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讓電腦運行得更快,不少朋友都會給自己的電腦裝上SSD固態盤。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硬盤也就只有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兩種,這“兩兄弟”功能差不多,但它倆的工作原理卻大相徑庭,機械硬盤是通過物理運動來存儲數據的,而固態硬盤最大的優勢是讀取數據的速度非常之快,這一點大家都有所體會吧?
問題來了,即便是安裝了固態硬盤,但有的電腦運行速度并沒有什么變化。前幾天還有位用戶和老毛桃說,電腦裝了固態盤,用著用著就變卡了!關于這個問題,老毛桃相信除了這位用戶之外,肯定也會有不少朋友遇到過這樣的狀況,對此,你是怎么解決的呢?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去檢查AHCI驅動,4K是否對齊,插口是否接錯。但是,這里有一項設置,它和SSD固態盤的運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感興趣的朋友們跟著老毛桃往下走吧!
第一步:在桌面點擊搜索欄,輸入【powershell】,搜索到【Windows Powershell】,點擊【以管理員身份運行】;
第二步:打開管理員運行窗口后,根據自己的硬盤類型在框內輸入復制的代碼,接著按下回車鍵;
SATA硬盤請復制如下代碼:
Powercfg -attributes 0012ee47-9041-4b5d-9b77-535fba8b1442 0b2d69d7-a2a1-449c-9680-f91c70521c60 -ATTRIB_HIDE
powercfg -attributes 0012ee47-9041-4b5d-9b77-535fba8b1442 dab60367-53fe-4fbc-825e-521d069d2456 -ATTRIB_HIDE
M.2硬盤請復制如下代碼:
powercfg -attributes 0012ee47-9041-4b5d-9b77-535fba8b1442 d639518a-e56d-4345-8af2-b9f32fb26109 -ATTRIB_HIDE
powercfg -attributes 0012ee47-9041-4b5d-9b77-535fba8b1442 fc95af4d-40e7-4b6d-835a-56d131dbc80e -ATTRIB_HIDE
第三步:執行完畢后,回到桌面,打開開始菜單,點擊帶有齒輪標志的【設置】;
第四步:進入設置界面后,點擊【系統】,接著點擊【電源和睡眠】——【其他電源設置】;
第五步:在電源選項界面中,點擊【更改計劃設置】——【更改高級電源設置】;
第六步:這時會看到硬盤設置中多了幾項新內容;
如果你的是SATA硬盤,你會看到AHCI Link Power Management-HIPM/DIPM和AHCI Link Power Management-Adaptive這兩項設置。
在【AHCI Link Power Management-HIPM/DIPM】選項中,有五組選項,如圖所示,而一般硬盤卡頓是由于硬盤與操作系統的LPM模式不符所致,比如:SSD只支持DIPM,但Win10里卻被設置成了HIPM,那么解決的方法是統一修改為【Active】以關閉節能模式。而【AHCI Link Power Management-Adaptive】,我們將其修改為【0 millisecond】即可。
如果你的是M.2硬盤,你會看到【Primary NVMe Idle Timeout】和【Primary NVMe Power State Transition Latency Tolerance】。前者是指自動進入節能模式前的等待時間。追求性能的可以將這個數值設得大一些,比如600,需要降溫則將這個數據設得小一點,比如100。
而后者是電源模式的切換延時時間,數值越小卡頓的情況越少。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M.2硬盤不同于SATA,整體發熱是比較變態的,因此調節這兩個值時要更加謹慎一些。
介紹這兩個設置之后,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是和電源管理選項相關的。在這里老毛桃要囑咐各位:該方法建議只在系統出現明顯卡頓的電腦上嘗試,如果你的電腦是M.2硬盤,一定要注意發熱的情況!
