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什么值得買平臺請關注本賬號獲取更多好文,作者:哆喵嗚
在今年的 WWDC19 大會上,蘋果帶來了全新的 iPadOS。雖說這一系統的部分新功能仍然與 iOS 13 一脈相承,但我們從名字就可以看出蘋果的野心,那就是將 iPad 這一產品系列,或者說將性能強悍的 iPad Pro 打造為真正的生產力工具。
隨著 iPhone 11 的發布,iPadOS 正式版的發布時間越來越近,最新消息是蘋果將在10月1號統一推送 iPadOS 正式版系統,那么,升級之前,你需要知道的 iPadOS 十大新特性,從而玩轉新系統,讓你的 iPad 不再孤零零角落里吃灰,撣一撣灰塵,搖身一變為更好用的生產力工具。
10月1號統一推送 iPadOS
1、你的iPad能升級么?
首先看 iPadOS 支持的機型列表,先查看你的iPad 是否能夠升級,總體來看,支持的機型還是比較多的,包括最早的 iPad 5,16年發布的 iPadPro 9.7 都支持升級新系統。
2、深色模式,晚上熬夜,更護眼了
深色模式應該是拿到 iPadOS 之后最直觀的變化了,隨著去年 MacOS 加入了深色模式,iPad 也加入了這項功能,主要適用于弱光環境,保護眼睛不受過亮的光線刺激,減輕不適感,類似于很多APP的夜間模式。深色模式是系統級的,包括 Dock 欄、通知中心、控制中心等所有的毛玻璃背景都變暗了。照片、Apple Music 等蘋果原生的應用都會跟隨系統進入「深色模式」。同時蘋果開放了API,第三方應用開發者可在自己的APP 中使用深色模式。與此同時你也可以設置定時開啟深色模式,設置為晚上自動開啟深色模式。▼▼
3、主屏幕加入小組件以及類 3D Touch 操作
首先主屏幕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圖標變小了,一屏可顯示的圖標變多了,同時小組件不再單獨在負一屏了,查看小組件只需要手指向右滑動,此時小組件和主屏圖標同時顯示。
同時主屏幕的圖標加入了類似 3D Touch的長按呼出應用快捷菜單的操作,這有點類似于 Windows 系統下鼠標右鍵點擊應用圖標彈出菜單操作,使得用戶能夠直接在桌面進行各種操作,這樣的變化使得 iPadOS 更接近于一個桌面級的操作系統了。▼▼
4、Safari 瀏覽器升級,終于能在 iPad 上瀏覽和電腦一樣的網頁了
這次的 Safari 瀏覽器終于支持桌面版瀏覽了,終于不再打開網頁,左右滑動尋找要點擊的位置了,也不會有網站彈出讓你下載移動端APP了,以前那樣的確是浪費了 iPad 這么大一塊屏幕。同時升級了下載管理器,Safari 終于可以像 PC 那樣下載文件了,而且下載的內容在「文件」應用里面可以查看編輯了。系統默認是下載文件在iCloud上,可以在 Safari 上重新設置到 iPad 上。▼▼
嘗試了一下大媽家的編輯器,完美打開并且很順暢的編輯,而且圖片上傳支持從 iPad 相冊和「文件」應用內選取,除了屏幕小點,其他和電腦上操作差別不太大,使用還算穩定,我之前有兩篇文章,部分文字就是在 iPad 上面編輯的。已經深切的體會到 iPadOS 的變化了。▼▼
5、終于支持鼠標了
iPad 終于可以用鼠標了,有線、2.4G、藍牙三種連接方式都可以。推薦使用藍牙鼠標,可以自定義鼠標的快捷按鍵。我是2.4G連接,沒有這個選項。
打開設置-輔助功能-輔助觸控(iPad OS 將「輔助功能」從之前「通用」里面移出來單獨放在設置里面了,可見這個功能常用程度),連接上鼠標,屏幕會出現一個黑色半透明的圓圈,一個白色圓點,白色圓點就是之前的輔助觸控,使用鼠標需要打開輔助觸控。如果你覺得小白點礙事,可以把「始終顯示菜單」關閉。右擊可以打開以前輔助觸控選項里的快捷鍵,你可以在輔助設置里調節鼠標黑色圓圈的大小、不透明度和鼠標的跟蹤速度。整體使用過程還是可以,就是這個圖標習慣,而且在文字編輯過程中,放在文字上不會像 Windows 一樣變為豎條光標,還是圓圈的狀態,不過選字還是比較準確的。個人覺得鼠標還是比這次更新的手勢操作要好用一些,畢竟你在編輯文本的狀態,鼠標點一下要比不斷的抬手戳屏幕方便。▼▼
