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若干版“進化門”后,我們終于迎來了新一期Win10預覽版Build 10074。和之前的10056一樣,10074也是主打“顏值”。在這個版本中,開始菜單加上了“毛玻璃”特效,任務欄也進行了模糊處理,而一直被微軟寄予厚望的“小娜”也換上了嶄新的外衣,此外還有一些細節也是之前沒具備的。或許可以這么說,大家期待的RTM發布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了。
軟件名稱: | Windows 10(消費者預覽版) |
軟件版本: | 官方簡體中文版 |
軟件大小: | 3964.84MB |
軟件授權: | 免費 |
適用平臺: | Win10 |
下載地址: | http://dl.pconline.com.cn/download/359374.html |
1. Aero毛玻璃
久違的“毛玻璃”再度回歸,新版中你會發現開始菜單已經不再像上一版那樣直接顯示桌面壁紙,而是加入了類似Win7“毛玻璃”的特效風格。實際使用中新版菜單視感良好,整體上模糊化程度很高,基本上不再有影響辨識的問題。此外新菜單依然支持色彩疊加,且新版的色彩提取似乎更加精準。上一版中菜單色與桌面色不相協調的問題在這一版中已經變得很少,整體不再突兀。
圖01 新版開始菜單開始支持“毛玻璃”特效
圖02 “毛玻璃”也能疊加不同顏色
目前的”毛玻璃”特效僅限于開始菜單,“開始屏幕”還未加入。但從實際使用來看,現行的開始屏幕顯示效果良好,其實也用不著再加什么“毛玻璃”了,估計微軟也是這么想的。
圖03 開始屏幕未加入特效
此外任務欄也進行了模糊化處理,同樣使用了較高的模糊程度,與開始菜單相得益彰。
圖04 任務欄也被模糊化了
2. 鎖屏頁面
10074的鎖屏頁面有了一點小小改動,那就是右上角新增加的“喜歡嗎?”。點擊該按鈕后,win10會彈出“我喜歡它!”或“不喜歡?”兩種選擇。其中“我喜歡它!”將繼續保留當前壁紙,而“不喜歡?”則會自動更換一張新壁紙。或者你也可以這樣理解,這就是Win10新增加的一項鎖屏換壁紙功能。只不過這項功能做得比較用心,處處包含著人文情懷!
圖05 新增加的鎖屏換壁紙功能
圖06 特寫一下
順道說一句,新版鎖屏壁紙似乎有了不少增加,很多都是之前沒有見過的,而且大多效果很棒!這里告訴大家一個路徑,C:\Users\你的用戶名\AppData\Local\Packages\Microsoft.Windows.ContentDeliveryManager_cw5n1h2txyewy\LocalState\Assets,里面就是鎖屏壁紙的存放點。不過這里的文件都是受保護的,未添加擴展名,如果想瀏覽的話手工加上.jpg即可打開。
圖08 新增加的鎖屏壁紙,注意!這里每張壁紙都有橫豎兩個版本,而且全部是1080P分辨率,清晰度很高
3. 音量和Wi-Fi圖標
新版音量滑桿和Wi-Fi圖標均有變化,其中音量滑桿由之前的豎版變身橫版,視覺上也更符合Win10的扁平畫風。Wi-Fi圖標則直接換成了標準版Wi-Fi圖標,與任務欄其他圖標放在一起也更顯配。有線網圖標并沒有發生變化,依然還是之前的設計。值得一提的是,新Wi-Fi圖標同樣也出現在鎖屏上。
圖09 音量滑桿變身橫版,Modern風格更濃
圖10 新老版Wi-Fi圖標和有線網圖標對比
4. “小娜”換裝
新版小娜繼續在外觀上進行著完善,10074將菜單欄換成深色,且同樣會和開始菜單一樣協同變色。左上角加入了“漢堡式”菜單,可以點擊展開相關內容。功能則與舊版差別不大,但已經可以支持“中國”區域。實測看,小娜已能正常收聽和使用中文與用戶交流,但相比“美區”少了一個聽歌識曲模塊。
圖11 新版小娜顏值飆升
此外小娜的高度也不再固定,完全取決于開始菜單的高度。換句話說,開始菜單高,它就高,開始菜單矮,它就矮。要是我們直接啟用開始屏幕,那么……小娜也就自然“頂天立地”了。
圖12 高度不再固定,會自動匹配開始菜單高度
圖13 開始屏幕里啥效果?看看這圖就知道了
5. 設置面板的快捷按鈕
