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殺軟評測機構AV-TEST發布了2018年7~8月份的殺軟測試“龍虎榜”,基于Windows 10桌面平臺。
評分維度沒有變化,依然是防護力、性能和易用程度三項,每項滿分6分,總計18分。
最終,Avira Pro(小紅傘)、Bitdefender、卡巴斯基、McAfee和VIRPE(蝰蛇)五款產品拿下18分滿分。
值得注意的是,Win10自帶的Defender安全中心獲評17.5分,僅僅在性能方面丟失0.5分,獲得了TOP評級。
至于Comdo、F-Secure、G Data、Microworld、Trend Micro等則尷尬地位列Defender之下。此次評比中,有著20年殺毒史的PC Pitstop僅僅拿到12.5分,深深墊底。
這樣來看的話,Windows 10的用戶如果選擇“裸奔”的話,已經是比較穩妥的行為了,你覺得呢?
想必在座資深搞機佬對 Windows「本地賬戶」這一大功能都不陌生。
簡單來說,本地用戶賬戶是過去在安裝操作系統時自動為大家創建的用于系統管理的默認內置賬戶。
「本地」二字,代表了即便在電腦不聯網的情況下也能自動創建成功。
更重要的是它不與 Microsoft 在線服務相關聯,從源頭上避免了大量微軟廣告轟炸。
主打一個方便省心。
因此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小伙伴兒更愿意選擇使用 Windows 本地賬戶。
不過嘛,一路走來我們早已見慣微軟「什么好用就砍什么」的尿性。
不出意外,本地賬戶也成了微軟最近兩年大刀闊斧針對的對象。
從 Win 10、Win 11 取消自動創建本地賬戶,再到安裝系統時強制要求聯網并注冊登錄 Microsoft 賬戶,否則無法進行下一步操作……
微軟式霸權被他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微軟此前還是給大伙兒留下了一道退路:
例如不久前我們還能在微軟技術支持頁面看到有關如何從 Microsoft 賬戶更改為本地賬戶的說明。
但當最近小憶再打開同一界面時,可以看到以上切換說明已經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僅剩下從本地賬戶切換為 Microsoft 賬戶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安裝系統登錄 Microsoft 賬戶時,通過輸入特定被阻止的郵件地址可繞開這一要求。
例如當輸入 example@example.com、a@a.com 或 no@thankyou.com,再設置隨機密碼即可繞過登錄過程,進而允許添加本地賬戶以進入系統。
而在最新的 Windows 11 安裝程序中,微軟也進一步封堵了這一漏洞。
以同樣的方式進行以上操作,這時會提醒出錯,并重新跳轉到上一界面。
也就是說現在必須輸入有效 Microsoft 賬戶和密碼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
看得出來,微軟正非常有意削弱本地賬戶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誠然,咱們這些對電腦操作基礎有一定了解的機佬或許還是能找到切換方法。
但對于更多小白用戶來說,在這一整套組合拳加持下今后可能真的會漸漸忽視曾經還存在過本地賬戶這么一個玩意兒。
至于微軟為何如此執著于希望大家使用 Microsoft 賬戶,原因其實很簡單。
畢竟微軟大量在線服務、產品、廣告都要依賴于 Microsoft 賬戶。
只有當登錄 Microsoft 賬戶后,微軟才更方便將這些內容展示在你面前,也就是能變相為其帶來更豐厚收入。
另外,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 Win 10、Win 11 操作系統后來加入的強制用戶同意個人數據跨境傳輸選項。
強制登錄 Microsoft 賬戶,小憶認為何嘗不是為了配合這一條款將個人信息、數據等共享轉移到國外。
按照微軟的話來講,他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加強與全球用戶的鏈接,提高產品性能和用戶體驗。
但在我們看來,這跟裸奔有什么區別?關鍵還容不得你拒絕。
唯一值得安慰的可能是,目前在系統安裝界面斷網并以 OOBE\BYPASSNRO 指令跳過登錄 Microsoft 賬戶方式依然可行。
在進行到登錄階段時斷開網絡連接,然后按 shift + F10 打開 cmd 運行框,輸入 OOBE\BYPASSNRO 并回車;
這時候會重啟安裝程序,直到聯網界面點擊新出現的「我沒有 Internet 連接」選項;
再點擊繼續執行受限設置,這樣就能繞過登錄 Microsoft 賬戶要求并自動創建本地賬戶。
不過還是那句話,微軟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會砍掉封鎖這一最后幸存操作,大家且用且珍惜吧!