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系列主板,從入門級的H510,到中端主流級的B560和H570主板,和定位高端級別的Z590主板。中端主流級的B560主板還是受到不少用戶歡迎的,該主板支持intel第10代、11代處理器。那么B560主板搭載intel最新的酷睿11代處理器可以安裝Win7嗎?說是可以,但是在安裝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少的問題,所以只建議安裝Win10。如果一定要安裝Win7,可以參考本站的B560主板11代CPU裝Win7教程。
B560主板11代CPU裝Win7注意事項:
1、B560型號的大部分品牌主板已經不支持傳統模式,只能在UEFI模式下安裝Win7,所以在安裝Win7時需要采用本站自帶的鏡像或提前注入USB驅動和集顯驅動,要不然在安裝Win7的時候會卡在啟動項,一直進不了系統
2、需要注意在BIOS中關閉安全啟動
3、UEFI+GPT安裝Win7的方法只適用于64位系統
4、UEFI模式安裝Win7,分區類型要用GPT分區
5、UEFI模式下如果是獨顯要開啟CSM兼容模式,如果是集顯可以不開啟CSM兼容模式
6、如果出現I219網卡(intel 219-V,219分17版本 1-7版本可以,8-17版本不行,如果出現I219-V的網卡安裝Win7后出現感嘆號或X的,可以增加外接PCI網卡或無線網卡驅動)
7、目前B560主板搭配11代CPU i5和i7,集顯UHD 730和UHD 750集顯驅動還沒適配,可搭配intel 10代CPU裝Win7
B560主板11代CPU裝Win7系統安裝前需要準備的工具
一、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1、備份U盤和磁盤所有重要數據
2、8G或以上大小的啟動U盤,推薦使用白云一鍵重裝工具(工具特點:1、支持PE下自動修復UEFI+GPT引導,2、支持LEGACY/UEFI雙引導,3、一鍵裝機自動注入Nvme驅動,4、最新Win10 PE)制作帶有Win7系統(該系統通過驅動總裁,擁有最新的USB3.0/USB3.1驅動,解決安裝六代CPU以上機型時USB無法使用問題,解決最新intel 八代、九代、十代和十一代(部分型號)CPU裝Win7的問題,完美支持B360/B460/B560/B365/Z390/Z490/H370等主板USB驅動以及UHD610/620/630/P630集顯驅動)的啟動U盤。也可以選擇功能更齊全的U盤魔術師進行啟動U盤制作,不過需另外下載系統。
3、支持11代CPU系統下載:Win7新機型鏡像下載(1、新機型集成USB3.1驅動,解決安裝過程無法識別USB設備的問題,2、全新支持11代CPU USB驅動)
二、B560主板11代CPU裝Win7系統BIOS設置(以微星主板為例)步驟(安裝Win7重要一步)
1、電腦重啟或重新開機的時候,也就是在出現微星logo的界面,連續按Del鍵或F2進入BIOS設置,然后點擊SETTINGS - SECURITY(進入SECURITY關閉安全啟動);
2、進入Secure Boot選擇Disabled關閉安全啟動;
3、Settings \ Advanced 下,將BIOS CSM/UEFI Mode,默認的UEFI改成CSM,開啟CSM(B560以上主板,用獨顯有CSM選項時,一定要開啟);
4、Settings \ Advanced \ Integrated Peripherals 下,將SATA Mode硬盤模式更改為AHCI Mode模式;
5、BIOS修改完成后,按F10保存;
6、往電腦插入制作好的U盤啟動盤,在重啟的時候連續按F12,回車選擇已經識別到的U盤啟動項(默認有UEFI U盤啟動和傳統模式,這里記得要UEFI啟動的就要制作支持UEFI的U盤啟動);
7、白云裝機PE下,回車選擇02.啟動Windows_10PE_64位(適合新機器);
注:Legacy方式啟動時有菜單選擇,UEFI方式啟動時自動進入Win10 PE
三、B560主板默認采用UEFI引導,無法采用傳統引導,所以這里分區類型要為GPT分區(如果默認存在分區,建議重新分區不保留以前的ESP等分區)
1、進入已經制作好的U盤PE系統,雙擊運行PE桌面DiskGenius分區工具,然后點擊菜單欄的硬盤,在打開的下拉菜單項中,選擇轉換分區表類型為GUID格式,然后點擊左上角的保存更改即可;
2、DiskGenius分區工具菜單欄,選擇要分區的磁盤,然后點擊上面的快速分區;
3、快速分區窗口中,選擇GUID分區表類型,然后選擇分區數目(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看要劃分多少個分區),勾選創建新ESP分區和創建MSR分區,然后就是磁盤空間大小的設置,推薦C盤大小大于60G比較好,最后如果是SSD固態硬盤的話,要選擇4096扇區進行4K對齊;
