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Win10需要怎樣的配置

    現在Windows 10的普遍降臨,讓大家對新系統有了更多的期待,無論您的電腦是Windows 7還是Windows 8都可以享受的Windows 10的升級服務,至于Windows 10到底需不需要升級呢?升級它有什么好處呢?我們先來看看Windows 10的的特性都是些什么,此次Windows 10最大改進就是讓“開始”菜單回歸,我們知道Windows 8就是“消除”了“開始”菜單的功能。

    老電腦能否玩轉Win10?

    Windows 10的開始菜單可以進行全局搜索,搜索范圍包括本地PC內容和網絡內容。除了讓“開始”菜單回歸之外,Windows 10還在“開始”中推出一種新的通用搜索功能,可引入來自互聯網的搜索結果。另外,微軟“任務視圖”功能,這項功能可幫助用戶熟練掌握Windows的多任務特性。

    還有智能調整程序窗口大小的Snap Fill,所謂Snap Fill快速填充,是指當你將某個應用A的窗口桌面左邊緣移動時,在接近左邊緣的時候,松開鼠標按鍵,這時候程序窗口自動的從左邊緣開始填充,占據合適的屏幕大小。當你將另一個程序B窗口移動向右邊緣的時候,松開鼠標按鍵,改程序窗口會自動填滿A未填充的屏幕區域。

    Windows 10界面

    MutiTask多任務功能and Snap Assist,Windows 10任務切換快捷鍵是Windows鍵+“Tab”,這樣你就能查看當前運行的任務有哪些。而且是窗口縮略圖的形式顯示,而且每個縮略圖右上角都有關閉按鈕,可以很方便的點擊關閉任務。Snap Assist功能可以幫助您更高效利用桌面空間。Windows 10,將不僅僅運行于個人電腦端,還能夠運行在手機等移動設備和終端,成為一個多平臺的操作系統。

    我們來看下微軟官方發布的win10硬件配置具體要求,CPU需要1GHz或者更高(支持PAE模式、NX和SSE2),一般來說,08年以后生產的Intel品牌的CPU都支持這些技術,并且1GHz的CPU,這個非常容易達到。

    配置要求

    Windows 10系統硬件配置要求,PC最低配置的內存RAM為1GB(32位)或2GB(64位),硬盤空間HardDrive是擁有至少16 GB(32位)或20GB(64位)硬盤空間,顯卡GraphicCard為WDDM驅動程序的設備,微軟DirectX9圖形支持。

    CPU只是1GHz或更快(支持PAE、NX和SSE2)。看起來10年前的CPU都能滿足要求。內存上1GB以上,相信現在配機的朋友內存都在4G以上了,幾年前的老機配1G以上內存的也不少,實在不行的可以自己插個內存條。

    顯卡方面,帶有WDDM驅動程序的Microsoft DirectX9圖形設備。簡單的說,就是支持DX9,這個N年前的卡都可以,現在新出的卡基本支持DX11了。硬盤,裝32位的16G以上,裝64位的20G以上。這個問題不大,就算是現在的固態,也比這個容量大。

    推薦的不到3000元的配置

    當然,以上是說的win10系統最低硬件配置要求。是最低要求,可以說只要您是近10年來買的PC,都可以滿足Windows 10的基本需求。但是為了獲得好的系統使用體驗,建議還是要跟上時代潮流的配置。比如,至少您得是Windows 7的系統,而且運行起來還算流暢的情況下,就可以考慮安裝Windows 10系統啦。

    現在主流的500GB硬盤按照Windows 10配置要求完全不在話下,就連10年前的老物件——60GB硬盤也足夠了。當然想要流暢運行Win10的體驗,雙核處理器、2GB內存、500GB硬盤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想要更好的運行Windows 10的話,我們還為您推薦了一套裝機方案,不到3000元,性價比很高。

    2小巧實用 Intel 酷睿i3-4150

    Intel酷睿i3-4150采用了超線程技術最多支持四線程任務處理,而其默認3.5GHz的高主頻使之成為最強大的酷睿i3之一。作為面向廣大主流級用戶的一款處理器,如果搭配一款高性能獨立顯卡便可勝任主流大型游戲,目前此款CPU京東報價759元,手機專享價為739元,近期準備組建主流級PC主機的用戶不妨重點關注一下。

