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HDMI的最佳替代者,MHL被新款智能手機無情拋棄,通過有線形式進行屏幕內容的遷徙遇阻。還好,隨著各種無線投屏(顯示)技術的普及(圖1),MHL的替代者也擺在了我們面前,它就是一項名為“Miracast”的技術。
無線投屏技術的分類
無線投屏技術的種類很多,但它們在體驗上卻是殊途同歸的,無外乎兩種模式:投射媒體內容以及投射屏幕映像。
其中,投射媒體內容是指把媒體文件推送到對應的播放設備。比如,視頻文件推送到智能電視,然后電視播放視頻;音頻文件推送到智能音箱,然后音箱播放音頻,這種投射占用的帶寬較小,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PC領域多顯示器設置中的“擴展”,即將媒體文件擴展到其他設備上播放出來。
投射屏幕映像則是把被投射的設備當成一個顯示器,類似 PC領域多顯示器設置中的“復制”,投射源和被投射設備的顯示內容保持同步。
目前主流的投屏技術有以下幾種。
AirPlay:蘋果開發的技術,同時支持兩種投射模式(圖2);
DLNA/UPnP:它們是同一種技術,僅支持投射媒體內容模式,Android設備投射視頻使用的就是此技術(圖3);
Miracast/WiFiDisplay:它們也是同一種技術,僅支持投射屏幕映像模式,本章節內容就以該技術為主進行討論(圖4)。
Miracast技術的基本原理
Miracast技術誕生于2012年,它以Wi-FiDirect標準作為基礎,無需任何線纜和轉接器,無需使用路由器,就能讓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投影機、智能電視、電視盒子等設備間進行1080P視頻和5.1環繞聲音頻的串流。
對智能手機,以及基于Android系統定制的電視盒子、智能電視等設備而言,只要確保Android系統版本在4.2或更高即可,它們在系統設置中的“無線顯示”功能就是源于Miracast(圖5)。
對筆記本電腦或臺式機而言,英特爾處理器平臺可以通過WiDi支持Miracast,而AMD處理器平臺則可借助Screen Mirror技術支持Miracast,所以只要它們搭載第三代酷睿處理器或第三代APU,以及同期較新無線網卡即可。同時,Miracast還需要Windows 8.1或更新的操作系統才能得以實現。
現在還有很多新款顯示器或投影機里會內置無線模塊,從而原生支持Miracast功能(圖6),無需借助PC或電視盒子等外設,就能直接將智能手機的屏幕內容同步顯示。
如果你家里的液晶電視或閑置的顯示器型號較老,想將它們與手機之間建立無線投屏,就需要購買Miracast適配器(價格多在80元~300元之間)。這類適配器的使用很簡單,只需將它們插入顯示設備的任意HDMI接口上,再連接一根USB線纜(用于給適配器供電)即可(圖7)。不過,筆者還是建議大家可以直接購買小米、樂視等知名品牌的電視盒子,功能比Miracast適配器強大很多。
Miracast無線投屏實戰
Miracast是目前通用性最強的無線投屏技術,所以我們需要將其進行分類說明。
電腦屏幕的無線投屏
如果你覺得筆記本的屏幕或臺式機顯示器的屏幕還是太小,想將它們投射到家里客廳液晶電視的屏幕上(圖8),只需要滿足3個條件:第一是電視機為最新的基于Android系統定制的智能電視,第二是電腦的操作系統為Windows 8.1,第三是電視機和電腦共處同一個無線局域網。
首先在智能電視(或連接著電視機的電視盒子、Miracast適配器)的設置中打開無線顯示功能,進入待搜索配對的狀態。如果電腦為Windows 8.1系統,只需用鼠標指向屏幕右下角、向上移動鼠標指針,然后依次點擊“設備→投影→添加無線顯示器”,在找到的設備列表中選擇無線顯示器,然后按照屏幕上的說明進行操作即可。