6、多任務分屏操作,完善了多窗口,可以雙開應用了
多任務分屏管理在 IOS 12 中已經有了基礎的功能,可以兩個不同應用之間進行分屏。這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升級,同一個應用也可以分屏了。這樣的話對于文字編輯,開兩個備忘錄,將文字內容從A拖拽到B,兩個 Word 文檔,一邊參考相關資料,一邊輸入文字,讓 iPad 對于文字工作者更加友好了。▼▼
多任務分屏加入了“側拉”模式,你可以將短時間常用的幾個 APP 放在右側,可以通過左右滑動應用底部的觸控條切換不同的應用。沿著側拉應用底部向上輕掃,也可以更快速地在不同 APP 間切換。比如我在「Safari」上查閱一些資料,同時通過「備忘錄」做一些記錄摘抄,此時我又和朋友聊天,這樣我就可以把備忘錄和微信作為“側拉”應用,這樣極大地方便了日常的多任務使用。▼▼
7、文本編輯加入手勢操作,看起來可以作為生產力工具了?
對于精細化的文本編輯來說,手指在屏幕上操作并不像鼠標指針那么準確,在進行大面積的文字修改編輯時,手指往往不能精確的找到要修改的文字,所以為了蘋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這次升級帶來了快速移動光標、選擇文本和手指快捷操作。
快速移動光標,在編輯文字時,選擇光標的移動位置,將手指放在光標上停留一會兒光標會放大,此時拖動光標到需要修改的位置。這個帶來一個問題,不知道是測試版系統或者是我的使用方法不正確,觸發成功率不高,因為很容易觸發框選文字的操作,還是覺得繁瑣,不如鼠標方便。
文本選擇只需輕點和輕掃即可選取文本。如要快速選取語句或段落,輕點三下或四下即可。文字選取以前是操作選取的時候需要移動兩側光標進行框選,現在選中之后按著拖動光標選擇需要的文字,類似于 kindle 的標注功能,但是這個操作很容易觸發光標放大快速移動的操作。
剪切、拷貝和粘貼手勢,三指捏合可以快速拷貝,連續三指捏合兩次剪切,三指放下即可粘貼。三指向左輕掃即可輕松撤銷,三指向右輕掃即可重做。實話說,這樣操作我有點懵,可能是用的不多,不夠熟練的原因。
綜合以上操作,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在運用蘋果這次新系統的手勢操作時,你應該是在文字編輯狀態,這時候應該是連接鍵盤而且iPad是立著的狀態,那么這些手勢操作必然會對 iPad 產生一個向后按壓的力量,這樣的話不穩定,iPad容易倒下,不倒也會晃,導致手勢操作觸發失敗,所以這次更新的文本編輯的手勢操作,我覺得是個偽命題![手動攤手]▼▼
文本編輯還增加了鍵盤的升級,先說系統軟鍵盤,以前雙手向外拉回將軟鍵盤分為兩部分,方便雙手打字,現在雙手按著軟鍵盤向內滑動,可以將軟鍵盤縮小,變為小鍵盤,同時還可以隨意拖動,可能蘋果也覺得以前鍵盤占那么大的一塊屏幕確實不太方便。還原的話直接小鍵盤向外滑動就可以變為正常大小了。
接下來是外接鍵盤,強烈建議給 iPad 配上一個外接鍵盤,原廠太貴可以選其他的藍牙鍵盤,新的 iPad OS支持豐富的快捷鍵。有應用內的,也有全局的快捷鍵。熟能生巧,長時間使用熟練后使用快捷鍵,可以提升使用 iPad 的工作效率。▼▼
8、文件管理器升級,可以直接讀 U 盤
iPadOS 對「文件」應用進行了升級,長按單獨的文件和文件夾都會彈出相關菜單信息,文件可以打壓縮包;傳到 iCloud 上的文件可以直接分享下載鏈接;文件夾支持新窗口打開,點擊之后就并列排列了,可以在不同的文件夾之間進行文件拖拽。整個一套文件管理體系接近于 Mac 上的「Finder」,但是還是有進步的空間,比如系統相冊的文件夾我就無法在「文件」里找到,最近用 Lumafusion 剪視頻,剪完之后放在相冊了,但是「文件」應用里沒找到,后來只能導出到 Lumafusion 的系統文件夾,這樣才能從iPad 導出到 U 盤里面。「文件」里面可瀏覽的文件內容還只是主要應用的文件夾,類似于連接到iTunes進行的文件操作,作為生產力工具,首先要做好的是文件中轉傳輸的功能,期待繼續更新。▼▼
