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我們隨便安裝一款3D游戲,基本上就需要占用十幾個G的容量,要是安裝稍微大型一點的網絡游戲或者3A大作,至少需要二三十個G。
當然了,對于如今的電腦設備來說,二三十個G都是小意思,畢竟我們的硬盤都是以T為單位了。容量越來越高,畫質也越來越精美。
那么,這么多年來有沒有那么一兩款被稱為3A的大作,讓你玩了之后還想再玩,刷了之后還想再刷呢?肯定是有的,但是比起當年那些小容量游戲來說,被反復玩的幾率低了不少。
還記得在3D游戲剛開始盛行的時候,第一次玩到《火炬之光》就驚呆了。這款游戲的容量連1G都沒有,偏偏非常耐玩。當進入游戲之后就會發現,地圖很大、怪物也很多,不知道是怎么做到只占了這么點容量的。
《火炬之光》也是沾了《暗黑破壞神2》的光,兩者玩法非常相似,發行時間也恰到好處,我們甚至將其看作暗黑續作來玩。
在游民星空最鼎盛的時期,我們需要的游戲幾乎都能在這里找到。當然了還有一些比較好的網站,像是52K、多特、游俠、3DM。那時候的游民星空下載最多的就是I社的游戲,相信在座的小伙伴都駕輕就熟吧!
早年下載游戲的速度都不是很快,那時候我們想要下載一款4G的游戲有可能下載幾天,而且期間還要斷連。
那時候游戲資源到處都是,這個網站下載慢,換一個鏈接就可以很快了。
每次下載游戲成功之后都非常興奮,但是安裝了之后不能玩,就感覺天都塌了,然后再去網上尋找安裝方法以及相關的補丁下載,總算可以玩了。也只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小伙伴,才知道玩游戲的樂趣和心酸。
很多玩家都表示,4G以內的游戲都是精品,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看看仙劍系列,這可是我們從童年、青年,一直玩到中年,甚至老年的游戲啊!每一個版本都見證著一個時代。
《仙劍奇俠傳98柔情版》很多玩家玩到的只有幾十M,沒有過場動畫的。完美版的容量也就是200M多一點;
《仙劍奇俠傳2》安裝包有1.35G左右,安裝之后是1.62的樣子;
《仙劍奇俠傳3》是第一款3D作品,但是安裝包卻只有1.3G;
《仙劍奇俠傳3外傳》安裝包1.98 GB;
《仙劍奇俠傳4》是該系列的另一個巔峰,容量只有2.63 GB;
《仙劍奇俠傳5》最新的版本擁有4.42 GB的容量;
《仙劍奇俠傳5前傳》最新版版擁有5.87 GB的容量;
《仙劍奇俠傳6》最新的版本容量已經達到了9.11 GB,安裝后14.5GB;
《仙劍奇俠傳7》有50個GB,但是安裝需要87.89 GB。
上面這些游戲哪一款是你玩過之后還想再玩的呢?
小編的感覺是,在仙劍4之前的版本都有那股味道,是我們非常迫切玩到的。而之后的作品我們都是因為情懷而堅持玩的,玩過之后總感覺缺少點什么,一心只想快速通關,甚至支線和對話都難得管了,體驗大不如前。
《暗黑破壞神》初代的容量只有135.4 MB;
《暗黑破壞神2》有動畫大約是1.84 GB,沒有動畫就只有1G;
《暗黑破壞神3》容量一直在發生變化,前期安裝包是25GB;
《暗黑破壞神4》怎么著也得50GB起步吧!
