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了筆者10年之久的筆記本電腦(主要用來寫稿),這些天突然卡頓的不要不要的,開個QQ再開幾個瀏覽器網頁,就這么隨便開幾個程序,就卡起來了。我猜測可能是機器內部積灰過多,造成散熱故障導致的,因此我準備拆開機器清理清理,給這臺老機器做做保養。借此契機,正好可以來一篇懷舊,跟大伙一起,回頭瞧瞧10年前的筆記本電腦。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我這臺老機器的大致情況。這臺筆記本是2012年初,大年初一在京東買的,下單時間為2012年1月22號凌晨(大年初一凌晨三點多),現在已經是2022年1月份了,還差幾天就正好湊夠10年。因為當時正處于過年期間,京東快遞不上班,但是我又想盡快拿到機器,因此大年初三我坐了2個小時的地鐵,到京東總部的自提點,上門自提的,就是北京市海淀區蘇州街地鐵站的傍邊,當時京東總部就在那,一層就是對外開放的自提點。現在京東總部已經搬到北京市大興區亦莊開發區了,不在海淀區蘇州街了。(見圖4)
機器的型號是聯想G470,3199元買的,處理器是英特爾的奔騰B960(2核心2線程),獨顯是AMD的HD 6350M(GPU-Z識別成了HD 6370M)、內存是2GB DDR3-1333單通道(我后來加了一條8GB組雙通道),硬盤是500GB機械鍵盤(我后來直接換成了一塊240GB固態硬盤),屏幕是14.1英寸1366×768分辨率的,操作系統是Win 7。(見圖5)
本文以“回頭瞧瞧10年前的筆記本電腦”為主題,筆者主要想聊聊10年前的筆記本電腦和今天的筆記本電腦的區別之處。畢竟10年算是一個時代了,這10年的光景,變化肯定是很大的。
純主觀的閑聊,希望大伙不要較真。
(1) 我這臺筆記本是英特爾和AMD聯手的產品,英特爾處理器搭配AMD獨顯。當今的話,英特爾處理器聯手AMD獨顯這種機器基本上已經很難見到了,反正我是沒看到過有這種新的機器。
目前很多AMD平臺的筆記本都用的是英特爾的WiFi 6無線網卡,這種聯手跟當年的那種聯手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2) 固態硬盤取代機械硬盤,極大地提升了電腦的使用體驗。我這塊240GB固態硬盤是2015年加裝的,給老電腦換上固態硬盤,開機速度同樣嗖嗖的,傳送個文件也相當的6。這也是我這臺筆記本電腦能用10年的主要原因。再重復一遍,固態硬盤的加入是我這臺筆記本電腦能用10年的主要原因。
(3) 開篇我就提到過了,我用筆記本主要是用來寫稿,QQ、釘釘、瀏覽器、PS這四大軟件,我平時大多時間就用這些,PS已經算是當中比較大型的軟件了。這些應用軟件對于奔騰B960處理器搭配單通道2GB DDR3-1333內存這套組合來說,其實是夠用的。只是最近突然卡頓的厲害,我猜測是散熱系統的故障。(見圖6、7、8)
3199元的筆記本放在10年前已屬于低端的筆記本了,奔騰B960這款2核心2線程的處理器也是當時的低端處理器。這樣一套配置應對些基礎的日常辦公已不成問題。這樣推算的話,稍微提高點檔次,例如5年前的電腦,對應基礎的日常辦公估計都性能過剩了。
(4) 筆記本屏幕的顯示效果,這10年的變化可以說是巨大的。我這臺筆記本的屏幕色域低倒不是最差勁的地方。最無法忍受的其實是它的色準巨差,屏幕觀感給人一種灰蒙蒙的感覺,看時間長了很刺眼的。放在今天來看10年前的筆記本屏幕,簡直就是破爛。(見圖9、10、11)
我這臺筆記本的屏幕色準到底有多差呢。這次特地拿紅蜘蛛校色儀測了測。色準平均△E為5.13,最大值高達13.28。(當△E≥5時,大多數人眼可以看出顏色差異,并認為是完全不同的顏色。)
好在,筆記本屏幕差,大不了外接一臺顯示器,10年前的筆記本已配備了HDMI接口。目前我就是這么干的。
