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叔憑借一身“大忽悠”本事一度成為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但是在《賣拐》、《賣車》之后,也通過《功夫》“幫助”觀眾們重塑了價值觀。可見,“忽悠”雖然不是什么滔天大罪,但終究還是一個需要被正視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夸大”與“忽悠”,甚至與“欺騙”之間的界線并不那么明顯,所以不少商家在宣傳產品時往往會通過夸大產品功能、或將某些特性進行模糊描述來實現更好的宣傳效果。說小了這就是產品廣告常見的夸大宣傳,說大一點則有些忽悠的嫌疑,說嚴重一些則可能就涉及到了虛假宣傳或欺騙消費者。
舉個例子。
下圖所示某款UMPC在產品宣傳頁上寫到:“能玩AAA級大作的游戲掌機”。同時在頁面上還列舉了一些游戲,如黑暗之魂3、GTA5、輻射4、守望先鋒等熱門游戲。
進入產品頁面,消費者發現這款機器配置了英特爾酷睿m3處理器以及HD 615核芯顯卡。如果對硬件性能不了解的話,可能會認為這部“掌機”真的能玩了這些游戲,但對硬件性能稍加了解的朋友就會知道,能玩是沒錯,但能玩與玩的順暢之間可是有著天壤之別。
而商家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對產品進行了模糊宣傳。他只告訴你能玩,卻并不告訴你能完成什么樣子,當你輕信商家的話把機器買回去了才發現,能玩是能玩,但是畫質、流暢度和分辨率的差異會讓你覺得可能與其他玩家玩的并不是同一個游戲。
那么玩家口中所說的能玩和商家口中所說的能玩是一個概念嗎?
先說答案:不是!
對于玩家而言,一款游戲在一個硬件平臺上是否能玩,往往是指能不能玩的順暢。玩家并不滿足于這款游戲能夠運行,而是需要在能運行的基礎之上有更為流暢的表現和更加精美的畫質。否則像PS4、XBOX One、Switch這些主機也不會總是去強調1080P、4K、60幀了。
今年初《真三國無雙8》發售之后,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用戶的差評。而這些差評中的絕大多數并不是吐槽游戲不好玩,而是吐槽這款游戲在PS4平臺上運行非常卡頓。由于整個游戲畫面粗糙、且大多數情況下不足30幀導致畫面如幻燈片般卡頓,從Reddit到百度貼吧、再到各大論壇,《真三國無雙8》以及光榮成為了眾多玩家聲討的對象。
真三國無雙8日亞評分,1星占比34%
那么回歸到開始的問題,《真三國無雙8》能在PS4平臺玩嗎?
答案當然是能。但為什么玩家不好好玩游戲卻要聲討光榮和《真三國無雙8》呢?自然就是因為這款游戲在這個平臺上不能帶給玩家流暢的游玩體驗。
就像筆者之前舉的例子一樣,《黑暗之魂3》、《GTA 5》、《輻射4》、《守望先鋒》等游戲能在這款UMPC上玩嗎?
答案同樣是能。我的奔騰核顯辦公機也能在最低特效下跑動《守望先鋒》,但又有什么意義呢?這些游戲在酷睿m3+HD 615核顯環境中運行的效果如何,我想廠商自己也是心知肚明。而有多少真正的玩家會選擇在這樣的設備下玩游戲?我倒是很想采訪一下買這款設備玩游戲的“玩家們”。
看到這里有朋友可能會問為什么要寫這些?尤其是了解PC硬件性能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酷睿m3+HD 615能不能玩游戲”這個問題根本無需討論。
但之所以寫這些,主要是因為筆者近期寫了一篇關于某品牌Windows 10掌機的新聞,而對方看到之后對其掌機不能玩這些游戲產生了異議,并且通過郵件的形式與筆者進行了溝通,希望筆者能夠刪除這則“不實報道”。
具體郵件內容、發郵件人信息以及廠商不公布了,撿幾條與這次事件相關的郵件內容和大家討論一下。
1.就產品價格問題,筆者原新聞中所寫確實不準確,將4399元的價格寫成了5200元,這一點向這位廠商朋友道歉。
另外筆者查詢了一下現階段搭載酷睿m3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價格大致在2000多元-8000元之間,除了微軟Surface、蘋果MacBook價格較高之外,大多數產品價格都在4000元以內。
2.就硬件性能問題。對方在郵件中提到:“你在沒有機器,沒有驗證過的情況下,哪里得出的結論?”
其實ZOL平時的主要工作就是產品評測,對于PC硬件性能的情況談不上全面了解,但至少也能做到心中有數,尤其是對于酷睿m這種比較主流的硬件配置,即便沒有直接測試過數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適合做什么、不適合做什么,我們還是相當了解的。況且對于HD 615核芯顯卡,我們此前已經做過相當詳細的測試,783分的圖形分面對3A游戲基本處于不能玩的狀態,否則還要GTX 1060、GTX 1070、甚至GTX 1080、GTX 1080 Ti干什么?
HD615核芯顯卡性能只有783分,想流暢玩3A游戲還是相當費勁的
3.對方提出:“XX(產品型號)游戲幀數再不濟,會優化的,也比你PSP、PSV(在郵件溝通中,對方以為筆者是索尼粉絲)強吧?分辨率再低,也比你的PSP、PSV畫質強吧?”
