrl+F:打開“查找與替換”對話框,并定位在“查找”標簽上。
Ctrl+G:打開“查找與替換”對話框,并定位在“定位”標簽上。
Ctrl+H:打開“查找與替換”對話框,并定位在“替換”標簽上。
Ctrl+I:使選中的文字傾斜(再按一次,取消傾斜)。
Ctrl+K:打開“插入超鏈接”對話框。
Ctrl+Shift+L:給光標所在行的文本加上“項目符號”。
Ctrl+M:同時增加首行和懸掛縮進。
Ctrl+Shift+M:同時減少首行和懸掛縮進。
Ctrl+N:新建一個空文檔。
Ctrl+O(或Ctrl+F12):打開“打開”對話框。
Ctrl+P(或Ctrl+Shift+F12):打開“打印”對話框。
Ctrl+R:使光標所在行的文本右對齊。
Ctrl+S:為新文檔打開“另保存為”對話框,或對當前文檔進行保存。
Ctrl+T:增加首行縮進。
Ctrl+Shift+T:減少首行縮進。
Ctrl+U:給選中的文字加上下劃線(再按一次,去年下劃線)。
Ctrl+V:將剪貼板中的文本或圖片粘貼到光標處。若剪貼板中有多個內容,則將 最后一條內容粘貼到光標處。
Ctrl+X:將選中的文字剪切到剪貼板中。
Ctrl+Z:撤銷剛才進行的操作(可以多次使用)。
Ctrl+0:將選中的文本每段前增加12磅的間距。
Ctrl+1:若選中的文本行距不是“單倍行距”,則將其快速設置為“單倍行距”。
Ctrl+2:將選中的文本行距設置為“兩倍行距”。
Ctrl+5:將選中的文本行距設置為“1.5倍行距”。
Ctrl+F2:快速執行“打印預覽”功能。
Ctrl+F4:關閉當前文檔。
Ctrl+F5:使窗口還原到最大化之前的狀態。
Ctrl+Shift+F5:打開“書簽”對話框。
Ctrl+Shift+F8:激活列選擇功能,即通常所說的選擇豎塊文本(再按一次或按ESC鍵,取消該功能)。
Ctrl+F9:在光標處插入一域記號“{}”(注意:直接輸入的一對大括號不能作為域記號)。
Ctrl+F5:使窗口還原到最大化之前的狀態(再按一次,就會使窗口再次最大化)。
Ctrl+Deltet:刪除光標后面的一個英文單詞或一個中文詞語(可反復使用)。
Ctrl+退格鍵:刪除光標前面的一個英文單詞或一個中文詞語(可反復使用)。
Ctrl+Enter:將光標后面的內容快速移到下一頁。
Ctrl+End:快速將光標移到文末。
Ctrl+Home(或Ctrl+Page Up):快速將光標移到文首。
Ctrl+Insert+Insert(即按兩下Insert鍵):快速打開或更改“任務窗格”到“剪貼板”狀態。
Ctrl+~:打開中文輸入法的“在線造詞”功能。
Ctrl++:快速切換到下標輸入狀態(再按一次恢復到正常狀態)。
Ctrl+Shift++:快速切換到上標輸入狀態(再按一次恢復到正常狀態)。
Ctrl+→:按英文單詞或中文詞語的間隔向后移動光標。
Ctrl+←:按英文單詞或中文詞語的間隔向前移動光標。
Ctrl+J:文本兩端對齊
Ctrl+L:文本左對齊
Ctrl+Q:段落重置
Ctrl+W:關閉當前文檔
Ctrl+Y:重復上一操作
Win10的使用技巧你都掌握了嗎?如果你怕記不住就先收藏此文哦,待日后慢慢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