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數碼點評派#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輪回,服飾、音樂、電影……都逃不過這個似乎命中注定的規律,時尚界最為明顯,現在又流行起了多年前已經風靡過的元素。大家都知道家用投影機最開始的用途是播放電影,在家里營造出電影院的觀影效果,全黑的環境、大尺寸的畫面和沉浸式的視覺享受。慢慢的,家用投影機向多元化發展,看電視玩游戲讓它有了更廣泛的普及率,而如今對高質量觀影的需求再次回歸,對家用投影機的訴求也再次集中到最初的起點。
明基這兩年推出了幾款非常不錯的定位于觀影的投影機,用他們的官方用語稱之為電影機,嗯,就是字面的意思。上次我評測的W2710 4K家庭電影機是一款中端機,那這次我直接上高度了,這就是明基全新的高端旗艦系列W4000 4K家庭影院電影機。對高端家用投影機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新光源升級
W4000是一款4LED光源的投影機。眾所周知,LED光源是投影機產品當下最常用的光源之一,也是性價比較高的光源方案,但它同樣存在一個不可避免的劣勢——亮度不夠高。就目前國內普遍的居住環境而言,要打造一間獨立的遮光條件很好的影音室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客廳成為了我們打造家庭影院的首選地,但客廳相對影院室是一個開放的環境,有很多環境光的干擾,就算拉上窗簾也會有光線從縫隙中透射進來,而且有的家庭為了配合整體裝修,窗簾選用了透光性強的輕薄材料。這些環境光都是影響我們觀影質量的“罪魁禍首”。
W4000所使用的4LED光源相較于RGB三色LED光源,除了紅綠藍色LED,還多增加一個藍色LED光源。但是它的任務不是加強藍光通道,而是從另一側去“激發”綠色熒光粉元素,來增強放大綠色的輸出量,將人眼高度敏感的綠色光學效率提高了1.4倍,通過優化整個光學系統,從而讓畫面整體亮度也增加了8%~12%。這也是W4000雖然體積不大,卻有著高達3000流明的亮度的重要原因。
此外,W4000在獨特的4LED光源內置了RGB色彩傳感器和CinematicColor自動色彩校準,能夠隨時維持RGB三原色光的一致比例,達成精準的色彩表現。即使長期使用,也能在任何時候享受每一種圖像模式開箱即用的色彩,避免每種圖像模式使用時的色準誤差。
正是有了升級后的新光源技術,W4000才擁有了可以在高端家用投影市場不懼挑戰的資本。
適合觀影的外形
既然是一臺用于看電影的家用投影機,那么W4000在外形上秉承了低調內斂的風格,主打的就是一個隱于無形,不讓自己成為客廳里視線的焦點。W4000外形設計看上略為方正硬朗,機身尺寸是420.5×135×315mm,重量約是6.6kg。全機身采用了消光黑的設計,不僅低調沉穩,而且可以更有加有效地避免在觀影過程中帶來的環境雜光。
機身前端的散熱孔為單側邊設計,采用了和機身外形一樣的圓角矩形,視覺上的一體性更強,突出了高級感。
前端的鏡頭保護蓋和頂端的防塵滑蓋可以更有效地保護鏡頭和對焦變焦拔桿。
機身頂部是2D無損位旋鈕,方便我們調節4K無損畫面。
和其他家用投影機不同的是,W4000把常用的按鍵設置在了機身左側位置,這對于需要吊裝的小伙伴來說很貼心。
作為明基家庭影院的旗艦系列產品,W4000的接口也很豐富,兩個HDMI接口都是支持最高HDCP 2.2,支持音頻回傳技術,可以最大程度滿足對視覺和聽覺都有高需求的用戶。這里著重提一下最左側的SPDIF音頻輸出口,它支持5.1聲道的輸出,對音質有要求的朋友可以連接5.1聲道的音響,提升整體的觀影效果。
為什么叫電影機?