    Intel酷睿i3-4150(盒)

    處理器綜合參數一覽:

    Intel 酷睿i3 4150
    適用類型臺式機
    CPU系列酷睿i3
    包裝形式盒裝
    CPU主頻3.5GHz
    插槽類型LGA 1150
    針腳數目1150pin
    核心代號Haswell
    CPU架構Haswell
    核心數量雙核心
    線程數四線程
    制作工藝22納米
    熱設計功耗(TDP)54W
    二級緩存1MB
    三級緩存3MB
    內存控制器DDR31333/1600MHz
    虛擬化技術Intel VT
    64位處理器
    集成顯卡
    顯卡基本頻率350-1150MHz
    其他參數Intel HD Graphics 4400

    產品賣點:

    ● 全新Haswell架構設計,支持LGA 1150處理器接口

    ● 支持超線程技術,最多可達四線程同時處理器任務

    ● 采用全新22納米工藝制程,更低的功耗和發熱

    ● 內部集成Intel HD Graphics 4400核芯顯卡

    ● 適合組建家用高清影音娛樂平臺

    處理器細節

    Intel 酷睿i3-4150采用22納米工藝制程,插槽類型為LGA 1150,處理器默認主頻高達3.5GHz,原生內置物理雙核心,可實現四線程同時處理任務。同時,該處理器帶有3MB三級高速緩存,使得CPU在調用數據時提高了命中率,并且使軟件加載時間大大縮短。內存控制器支持雙通道DDR3 1600MHz頻率的內存,使得系統在數據讀取方面迅速,以避免在CPU在數據調用時造成的性能瓶頸。該處理器價格低廉性能不俗,能夠完成用戶日常的大部分工作。

    Intel 酷睿i3 4150(盒)

    [經銷商] 京東

    3游戲實用 微星B85M Night Elf暗夜精靈

    在這個Mini主機非常流行的時代,知名板卡廠商微星為各位玩家帶來了一款非常適合組建迷你主機的主板——微星B85M Night Elf暗夜精靈。這款主板雖然體形小巧,但擁有豐富的功能與良好的擴展能力,并針對網絡、音頻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優化,給玩家帶來出色的游戲體驗,而主板自帶的LED背光系統則可以讓主機B格大增。

    現在,這款來自微星的B85M Night Elf暗夜精靈主板正在以599元的價格在京東商城中熱銷,整體性價比十分出色。而且現在購買還可獲贈一款價值49.9元的CPU散熱器,讓該主板變得更超值,非常值得各位入門玩家買來組建一套亮騷的Mini主機。

    對于各位游戲玩家來說,主板的質量與穩定性是最重要的。微星B85M Night Elf暗夜精靈主板選用了符合第四代軍規標準的高品質固態電容、黑金電感,并加入了這可以確保游戲玩家能享有100%的系統穩定性。

    擴展方面,微星B85M Night Elf暗夜精靈是一款mATX板型的產品,支持采用Socket LGA 1150接口的IntelCorei7/i5/i3、Pentium、Celeron處理器,并提供了4條DDR3內存插槽、 4個SATA 6Gbps接口、2個SATA 3Gbps接口,完全可以滿足用戶安裝擴展內存容量以及多塊機械硬盤/固態硬盤的需求。另外,微星B85M Night Elf暗夜精靈主板還配備了1條PCI-E 3.0 x16插槽和2條PCI-E x1插槽,讓玩家能夠在安裝獨顯的同時選配1至2款PCI-E x1設備。

    I/O接口方面,微星暗夜精靈主板提供了充分滿足游戲玩家的接口組合,包括1個PS/2鍵盤接口、1個PS/2鼠標接口、2個USB 3.0接口、2個USB 2.0接口、1個VGA接口、1個DVI接口、1個Killer LAN接口以及1組音頻接口。