如果電腦系統為Windows 10,只需點擊右下角通知按鈕,點擊“投影→連接到無線顯示器”(圖9),系統會自動檢索出同一無線環境中的智能電視(圖10),點擊它就能順利建立無線投屏環境,此時電腦屏幕的畫面就會同步顯示在視野更大的電視機屏幕中了。
手機屏幕的無線投屏
如果你覺得手機的屏幕太小,想將畫面投射到筆記本的屏幕(或臺式機顯示器)里(圖11),則只需符合2個條件。第一是筆記本的系統已更新到Windows 10周年更新版,第二是手機和筆記本共處同一個無線局域網。
在Windows 10周年更新版的“設置→系統”列表新增了一個名為“投影到這臺電腦”的選項,將“當你同意時,Windows電腦和手機可以投影到這臺電腦”設定在“所有位置都可用”即可(圖12),然后再進入Android手機中進行設置。
以聯想ZUK Z2為例,找到并打開無線投屏功能,就能搜索到筆記本對應的選項了(圖13)。點擊它,稍后筆記本屏幕上會彈出一個權限申請的提示(圖14),點擊“是”就能將手機屏幕內容投影到筆記本的屏幕上了(圖15)。
如果你想將手機屏幕投影到電視屏幕上,步驟和電腦屏幕的投屏步驟一樣。以OPPO R9s Plus為例,先打開電視的無線顯示功能,再進入R9s Plus的“無線顯示”就能將其檢索到(圖16),點擊就能實現投屏功能了(圖17)。
手機之間的無線投屏
Miracast可以解決手機與其他顯示設備之間的無線投屏,那么,如果我們希望將一款手機的屏幕內容投影到另外一款手機上,又該怎么做?
還記得上個章節介紹過的MirrorOp軟件嗎?通過這個APP就能輕松實現兩部手機(或平板)之間的無線投屏功能。以聯想ZUK Z2和OPPO R9s Plus為例,在兩款手機上分別安裝Sender(發送端)和MirrorOp Receiver(接收端),想讓5英寸的Z2屏幕在6英寸的R9s Plus屏幕上顯示,只需進行如下操作:
先在R9s Plus上運行MirrorOp Receiver(圖18),稍后會生成一個獨立的IP地址和手機型號信息(圖19)。接下來在Z2上運行Sender,只要兩款手機處于同一個無線網絡環境就能自動檢索出R9s Plus對應的信息(圖20),點擊它就能建立連接,點擊播放按鈕會彈出申請錄制屏幕的權限提醒,允許后兩款手機的屏幕就實現了同步顯示(圖21)。
可以通過手勢進行放大屏幕等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MirrorOp軟件的投屏,在畫面同步的流暢度方面要遜色于Miracast,存在一定的延遲(圖22),而且只能傳送畫面,聲音還是需要借助發送端設備的揚聲器。
另類的無線投屏
無論是Miracast功能還是MirrorOp APP,它們只能實現屏幕內容的同步,只是單純的將畫面投影到一個更大的顯示設備上。如果你對投屏的延遲要求不高,在投屏的同時還希望獲得更多的功能,遠程協助功能無疑就是最佳解決方案。
手機之間的遠程協助
如今以華為、錘子、小米為代表的手機廠商都推出了類似“親情關懷”的功能,初衷是讓子女可以遠程控制父母的手機,對一些功能或問題進行指導。實際上,這種遠程協助就是無線投屏的一種功能擴展,除了畫面的同步外,還能實現對另外一部手機的遠程協助。
如果你的手機沒有提供遠程協助功能,筆者向大家推薦“360幫幫”(下載地址:http://ra.360.com/),這是一款通用性更強的遠程協助軟件,只要幫助者手機系統版本在Android 4.1以上,求助者手機系統版本在Android 5.0以上就能免ROOT運行。
在手機上安裝并運行360幫幫,根據需求選擇你是要幫助別人還是尋求幫助(圖23)。以要幫助別人使用為例,只要對方也在手機上安裝了360幫幫,并選擇想你求助,你的手機上就會彈出一個類似來電的提醒(圖24),點擊“接受”后對方手機的畫面就會呈現在你的手機屏幕里了。此時,我們可以通過對屏幕的涂鴉或語音指導對方應該如何操作,或是點擊左上角的菜單進入控制模式(圖25)