作為一臺家用投影機,W4000如何才能和其他家用投影機有所區隔呢?首先,這是一臺專為電影而生的產品。它沒有自帶播放系統,也就是說它本身沒有播放源,需要我們另外連接播放設備,比如高清播放機或者電視盒子,這和許多家用投影機不一樣,它從根源舍棄了追劇玩游戲的需求,只專注于對電影的播放。“因為專注而專業”,明基確實讀懂了電影發燒友們的心理,把唯一性和專業性高度統一,大大提升了W4000在資深電影發燒友心中的專屬性和儀式感。
其次,很多燒友是非4K源不看,所以4K也是W4000的標配之一。它采用了先進的DLP 0.65DMD像素芯片技術,實現真4K分辨率和830萬的的清晰度,讓顯示的每個圖像細節都清晰可見。并采用6組10片的4K專用高解析全玻璃鏡頭,搭配低色散涂層,在保證出色透光性的基礎上,提供了視覺上無瑕疵的對焦功能。
在圖像模式中,W4000提供了明亮、明亮影院、影院、電影制作人模式和自定義五種模式選項,在播放HDR影片內容時會自動切換至HDR模式。這和我們在其他家用投影機上常見的圖像模式不一樣,并沒有電視、游戲之類的圖像模式選項,這也能看出明基對W4000作為電影機的定位。
再來說說色域。DCI-P3是4K電影都在使用的行業標準,為了保證準確還原導演創作意圖,無論是前期的拍攝還是后期制作中,電影制作方都采用了同一的色彩標準,所以當我們在播放影片時,只有還原出電影原本的色彩,從畫面上去深入了解導演對這段情節演繹的初衷,才能更深刻地去理解影片的內在含義,這才是高質量的觀影方式,也是電影發燒友應該具備的水準。W4000的4LED光源具有原生84%的DCI-P3色域,加上獨家的WCG技術,能實現100%的DCI-P3色域,比100%的REC.709色域寬了1.3倍,呈現出了更加準確的綠色和紅色,讓電影角色從屏幕上脫穎而出。并且W4000還覆蓋了理想的UHDTV標準BT.2020的67%,更接近BT.2020的色彩映射,提供了所有4K HDR影片內容最準確的色彩呈現。
每部W4000出廠時都有附上原廠的色準校驗報告,包括所使用的測量儀器、測量的條件和測量結果,證明該機可達100%DCI-P3色域范圍、Gamma曲線與2.4標準完全疊合,用實際數據來保證產品質量。
秉著專業的評測態度,我用調校軟件“色彩極致3(ChromaPure3)”對W4000進行了調校。因為評測室里有良好的遮光,所以我首先對影院模式進行調校。
W4000的出廠伽瑪值和之前我測試的W2710一樣,不用調校就已經很接近標準值了,這一點可以看到明基的工程師在調校方面確實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色彩范圍也同樣有著出色的表現,W4000在我調校前就已經達到了94.9%的Rec.709色域覆蓋率,每種顏色都和基準點有重合,雖然有小小的偏差,但這個差距普通用戶用肉眼是分辨不出來的。
調校后達到了98.3%的Rec.709色域覆蓋率,各個色彩離標準的基準點更接近了。
官方資料介紹W4000的DCI-P3色域達到了100%,那具體測試結果是不是真是如此呢?要進入DCI-P3色域,就必須先進入HDR模式,但HDR模式無法手動選擇的,只有在播放HDR片源時才會自動啟用。進入HDR模式后,還需要把“寬色域”打開,這樣才是DCI-P3色域。我還是利用色彩調校軟件《色彩極致3(ChromaPure3)》測得此時的DCI-P3色域覆蓋率達到了102.7%,看來明基在色彩方面的表現是經得起測試的。
HDR是現在很多顯示設備都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術,只有支持HDR的顯示設備才能提供更多的動態范圍和圖像細節,而W4000在HDR上更進一步。大多數家用投影機會專注于明亮或者黑暗場景的表現,有些甚至會犧牲現實的圖像質量來維持范圍內的對比度。W4000采用的CinematicHDR技術集成了4LED硬件光控和動態黑鎂色調映射技術,可以在HDR模式下增加對比度和動態范圍,增強色調映射,在明亮或陰暗的區域顯示出更多的細節,色階過渡更加平滑。