4、分區完成后,可以看到ESP和MSR分區已經完成,也就說明EFI系統引導分區已經建立完成,可以安裝系統了;
四、B560主板裝Win7過程(自動安裝B560主板USB驅動)
1、以上操作做完后,運行桌面的"安裝系統"工具,然后選擇重裝系統;
2、選擇下載好的Win7系統(建議采用本站的Win7系統,自帶USB驅動、顯卡、Nvme驅動)及要安裝的盤符,一般情況是C盤(根據不同的硬盤分區),注意:要是出現安裝Win7卡lgoo的情況才勾選“解決UEFI WIN7 64位卡LOGO"選項,如果沒出現不建議勾選,然后點擊一鍵安裝;
3、等待安裝程序安裝Win7系統;
4、拔掉U盤電腦重啟后,系統會自動完成后續的程序安裝,安裝提示加載成功后,在安裝過程中會加載USB等相關驅動,整個過程全自動完成,至到看到桌面為止,系統就徹底安裝成功了。如果進入系統后驅動不完整可以點擊桌面的驅動總裁補全驅動;
以上就是B560主板11代CPU裝Win7教程|B560裝Win7 BIOS設置文章,目前驅動總裁已經全面支持B360/B460/B560/B365/Z390/Z490/H370等主板USB驅動以及UHD620/630/P630集顯驅動,大家有需要的可以下載使用。如果這篇文章的方法能幫到你,那就收藏白云一鍵重裝系統網站,在這里會不定期給大家分享常用裝機故障解決方法。
隨著Intel Z390 芯片組的發布,很多廠商陸續的發布了Z390的主板產品,其中銘瑄 MS-iCraft Z390 Gaming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作為銘瑄旗艦系列主板,電競血脈設計讓筆者眼前一亮,同時能駕馭英特爾九代酷睿處理器,現在這款主板也到了筆者的手里,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看看這款電競主板。
銘瑄 MS-iCraft Z390 Gaming
如今光效在DIY時代一直是主流設計,雖然部分用戶可能厭倦了“光污染”的表演,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光效仍然是大部分人裝機所看重的一方面,銘瑄也非常重視光效的設計,甚至連最近發布的固態產品都加上了光效,不能說是多么實用,卻也是一個亮點方面,唔,好像有點扯遠了,我們還是接著來看看這款主板吧。
銘瑄 MS-iCraft Z390 Gaming
在外觀上iCraft Z390 Gaming使用了全覆式電競裝甲,血脈般的紋路用激光點綴。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主板上的紋路清晰,從南橋部位一直蔓延到“電競之心”logo,擁有1600萬色RGB燈效,點亮之后動感十足,心臟跳動一般,充滿活力。
這個燈控設計利用了ENE旗艦燈控芯片,擁有6種預設模式,通過銘瑄的燈效同步軟件iCraft Sync進行操控,還可以與銘瑄的其他產品進行聯動,實現“光污染”大套餐。
15相全數字電系統
接下來說一說供電,與上代Z370一樣,銘瑄這次使用了15相全數字電系統, ISL69138數字供電芯片,OC+Power技術,負載能力大幅度提升,達到了300W,支持水冷、液氮等進階的DIY玩法,配合低溫八爪魚MOS和定制FE鐵素電感,和全黑金固態電容,足以應對最新的九代酷睿處理器的需求。
內存插槽
銘瑄這次給內存槽使用了標準的4DIMM DDR4內存插槽,可以支持3600MHz,最高可達 64GB,同時也配備了RGB導光條,可以更好的發揮燈效。
PCIE顯卡插槽
在三條PCIE顯卡插槽上,銘瑄做了很好的防護措施,裝備了了金屬裝甲,能有效防止損壞,拔插顯卡可以放心了,不用擔心用力過猛造成損壞。
I/O區域
iCraft Z390 Gaming這次提供三個 M.2 高速接口, M.2支持2242/2260/2280規格和支持英特爾Optane技術。除此之外在主板I/O區域,除了常規一些USB 2.0接口銘瑄還裝備了UBS 3.1 Gen2 Type-A和Type-C接口,以及一個視頻接口。
Smart Network
網卡方面,iCraft Z390 Gaming這次使用了 Smart Network流量智能優化技術技術,利用獨立網絡數據處理器對流量進行分流處理,降低游戲低延遲,流媒體快加載,同時這款主板支持Intel I219V GBit LAN服務器網卡,而且其中有一個M.2接口還支持無線網卡,看來在拒絕游戲卡頓方面,銘瑄很用心啊。
黃金色濾波電容
聲卡方面銘瑄采用Realtek ALC1220聲卡發燒旗艦,13枚定制黃金色濾波電容,7.1聲道118dB立體聲輸出,還遠度高,具有更強指向性,能直推高阻電競耳機,影音用戶也能有很好的體驗。