還別說,以這樣的配置來運行3A游戲,畫質和分辨率降低之后,畫質比PSP強是肯定的,但還真不一定比得過PSV。另外如果沒記錯的話,筆者購買PSP時是1600元,現在可能幾百塊就能買到二手的。而PSV筆者首批帶兩個游戲的購入價是2700元,現在基本也不到1000元,而這臺非要與PSP、PSV比高低的Windows 10掌機售價4399元,另外PSP和PSV運行自家游戲基本都能達到穩定30幀。
另外,我還是很想知道一下今后是要怎么優化?因為上述這些游戲都不是這家廠商推出的。酷睿m處理器以及HD 615核顯也是英特爾的,且性能就擺在那里,到底要怎么優化才能更流暢呢?
貼一下該掌機自家網站游戲測試的結果,很客觀,比發郵件的人客觀多了
4.對方提出:“XX(產品型號)能用模擬器玩幾乎所有PS2游戲和PS3游戲,這是不是對索粉(對方從我回復的郵件中認為我是索粉)的嘲諷呢?”
作為一家在正規電商售賣產品的公司,公然宣傳模擬器玩PS2游戲和PS3游戲,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嗎?
5.對方在郵件中提到:“請問17.3寸、15.6寸游戲本的分辨率是多少,像素密度是多少?XX(產品型號)即便用800*448的分辨率,像素密度也比17.3寸屏高,畫質也比17.3寸屏清晰,看著不能玩的游戲都可以上至少30幀。”
先糾正一下,17.3寸和15.6寸應該寫成17.3英寸和15.6英寸,或者17.3吋和15.6吋,寸與英寸/吋是有很大區別的。另外筆者之前所寫新聞是關于硬件能否流暢運行游戲的,而不是畫面清晰度的問題。此外像素密度高是好事,但也只能證明是在小尺寸屏幕上很良心的放上了高分辨率顯示屏,但從應用角度來看,能在大屏幕上觀賞影片、玩游戲的話,更多人還是愿意去選擇后者,否則要電影院和大電視干什么?
另外糾正一個常識性錯誤,游戲能不能上30幀,最主要的是顯卡性能、再者是處理器性能,再下來是屏幕分辨率,與像素密度關系不大。
最后引用一下該掌機B站視頻評測里網友的一句評論:
·結語
產品宣傳中,正常的美化和夸張是消費者能夠接受的。但有時候用力過猛再加上掩耳盜鈴就讓人覺得有些過分了。以酷睿m處理器+HD 615核顯為硬件基礎打造的Windows 10掌機并非什么新鮮產品,UMPC雖是小眾設備,但不可否認這是一類很有看點、很有前景的產品,不過強行與3A游戲掛鉤,實話說現階段硬件性能水平還真的是很難達到。你要是能把GTX 1060塞進去就沒有人會說什么了。
此外,對方在郵件中提到“作者不懂掌機,連目前主流掌機是什么配置都搞不懂。”這一點說明我們的Windows掌機廠商還是沒有擺脫做PC的那一套理念。掌機不管是用Cortex還是用Tegra,最終登陸平臺的游戲都是針對掌機硬件性能和特性專門設計和優化的,主機廠商為游戲開發者提供怎樣的硬件環境,游戲開發者就做相應的游戲上去,即便是其它平臺移植,也會進行相應的優化。
而Windows掌機廠商說到底還是系統集成商,軟件、硬件都不是自己的,在這種情況下與掌機做比較就有點驢唇不對馬嘴了。另外還是想要提醒一下這些Windows掌機廠商,以宣傳模擬器為賣點的,其實就是公然宣傳和鼓勵消費者玩PS2、PS3、FC、GBA、MD盜版游戲的,在越來越注重版權的今天,這樣的做法能不能長久還是需要掂量一下的。
Windows 10自帶一些游戲或應用,還會不時地推送一些游戲或應用。對不用某些應用的人來說,它們白白地浪費空間。但是,手動卸載之后,這些軟件還可能會自動安裝。通過如下兩種方法,可徹底阻止游戲或應用的自動安裝。
1. 通過Windows 10設置進行阻止
對于使用最新版Windows 10的用戶,可通過系統設置來完成阻止。
首先,通過“開始→設置”,選擇進入“個性化”設置窗口,然后選擇“開始”項。
在接下來彈出的“開始”設置列表中,將“偶爾在開始屏幕顯示建議”下的開關設置為“關”。這樣,當卸載了自己不再用的應用之后,系統就不會再自動安裝這些應用了。
2. 通過注冊表禁用自動推送
如果所使用的Windows 10版本找不到該項設置,或家庭版的Windows用戶無法用組策略禁用應用自動推送,可使用注冊表編輯器來解決問題。
打開注冊表編輯器,依次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項。右鍵單擊該項并依次選擇“新建→項”。
將新建的項更名為CloudContent,并在右側窗格再新建一個名為DisableWindowsConsumerFeatures的DWORD(32位)值,并將“數值數據”設置為1。關閉注冊表編輯器并重啟系統,之后系統便不會再自動安裝應用和游戲了。
小提示:
對于Windows 10版本高于家庭版的用戶,還可以通過組策略編輯器來禁用上述功能。具體方法:在“本地安全策略”下的“應用程序控制策略”中選擇“封裝應用規則”,右鍵選擇“創建新規則”,打開“創建封裝應用規則”窗口,在權限設置界面中選擇“拒絕”,應用程序選擇為“Windows聚焦”,然后點擊創建新的應用封裝規則,以取代系統默認應用推送和預裝規則。由于僅選擇了“Windows聚焦”,對其他應用安裝影響有限,不會影響到用戶到商店下載和安裝應用,但的確起到了拒絕應用自動推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