另外,新升級HDR PRO局部對比度增強功能,可以用于增強4K HDR電影的對比度。它能分析畫面中多個區域的亮度,獨立調整每個區域的Gamma值。在HDR模式下,W4000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黑暗和明亮區域的畫面細節,豐富4K HDR圖像縱深度和畫面層次感,并且還能提升高對比度性能,讓畫面的明暗細節紋理更細膩。
W4000支持HDR 10+,HDR 10+是一種高動態范圍成像標準,通過添加動態元數據來更新HDR 10,動態元數據可在逐個場景或者逐幀的基礎上更精確地調整HDR的亮度級別,從而帶來更好的對比優化效果。
之前我提到W4000的圖像模式中有個電影制作人模式選項,這個功能可以通過禁用所有的后期處理,保留正確的長寬比、色彩和幀速率,讓4K HDR內容完全按照導演的創作意圖呈現,讓我們也可以體驗一把導演審片時的體驗。在實際播放影片時,制片人模式中人物膚色更紅潤,色彩更飽滿細膩,能呈現出更多的細節。
實際觀影體驗
W4000為追求極致的觀影體驗做了這么多準備,那么它在播放電影時的實際效果到底怎么樣?我們就通過幾部4K電影來感受一下。
首先還是來看看色彩演示片。既然W4000實現了100%的DCI-P3色域,對紅色和綠色的表現更突出,那我們就來著重看一下這兩個顏色的表現。紅色的蘋果在光線的照射下,明暗交替有序,深淺不一,每個蘋果顯現出的紅色都有所差別,并且在水珠在折射下,光線的表現也更為清晰,晶瑩剔透的水珠也顯得更為靈動。
變色龍身上的顏色和樹葉雖都是綠色,但明顯能看出不同的質感。變色龍身上的鱗片清晰明顯,紋理絲絲分明,樹葉迎光面和背光面的深淺表現得很好,葉片上的經脈每一根都還原得很到位。
《料理鼠王》是部4K動畫片,色彩的豐富性不容多說,清晰的畫面細節是它的亮點。老鼠身上的毛發根根清晰,身體輪廓邊緣的毛發細節更為突出,向不同的方向伸展,細節到位。不同部位的毛發紋理方向也不盡相同,把角色刻畫得活靈活現。我們還能看出身上的毛發和胡須的粗細軟硬程度不同,毛發顯得更細膩順滑,而胡須則更粗壯堅硬一些。
《綠皮書》講述的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南方的故事,極具年代感,所以在畫面呈現上,導演也盡可能地通過一些復古的色彩元素來還原當時的場景,整部電影的膠片感明顯。汽車的流行線造型和輪轂一下就把時間拉回到了幾十年前,散落的樹葉也能看出每一片的輪廓,沒有混成一團。背景建筑物頂的磚塊紋理分明,橫平豎直展現得很清楚。
在電影《疾速追殺》中,暗場景居多,這也非常考驗顯示設備在HDR技術上的實力表現。明基獨家的HDR PRO技術這次也有很大的升級,在動態黑位優化的基礎下,還增加了千區精準控光技術,它能夠分析出畫面中近千個區域的亮度,獨立調整每個區域的伽瑪值,最大程度地保留黑暗和明亮區域的畫面細節。所以我們從《疾速追殺》可以看到場境布置的器材、人物服飾的材質和胡須濃密等諸多細節,這讓我們更好地沉浸到影片的情節中,享受血脈上升的刺激感。
《帝國雙壁》是部印度電影,大家都知道印度電影最大的特點是載歌載舞,但這次我不是來欣賞歌舞的,而是對場景服飾感興趣。人物服飾裝扮的細節、衣服手飾的材質、燭光明暗的光影以及墻上不規則的紋理都展現得清晰明了,并且W4000同樣把明暗的對比刻畫得很出色,亮部與暗部的層次解析都清楚明確。
《拯救大兵瑞恩》雖上映時隔多年,但仍然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功底。登陸艇鋼質的船體質感到位,顏色的涂裝也展現出了金屬特有的顆粒感,并不平整的接縫也說明戰時為了趕工而忽略的細節打磨,從側面還原出了時代的背景。人物的鋼盔邊緣已磨損,說明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凌亂的胡碴也表現了時間的緊迫,呈現出震撼的臨場感。
總的來說,W4000對不同影片的表現是十分到位的,不僅有著超清的畫質,更有著對顏色的精準把控和細節的還原,讓我在測試時也容易沉浸到電影的情節中,這樣的體驗才是值得推薦的,也符合“電影機”的稱號。
聊聊調試
