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sington StudioDock是iPad Pro(2018年和2020年機型)和iPad Air(2020年)的獨特基座配件。它旨在快速為用戶提供大量I/O選項,同時為iPad提供更友好的桌面擴展。先來看下這個擴展器的配置情況:
?適用于12.9英寸iPad Pro和11英寸iPad Pro/iPad Air
?磁性附件
?可以旋轉支架
? 0到120度傾斜支持
?通過USB-C獲得37.5W快速充電
?千兆以太網
?3個USB-A端口(5V/0.9A)
?適用于4K輸出的HDMI 2.0
?DC 20V電源輸入
?1個USB-C端口(5V3A/9V2A)
?SD讀卡器
?3.5毫米音頻插孔
?適用于iPhone(7.5W)和AirPods(5W)的Qi充電器
?Apple Watch 使用可選附加組件充電
?三年保修
?需要 iOS 13.5 及更高版本
?價格:379.99美元(11)和399.99美元(12.9美元)
?重量:5.73磅(11英寸)和6.04磅(12.9英寸)
?尺寸:10.55×7.68×12.80英寸(11)和11.85×7.68×13.50英寸(12.9)
東西是不錯,接口也豐富,就是價格不便宜。可以讓iPad除了泡面神器和愛奇藝之外發揮生產力作用的桌面擴展底座。
這次橫評我們試用了兩款還不錯的 iOS 擴展屏應用,不管你在此之前對這類應用是了解還是不了解,又或者對它略感興趣又猶豫要不要花錢買,希望我們的評測能對你有所幫助。
第二塊屏幕:
對于用戶來說,辦公 PC 設備總離不開相對較小的的屏幕尺寸的限制,尤其是對筆記本來說更是如此,對于某些需要分配多個窗口進行工作的人士,通常就會考慮屏幕擴展,給 Macbook 等設備再加一個屏幕,從而用兩塊(甚至可以更多)屏幕、一臺電腦同時做多項工作,效率倍增。
直接購買一塊不錯的顯示器花不了多少錢,但總歸是一個經濟負擔,而且還增加了房間空間利用的成本,不僅用的時候需要專門清出一個位置放置,平時不需要用到的時候兩塊屏幕擺著大概也蠻浪費的。于是開發者們開始構思更廉價、便捷的方案,有 Mac 設備的用戶基本上也會有 iOS 設備,那么直接把 iOS 設備利用起來,當作 Mac 的第二塊屏幕可不可以呢?
借助 App 的強大和硬件性能的提升,這類擴展屏應用在 iOS 平臺也打開了自己的前程大道,最著名的當然是前蘋果設計師團隊高調發布的 Duet display,解決傳統 iOS「屏幕拓展」應用的瓶頸,利用數據線連接加上快速編碼傳輸的技術,實現了 iOS 設備也能以超低延遲作為輔屏被利用。此后更多的擴屏 App 出現,讓用戶們有了更多選擇。
我們今天就來挑選兩款 App Store 上比較“大牌”的擴屏應用做個橫向評測,一款當然就是大家熟知的 Duet display,另一款是來自老牌開發商 Splashtop 的 XDisplay,他們家的 Splashtop 一系列遠端控制、輔助應用都非常有名,擴屏應用 XDisplay 也受到用戶的關注。這兩個 App 都能讓你在擴屏上找到更方便快捷的工作、設計、娛樂方式,我們今天意在通過兩個 App 同步進行試用評測,讓大家了解一下擴屏 App 的用法,明白這類應用到底好在哪里。
簡介與價格:
Duet display 由前蘋果工程師 Rahul Dewan 開發的應用,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傳統 iOS 屏幕擴展應用的瓶頸,從而盡可能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有效提高 iOS 設備利用率。發布時作為宣傳的最大賣點就是 No Lag(無延遲)。經過不斷更新優化之后,現在的版本用起來很穩定了,而且還增加了一些高端的功能,比如支持新 Macbook Pro 的 Touchbar 操作,訂閱 Pro 版本還支持 iPad Pro 的手寫模式,直接把 Mac 端的繪畫軟件擴到 iPad Pro 上,然后就能用 Pencil 畫畫,擁有媲美 Wacom 專業繪圖板的能力。