文件管理器新增加了掃描文檔和連接服務器功能,掃描文稿類似于市面上的掃描全能王和白描,一頁一頁自動識別邊緣,自動存儲。連接服務器是可以接入網絡服務器,支持 SMB 文件共享協議,例如家庭NAS服務器。▼▼
新的文件管理器支持讀取U盤,如果你是 iPad Pro 2018 只需要一個Type-C 的 U 盤或者Type-C 擴展塢。如果你像我一樣是 Lightning 接口,你需要買一個Lightning 轉 USB的轉接線,我買的是第三方的,蘋果原廠的價格是320塊,用轉接線既可以讀取U盤又可以通過讀卡器將SD卡圖片傳到iPad上面。我之前寫過曬單的一個閃迪 Lightning 接口的 U 盤在iPadOS上還是需要借助閃迪的APP才能讀取。另外這些第三方的轉接線接口都和原廠沒什么區別,但是我買過另外一家和蘋果原廠一模一樣白色的,插 U 盤需要供電才能使用,買了下面這個直接就能讀取,可見質量殘次不齊。U 盤內的文件讀取還挺流暢的。文檔、視頻、圖片、PPT 都可以直接在 U 盤里打開進行編輯剪貼復制等操作。▼▼
轉接線有兩個接口,一個是USB-A接口,一個是Lightning接口
關于外接存儲多說幾句,有的小伙伴可能嘗試了 U 盤發現還是沒法識別,那可能就是文件格式的問題了,蘋果支持 FAT32 和 exFAT 兩種格式,Windows 默認的 NTFS 格式是不支持的。U 盤還好,小容量的格式一般都是FAT32,手邊的兩個移動硬盤都是 NTFS 沒法識別,存的文件太多了,格式化一下不容易,就沒嘗試了。最后,建議格式化為 exFAT,既可以同時支持蘋果和 Windows,又可以單次拷貝超過4G的文件。
9、Apple Pencil 玩法升級
隨著今年4月份Mini5 和Air3 的發布,Apple Pencil 的使用門檻越來越低了。所以 iPadOS 也針對 Pencil 進行一些升級,首先更新了算法,降低了書寫延遲,工具欄經過重新設計,相比之前變得擬物化了,筆更像筆了,不是之前的線條了,同時工具欄可以來回拖動,還可以變為最小化。▼▼
新系統增加了Apple Pencil 的快速截圖功能,從屏幕底部任意角落拖動 Apple Pencil,可快速抓取屏幕快照。截屏也支持整頁截圖了,支持長截圖以 PDF 格式存儲到「文件」,不過我目前嘗試只支持 Safri 瀏覽器,應該是目前API沒開放,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應用支持這個功能。
10、SideCar:把iPad變成Mac的第二塊屏幕
SideCar 就是可以把你的 iPad 當成外接顯示器,同時投射在 iPad 上的應用支持 ApplePencil 的繪畫以及文字標注。這點更新對于設計師來說肯定是剛需了,對于一些有指點江山需求的甲方或者領導來說,終于不要戳你電腦屏幕了,給你筆,你行你上!連接方式有有線和無線兩種,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這個功能需要Mac Catalina和 iPad OS系統,這兩個系統都是月底推出,期待一下吧。▼▼
總結
經過一個多月的使用體驗,越發感覺 iPadOS 就是一個專為大屏而生的操作系統,這樣的 iPad 距離生產力又邁進了一大步,此前諸多飽受用戶詬病的問題,在這一代 iPadOS 中已經修改了不少,特別是全新設計的文件管理器,桌面版體驗的Safari 瀏覽器,鼠標支持的加入等等功能又讓人看到了未來 iPad 的廣闊發展前景,也展現出蘋果希望iPad 能夠取代PC的野心。按照目前iPadOS 的發展,蘋果筆記本產線的 MacBook Air 以后的地位可能會有些尷尬了,畢竟最大的12.9寸iPad+原裝鍵盤的重量也要比MacBook Air 輕了不少了,iPad 以后對于經常移動辦公的人來說這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對iPad 的生產力有所懷疑,不妨嘗試一下這個全新的操作系統,10月1號更新,靜待~~~~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收藏點贊評論關注,感謝大家。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在面對型號有限的 iPad 時,選購起來可能比較簡單,只要看準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便能大概選出心儀的型號。但在面對琳瑯滿目的 iPad 配件時,可能就會「選花了眼」。除了價格上下限很高之外,相同品類、不同品牌的配件往往都會千差萬別,讓人不知從何下手。