固態硬盤比機械硬盤的讀寫速度高了很多,加裝后能夠明顯提升電腦的性能,再加上近幾年固態硬盤的價格越來越低,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給自己的電腦加裝固態硬盤。目前速度最快的固態硬盤接口是NVMe接口,高性能的NVMe固態讀寫速度甚至能夠達到3000MB/s以上,是主機加裝固態硬盤的首選。NVMe固態性能強大,但是價格比較高、發熱也很大,而且很多筆記本和臺式機的老主板不支持這個接口。SATA3接口的SSD速度相對較慢,但是兼容性更高,十年之內的電腦都能使用這種接口的固態來提高性能。今天我們要測試的固態硬盤是酷獸出品的一款 SATA3 SSD,容量為120G。
酷獸是深圳嘉合勁威電子科技公司旗下品牌旗下主打性價比的一個品牌,與大家熟知的光威和阿斯加特師出同門。這款酷獸SATA3 120G 固態硬盤采用簡潔的銀灰色紙盒包裝。打開包裝后,我們可以看到固態硬盤被牢牢的固定在塑料托盤中,托盤設計的比較大,可以很好的起到緩沖保護作用。
從托盤中取出硬盤,我們可以看這款酷獸SATA3 120G 固態硬盤采用全金屬外殼,表面進行了拉絲處理,看上去很有質感,在正面中心位置印有綠色的品牌LOGO-CUSO。一般來說,SATA3接口的固態都是采用2.5硬盤殼體尺寸,不過厚度要比普通2.5機械硬盤薄一些。
硬盤的四周和底部都有螺紋孔,可以適應不同的安裝環境。側面上下外殼交接處貼有防拆保修貼,酷獸為這款SATA3 SSD提供三年保固,所以大家最好不要自行拆解。通過網友的拆解我們可以了解到,這款固態采用了一顆聯蕓MAS0902A主控,和兩顆單個容量64G的嘉合勁威自封存儲顆粒,共同組成120G的容量。
最近十幾年的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都支持SATA3接口,安裝也非常簡單,將數據線和電源線插好開機即可。剛子今天測試的平臺是I5-8400處理器+華碩TUF B360M-PLUS GAMING S主板+阿斯加特16G 2666內存。
首次使用時我們需要在電腦磁盤管理中為這塊固態硬盤創建分區,一般情況下我們是在Windows系統中使用,所以可以將固態硬盤格式化為NTFS格式。分區創建完成后,可以看到可用容量為111GB。
在使用之前我們先用ATTO磁盤基準測試軟件進行一下速度測試,文件大小采用1GB,隊列深度采用默認的4,從測試結果上看,酷獸 SATA3 SSD的讀取速度最大為536MB/s,寫入速度最大為462MB/s。
之后再使用AS SSD Benchmark進行測試,酷獸 SATA3 SSD連續讀取為524.30MB/s,連續寫是449.78MB/s,得分779分。4K-64K隨機讀是63.71MB/s,4K-64K隨機寫是284.10MB/s,從數據上看這款固態的性能還算給力。
將10G大文件從電腦的NVMe SSD盤中拷貝到酷獸 SATA3 SSD,在前四分之三的時間里,速度曲線竟然達到了1.3GB/s,之后速度恢復到465MB/s。SATA3 接口的最大理論傳輸速度為600MB/s,前半段的高速是內存和NVMe SSD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后半段465MB/s才是真實的寫入速度。
再將這個文件從酷獸 SATA3 SSD復制回NVMe SSD盤,從速度曲線上我們可以看到,讀取速度基本穩定在489MB/s左右。
我們知道,MAC系統對NTFS支持不完美,所以如果你想將其用在MAC和Win雙系統的電腦上,為了兩個系統都能正常讀寫,最好將其格式化為exfat格式。我們在黑蘋果系統中將其格式化為exfat,可用容量變為了119.81,空間利用率比NTFS要高一些。
在MAC系統下使用 DISK Speed Test 進行速度測速,測的的結果為 讀取速度 521.8MB/s,寫入速度為470MB/s,和Win系統下測試結果基本一致,說明這款固態硬盤可以完美支持這兩個系統。
說實話,120G的容量有點小,適合在電腦上只做系統盤,然后再加上一塊機械硬盤存數據。剛子電腦上已經加裝了NVMe固態,不需要再加裝固態了,所以我決定將其拆下來,放入移動硬盤盒中,做一個移動固態硬盤使用。
在USB3.0的移動硬盤中,我們使用AS SSD Benchmark進行測試,酷獸 SATA3 SSD連續讀取為430MB/s,連續寫是421MB/s,得分636分,性能比直接裝SATA接口稍弱一些,不過也可以接受,比機械式移動硬盤110MB/s左右的速度要快了四倍。
總的來說,酷獸 SATA3 120G SSD 是一款性價比不錯的固態硬盤,自封顆粒質量有保障,提供三年保固。讀寫速度遠超機械硬盤,可以加快電腦啟動速度和隨機讀寫響應速度,很適合用來給老電腦和筆記本做系統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