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 2021 年 5 月 19 日,微軟在其 博客[1]中發布消息稱,在 推出的 25 年之后,微軟最終決定于明年 6 月 15 日起正式停止對其的全部支持,屆時更新了最新 10 系統的用戶,將無法在新系統上使用到 IE 瀏覽器。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梳理一下 前世與今生。
一、過去
1994 年夏天,微軟公司為了應對主流的網景瀏覽器( )的“侵擾”,決定為自家的 系統開發一款專屬的瀏覽器。
1995 年 8 月 16 日,微軟正式推出了第一代 瀏覽器,并將其捆綁在 95 系統之中。在當時那個瀏覽器普遍付費的年代,免費的 瀏覽器,使得當時曾經紅極一時的網景瀏覽器束手無策。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IE 市場份額從最開始的零,逐年增長ie11瀏覽器停止工作,到 2002 年達到 95%的使用率高峰。與此同時,瀏覽器巨頭網景被打趴下了,網景瀏覽器的市場占有率從 1990 年代中期的 90%,跌落至 2006 年底的不到 1%。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開源的 瀏覽器(2004 年)、 瀏覽器(2008 年)的相繼發布,IE 的劣勢逐漸顯現出來。
IE 受限于軟件代碼底層設計問題,在運行速度、穩定性、功能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缺陷,對比后來推出的各種瀏覽器可以說是毫無優勢,因此 IE 在瀏覽器戰爭中逐漸呈現頹廢局勢,市場占有率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IE速度比不上其他瀏覽器
雖然在此之后,微軟故伎重演,在 2009 年發布的 7 以及 2012 年發布的 8 系統中分別內置了 IE8 和 IE10,并在隨后推出的 IE11 中添加諸如擴展程序等功能,在運行速度等方面甚至能夠與 抗衡,但仍未能挽回 IE 市場占有率慘敗的局面。
下面這張折線圖[2],可以動態地看出各個瀏覽器的全球市場份額變化,隨著 的開源和逐步完善,其市場份額一路走高,而 IE 和火狐都不敵 ,大概在 2012 年中旬, 市場份額徹底超過了 IE,并且還在持續升高。
2009.3-2015.12 全球瀏覽器市場變化圖二、現在
2015 年 3 月 17 日,微軟宣布 IE 不再是 10 的默認瀏覽器,并且逐步放棄這一品牌。
2015 年的 7 月 29 日ie11瀏覽器停止工作, 10 系統正式版發布,Edge 瀏覽器隨后成為 10 的默認瀏覽器,而 IE 則只出現在“附件”中。
截至 2015 年,IE 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僅剩下 15%,位居全球第三,雖然依舊身居高位,但相比巔峰時期的 IE,此時的 IE 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2016 年 1 月 6 日,微軟停止支持 IE8、IE9 和 IE10 這三款瀏覽器,微軟也在這天給這三款瀏覽器放出了 補丁,安裝這款補丁后用戶會看到升級瀏覽器的提醒,且微軟也建議用戶升級使用 IE11,或者使用微軟最新的 10 系統。
在 10 系統上,被微軟寄予厚望,希望繼承 IE 市場的 Edge 瀏覽器,最開始使用的是微軟重新開發的 瀏覽器內核,微軟攻城獅為此撰寫了 2400 多萬行代碼。然而, 內核的 Edge 瀏覽器,也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2021 年 3 月 9 日,微軟正式發布公告稱,,而這一舊版本在新版發布后被稱為 Edge (經典版/傳統版)。
2021 年 5 月 18 日,微軟向 10 用戶推送了更新,在這個版本之中,微軟內置的新版 內核 Edge 瀏覽器正式投入市場,。
根據網絡分析公司 的數據[3]顯示,截止到今年 4 月份,在中國大陸 系統上,IE 瀏覽器市場份額已經不足 3%。相比之下, 市場份額則超過 42%,之后是 360 安全瀏覽器,份額約 22.31%,瀏覽器(7.16%)、搜狗瀏覽器(4.06%)、火狐瀏覽器(8.31%)、新版 Edge 等占了剩下的市場份額。
三、未來
在 IE 瀏覽器退役之后, 10 將全線改用 Edge,但這一改變僅限于 10 個人版,而由于企業需要,LTSC 長期服務版 Win10 則將繼續保留。
微軟將從 2022 年 6 月 15 日之后發布的新版 10 之中徹底移除 IE11,雖然在此之后,IE11 將不復存在,但它將以 Edge 瀏覽器的 IE 模式繼續工作。
隨著時代的變遷,IE 終將退出歷史的舞臺,但畢竟 IE 代表了回憶,還是一大批剛接觸到互聯網的網友們的記憶,因此 IE 的離去,對一部分人來說就像一個好友的遠去,難免頓生傷感之情。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落后的事物終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IE 是如此,傳統版 Edge 亦是如此。雖然 IE 即將離去,但中國網絡上仍有許多“頑固”網站堅守在 IE 之上,就比如銀行網站、公司內部的 OA 系統等,這些網站不愿技術更新換代,短期內一時難以徹底拋棄 IE。
作為網站管理員和技術開發者也應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在這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為用戶提供更為良好的訪問體驗。
參考資料[1]
博客:
[2]
折線圖數據來源: #--
[3]
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