如果你最近剛好入手了 iPad,但苦于不知道選擇哪一款配件的話,不妨參考參考這篇文章。
鍵盤
▎Smart Keyboard for iPad Air 10.5'、iPad Pro 10.5'、iPad Pro 11'、iPad Pro 12'
首先要說的肯定是蘋果的官方配件 Smart Keyboard。作為一款保護套鍵盤二合一配件,Smart Keyboard 的優點有很多,例如在同類產品(指保護套鍵盤二合一配件)中,它的輕薄程度名列前茅,而且它還是和 2018 款 iPad Pro 配合程度最高的產品,因為它用到了 iPad Pro 背后的金屬觸點,不需要通過藍牙配對就能直接使用。
由于完全沒有電池,Smart Keyboard(11 英寸)的重量被控制在了 297 克,再加上整潔、簡約的設計,所以整體的裝拆也十分便捷。
功能性方面,Smart Keyboard 的鍵盤為全尺寸,并且擁有兩個輸入角度,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在鍵入手感方面,個人感覺偏硬,長時間輸入的話手指可能會累,但整體的手感不至于成為拖后腿的部分。真正拖后腿的可能是「價格」,目前 11 英寸 Smart Keyboard 在官網售價高達 1412 元,剁手的勇氣可能需要更足一些.
▎羅技 SLIM 系列 for iPad
羅技 SLIM 系列是面向 iPad 的保護套鍵盤二合一產品線,其中針對不同型號和不同定位,包含 SLIM COMBO、SLIM FOLIO 以及 SLIM FOLIO PRO 三種類型。
SLIM COMBO 適用于多個 iPad 型號,既有第三代 iPad Air,又有第五、六代 iPad,以及 2018 以前的所有 iPad Pro 型號。SLIM COMBO 最大的特點使用了鍵盤保護套分離式設計,讓你在不需要用到鍵盤時減少一些重量,在使用 iPad Pro 版本時,鍵盤將通過金屬觸點連接使用,而 iPad Air 或者 iPad 版本由可充電電池供電,充滿電后可提供三個月的電池續航(按每天使用兩小時計算)。
功能方面,SLIM COMBO 除了擁有更接近筆記本電腦的鍵程,鍵盤還支持背光功能,擁有三級可調亮度,在光線不好的環境下能夠保證鍵盤的正常使用。此外,位于鍵盤頂部的快捷鍵能夠響應某些快速操作,例如快速進入主屏幕、調節屏幕亮度、媒體控制、音量控制等等。
要說不夠完美的地方可能就是重量了,500 克左右的自重甚至超過了 iPad Air 的機身重量,如果你是長時間將其放在背包中或者拿在手上的話,確實會有些受不了。但前面也說了,SLIM COMBO 支持鍵盤保護套分離,在不需要使用鍵盤時將其一分為二或許是唯一的減負途徑了。
SLIM FOLIO 和 SLIM FOLIO PRO 就有點類似于 Smart Keyboard,兩款都采用集成鍵盤設計,也就意味著它無法做到一分為二。SLIM FOLIO 面向的是第五、第六代 iPad,SLIM FOLIO PRO 面向的是 2018 款 iPad Pro。
拿 SLIM FOLIO PRO 來說,它通過藍牙配對連接,所以內置了可充電電池,同樣提供三個月電池續航(按每天使用兩小時計算),此外鍵盤擁有三級背光調節,頂部同樣留有快捷按鍵。SLIM FOLIO PRO 的優點有很多,接近筆電的鍵盤輸入體驗、背光設計、更便宜的售價等都是你選擇它的理由,但前提是你能忍耐它重達 555 克的重量。
▎Brydge keyboard for iPad
Brydge 推出的 iPad 鍵盤最大的特點是高度還原了 Mac 筆電的設計,讓你在使用時找回 Mac 的感覺。Brydge keyboard 推出的鍵盤適用于多款 iPad,從 iPad、iPad Air 到 iPad Pro 都能找到適配型號。