這個功能對軟硬件有要求,筆者手頭的手機使用該功能時都會彈出對方手機不支持該模式的提示
手機與PC間的遠程協助
用PC遠程控制手機,同樣是一種另類的無線投屏體驗。在這里筆者向大家推薦Mobizen(下載地址:https://www.mobizen.com),在手機上安裝Mobizen APP后運行,注冊新賬戶,記住用戶名和密碼(圖26)。
接下來登錄https://www.mobizen.com網址,在頁面上的手機窗口里用剛剛注冊的賬戶登錄(圖27),稍后頁面上就會顯示手機對應的設備信息(圖28)。點擊它會生成一組二次認證碼(圖29),在手機APP上輸入這個認證碼就能完成無線投屏(圖30)。
此時瀏覽器頁面上就會出現控制界面,左側為基礎功能按鈕區域,右側則是虛擬的手機操控區域(圖31),我們可以直接無線查看手機中的通訊錄或播放影音文件,或是對屏幕上的手機畫面進行放大(圖32)。
小提示
Mobizen的功能非常強大,首次使用時在PC端安裝客戶端軟件(圖33),打開手機的USB調試模式并與PC相連還能激活加速模式(類似于驅動和配置文件)。此時,我們就能通過PC屏幕對手機進行遠程控制了,只是用鼠標光標代替了你的手指。
近日淘到微鯨智能電視的分體主機,電視盒子與音箱一體化設計,360度箱體構造,是否翻車讓我帶你一起揭曉。
一個不想做智能音箱的電視盒子不是一個好分體主機,拾到寶還是撿垃圾?
完整體驗戳下方視頻觀看!完整體驗戳下方視頻觀看!完整體驗戳下方視頻觀看!
<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微鯨曾經是一個挺輝煌的企業,不過步樂視后塵,2019年結束了運營,從此絕跡于江湖。可近日微鯨的分體主機卻驚現江湖,與樂視一樣,陸續一些渠道庫存流出。與樂視屏霸產品定義上沒什么差異,主要還是結構設計,從傳統回音壁變成了桶狀智能音箱的造型。
那么入手之后到底是拾到寶還是撿垃圾,一起來見證。
灰色尼龍防塵罩包裹(不可拆卸),頂部為實體播控按鍵,背部是帶狀分布的IO接口,由于定位是分體主機,所以輸入方面肯定是秒智能音箱一條街。配有3hdmi進一個hdmi出,支持3路信源輸入,支持4k 60hz HDMI2.0標準。兩個USB3.0接口,一個3.5MM光纖圓口和UART輸出,可以外掛有源音箱和低音炮,至于DTMB的同軸TV輸入不提也罷。
正面是一個可觸控滑動音量的黑色led面板,提供輸入狀態顯示,并帶有一個狀態模式切換鍵。
墊腳下分別是四個固定底部PCB托架的螺絲,但底部開孔散熱的設計個人覺得是為了顏值犧牲了實用。
展示是廠商采用了立式支架,可惜我入手的僅僅是單體主機,可以說有了那根支架,先不說聲場構造,單就家居美學來講,又要好過傳統回音壁一條街(現在已經超出2條馬路身位了)
遙控器鍵程反饋偏軟,所以顯得不那么跟手,也是微鯨通用的K1藍牙體感遙控,做工尚可。
主機采用了MSATR6A938 四核SOC(2個A72大核+2個A53小核),3+32G,MALI-T820 GPU雙頻wifi并且支持2*@2MIMO(比較少見)。大家一兩年聽晶晨amlogic和MTK比較多,其實晨星mstar算得上是電視芯片中的高通了,后被MTK并購,只不過MTK側重移動產品線,mstar才是市占第一的專業電視芯片晶片商,而amlogic由于價格整體低廉,比較受電視盒子青睞。
這款soc對比前代928可不是只高了一階,徹底放棄擠牙膏的策略,整體性能較928提升了40%,定位高端旗艦機型,樂視屏霸也是同款,所以走高端上晨星938似乎成了當時業內選型的共識。
在安兔兔TV測試中,多核跑出了6705分總分45467,比“地下市場”較火的斐訊N1 S905D總分34128高出近30%。
實際使用中,wui簡潔的launcher設計加上硬件性能,操控十分順暢