(5) 光驅。我這臺筆記本內建有一臺光驅刻錄機。而當今呢,光驅這玩意在筆記本電腦上基本上已經見不到了。目前我國網速足夠快了,下載個軟件,下載個游戲啥的,都可以直接從網上高速下載。(見圖12)
我2016年、2017年那會偶爾會用一下光驅,主要是給別人刻錄結案報告。一份結案報告,一般也就幾十MB的大小,刻錄在一張DVD光盤上(容量約4.3G),那會總感覺有些資源浪費。沒辦法,人家客戶就要光盤版的結案報告。
目前還有誰會用到光驅呢?還在用的朋友可以分享分享你的用途。
(6) 快拆式的電池設計,10年前的筆記本電腦還很流行。但是當今這種設計也已經很難見到了。2019年那會,我還見到過一臺筆記本,但是那臺筆記本的牌子很小眾。那些小牌子的筆記本,往往會不走尋常路。10年用下來,電池的健康度還剩36%。(見圖13、14)
(7) 我這臺筆記本的USB接口都是USB2.0的,這么多年用下來,其實還好。速度習慣了,日常辦公用起來真沒有落伍的感覺。
(8) 我本想安裝安裝個Win 10系統來著,但是AMD的HD 6350M(GPU-Z識別成了HD 6370M)這款獨立顯卡由于太老了,AMD沒有給它推出Win 10的驅動程序。因此我要安裝Win 10系統的話,獨立顯卡是用不了的。以至于這些年來我一直在用Win 7系統。好在,Win 7系統是相當好用的。(見圖15)
好了,以上8個方面就是我對10年前筆記本電腦的感覺。我一直秉承著夠用就好的原則,對于我這臺筆記本,如果能夠修好,我還會繼續使用它的。
如今筆記本電腦的境遇非常尷尬,很多用戶寧可每年換一部5000元的智能手機,也不打算淘汰家里已經使用了3年的筆記本。沒辦法,我們的碎片化時間都被手機占據,筆記本只用來承擔辦公和部分娛樂的任務,特別是“性能還湊合夠用”的前提下,更換新筆記本的日程總會被不斷拖后。在這個大環境下,通過對部分硬件的DIY升級,無疑是小投資大回報的操作,希望本篇文章的升級思路和方案可以幫到你。
***看著不爽怎么辦***
筆記本的性能固然重要,但它的顯示效果也是不容忽視的考核重點,一款優秀的屏幕,可以幫我們更早發現躲在陰影里的敵人,在PS修圖時還原最為真實的顏色。好消息是,對絕大多數筆記本而言,屏幕也是少數可以DIY升級的部件之一。
升級屏幕的需求變化
每個時間段,筆記本用戶總能找出屏幕看著不爽的理由。比如,10年前大家覺得16:9顯示比例的1366×768分辨率看著最爽;5年前更多用戶開始追求武裝1920×1080全高清屏幕(1080P)的細膩視界;3年前可視角度超170度且不偏色的IPS屏幕就是王道;如今,擁有72% NTSC(或100% sRGB)色域的IPS屏幕才可以掛上完美的標簽。
升級屏幕的經驗
筆記本更換屏幕的難點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首先,換屏幕必然涉及到拆機,需要用撬棒將B面的屏幕邊框拆下,在拆裝屏幕時還要小心不要影響WLAN天線的走線。第二個層面,就涉及到屏幕之間的兼容性上,在第四代酷睿Haswell平臺之前,筆記本屏幕存在LVDS與eDP兩種接口標準,二者互不兼容,四代酷睿之后則是由eDP接口一統江湖。
其中,LVDS接口在更換屏幕時,有可能需要升級BIOS才能正常驅動面板電源并輸出正確分辨率,ThinkPad早期的X60/X61更換高分辨率AFFS面板就是最好的示例。此外,LVDS和eDP在驅動1366×768或1920×1080像素屏幕面板時,分別需要支持類似單通道/雙通道影像訊號的專用扁平電纜,如果你的筆記本屏幕采用的是eDP接口,而主板與屏幕的接口卻僅支持單通道影像訊號傳輸的扁平電纜,那就意味著先天無法升級1080P屏幕。
如何挑選更好的屏幕
如果你的筆記本屏幕還停留在1366×768像素的TN屏,而你又無法忍受從側面看屏幕出現的泛白和偏色,那最佳的解決方案就是更換IPS材質的屏幕,在主板接口允許的前提下則同時改換1080P分辨率的面板。