設置面板回退鍵取消了“圓圈”,并且在左側增加了一個主跳轉按鈕,任何時候點擊這個按鈕都可以退回“設置”面板。不過從目前情況看,這個新按鈕的用處似乎不大,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的win10”設置”面板都是兩層化布局,無論點擊哪個按鈕其實都是一樣的結果。但如果未來微軟在這里加入更深層次,那么新按鈕就有用武之地了。
圖14 設置面板左側增加了兩個新按鈕
6. 開始菜單3D動態磁貼
開始菜單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毛玻璃”上,但有一個細節也值得一提,那就是它的新磁貼翻轉特效。10074引入了一種全新的磁貼翻轉效果,樣式上有點像手機launcher里常見的“立方體”。尤其當APP刷新時間不一致時,整體效果看上去還是相當炫酷的。此外你也可以通過右鍵→“關閉動態磁貼”手工取消翻轉,而在之前版本中,這個菜單是不存在的。
圖15 新版增加磁貼翻轉動態效果
此外電源按鈕在新版中變成了“功率”,不過小編認為這應該是翻譯方面的問題,畢竟英語中“Power”本身就有“開關”和“功率”兩重意思,更何況微軟也沒必要將一個既有名詞隨隨便便改個名。
圖16 開關變身“功率”,不過我覺得應該是翻譯錯誤
7. 大量功能移入Modern
新版中傳統窗口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功能開始被轉移至Modern界面。一個最明顯例子,就是之前只能在傳統窗口中調整的分辨率,如今已經可以通過右鍵→“顯示設置”→“高級顯示設置”輕松搞定了。此外自動換壁紙也是一樣,傳統窗口里的對應功能已經移除,新版中需要打開“個性化”→“背景”→“Slide Show”才能得到類似效果。事實上,新版中原有窗口模式所能實現的功能已經非常之少,背景、聲音、屏幕保護、鼠標指針等均已被移除。
圖17 越來越多的功能開始移入Modern面板
8. 聲音更新
10074采用了新版系統聲音,實際使用中你會發現很多事件的默認聲音都有了變化,新版本更清新且更不顯突兀,似乎更能匹配Win10的小清新風格。不過奇怪的是,那個Windows啟動聲音并沒有啟用,無論勾選與否,揚聲器里都沒有聲音發出。
圖18 聲音更新
9. 通知欄
通知欄依舊延續著上一版風格,比方說通欄化設計、自動匹配壁紙色等。此外我在這里還發現了一處小變化,即新版會自動保存通知內容。無論你是重啟還是關閉電腦,再次打開時那些未處理通知仍會停留在原處等待你繼續處理。而在之前版本中,這樣的操作將直接清除舊通知。
|圖19 新版通知欄將自動保存通知內容,即使重啟也不會清除
此外新系統的通知面板(比如自動播放)也變得更加Modern,更能匹配Win10的小清新風格。唯一讓人奇怪的是,面板的位置似乎并不固定,實際使用中也沒有感覺到這項設計對于日常操作有何幫助,難道這又是微軟的一次“任性”?
圖20 通知面板也在Modern化
圖21 不明白這種把菜單放右上角的設計有什么好
10074中Windows Defender的位置有了一點小變化,除了可以在“系統”→“Windows Defender”找到相關選項外,“Update & Security”也出現了同樣入口。當然這兩個位置的內容并沒有任何區別,或者說你也可以理解為兩個相同位置的快捷路徑。但從微軟的這點變化可以看出,新系統正試圖讓Win10的各項功能更符合用戶思路。
圖22 Windows Defender可以從兩個地方找到
10. 一些通用化應用
新版中“音樂”、“視頻”均推出了自己的預覽版(可在開始菜單直接找到,名稱為“XX預覽”),不必再從商店里手工下載了。實際效果也和我們之前的爆料一樣,最主要變化就是畫風更趨于清新。
圖23 新增加的“視頻預覽“,說白了就是即使替代Win10中現有“視頻”的新模塊
“應用商店Beta”開始轉正,點擊后已經可以正常顯示并安裝相關應用。風格上新老兩版變化較大,或者說更接近于其他移動平臺市場。一個最明顯變化就是類別欄開始持續顯示而不再隱藏,這樣在切換分類時就會顯得更加方便。此外新版中應用的截圖顯示很快,隨點隨出幾乎沒有一點延遲。但安裝過程不夠穩定,仍然會出現軟件停留在xx%不往前走的情況。
圖24 新版應用商店
圖25 對照一下舊版的,發現區別了么?