不過 Duet display 也是出了名的貴,正常的原價是 128 元,目前長年促銷中,促銷價通常是 68 元或者 98 元,總之就是賊貴。另外適配 Apple Pencil + iPad Pro 的新功能鎖定在 Duet Pro 付費包內,用戶必須付費訂閱才能使用體驗高大上的擴屏繪畫功能,訂閱費用為每年 20 美元。>>iOS下載地址
Splashtop 團隊推出的 XDisplay(全名為:Splashtop Wired XDisplay),結合了 Splashtop 的遠端桌面技術和顯示器擴展技術,同樣也屬于成熟的 App 了。它同樣也是通過數據線連接實現 iOS 輔助屏功能,感覺面向更為普通的人群,App 更簡單易用一些,專業性比 Duet 要低,當然價格也便宜不少。
XDisplay 在 App Store 上有 iPhone 版和 iPad HD 版,分別為 12 元和 30 元,你想 iPhone 和 iPad 都能用的話就得考慮買兩個,不然的話可以只買其中一個,無內購,無需額外付費解鎖功能。評測中用的是 HD 版。>>iOS下載地址
一、適用范圍
兩款應用在理論上都支持滿足系統要求的 iPhone 和 iPad,都能實現 PC-iOS 設備和 Mac-iOS 設備的擴屏,XDisplay 不光支持 iOS,還有安卓版,支持 4.0 以上的安卓設備。
Duet 和 XDisplay 的向下兼容都不錯,即便是初代 iPad Air 這樣并不算新的設備,也能很好地實現擴屏功能。不過 Duet 為高性能設備做了專門的優化,比如 64 位的 PC 和 iPad Pro,經過 App 的適應性優化之后,可以在擁有更好設備的用戶手上,發揮得更完美。XDisplay 的話,更重視多個平臺地泛用性,比如特別強調了自己支持 Windows 7 Areo 主題及半透明效果的功能。
兩者官方介紹的具體適用范圍如下:
Duet
裝有 iOS 7.0 和更高版本的 iPhone 和 iPad
裝有 10.9 (Mavericks)和更高版本的 Mac
裝有 Windows 7 和更高版本的 PC
Duet Pro:
配有 Apple Pencil 的 iPad Pro
裝有 10.9 (Mavericks)和更高版本的 Mac
裝有 Windows 8.1 和更高版本的 PC(64位)
XDisplay:
Windows 7 以上的 PC
MAC OS X 10.8 以上的 Mac
iOS 7.0+ iPad or Android 4.0+ 安卓平板
iOS 7.0+ iPhone or Android 4.0+ 安卓手機
二、應用配置
Duet 和 XDisplay 需要同時安裝移動和桌面兩個客戶端才能連接,桌面程序都有 Mac 和 PC 兩個版本下載。
安裝和配置也很簡單,Duet 需要重啟一次電腦,XDisplay 不需要,然后打開桌面端,再打開 iOS 端,接上數據線,等待短短數秒就能進入擴屏模式。
三、體驗情況
1)連接
D:連接穩定,響應較快。
X:比較穩定,需要一點響應時間,測試中最好是先開啟 Mac 端,再啟動 iOS,這樣連接成功率最高,也不用等待太久
2)顯示效果
D:分為常規分辨率(低)、ipad pro 分辨率(較低)、視網膜分辨率(功率最大)、高分辨率(文字會縮小)幾種,60幀/30幀兩檔,應用可以自動根據連接的 iOS 設備進行調整,支持視網膜分辨率,大小縮放合理,擴展到 iPad pro 之后文件窗口大小適中,無需再做第二次調整。
在設置為視網膜時,分辨率比較理想,兩個屏幕輪流看眼睛也不會吃力。
X:選項偏少,分辨率和幀率都只有三檔。最高分辨率模式擴展到 iPad Pro 后并不算特別清晰,雖然官方介紹說支持視網膜,但顯然比起 Duet 的視網膜分辨率要低很多。
缺陷是擴屏之后,Macbook 和 iPad 如果屏幕差異較大的話,那么很容易造成視覺上的不適應感,一個屏幕清晰,一個屏幕模糊,可能對眼睛不好,尤其是進行大量文字的工作,容易眼花。