W4000非常完美地繼承了明基深耕投影領域多年的技術實力,就算是一個簡單的畫面調試也做得既簡便又很人性化。它的2D無損位移旋鈕能夠支持垂直60%、水平正負15%的鏡頭位移,實際操作非常順滑。
搭配1.3X齒輪大變焦,100英寸的畫面最小只需2.5米的投射距離,而120英寸也只需要3米,150英寸需要3.8米,不僅變焦范圍非常方便,而且適用多種影音空間。我在評測室里實際的投射距離是2.57米,剛好把我的100英寸畫框幕布完美地地覆蓋。如果在后期使用中遇到畫面偏差的情況,就算是投影小白也能通過這幾個旋鈕輕松調節出方正的大畫面。
如果通過上述的物理調節還得不到一個方正的畫面,W4000還可以做2D梯形修正,但這對畫面分辨率會有影響。建議能在鏡頭平移處理范圍內的,盡量不要使用這個功能。
寫在最后
可能會有朋友說,我為什么要買臺只看電影的投影機呢,買臺可以追劇、觀影、玩游戲的投影機不是更好嗎?我的回答是,明基還有其他適合你需求的家用投影機產品,下次我再給你推薦。就像手機也會有專門的電競手機一樣,這款明基W4000 4K家庭影院電影機的核心技術和功能是專為電影發燒友而定制的,為的就是能呈現出一個高質的電影畫面,通過清晰細膩且細節豐富的畫面去喚起觀影者更深層次的情緒,實現更精彩的觀影體驗,提升更為地道的觀影樂趣,這才是W4000值得推薦的根本原因。
而打動電影發燒友的不止這些,更有W4000能通過其實力呈現來賦予電影發燒友們所要的專屬感和儀式感,這也是其他產品無法與之正面對抗的重要因素。如果你希望能在家里通過更高標準的畫質來享受到專業影院級的觀影體驗的話,明基W4000 4K家庭影院電影機值得一試。
AMD RX 7000系顯卡在此以前共發布了4款產品,上至RX 7900 XTX旗艦,下至RX 7600甜品,唯獨中端空缺了出來。而今天大家期待已久的RX 7800 XT和RX 7700 XT兩款中端型號來了,它們能否為顯卡市場帶來新的活力,我們首先來看藍寶石的這款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評測。
從AMD的官方指導價來看,RX 7800 XT為4099元,也算是填補了本帶顯卡4000元檔的空白檔。
NVIDIA方面RTX 4070為4799元,RTX 4060 Ti為3199元,中間有1600元的差價,雖然16GB顯存版本的RTX 4060 Ti售價也在4000元左右,但這張卡有些例外,相比RTX 4060 Ti 8GB只有顯存翻倍,性能無變化
4000元價格檔位屬于標準的中高端產品,對于想要高性能又預算緊張的3A游戲玩家來說,是不二之選,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這張RX 7800 XT的整體規格。
(另外插播一條重要的售后消息:藍寶石將在本周五9月8日起,針對RX 6000和RX 7000系列顯卡,主板產品推出個人送保服務!讓小伙伴買的放心,售后無憂。)
1 RX 7800 XT核心及規格概覽
本次發布的這張RX 7800 XT采用了小一號的Navi 32核心,從芯片圖中也能看到原本6顆6nm的MCD芯片變為4顆,而這也是該型號首次亮相,此前發布的RX 7600為Navi 33。
RX 7800 XT擁有60組RDNA3架構計算單元,流處理器為3840個。雖然流處理器少了,但頻率相較RX 7900GRE高出不少。而本次測試的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的加速頻率提升至2565MHz。
有意思的是,在官方給出的數據中,這張RX 7800 XT居然比RX 7900 GRE的功耗還要高3W。但在后面實際測試中,仍然是RX 7900 GRE要高。
不過官方給出這樣結果,原因我們推測下,除了顯卡主頻更高之外:
RX 7800 XT的顯存方面也要高于RX 7900 GRE,能夠看到顯存的實際有效帶寬為2708 GB/s,而7900 GRE為2250 GB/s,顯存速率7800 XT為19.5 Gbps,而7900 GRE為18 Gbps。