Brydge keyboard Pro for iPad Pro 2018 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磁吸保護后蓋,另一個是鋁合金鍵盤本體,通過組合使用,不需要用到鍵盤時只保留磁吸后蓋能減負不少。Brydge keyboard 的組合方式也挺有趣的,首先鍵盤本體的頂部有一個可 180° 旋轉的卡槽,將 iPad Pro 卡在這個卡槽內即可完成安裝。
在鍵盤設計和輸入體驗方面,Brydge keyboard Pro for iPad Pro 2018 和上面介紹的羅技 SLIM 系列相似,相同是都支持三級背光調節,同時頂部還有多枚快捷按鍵,通過鍵盤即可完成一些系統設置操作。不同的是,Brydge keyboard 在重量和體積方面的控制更加優秀,而且可拆卸的方式也能靈活一些。
▎羅技 K480 藍牙鍵盤
前面介紹的幾款鍵盤都是二合一產品,而現在介紹的這款就真的是「純鍵盤」了。其實本來是不太想推薦傳統藍牙鍵盤的,但羅技 K480 之所以出現在這個榜單中是因為它的形態十分適合 iPad。
首先是集成式支架。和傳統藍牙鍵盤不同的是,K480 在鍵盤上集成了一個支架,這樣一來即使你的 iPad 沒有戴上支撐性的保護套也依舊能夠保持合適的閱讀角度。其次,K480 大小適中的體積和重量比較適合像 iPad 這樣的便攜設備,偶爾放進背包中帶到圖書館使用的話,不會太違和。
功能方面,K480 算是一款中規中矩的藍牙鍵盤,它支持在多個設備之間切換,鍵盤布局可以針對 Win 和 macOS 適配,所以如果你有多個設備的話,這算是一個加分項。
手寫筆
目前官網在售的 iPad,包括 2018 款 iPad Pro、第六代 iPad、第三代 iPad Air、第五代 iPad mini 均支持手寫筆。
▎Apple Pencil
已經迭代到第二代的 Apple Pencil 依舊是目前 iPad 手寫筆配件的首選。
二代 Apple Pencil 面向 2018 款 iPad Pro,一代 Apple Pencil 的許多缺點如今都得到修繕,例如不夠方便和優美的充電方式被更加優雅的磁吸充電所取代,同時還解決了收納的問題,而前代圓潤的材質導致抓握手感欠佳,Apple Pencil 二代新增的亞光磨砂材質也解決了這個難題,此外還有完全一體式設計讓你不會再「丟筆帽」的苦惱。
而在配置規格方面,二代 Apple Pencil 還加入了雙擊切換工具的功能,輕點兩下筆身,就能在畫筆和橡皮擦之間切換。如果你使用的 iPad 不是 2018 款 iPad Pro,那么將只能使用一代 Apple Pencil,雖然少了很多新功能,但勝在價格更低一些。
▎羅技 CRAYON
蘋果在去年發布 2018 款 iPad 時,請到了羅技站臺,其中一同亮相的就有這款 Crayon 手寫筆。
最初 Crayon 只支持 iPad 2018 一款型號,后來通過 iOS 12.2 更新之后,支持設備擴充到目前官網在售的所有 iPad,即2018 款 iPad Pro、第六代 iPad、第三代 iPad Air、第五代 iPad mini。
相比 Apple Pencil,羅技 Caryon 售價更低,但同時也缺少一些功能,例如 Apple Pencil 的壓力感應。但其他 Apple Pencil 的功能都或多或少得到支持,例如無延遲筆觸、防手掌誤觸技術、智能筆尖等均在 Crayon 上得到支持。
此外,Crayon 的連接方式為藍牙連接,需要長按位于筆帽的電源按鍵來配對,單次充電可提供最長 7.5 小時的書寫時間,充電 2 分鐘可獲得 30 分鐘續航。
2019蘋果教育優惠活動開始了!在7月11日-9月26日期間,通過威鋒購機鏈接購買Mac、iPad系列產品,成功購買和曬單100%得品牌配件外設,還能免費參加抽獎,獎品包括MacBook、iPhone、AirPods、HomePod,更多活動信息請前往威鋒活動主會場以及威鋒論壇-蘋果教育活動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