    產品名稱:微星B85M Night Elf暗夜精靈主板

    產品售價:599元

    微星軍規板卡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msigogogo

    微星GAMING吧:http://tieba.baidu.com/微星gaming

    更多信息請訪問MSI官網:www.msi.com

    4性價比高 小影霸GK50伏羲版

    小影霸GK50伏羲版顯卡采用非公版PCB方案設計,顯卡采用更加出色的分離式供電設計,在整體做工用料方面也優于公版,相較于同屆別顯卡性能表現突出,非常適合家庭用戶選購。目前這款顯卡的市場售價為749元,具備相當高的性價比。

    小影霸GK50伏羲版顯卡采用28nm制造工藝開普勒架構GK107核心,內部包括384個流處理器,顯卡128bit位寬和1GB顯存容量可以快速的執行玩家所需操作,它能夠完美支持DirectX 11 API、CUDA 3.0、PhysX物理加速、3D顯示與3D眼鏡支持以及PureVideo高清硬件加速技術。

    小影霸GK50伏羲版采用了扎實的傳統散熱系統設計,顯卡采用了傳統的散熱風扇與散熱鰭片的組合。顯卡采用了雙滾珠軸承風扇設計,雙滾珠軸承的單風扇配合散熱鰭片的組合,雙滾珠的軸承可以產生非常強勁的風力而且在風扇轉動中不會產生過高的噪音,讓用戶得到安靜的操作環境,在保證顯卡出色的散熱性能基礎上也降低了噪音,增加了顯卡雙風扇的使用壽命。

    顯卡散熱設計

    小影霸GK50伏羲版顯卡使用成熟的2+1相的分離式供電技術,2相為顯卡核心1相為顯存顆粒分別提供充足的電流供應,提分離式供電系統讓顯卡本身核心和顯存擁有強大的獨立電流供給。采用了大板PCB設計能夠讓顯卡在高頻下運行的更加穩定,將顯卡的頻率提升保證顯卡穩定運行在1200/5000MHz默認頻率下,6pin外接電源接口設計可以讓顯卡更持久更平穩。,

    顯卡接口

    小影霸GK50伏羲版顯卡接口是典型HDMI+VGA+DVI組合配置,能夠支持市面上多數主流屏幕,搭配NVIDAI多屏技術可以讓玩家實現單卡多屏幕功能。

    [市場售價] 749元

    [購買地址] 中關村鼎好電子城A4925

    [聯系電話] 010-82699600

    5不到3000元 也可以暢用Win10

    編輯點評:

    CPU方面Intel酷睿i3是受眾面比較廣的處理器系列,采用Haswell Refresh升級構架的酷睿i3-4150是其中性能比較出眾的一款,無論是日常娛樂辦公還是各種主流網絡單機游戲它都能勝任,而其價格與同級別的酷睿i3其他系列卻相比相差并不大,推薦給近期組建主流級PC主機的用戶選擇。

    不到3000元暢享Windows 10

    微星B85M Night Elf暗夜精靈主板的最大亮點是專為中國游戲玩家設計的LED背光系統。紅色LED燈光與紅黑兩色主板的搭配不但體現了產品的設計一致,還可以讓玩家無需要額外購買LED燈管,就能DIY出一套酷炫LED主機。另外,獨家Audio Boost音皇技術能夠讓玩家享受出色的音頻效果,而Killer LAN專業游戲網卡則可以大幅度降低網絡延遲,讓玩家獲得更出色的游戲網絡環境。

    裝機配置單

    而顯卡方面小影霸GK50伏羲版顯卡使用28nm工藝的開普勒架構GK107核心提供性能支持,完美支持DX11特效,在高清解碼和日常游戲中擁有上佳表現。小影霸GK50伏羲版顯卡采用了傳統的單風扇散熱設計,雙滾珠軸承風扇靜音效果明顯,豐富的接口設置則為用戶的設備連接提供便利。

    按照Windows 10官方給給出的配置要求,可以說非常之低。硬件廠商們就要失望了,這還要升級硬件。除內存和處理器,諸如硬盤空間也只要16GB-20GB,和Win7、Win8大同小異。總體來說,這套不足3000元的裝機方案足以應對windows 10,性價比比較高,對于近期不想投入太多資金而享用windows 10的朋友可以嘗試自己搭配了。