關于實際有效帶寬,這里再說下AMD Infinity Cache,RX 7800 XT的Infinity Cache為64MB,雖然位寬降低后在軟件中顯示的帶寬為620.8 GB/s,但經過Infinity Cache的加持,最終有效帶寬能夠達到2708 GB/s。
第二代Infinity Cache在整體架構上做了相當大的調整,其中每個MCD有64bit的GDDR6的控制器與第二代Infinity Cache。通過Infinity Fabric連接到GCD,可提供2.7倍的峰值帶寬,能夠支持在更高分辨率下進行游戲。
所以“滿血”狀態下,全新的Infinity Cache最終有效帶寬可達5.3 TB/s,不僅在2K分辨率下沒有問題,在4K分辨率下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2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 外觀
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的尺寸為320×135×62mm,與剛剛發布的7900 GRE體積相同。
本代超白金采用了全新設計,整體均采用高強度鎂鋁合金框架,去掉了上一代所有的設計痕跡,說它是全新系列也不為過。不過在推崇極簡設計的當下,這張卡只有平整的金屬外甲,表面通體磨砂工藝,首尾采用半弧過度,剛柔并濟。這種頗具工業美學的設計反而更符合年輕人審美。
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采用3個9葉,支持快拆的飛翼軸流扇,雙滾珠結構。可提供更大的風壓風量,并且噪音更低。而且相比很多風扇的貼片logo,藍寶石只在中間風扇保留了一個鐳雕logo,一體性更強,也更簡潔美觀。
背板也采用了相同的鎂鋁合金框架,不過能夠看到為了便于散熱,藍寶石設計了多處鏤空孔洞,便于發熱量大的元器件通風散熱。內部散熱采用5根鍍鎳熱管配置,配合波浪鰭片與V形鰭片,散熱強悍。耐高溫14層多倍銅PCB,穩定持久。
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的整卡厚度為3槽,相比之前的XT和XTX輕薄了不少。視頻輸出接口采用了HDMI 2.1*2+DP 2.1*2的超時代設計。
最新的DP 2.1接口擁有54Gbps的傳輸帶寬,支持顯示12bit色深,以及680億種顏色。同時可支持4K/480Hz與8K/165Hz的超高清高刷畫面顯示,不過目前顯示器還尚未有實裝DP 2.1接口的產品。
外接供電上,由于功耗整體減小,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采用了8pin*2接口,推薦電源700W。
在這一側可以看到顯卡PCB外圈包裹了一層合金加固框架,可以起到加強顯卡結構和作用,與金屬背板一起形成雙重防護。
燈光方面,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靈動島上機后異常驚艷,這條貫穿首尾的燈帶色彩過渡自然,飽和度高,起到了整張顯卡的點綴作用,也不會太過花哨。
3測試平臺簡介
測試平臺選擇目前旗艦級處理器,內存為D5標準規格32GB 6000MHz。另外我們將系統更新到最新的22H2大版本,建議主攻游戲的玩家也升級到WIN11系統。目前微軟已經放棄WIN10的更新,而大部分游戲廠商和硬件廠商都已開始針對WIN11進行優化。
目前GPUZ最新版對于RX 7800 XT識別不太完全,但一些基本參數已經能夠看到。
相較于公版,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的頻率提升為2565MHz,公版為2430MHz。
4理論性能測試
下面先進行的是用來衡量顯卡DX11理論性能的3DMARKFS套裝:FS,FSE,FSU三者分別對應顯卡在1080P、2K、4K的理論性能,取顯卡分數實際測試結果如下:
本次測試我們選擇RTX 4070、RX 7900 GRE以及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三款顯卡進行對比。