如果你的筆記本已經是IPS材質的1080P屏幕,屏幕色域為45% NTSC,而你又經常從事修圖的工作,那么就很有必要升級到72% NTSC色域的IPS屏幕。如果你對色彩的要求不高,則沒有必要浪費資金進行升級,用省下的錢升級SSD更為劃算。
為了確保100%的兼容,筆者建議大家優先詢問筆記本廠家客服,或是咨詢天貓專門銷售筆記本屏幕面板的商家,以確定自己的筆記本能否完美驅動高分屏幕。而在這里筆者則提供一個更為簡易的思路,可以幫大家快速鎖定屏幕面板目標。
在電腦上安裝“魯大師”或“AIDA64”等軟件。以“魯大師”為例,在顯示器信息中可以看到當前筆記本所采用屏幕面板的具體型號,在“屏庫網”(http://www.panelook.cn)中搜索這個型號就能看到它的具體信息。
比如筆者筆記本屏幕就是一款采用雙通道eDP接口(30Pins),14英寸IPS材質的普通1080P面板。
如果想升級72% NTSC色域的屏幕,只需在“屏庫網”以相同尺寸、雙通道eDP接口和72%色域等參數進行檢索,即可搜索到當前市面上所有符合這一標準的屏幕面板型號。
然后,我們可以從中挑選出中意的屏幕面板,并在淘寶中搜索對應的型號查看具體的價格信息。買來后自己安裝替換,確認沒有問題后,還能將拆下的原裝屏幕在閑魚上賣掉,可進一步回籠資金降低開銷。
***游戲卡頓怎么辦***
如果筆記本平時使用正常,但一玩大型3D游戲就頻繁遭遇卡頓,且明顯不如筆記本剛買時(玩同款游戲)流暢,那在DIY升級之前,我們還需進行一步自查:除塵清灰,重新涂抹硅脂。
發熱引起的游戲卡頓
筆記本的CPU和GPU都預先設定了不同閾值的溫度墻,一旦芯片溫度超過這個標準就會觸發自動降頻機制,從而引起游戲過程中的卡頓。問題來了,筆記本受制于進風/出風口的設計以及使用環境的影響,基本使用1年散熱風扇和散熱鰭片的縫隙內就會因堆滿灰塵毛屑而影響散熱效率,進而更加容易觸發降頻機制。
老款筆記本清灰勢在必行
想避免因散熱模塊被堵而觸發降頻的保護機制,所有老款筆記本都有必要進行深度的拆機除塵操作。只是還是回到本章節開頭所述,筆記本拆機的難度制約了用戶自行除塵清灰和涂抹硅脂的可行性。因為很多新款筆記本的風扇、熱管和散熱鰭片都是連在一體的,想拆卸風扇或涂抹硅脂需要將整個模塊拆卸下來,需要極高的動手能力。因此,如果你自認沒有這個能力,筆者還是建議大家到官方客服中心自費清灰,也許一次清灰過后,效果遠比升級內存和SSD來得明顯呢。
看完上面的內容,你肯定還會對下面的文章感興趣:
《回顧筆記本的DIY:從黃金時代到蕭瑟時代》——提起DIY,很多玩家都會以為這是臺式機的專利,殊不知在多年以前,絕大多數筆記本也具備出色的DIY潛力。只要你有錢有能力,就可隨時讓筆記本通過DIY提升性能動力??上?,隨著筆記本領域興起“減肥風潮”,筆記本逐漸與DIY屬性分道揚鑣。
《筆記本很悲傷:自行DIY升級的可能性》——所謂DIY,就是自己購買硬件后自己組裝。對筆記本而言,由于它們采用了更高集成度的設計,因此筆記本是否具有升級潛力,以及用戶自己是否具備足夠的DIY動手能力,就成為了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筆記本變卡怎么辦?也許是內存應該升級了!》——當筆記本使用幾年后,很多用戶都會遇到筆記本明顯不如往昔流暢的現象,哪怕重裝系統也沒有效果。此時,大家就要留意是否是因內存容量不夠而引起的問題了。
《筆記本進度緩慢怎么辦?換個SSD就好了!》——隨著筆記本內安裝的軟件越來越多,游戲越來越大,你會發現開機時間,以及游戲的啟動速度都變慢了許多,打開文檔、圖片、游戲的Loading等待時間令人抓狂。此時,升級內存的效果往往不大,只有將HDD機械硬盤升級到SSD固態硬盤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