    我特別喜歡擺弄新鮮玩意,啥沒見過的東西給我擺弄下就滿足了,但是這個愛好有個缺點就是燒錢,當然要來張大媽混混首曬金幣啥的更燒錢,所以我老婆說我這是個病要治,

    結果一治三年了都沒啥好轉跡象。我想都不用想,我如果不發大圖,肯定有人要問我這些架子上的玩意。

    平時搗鼓的DIY配件,其中很多玩意讓我在張大媽混了不少篇精華。但是。。。。。。說多了都是淚,我現在都不敢看 。

    平時搗鼓的網絡,不過我準備再簽一條寬帶了,因為一旦搗鼓網絡,女王就會發飆。

    一臺過氣的THINKPAD X230加上擴展塢,配上一臺THINKVISION LT2934Z就是我的工作平臺。所以我媳婦控訴也不是沒有道理,確實燒錢有點吃不住,所以我現在也和本地玩家互相交換一些配件來玩,混個張大媽精華首曬啥的,確實省錢很多。張大媽精華絕對有毒,一旦上癮,根本停不下來,為了可持續的發展,和留住錢包里的銀子,交換設備玩是最好的辦法了。張大媽發文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遇到一些本地黨,沒事來嘮嘮嗑,聊聊感興趣的那點事,一起交換設備玩玩新鮮感可以避免太燒錢,有時間也替本地朋友解決個升級配置,解決個死機黑屏兼容問題啥的,沒事一起喝個酒啥的也挺好挺愜意的。最近有個本地大學的學生朋友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本著有難題找老高的原則,直接一個電話就刷過來了,第一句話就說上次咸魚收的兩塊INTEL DC S3500 800GB都成功在INTEL RMA換新了,成本價1300勻給我一塊, 立刻點亮了我的激情,然后說他有個本子有個怪異的問題想給我看看怎么解決,這小子,我立馬說成,叫中午直接把本子扔給我兩天,特別囑咐過來別吃飯,中午喝兩口再說。

    我真的發現大學生咸魚守貨真是無敵的存在,我自己沒事也上去看看,就是守不到好貨。這同學牛在咸魚二手他有辦法直接換新,一人一塊仗義啊。

    那么他遇到的問題也很奇怪了,他咸魚以400元超低的價格收到了一塊NVME M2 240GB SSD, ,但是沒有任何廠家信息,疑似工程樣板,也沒有貼標,表面還是撕去標的膠印。問他怎么買到的,他說他還有技巧,看到金手指是一個凹槽的 2280長度的一般沒跑就是NVME的,如果是兩個凹槽的2280長度的那就是SATA AHCI通道的M2 SSD,還是很有一套的呀。

    有玩過SSD的朋友應該都清楚想要讓SSD發揮出真正實力的話要去BIOS里面把SATA控制器模式切換成AHCI,對SATA設備來說使用AHCI模式的確是正確的選擇,從IDE切換成AHCI可獲得更好的性能。但是現在最新存儲接口M.2和U.2接口走的都是PCIE通道,對與PCI-E來說AHCI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想發揮其最佳性能就需要NVME的SSD。

    我看了下,主控是群聯PS5007主控,同OCZ RD400一樣,是NVME主控,從版型來看同采用群聯公版的宇瞻Z280一模一樣,但是卻沒有宇瞻的貼標,我初步判斷這應該是一款群聯公版的SSD工程樣板,緩存用的南亞256MB DDR3L,閃存顆粒用的64GB的東芝15nm MLC閃存4片,總容量256GB,但是OP了16GB之后實際可用容量240GB。但是他的筆記本上了這塊SSD之后,說作為從盤的話WIN10直接系統里找不到設備,作為主盤啟動盤的話死活無法安裝操作系統,但是BIOS里可以認出盤,非常詭異。我說你這不是一會的事情,先丟下來,我來看看啥問題,其實不是一會也就是幾個小時的事情,哎呀,好吧,其實我有點小私心好吧,設備留個兩天能不燒錢混個張大媽也不錯啊 。