在針對顯卡DX11性能的3DMARKFS套裝測試中,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相較RTX 4070的提升為FS 13%/FSE 19%/FSU 26%,綜合提升19%。
而在針對DX12環境下的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測試中,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相較RTX 4070在TS中提升10%,在FSE中提升9%,綜合提升9.5%。
PortRoyal是3DMARK中專門針對光追性能的測試項,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相較RTX 4070,差距約為5%。
Speed Way測試是3DMARK最新更新的用于測試DirectX12 Ultimate 性能的顯卡基準測試。要運行此測試,顯卡必須支持DirectX12 Ultimate 并包含 6GB 及以上顯存。這項測試結合了實時光線追蹤和傳統渲染技術來測量顯卡性能。場景含有光線追蹤反射、實時全局光照、網格著色器、體積照明、粒子和后處理效果。
所以SW測試算是AMD顯卡的弱項綜合測試,這里與RTX 4070的差距較為明顯,不過也可以看到,憑借16GB大顯存,差距從1080p的16%,到2K的13%,最終4K分辨率差距只有不到7%。
在3DMARK的FSR測試中,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三種分辨率下的性能提升分別為63%/76%/93%。分辨率越高開啟FSR后提升效果越明顯,同時對于畫質的保持也更好。
綜合來看,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在DX11和基礎的DX12環境中均領先于RTX 4070,不過當DX 12涉及到光線和粒子方面的處理上,仍然是弱項。但在高分辨率上,RX 7800 XT憑借16GB大顯存優勢非常大。
5游戲性能測試
游戲測試方面,由于A/N涉及到不同公司的優化,所以性能反映并不如3DMARK的理論分數準確,不過我們也為大家測試了幾款較為大眾的3A游戲。
在《極限競速:地平線5》中,近期幾個大版本的更新一直讓成績起伏不定,本次測試僅代表當前成績。目前該游戲同時支持FSR和DLSS,所以在測試中,我們會打開對應顯卡的該功能。
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在三檔分辨率下相較RTX 4070的提升分別為4%/5%/6%,綜合提升5%。
在《刺客信條:英靈殿》中,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相較RTX 4070的提升分別為5%/10%/13%,綜合提升在9%左右。
《無主之地3》中,我們測試的同樣為DX 12環境,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相較RTX 4070分別提升為18%/23%/21%,綜合提升21%左右。
《賽博朋克2077》中,僅對比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兩種畫質的幀數區別,測試均開啟FSR質量模式。能夠看到在2K分辨率下不開光追依然能達到117的水準,但開了光追只有50幀。
針對近期火爆的《無畏契約》我們也進行了測試,不過一款惠及大眾的網游,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有點大材小用。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都能達到800幀以上,而且能夠明顯看出幀數瓶頸在于CPU。
《暗黑4》雖然同樣是一款網游,但對于配置的要求相對較高,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在4K分辨率下能夠達到101幀。但我們還沒有開啟超FSR測試,下面再來看看關于FSR的幀數和畫質測試。
