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聚焦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這一突出問題,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要著眼破解“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基層黨建為引領、政府治理為主導、優化服務為目標、改革創新為動力,聚焦黨建引領、載體支撐、減負增效,不斷延伸基層治理觸角,才能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效能“雙提升”,全域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一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深刻認識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深化基層減負賦能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把這項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好。二要統籌合力務實推進。深化基層減負賦能工作覆蓋范圍廣、涉及部門多,分好工、定好責,整體把握工作部署和時間進度,力爭有行動、有進度、有成效。三要減負增效雙向發力。重點在“為車減負”和“為馬賦能”上靶向施策、雙向發力,切實把基層組織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促進基層治理力量回歸到服務群眾中去,帶動治理效能整體提升。
中新網青海新聞8月1日電(馬睿)近年來,海南州共和縣堅持“為車減負”和“為馬賦能”雙向發力,把資源力量下沉到鄉村,把干部隊伍集結到鄉村,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進一步增強基層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為基層松綁賦能,著力破解“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
該縣理順改革機制,激活“動力主軸”。厘清鄉鎮職能權責。持續深化鄉鎮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持續開展“濫掛牌”清理整治工作等;夯實基層治理基礎。建好村民事務理事會制度。健全完善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排查整頓機制。開展村集體經濟“破10”困難村摸排攻堅行動;用好黨群服務陣地。制定《共和縣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站)運行管理辦法》;加強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站)管理和督導。
該縣建強基層力量,實現“為馬賦能”。充實基層力量。選優配強基層干部隊伍力量。開展后備人才“223”儲備計劃。實施大學生到村“任職”行動;加強教育培訓。實施村干部學歷素質提升工程。制定印發《共和縣村“兩委”成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培訓方案》;加大關心關愛。在全州試點開展村干部“三險一金”代繳工作。推進從鄉鎮借調干部專項整治工作。落實休假體檢、走訪慰問等政策。
該縣壓縮會文督考,做到“為車減負”。著力精文減會。印發《共和縣黨政機關精簡文件簡報的規定(試行)》。提倡“短時新”優良文風。對請示、報告、發言等常見文稿嚴控字數等;壓縮督查考核。緊盯集中扎堆、多頭重復督查考核等問題,制定《共和縣持續推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責任清單》。嚴格實行考核審批報備制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