    他帶來的筆記本是這個,一看這個標志我就明白了,是我曾經玩過的火影,我曾經玩過一臺火影金鋼T1就是這個標志。但是和T1的區別是,T1的這個標志是個信仰呼吸燈,這個本子是個印刷體。

    從大小和重量來看,390mm x 269.5mm x 27.9mm,重量2.9kg,簡單來說如果作為便攜筆記本,偏重,作為游戲本來說,這個厚度和重量就算還好了。

    一看到背后的雙散熱孔就讓我明白了這應該是個游戲本。

    左右散熱孔隱約可見的銅制散熱器

    IO接口左:RJ45網口、USB2.0X2、SD卡槽X1,電腦鎖

    IO接口右:DC電源輸入、HDMI、USB3.0X2,耳機麥克風合二為一

    外殼材質我摸上去不太顯檔次,易沾染指紋,但手感還行,底部是一行三列的散熱孔設計,三列之間穿插了2個放音喇叭,這個設計我很擔心放在桌面上會不但會共振,還會影響音質的效果。被背殼來看,沒有任何易損標,那么就意味著隨意拆卸底部周圍的幾顆螺絲就可以任何拆解了,可能是我最近拆THINKPAD S5拆吐了血,看到這種設計就感覺好有親切感。

    這里的Subwoofe字樣應該是確認這邊是有超重低音喇叭或者低音炮,我醉了,設想如果有一排同學都趴在一長溜的課桌上睡覺,這本子往桌子上一放點擊播放神曲,會不會一群人醒來就立即喊著地震往外沖。

    品牌是火影的,型號是FIREYING V5。順手百度了下

    簡單看了下配置還不弱,I7 6700HQ/8GB DDR4 2133/GTX960M 4GB DDR5/256GB M2 SSD/15.6寸 FHD TN霧面屏/802.11AC無線網卡+藍牙4.0/千兆網卡/背光鍵盤/攝像頭/雙1W低音炮,你別說該有的還都有,配置看起來真挺黑澀會的,剛接到手說真心話挺想說這孩子4K多大洋買這個挺犯二糟蹋錢的,百度了一下之后還真就不敢亂說了。

    開屏的風格讓我想到了聯想拯救者系列,這鍵盤布局,造型都有強烈的神似感。不管了,拆了再說。

    直接茶幾上下面底部的螺絲,底殼自動分離,SO EASY!

    本子我真的拆夠了,也拆膩了,基本這個格局一看就知道是全銅雙渦輪雙熱管,CPU和GPU核心包括顯存是全銅全覆。

    出風口這個散熱器下方有一排類似排阻一樣的LED燈珠。

    原配SSD和WIFI網卡在兩個喇叭的下方

    原配WIFI網卡是INTEL的3160NG,原配SSD是LITEON的PH4-8E256,主控是群聯的PS3111,明顯是SATA AHCI協議的M2 SSD,容量256GB,為了方便敘述,我把這個M2標識為M2-1。等等,這個SSD貼標下面的二維碼看起來有點眼熟,

    難道那咸魚的NVME SSD 240GB也是LITEON的?還是說PH4-8E256也是群聯公版的?所以有這個二維碼,連PCB顏色都一模一樣。

    在另外一側還有一個空的M2-2和SATA接口,一共兩個M2,一個SATA接口。

    我特地去找了一個技術規格看了下,硬盤這里明確紅字說明支持NVME SSD的,但是又說其中一個M2支持PCIE 3.0X4且支持NVME,不管了直接NVME 240GB插上空的M2-2,結果開機非常的順利,但是進去WIN10打開設備管理器竟然找不到我加進去的NVME SSD,符合這小子說的做從盤進去系統找不到盤。

    結論是:

    M2-1 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 OK!

    M2-2 未知品牌群聯PS5007 SSD NVME協議 fail!