在擴屏效果的優化上,明顯 Duet 下的功夫最多,以其中一個體驗細節為例:你在分辨率匹配恰當的輔屏上,動一動鼠標讓它在兩個屏幕邊緣之間來回穿越,有種銜接自然“無縫”的感覺,就像它們原本是一體的那樣。
而別的擴屏應用,由于這方面的配置細節不足,所以鼠標怎么移動,都有一種距離感,表現在體驗上,就是用戶不容易判斷到鼠標到底移去了哪個位置,跟不上鼠標,需要時間適應這種差異性。
3)延遲情況
D:視網膜分辨率、最高分辨率下 30 幀有頓卡,延遲可接受。60 幀鼠標拖放窗口、窗口最小化時頓卡明顯,并且同樣存在操作延遲,并不是所有操作都會出現延遲,比如文本編輯窗口和 iTunes 窗口的延遲就不相同。用視頻和游戲分別測試,體驗正常。
X:或許犧牲高清畫質收獲就是流暢度,擴屏后最高分辨率和最高幀率無明顯頓卡,鼠標拉動縮放和拖拽都流暢,有明顯的恒定小延遲,習慣之后不影響體驗。同樣視頻與游戲都正常。
4)功耗/發熱
兩款應用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設備發熱,因為功能實現以桌面端(主屏幕這端)的硬件作為基礎,所以應該是電腦 CPU 的性能足夠強勁,那么發熱量就能相對降低,并且同步效果也能有明顯的提升。亦即越好的設備,發熱就越低。測試設備 13’ Macbook Pro,擴屏中都會出現明顯發熱,運行擴屏 15 分鐘之后 CPU、內存、能耗如下:
Duet
XDisplay
僅供參考,根據擴屏時開啟的應用不同,以上監測會發生變化。上圖比較難反映出真實的能耗對比,但是從 CPU 負載中看,XDisplay 顯然比 Duet 要高,這倒令我有點意外。
四、應用感想
擴屏應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完善,確實已經實現了利用數據線實現“無延遲”的理想,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完全可以達到一個鍵盤兩塊屏幕不同窗口不同功能的工作效果,體驗非常棒。舉個最為基本的例子吧,比如我們在 Macbook 上寫論文,論文要參考的資料多,同時要打開十幾個 web 窗口,還要開著 N 個文檔,還要編輯文檔等等,這時候可以把一部分文檔擴出去,這樣一邊寫下自己的想法一邊對照著現有的材料,就不用頻繁地切換窗口,節省了不少無用功。
筆者本人一個常用的擴屏場景是做翻譯,不管是做視頻的字幕翻譯還是文章翻譯,一邊是打開到最適合觀看的原文窗口,然后第二塊屏幕上做文本,還可以隨時查詞、搜索百科,很舒適從容的感覺。當然這只是很多擴屏場景的其中一種,看視頻、玩游戲、做設計的時候,其實都可以利用擴屏,相信各位有才的小伙伴一定能找到更多好的用法。
對于擴屏應用,大家有什么樣的使用體會和問題,以及還想看什么類型的 App 橫評,也可以在文章評論里發表一下看法。
Q&A補充
之前看到鋒友們對擴屏應用的提問,在此挑一些做回答。
Q:找不到 PC 端在哪里下載
A:在應用的 AppStore 介紹頁和打開 App 后對提示頁面都有網址,下載鏈接就在官方的醒目處。
Q:Duet 桌面端下載不了
A:可能是速度慢,或者網盤被和諧,可以嘗試科學上網手段下載。
Q:為什么無法安裝
A:查看一下 Mac 用戶權限,信任第三方 App。
Q:連接之后只有鏡像,跟本不是擴屏
A:有可能是你的顯示器默認了鏡像模式,可以在系統-顯示器設置中把鏡像關閉
Q:為什么輔屏必須在右邊,鼠標固定要往右邊移出,我可以不可以往左邊擴屏?
A:可以,在顯示器設置的“排列”中拖動兩塊屏幕排序就能切換左右兩向擴屏。
Q:擴屏的時候 iOS 設備掉電厲害嗎?
A:兩端都有些耗電,最好還是保證 iOS 設備的電量充足。根據測試,電池模式 Macbook 給 iPad 供電還是跟得上的,但 iPad 同時也會掉電,低電量情況下供電會追不上掉電電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