接下來我們進入喜聞樂見的實戰環節,首先照例介紹下測試平臺,
在本次測試中,我們將使用簡體中文版Windows 10 64位 1803版本的操作系統,關閉其他軟件,Windows采用默認設置,不對操作系統進行任何優化,用以獲取最大的系統穩定性與兼容性。
測試平臺
這次的電源使用了鑫谷昆侖KL-750W,這款電源采用中國風古典設計,昆侖系列也是鑫谷旗艦系列,十年質保,品質保障
鑫谷昆侖KL-750W
這款電源選用了全日系電容用料,低壓輸出采用固態高分子電容。為了方便用戶安裝,這款電源還使用了全模組設計,讓用戶更輕松的算著線材,方便機箱內部走線。
復仇者M3 8GB DDR4 2400
內存選擇銘瑄本家的復仇者M3 8GB DDR4 2400,不僅自帶RGB燈效,同時還支持華碩AURA燈效聯動。
金河田 崢嶸 MUT1機箱
金河田+崢嶸 MUT1機箱機身四面覆蓋金屬材質,側板是不透明設計,內部四周,均覆蓋有專用的靜音棉,能起到主動吸收機箱內部發出的噪音,降低機箱內硬件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共振,也為我們的測試帶來了保障。
處理器的計算能力是整個平臺性能的核心,只有處理器計算能力強才能稱得上是好平臺,新一代的酷睿處理器性能提升較大,但我們現在手里沒有9代酷睿,所以這次選擇的是i7-8700來進行測試,六核十二線程的規格讓他足以應對日常應用。
CineBench R15
CINEBENCH是業界公認的基準測試軟件,在國內外主流媒體的多數系統性能測試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該公司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件引擎,可以測試CPU和顯卡的性能。其中單顆核心和多顆核心的測試是單獨計算得分的,除此之外,其還提供了OpenGL的測試。這次我們使用了CineBench的R15版本測試i7-8700。
CineBench R15
Fritz Chess Benchmark
最后我們使用Fritz Chess Benchmark這款軟件來測試一下多線程大規模科學運算能力。采用十二線程同時運算。
Fritz Chess Benchmark
7-ZIP
首先上場的是7-ZIP,這款軟件中配備了專門的性能測試插件,我們就借助這個插件來測試性能水平。
WinRAR
然后我們用另一款老牌壓縮軟件WinRAR來進行測試,這款軟件同樣配備了專用的性能檢測工具,也對多線程處理器提供了支持,下面就來看下成績。
新3DMARK中,為用戶提供了基準測試和功能測試等多項功能。在基準測試中,包括我們熟悉的Fire Strike各項測試,這些測試包括多種強度,用戶可以根據自身平臺的性能等級,來選擇對應的測試項目。
Futuremark的3DMark Time Spy基準測試軟件是其第一個專門針對DX12環境設計的測試項目。該測試由Futuremark和AMD、Intel、微軟、NVIDIA等眾多基準測試開發項目(BDP)合作伙伴共同開發,從零開始完全面向DX12,核心引擎也是完全基于DX12,可徹底釋放新API的各種潛力,包括降低處理器負載、高效利用GPU硬件、異步計算、混合多顯卡、多線程等等。
在圖形理論測試完后進入游戲實測環節,我們使用了《刺客信條:起源》來進行測試,成為開放世界游戲之后,《刺客信條:起源》的世界設定更大更廣,配置要求也越來越高。
畫質
分辨率
分數
《刺客信條:起源》同屏內的NPC數量非常多多,對顯卡和處理器帶來了更高的要求。配置拉倒最高后,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主板的加持下《刺客信條:起源》的平均流暢度為44fps,幀數分數為5184,各方面硬件表現的中規中矩,沒有亮點卻也沒拖什么后腿。
這款主板目前京東售價1499元,價格作為Z390入門級的主板非常合適,而且具有DIY快捷按鈕,這點要點個贊,雖然對于老玩家們找到power開關很容易,但是對于一些不熟悉的用戶一開始使用時很難受。
這款主板也有一定的問題所在,筆者在裝機時發現,這款主板的網卡驅動需要去銘瑄官網單獨下載,而且沒有裝載WIFI模塊,不注意的話很容易中招,這點使用時需要注意一下。
銘瑄 MS-iCraft Z390 Gaming
整體測試來說,銘瑄 MS-iCraft Z390 Gaming整體表現中規中矩,穩定性也有保障,而且相較于上代,這作的Z390設計更有DIY的感覺,加大了對外觀的投入,但是除了外觀,性能雖然沒有堆料造成價格虛高,但筆者之后也更想看到銘瑄更多點亮點功能出現。
APP商店搜索中關村在線,看2018年最新手機、筆記本評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