    唯一解釋就是說M2-2不支持NVME,那么只有M2-1支持NVME了,拔掉LITEON PH4-8E256插入NVME SSD到M2-1試試。

    按DEL一進入BIOS,發現既不是AMI也不是AWARD的BIOS,而是很少見的INSYDE H20的BIOS,NVME SSD認出來了,識別為PP2 GB240型號,有戲啊!

    但是進去設置頁面一看到,SATA MODE里只有AHCI和RAID可選,我頓時心涼了半截。

    啟動模式里面,Legacy和UEFI都支持的。

    但是無論哪種啟動模式,啟動進去顯示這個圖,這說明INSYDE的UEFI V2.4版本已經識別出來NVME SSD了。

    UEFI 2.4 Review, Part 8: NVMe Device Paths | 系微股份有限公司...This is the eighth part in a series examining in detail the changes made in the UEFI 2.4 specification. This time we focus on a series of related chanwww.insyde.com

    在INSYDE 官網的UEFI V2.4預覽中有這樣一段話:

    This is the eighth part in a series examining in detail the changes made in the UEFI 2.4 specification. This time we focus on a series of related changes to supporting the NVMe specification, which "defines an optimized register interface, command set and feature set for PCI Express (PCIe?)-based Solid-State Drives (SSDs)."Of course, if you want to boot from a device under UEFI, the standard mechanism is to write a driver that consumes the PCI I/O protocol and produces the Block I/O protocol. In fact, there is such a sample driver out on the tianocore.org EDK2 project repository (MdeModulePkg/Bus/Pci/NvmExpressDxe).

    這明明就是INSYDE 的UEFI 2.4對NVME協議的SSD已經提供了完整的支持。

    而在INTEL官網關于HM170筆記本芯片組的參數中也明確說明HM170可以有16組PCIE3.0X1通道可以自由整合

    在I7 6700HQ的官方參數中也清楚說明CPU內置16組PCIE3.0X1可整合為1x16, 2x8, 1x8+2x4

    等于說I7 6700HQ + HM170總共有32條PCIE 3.0可以使用,那么即使獨顯GTX960M 4GB DDR5最大占用CPU內置的PCIE3.0X16,那么PCH上仍然還有16條PCIE3.0X1可以給NVME SSD使用的。NVME SSD就占用PCIE3.0X4的帶寬而已,所以理論上HM170的主板不存在不支持NVME SSD這一說。只要HM170的UEFI啟動版本和BIOS支持NVME,那么就肯定沒問題的。

    我拿了一個8GB的SMI主控的USB2.0的WIN10啟動U盤順手插入筆記本的右側的USB2.0中,開機按F12進去啟動菜單選擇U盤啟動。竟然沒有WIN10安裝的進度條,依然還是INSYDE UFEI 2.4的啟動界面,我這下醉了。無奈之下,我拔掉M2-1的PP2 GB240,拿出臺式機里的安裝好WIN10系統的INTEL 600P 512GB M2 NVME SSD插進M2-1。

    一開機,竟然直接進去WIN10系統了。順手看了下這塊屏幕,隨手手拍了幾張,可視角度還行。

    但是我再開機按住F12選擇WIN10安裝盤的SMI U盤啟動,繼續直接跳過進入INTEL 600P的WIN10系統里面去了。。。。。。

    然后就是連續三次的嘗試摸索:

    1、我關機將PP2 GB240 NVME SSD插入M2-2,用INTEL 600P帶進WIN10的系統里,設備管理器里面繼續認不出這塊盤。

    2、我關機將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的原配盤插進去M2-2,用INTEL 600P帶進WIN10的系統里,設備管理器里面認出了這塊盤。

    3、我關機將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的原配盤插進去M2-1,將INTEL 600P 512GB NVME SSD插入M2-2用LITEON PH4-8E256帶進WIN10的系統里,結果設備管理器里面認不出INTEL 600P。

    繼續更新結論:

    M2-1 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 OK!

    M2-1 INTEL 600P 512GB NVME協議 OK!

    M2-2 PP2 GB240 NVME協議 fail!

    M2-2 INTEL 600P 512GB NVME協議 fail!

    M2-2 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 OK!