當年我們玩到的《暗黑破壞神1》容量之所以這么小,是因為官方在發行之前刪除了不少的技能、道具和動畫;而《暗黑破壞神2》雖然比較完整,但很多玩家下載的都是動畫刪減版,因此只有1G多一點;《暗黑破壞神3》的容量、畫質都大大提升,但是游戲性卻遠遠不及前面兩作。
即時戰略、策略和射擊游戲容量就更小了,但卻是最最耐玩的游戲,多少玩家至今仍然保留著這些游戲,沒事就會來上那么一局。
《星際爭霸》當年下載的容量也就只有112 MB,安裝好了之后則有220-240MB;
《帝國時代3》1.63 GB、《紅色警戒》1G、《英雄無敵3》349MB、《三國群英傳2》126.6M、《盟軍敢死隊》153MB、《CS》159MB、《使命召喚》1.93GB,《生化危機》前三部都是幾百M、《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1.03G
《流星蝴蝶劍》當年在電腦房可以說是叱咤風云了很多年,直到如今仍然被玩家們津津樂道,偶爾玩玩單機還會回想起當年在電腦房中血戰的場景。
游戲的安裝包只有270MB,在安裝完之后也就460MB。估計很多如今的玩家看不懂吧!正是這款連500MB都沒有的游戲,成為了一代人永恒的回憶。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使用的錢幣是最低是分、角,然后是1元、5元、10元、50元、100元,后來還出了一個20元。在分之前還有一個“毫”,但僅僅這是一個概念,并沒有作為紙幣發行。
如今的孩子,別說沒見過1分,就連1角、2角、5角估計都沒見過了吧!使用的全都是以“元”為單位。不知道在網絡支付形成慣性之后,多年后的孩子還知不知道有紙幣這回事呢!
游戲也是如此,最初的我們接觸到的是字節和K,安裝一款JAR游戲也就幾十K-100K,后來塞班的sis、sisx就出現了500K-1M,甚至幾M的游戲。
紅白機游戲的容量也就100K左右,我們熟悉的魂斗羅也才300K的樣子,GBA、MD和SFC這些主機游戲前期都是幾M。
在電腦流行之初,安裝游戲使用軟盤,那時候的PC游戲也只有幾M,甚至還沒有如今一首MP3大呢!在DOS游戲最流行的時候,幾張1.44的軟盤就可以裝得下。
在windows95-98期間出的游戲,也就是100M到2G左右,《暗黑破壞神2》已經是當時容量比較大的游戲了。
早年的硬盤不是很大,90年代初一般流行3.5英寸270MB;2000年左右,主流的電腦硬盤大約32G;2010年主流電腦硬盤是500G;隨著科技的進步,硬盤體積越來越小,容量卻越來越大。如今基本上都是以TB起步了,估計不需要幾年就是EB的天下了。
現今玩家們喜聞樂見的3D游戲,動不動就是10G起步,要是加上DLC甚至有可能翻好幾倍。但是在很多玩家眼中,游戲的畫質的確提升上去了,但是游戲性卻見仁見智,找不回當年的感覺。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前一陣子,機哥在B站經常刷到一些名字是《十年前不是2001,而是2011》的視頻。
它們很多都是幾百萬的播放量,甚至上了B站的日榜。
一下子,驚醒了很多人。
原來我們嘴邊經常掛著的“十年前”,已經不是00年代了。
00年代,突然變得既熟悉又陌生。
正因如此,每隔一段時間,網上就會興起一波回憶殺。
機哥覺得嘛,或許就是想勾起大家的記憶,讓一些美好的事情不至于消失在時間長河里。
前不久,一則「沒有十年網齡都不知道的事」的話題,竄上去微博熱搜。
話題下面,仿佛形成一個互助小組。
網友們齊心協力,互相幫助想起十幾年前的“互聯網沖浪時光”。
來,機哥挑了一些有意思的,機友們看看有沒有“破防了”。或許全知道的,都老了。
我們現在上網,大都是連個Wi-Fi,或者插個網線就完事了。而且很多時候手機、電腦、平板都會一開機就自動連上網,根本不用我們操心。
但在十幾年前,“沖浪”之前的第一步,可沒這么簡單。
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這個界面:
也可能是Windows XP“時髦”一點的UI:
沒錯,這玩意叫做「撥號連接」。是一個神秘儀式!
每次上網前,需要虔誠地點開這個App。
然后在漫長的一分鐘里,等待天地靈氣跟電腦接通,電腦才能順利跟全世界連接起來。(誤~)
開個玩笑,實際上就是每次開機都要申請上網的意思。
等它轉完圈圈后,我們才算是進入互聯網的世界。
而機哥當時上網后的第一件事,是登錄QQ。
你以為圖的是,跟班上女神聊天嗎?