即便是3年前的芯片,其支持4k hdr,杜比視界和全景聲,動態補償memc以及畫質處理算法,放在今日仍然主流,可見當時定位之高端。
芯片支持也需要成品向杜比繳納專利授權費和硬解芯片,并且需要與電視對稱傳輸,所以這臺分體主機暫時無法實現上述雙杜比的解碼。
好看的顏值加上強勁的配置,并非徒有虛表。
Hifi3沒屏蔽apk安裝,通過U盤和遠程安裝apk也是非常方便的,考慮到32G閃存,可以容納更多的第三方應用,我選擇遠程安裝當貝市場來獲取更多應用。系統內置投屏服務端,實測支持安卓投屏和鏡像,由于版本迭代但ROM缺乏更新,目前IOS鏡像和win10均未成功,不過可借助第三方應用實現。
通電前一度考慮廠商倒閉,服務是否正常運行,實測主launcher點播接口正常,拉流穩定,語音指令識別正常,但音樂模式下自營的內容服務不可用,且不保證永久有效,即便主launcher無法使用,也可以通過安裝第三方桌面進行替換。
通常mstar專業芯片對于編解碼的參數配置都會面向廠商開放,廠商用心的主要是在于播放器的體驗和封裝格式解碼的識別,來看看旗艦Hifi3g預置播放器體驗如何:
可以識別除本地物理磁盤掛載外的內網UPNP和SMB協議傳輸,這一點比較方便。
測試介質規格如下
通過上述播放,至少可以得出結論,這臺HIFI3G完全勝任主流電視盒子的使用,而且同規格售價不會低于399。
特別提示
內置或第三方播放器都無法正常播放HDR內容(主要表現影像發灰HDR轉SDR不完善),DD PLUS音軌不支持解碼,杜比全景聲和杜比視界也更不支持了,不過對于大部分家庭影響并不大,反倒對SDR電視用戶是個福音。
以上結論經播放環境驗證(芝杜播放器、杰科5300藍光機以及TCL Q825、KODI 18/19)
除非你買的是電視套裝;
期待大神能解鎖全部938的實力,開發出第三方固件。
聲音直線傳播使得回音壁長條箱+低音炮和后環有很好的學理基礎,單桶造型如果構建一個虛擬的聲場是相當困難的。既然價值399元的盒子價值已收回,剩下回收的重擔就只剩下音箱的表現了,前段時間我體驗的雅馬哈YAS107售價1000元出頭,如果能等效107,可以說1300元的價值就算賺了。
畢竟同為入門音箱,107單長條箱設計在環繞聲場營造上依然算個”殘廢“,所以這個比較誰都不沾誰便宜,而且我也沒有其他同檔的對標設備。
這款分體主機一共包含2個低音單元2個全頻單元,輸出功率合計46W.
2017年與發布的65A系列超薄電視捆綁銷售,似乎與天幕系列搭配的揚聲器單元數量有所區別,所以應該有兩款。
考慮到我沒有全頻拾音的麥克風,無法還原音質呈現。
就說說我的主觀感受:
低頻量感不如107質感尚可,高音有些毛,但人聲表現優于雅馬哈107,聲壓并不遜色,播放電影有優勢,樂器類和高頻突出的EDM曲目就顯得毛躁了,雖然筒狀立式設計,聲音的方向性比較明顯,不過由于采用360度的箱體結構,所以你變換聆聽方向,也可以感受到聲音的觸達,這也是我第一次見,此外三段音頻的銜接和一體性也要好于107,沒有讓你感覺特別突兀的音色,如果可以兩個組成360*2就更爽了。
此外也支持純回音壁模式(即通過信源輸入單純做音頻回放和透傳解碼)
支持純藍牙音箱模式(即手機藍牙配對音箱回放手機內的音源)
不支持電視息屏音樂模式(懷疑搭配原套裝電視時才可以吧)
經過前面的體驗,一體化產品設計的分體主機理應售價會高過同檔次的分體盒子和音箱,所以如果1000內購買,可以說是拾到寶,畢竟與斐訊、樂視一樣,出問題背黑鍋的不是產品本身質量,而是廠家的運營策略和資本運作方式,所以這個”垃圾“撿的劃算,一方面表現稱職,另一方面也幫一些渠道商回款,于公于私是個好事,如果你也有意這個產品,也可以關注并私信我,我看能不能談個集采價格,當然是順道的,關注我的頻道是正事兒,那這一期就到這里,我還得琢磨下一輪的制作素材,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