    這結論說明M2-1支持NVME SSD是沒錯的,M2-2僅僅支持SATA AHCI協議的M2 SSD,那么現在需要解決的就是U盤安裝系統的問題。

    想了半天,我把USB2.0的WIN10安裝U盤插入筆記本左側的USB3.0中。開機按住F12選擇U盤,仍然沒有進入WIN10安裝界面。這下真的醉了, 老司機陰溝里翻車了。

    我在心里對這個本子進行了一百萬次神獸踩過的操作之后,打給電話給朋友,問了下U盤安裝WIN10系統的情況,和我遇到的一模一樣。我立即問他是用的哪個U盤,他說不就是你上次送給我那8G U盤嗎,我一想立馬明白了,這個SMI主控的U盤,看來是很可能普遍性有問題啊。

    我尋思著要不換個金士頓的USB3.0的U盤再燒一次WIN10啟動U盤試試,插入USB2.0的口子中,選擇U盤啟動,開機按住F12選擇U盤啟動。

    熟悉的WIN10安裝界面瞬間出現了,關機,插入USB3.0上,開機F12選擇U盤啟動,繼續WIN10安裝界面出現了。看來就是那個SMI USB2.0 U盤的黑鍋沒錯了。

    繼續更新結論:

    M2-1 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 OK!

    M2-1 INTEL 600P 512GB NVME協議 OK!

    M2-1 PP2 GB240 NVME協議 OK!

    M2-2 PP2 GB240 NVME協議 fail!

    M2-2 INTEL 600P 512GB NVME協議 fail!

    M2-2 LITEON PH4-8E256 SATA AHCI協議 OK!

    那么繼續利用上面四個盤嘗試SATA位和兩個M2的組合模式,得出結論

    雙盤模式:M2-1 NVME/M2-2 AHCI

    雙盤模式:M2-1 NVME/SATA AHCI

    雙盤模式:M2-1 AHCI/M2-2 AHCI

    雙盤模式:M2-2 AHCI/SATA AHCI

    三盤模式:M2-1 NVME/M2-2 AHCI/SATA AHCI

    三盤模式:M2-1 AHCI/M2-2 AHCI/SATA AHCI

    所以這本子要同時上PP2 GB240 NVME SSD,原配的LITEON PH4-8E256和INTEL DC S3500 800G是完全可以一起使用的。

    下面說下如何把原配SSD里的操作系統克隆到NVME SSD里面去,這個技巧具有普遍性,我就以這臺筆記本原配的LITEON PH4-8E256和增加的PP2 GB240 NVME為例簡單說明一下操作手法

    開機F12選擇LITEON PH4-8E256啟動,這樣就進去原配的OEM WIN10系統里面去了,

    安裝ACRONIS TURE IMAGE 2016

    沒有付費的正式版的話就直接點開始試用

    其實付費版有個克隆磁盤非常好用,但是試用版嘛就沒法使用這個功能,必須通過先備份再還原的方式完成磁盤的克隆操作。

    備份選擇磁盤與分區

    如果要把原配的PH4-8E256 SSD上的三個分區全部備份就把整個磁盤打勾

    如果只想把原配的PH4-8E256 SSD上的WINDOWS分區備份就把整個WINDOWS分區打勾即可,我選擇只備份WINDOWS分區,因為我覺得240GB的SSD空間本身就不大,沒必要分三個區。

    既然是備份就需要選擇一個備份的存儲空間,當然你可以選擇USB外部存儲,也可以選擇存儲在內網的NAS上,其實只要選擇備份在PP2 GB240 NVME SSD之外的盤上面都可以。

    備份完成,點恢復磁盤

    然后點上面的磁盤界面,左邊是我們剛備份好的PH4-8E256上的WINDOWS系統盤,右邊選擇PP2 GB240 NVME SSD

    點擊執行后,系統會提示你PP2 GB240上的全部數據會丟失,直接點是

    這樣,恢復文件就將WINDOWS系統盤往PP2 GB240上恢復,恢復完成后直接重啟系統即可,開機自動從PP2 GB240 NVME上啟動。

    打開磁盤管理一看,磁盤0是PP2 GB240,磁盤1是PH4-8E256,磁盤2是INTEL DC S3500 800GB,PH4-8E256上的WIN10系統C盤被原封不動的克隆到了PP2 GB240上了。這樣就完成了系統的克隆操作。