圖26 新版商店已經可以使用,不過依然有“卡殼”情況出現
寫在最后
微軟的Build 2015大會展示了Win10的一個全新特性,即允許開發者通過一些簡單的改動,直接將Android或iOS應用移植到Win10平臺下。不得不說,微軟此舉的確是步高棋,能夠快速破解現行微軟Modern應用質量普遍不佳的問題。當然對于我們來說,目前Win10的這一特性還無法親身感受,但從微軟放出的一張手機與桌面版微信截圖上,還是可以大致體會一下。
圖27 這是微軟展示的桌面版與手機版微信截圖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ACG頭號玩家
近期發布的Steam Deck,再次將PC掌機拉回大眾視野,不同于現在市面上流行的游戲掌機有自己獨到的操作系統和獨占的運行游戲,使用電腦處理器的PC游戲掌機,它們就像是一臺小電腦,不僅可以實現手持玩游戲的功能,運行電腦游戲,連上電視就可以變身主機,部分產品還可以連上顯示屏和鍵鼠當做你的微辦公電腦。Switch掌機可能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但是對于其他的PC掌機還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有哪些產品值得關注吧~
Steam Deck
Steam Deck是V社(Valve)開發的便攜式掌上游戲機。官方售價399 美元(約 2521.68 元人民幣)起。掌機主體采用不可拆卸手柄的直板式造型設計,配備一塊7英寸屏幕,支持觸控操作,1280×800的分辨率,支持60Hz刷新率。機身通體黑色,重約669g,機身尺寸298×117mm,厚度約49mm,整體略顯細長。首發搭載了AMD Zen 2 APU處理器,有16GB、256GB、512GB三種存儲規格。在按鍵布局上,搖桿與按鍵都集中在左上角及右上角,且按鍵與方向鍵位置都比較靠外,搖桿靠內,搖桿下方還有可定制的Steam Controller,這里我們稱之為觸控板可能更為貼切,可以實現單擊、滑動、輕彈等操作,可以使用其他鍵和單鍵turbo模式構建宏組合等等,與大家熟知的傳統掌機布局不同,有非常獨特的設計思路。
Steam Deck搭載了Steam OS,Steam OS是一個基于Debian的Linux發行版,讓使用者可以在掌機上享受Steam游戲、線上好友和Steam服務。Steam OS支持運行其它游戲平臺,并且能夠運行其中的游戲。雖然Steam Deck足以流暢運行目前部分3A大作了,但Linux最大問題是原生游戲太少了,大多數第三方游戲都是給Windows系統開發的,V社為此利用了Proton技術來讓Steam Deck運行Windows平臺的游戲,但還是不如Windows原生支持來得直接。雖然理論上Steam Deck可以兼容Windows10系統,畢竟,但是從目前網絡上的測評內容來看,Steam Deck使用Windows10系統的效果還不是很好,且部分游戲擁有Linux和Windows兩個版本,V社目前未區分游戲是Windows還是Linux版本,得下載打開了才知道,很是麻煩,所以目前還是在等待官方后續的驅動更新看是否會有更好的系統兼容方案,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多關注后續的V社官方訊息。
AYA NEO
AYA NEO是國內廠商AYA于2020年11月7日發售的掌機,2022年已經推出了最新的AYANEO NEXT探索版,共有三個版本:AYANEO NEXT 首發特典,AYANEO NEXT 正式版及AYANEO NEXT Pro,官方售價7499元起,其中特典版國內首發優惠價7699元,全球限量發售,擁有唯一編號以及背部獨特的簽名定制,此外還附贈專屬銘牌。掌機主體采用不可拆卸手柄的直板式造型設計,以AYANEO NEXT 正式版為例,正面配備一塊7英寸IPS屏幕,1280×800的分辨率,支持多點觸控操作。機身內置陀螺儀及G傳感器,配置4100mAh電池,支持65W PD快充,機身尺寸267×112mm,厚度約30mm,重量約720克,整體略顯瘦長。首發版本搭載AMD銳龍7 5800U同系列芯片,搭載AMD Vega8系列顯卡,高低配版本分別搭載1TB、2TB兩種存儲規格,16GB DDR4×2 雙通道內存,主頻高達4266MHz。
在正面按鍵布局上,是與傳統掌機類似的布局,針對玩家手指位置有細致的調整,其他的功能鍵分布在兩側下端。兩側握把還配備了雙X軸線性馬達,擁有更好的振動反饋。頂部的電源按鍵與指紋識別模塊二合一,開關解鎖可以一步完成。外觀方面也與之前的AYA NEO 2021版本不同,有多種時尚創意配色,獨家的BabySkin外殼也帶來更好的細膩手感和親膚質感。AYANEO NEXT系列已于2022年1月開啟預約,3月陸續發貨,各平臺官方還會陸續補貨的,大家敬請期待吧~