6FSR 2.2測試
(點擊查看原圖)
首先我們選擇了《賽博朋克2077》,作為一款“顯卡測試”游戲,它集成了眾家之長,自然也包含了FSR技術。測試中,我們分別選擇FSR關閉、FSR質量、FSR平衡、FSR性能、FSR超級性能進行對比測試,并附上原圖參考。
在《賽博朋克2077》中,我們選擇超級光追畫質4K分辨率下進行實機截圖。其實如果不仔細看,即便在超級性能模式下,也很難看出差距,物體邊緣輪廓處理的都比較好。
不過在燈管下方的墻壁裂縫處,能夠感覺原圖的紋理凹凸感更強,而超級性能模式中有些這一部分顏色有些逸散,導致畫面更平,但幀數同樣提升了183%。如果需要更好的畫質,可以選擇性能及以上檔位。
在《暗黑4》中,我們也分別測試了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在不同模式下的幀數,其中超級性能相較關閉提升達到127%;即便在質量模式下提升也達到了52%,下面我們再來看看畫質表現如何。
《暗黑4》這款游戲對于超分辨率的優化較好,雖然超級性能與關的提升達到127%,但依然沒有犧牲畫質。從大圖中能夠看到,桌子及床鋪的紋理在超級性能模式中有所丟失,同樣建議開啟性能及以上模式來保持畫質。
7溫度及功耗測試
在功耗及溫度測試中,我們選擇FurMark軟件進行拷機測試,并采用GPU-Z檢測溫度,功耗僅計算顯卡自身。
GPUZ對于A卡的支持并不完全,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在顯卡滿載的情況向下,烤機溫度在63℃左右,熱點溫度為84℃,風扇轉速為23%。
比較驚訝的是,此前RX 7900 GRE的烤機溫度在69℃左右,而這張卡足足低了6℃。
而在功耗方面,我們上一次測試的RX 7900 GRE超白金為285W左右,而這張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為274W,確實沒有功耗倒掛。
8一張標準2K顯卡
本次發布的RX 7800 XT,可以說是一張更純粹的2K分辨率游戲顯卡。從測試表格來看,RX 7800 XT正好位于RX 7900 GRE和RTX 4070之間,往上往下都有10%左右的差距或提升,定位相當精準。
這張首款采用Navi 32核心的顯卡在頻率上相當激進,無論是主頻,還是顯存頻率,這也是RX 7800 XT成績斐然的原因之一。相應的,它的功耗與采用Navi 31核心的RX 7900 GRE相當接近。不過好在核心小了,散熱器沒變,所以整卡的溫度控制相當出色,滿載63℃左右在A卡中也算是相當出色的。
而RX 7800 XT作為一款中端顯卡,仍然配備了16GB的大顯存,這對于不是很吃配置的3A游戲來說,在4K分辨率下有奇效,比如《極限競速:地平線5》,滿特效下4K分辨率同樣能夠達到百幀的水準。
售價方面,RX 7900 GRE的官方指導價為5299元,而這張RX 7800 XT為4099元,足足便宜1200元,而性能衰減并不大。
對比N卡方面,RTX 4070為4799元,雖然RX 7800 XT的平均性能要領先RTX 4070 10%左右,不過在光追游戲下,AMD確實難以企及。如果你日常更傾向無光追游戲,那么這張RX 7800 XT似乎是更好的選擇;反之,則可以考慮RTX 4070。
全新設計的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顯卡,在外觀上頗具工業設計的簡約美,而且質感極強,對于不喜歡傳統傻黑粗造型的玩家來說,它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目前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已經上架,藍寶石家的旗艦系列,售價4699元;同時還有平價的白金版,售價4199元。有興趣的小伙伴不妨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