    一樣克隆的系統也是激活的。

    這樣就順利完成了從原配SSD PH4-8E256到NVME的PP2 GB240的操作系統克隆遷移。

    其實這筆記本的主板用的是LENOVO的SLIC證書,所以如果你不想系統克隆而非要U盤重裝系統的話,選擇一個聯想OEM版本的WIN10光盤就可以免激活了,麻煩在于你還要重裝一次全部的驅動程序。

    CPU:I7 6700HQ 四核八線 2.6G主頻,睿頻3.5G

    主板:HM170

    內存是單條的金士頓DDR4 2133

    Intel HD530和GTX960M 4GB DDR5雙顯卡

    單通道8GB內存下跑了下GPUZ測試,大約在I7 6700K的73%效能。

    要使用NVME SSD首先得關閉設備上的WINDOWS寫入高速緩沖區刷新。

    否則你跑分就是這個姿態

    關閉后跑分就是這個姿勢,這塊PP2 GB240說實話跑分不賴2591,就是不知道誰家的東西。

    即使用INTEL 600P 512GB NVME去跑也就1500分不到而已。

    原配的LITEON PH4-8E256

    INTEL DC S3500 800G

    CPU AIDA 64 單FPU拷機 + INTEL HD530核顯 FURMARK 同時拷機,穩定溫度在CPU 67度,核顯65度

    CPU AIDA 64 單FPU拷機 + GTX960M 4G DDR5 FURMARK 同時拷機,穩定溫度在CPU 85度,顯卡79度。

    AIDA64看了下屏幕是奇美的CMN N156HGE-EAL面板,TN沒跑了。

    本來這篇文章是一個被兩個山寨U盤折騰到傷心的悲情故事,但是老司機實在傷不起這個標題,索性就當作筆記本更換NVME SSD的一個指南存在吧。

    刨除對山寨U盤的怨念之外,這個過程我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1、HM170的筆記本只要有M.2基本都可以上NVME SSD,即使BIOS里并沒有NVME選項

    2、AMI和AWARD的BIOS一般升級到最新對NVME都沒有啥兼容問題,INSYDE的BIOS需要UEFI在2.4版本或者以上才支持NVME SSD

    3、筆記本自帶的SATA硬盤或者M.2 SSD內置的出廠操作系統遷移到NVME SSD上是沒有任何啟動問題的,完美兼容。

    4、要正常使用NVME SSD的速度,請將設備管理器NVME磁盤屬性里面的【關閉設備上WINDOWS高速緩沖緩存區刷新】這個選項打勾。

    系統裝好之后大致測試了下,系統都很穩定了,直接關機拿走,我的小桌板又恢復了兩個iPad玩一個看一個的節奏,然后直接電話朋友來取走筆記本,可是。。。。。。

    “哥,那個Skull Canyon 骷髏峽谷 NUC降價還早呢,我拿我本子里原裝的金士頓8G條子加原配的建興256G SSD換你那對備著的2400 16G套條,你看成不,下次我尋到好東西先給你玩拉!”

    “想得美”

    “頂多晚上我請你喝酒”

    “有妹子不”

    “我穿女裝陪你喝酒”

    “滾”

    其實說實話,每個人大學抱著第一臺筆記本的時候都像抱著第一個女朋友,希望她身材和氣質更完美一些這本沒有錯,特別遇到一個處女座的基友你是很難拒絕他的完美論調的,成人之美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的,東西值不值得交換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這個朋友值得交心。

    【結語】

    本文由什么值得買網友“gaojie20”撰寫并授權轉載,由于篇幅原因,僅選取了精華的部分進行分享。完整原文可去我站《你的筆記本支持NVME SSD了嗎?實戰硬改NVME及系統遷移攻略》查看,如果你有更多好物想跟我們分享,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