AYA NEO在2020年11月7日發售時,第一個版本是出貨給第一批眾籌玩家的透明外殼特別版,可以看見內部的元器件,被稱作AYA NEO創始人版。往后陸續推出了AYA NEO 2021、AYA NEO 2021 Pro以及最新的AYANEO NEXT探索版。AYA NEO 2021系列預裝Windows10系統,同樣采用了電腦級的硬件配置,主流的3A級別PC游戲基本都能流暢運行,接上電源后還會打開電源直供模式,不會損傷電池壽命,再外接顯示屏和鍵鼠,就可作為娛樂、創作或辦公的備用電腦了。 Aya Neo 2021 Pro在站內有過眾測活動,眾測頁面也有相關的測評文章,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下方卡片前往了解一下。
GPD WIN 3
GPD WIN 3是國內廠商GPD于2020年12月發布的搭載Windows10系統的PC掌機,宣傳為國內第一臺搭載Windows10系統的掌機,官方售價4799元起。掌機主體采用不可拆卸手柄的滑蓋直板式造型設計,配備一塊5.5英寸屏幕,康寧第 5 代大猩猩玻璃,支持觸控操作,1280×720的分辨率,支持DC調光。有黑、銀兩種配色,配備3950mAh × 3 串聯電池,支持65W PD快充,重量約為550克,機身尺寸198×92mm,厚度約27mm,正面為中規中矩的掌機外觀,不顯寬大也不顯細長,但是由于是滑蓋設計,厚度比一般掌機厚得多。首發高低版本分別搭載英特爾第十一代酷睿 i7 及 i5 處理器,顯卡采用 Intel Iris Xe Graphics 核顯,有500GB、1TB兩種存儲規格。正面按鍵布局上,是與傳統掌機布局不同的,兩側均為搖桿在上按鍵在下的布局,屏幕為滑蓋設計,屏幕下有一塊觸控鍵盤。值得一提的是,此鍵盤并非實體鍵盤,而是感應按鍵鍵盤,通過馬達振動來模擬真實的鍵盤觸感。
GPD WIN 3同樣支持放上底座后連接顯示器,如同玩主機游戲一般,暢玩最新 3A 游戲大作,外接鍵盤鼠標也可以完成日常的辦公工作。在掌機正面的右下角還存在有指紋識別模塊,可以一鍵解鎖系統,日常使用時就可以不用推開屏幕輸入密碼解鎖了。
GPD WIN 3 與其他PC掌機最大的不同應該就是它所配備的鍵盤還有指紋識別了,大家看見它的外觀,或許第一時間會覺得像是一臺縮小的筆記本電腦,但有趣的是,GPD旗下還有一款WIN Max 系列產品才是真正的掌上游戲本,WIN 系列定位純掌機,WIN Max 系列定位掌上游戲本,它們是定位不同、并行發展的兩類產品,WIN Max 系列在形態上更接近于掌上迷你電腦的形態,此次限于篇幅就不介紹了,就在下方給大家看看這款產品的外觀圖片吧。
OnexPlayer
OnexPlayer是國內廠商壹號本基于垂直細分市場的需要推出的品牌,2021年5月推出首款掌機OnexPlayer 1代,官方售價5699元起。掌機主體采用不可拆卸手柄的直板式造型設計,配備一塊8.4英寸2K屏幕,支持觸控操作,2560×1600的分辨率,支持PWN調光。機身采用黑橙配色,配備15300mAh電池,支持65W PD協議快充,重量約為819克,機身尺寸288×130mm,厚度約21mm,整體較為寬大。1代首發高低配版本分別搭載英特爾第十一代酷睿 i5 及 i7 處理器,顯卡采用英特爾銳炬X?核顯,有512GB、1TB、2TB三種存儲規格。正面按鍵布局上,采用了與傳統掌機布局類似的,左側搖桿在上按鍵在下,右側搖桿在下按鍵在上,位置也較為居中的布局。OnexPlayer后續還推出了OnexPlayer 1S,OnexPlayer AMD(搭載銳龍處理器),OnexPlayer mini(身材縮小,頗有點小屏旗艦的味道)三個版本,各有不同的優缺點。
OnexPlayer全系列預裝Windows10系統,采用了電腦級的硬件配置,游玩電腦游戲就是它的賣點,主流的3A級別游戲基本上可以在onexplayer中流暢、穩定的運行。OnexPlayer還支持磁吸鍵盤,接上鍵鼠后可以擁有類似筆記本的使用感受,一些輕度的辦公操作和需要鍵鼠的游戲也可以進行了。但是目前市面上對于OnexPlayer 1代的評價主要還是覺得它作為掌機太重了,雖然硬件配置性能強勁,Windows10系統較為方便,但是作為掌機可能還是有些不太方便,不方便攜帶外出,甚至在家玩也有些嫌手累,這也許也是官方近期推出OnexPlayer mini版的原因吧。
在掌機已經登場多年的今天,各家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掌機系列各據一方,具有獨立的系統和獨占的游戲,此時V社帶著 Steam Deck 下場,重新激起人們對于PC掌機的期待,這是否會給掌機市場帶來新的活力,推動PC掌機長足的發展呢?說不定不久的將來,手持式移動設備的稱號,就從筆記本電腦變為更小巧的掌機,誰說你的下一個移動游戲設備,一定是筆記本電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