膚淺。
這是趕著掛QQ等級呢。
并且,還沒去收QQ農場的菜;
還沒給我的Q寵喂食;
好友來我的QQ空間停車,都還沒貼條……
這么多事情還沒做,怎么會把寶貴的上網時間花在聊天上。
畢竟當年上網,在家里得跟爸爸媽媽、在學校得跟老師斗智斗勇。
完了之后,打開個千千靜聽,放個周杰倫。
然后才會去水一下Q群。或者看看好基友在不在線,瞎聊幾句。
但是,機哥要說但是了。
不要以為機哥只會拿電腦不務正業,實際上,電腦也是我的學習工具。
有一款軟件,可能是一整代人的集體回憶。
在學習使用電腦時,必學的就是用鍵盤打字。學打英文、打拼音、打五筆,那就一定繞不開它。
沒錯,機哥說的就是「金山打字通」。
對于80后、90后來說,它可能是噩夢,也可能是“鍵盤俠”的入門教程。
速通游戲有什么牛逼的,不爽的話,我們來速通一下金山打字啊。
「激流勇進」的青蛙過河見過沒?
更刺激的,還有打地鼠環節。
還有,真·拯救蘋果,見過沒?
機哥今天才想起,原來小時候救過蘋果那么多次,庫克快打錢。
當年這些小游戲,還真是老少咸宜。不斷磨練我們對鍵盤布局的熟悉程度,還有打字的速度。
機哥嚴重懷疑,我單身20年的手速,就是從那個時候練成的。
當然,金山打字通,更多的還是在學校電腦機房里玩。
在家里的話,趁爸媽不注意,或許就會開始浪起來,玩起真正的電腦游戲。
像國外的紅色警戒、帝國時代、魔獸爭霸、星際爭霸,還有國產的仙劍奇俠傳、流星蝴蝶劍,陪伴了很多人的童年。
只是當年在電腦上裝游戲,可能會比較耗時間。有時候CD光盤都得換兩三次,才能裝好一個游戲。而且電腦光驅的讀速,實在是太惱人了。
So,更多人選擇的是,電腦系統自帶的游戲,或者網頁Flash小游戲。
開始嘮這個,機哥就不困了。
Windows的蜘蛛紙牌、空當接龍、紅心大戰……估計大家都玩過。
這種看起來只是個簡簡單單的撲克游戲,實際上需要不斷動腦子。
所以機哥選擇,放棄治療。咱們玩點輕松的嘛。
我最愛的電腦自帶的游戲是《三維彈球》,沒有之一。
機哥至今記得,按一下空格鍵,彈球起飛,然后直接掉進中間的空洞。
瞬間心肌梗塞了……
至于網頁版游戲,那就多得去了。誰不是常年混跡于7k7k小游戲,4399小游戲……
今天去當個黃金礦工,淘個金。
明天去當個小小火柴人,勇闖天涯。
可以說,十幾年前的這些網頁、軟件、游戲,至今仍舊讓不少人印象深刻。
完了之后,念念不舍地按下關機,聽著Windows XP或者Windows 7那經典的關機提示音,結束沖浪之旅。
只是,一眨眼,這些場景竟然已經過去十多年了。
現在,要不就是我們沒時間去搗騰,QQ上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
要不就是很多功能,像QQ寵物等,早已關停。
要不就是當初一起打游戲的人,現在各奔東西,忙于生計。
所以當現在網上,時不時來一波回憶殺,大家又會跟著喊“爺青回”。
像之前微博熱搜上的那些回憶殺,就讓不少網友直呼“無一不知無一不曉”,看來都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
也有網友很感激,那些幫助自己回憶起這么多時光的人。
或許這就是人多力量大,每個人貢獻一點點記憶,就能還原出一整個時代。
像之前,機哥就在豆瓣上看到一個叫做《假裝活在1980~2000年》小組。
剛進去時,可能還有點不習慣。因為里面的帖子,仿佛穿越了時空。
比如,十幾年前的網語、十幾年前的數碼生活……
說白了,就是網友們互相幫大家回憶起,當年都是怎么生活的。其實跟上面的微博熱搜有點像~
或許,積水成淵,當時間不斷向前走的時候,有這些帖子幫助我們記住那個年代。
但與此同時,機哥真心覺得也別忘了珍惜當下。說不定十幾年后,我們又會開始回憶現在這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